正在阅读:

漂亮先生肖全丨盗火者(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漂亮先生肖全丨盗火者(五)

他把他人从他作品中受到的影响形容为“采气”。太阳出来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采气,但太阳自己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采气,“你就要要求自己的东西足够好,否则你是对不起别人的。”

漂亮先生肖全

说他漂亮,不光他长得好看,他也爱漂亮,他巴不得一切美好之物都能沿着美好之路一路美好下去。但美好总是不持久的,花儿易谢,美人会老,他也并不是一个乐于争执或摇旗呐喊的人。照相机成了他的一把枪,他“啪”一声,将这些仙气通通锁住。他最著名的作品——三毛、张艺谋、姜文、崔健……那些90年代定格于他镜头中的中国文艺界大咖们,虽不乏悲情与困顿,但满满诗意依然穿透照片,在当下仍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

文丨施展萍

肖全长得很好看,大眼睛、浓眉毛,年轻时顶着一头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卷发。56岁的他头发短了,眼角边皱纹深了,眼袋又大了好多,不过还是好看。不一样的好看,一种是年轻时朝气、满眼写着好奇的好看,一种是阅尽风景、找到步调,但依然好奇着的好看。

如果要给他拍一张“肖全式”的照片,那双聚焦了无数人最好瞬间的眼睛必然是重点——清澈、灵性、温柔,还有一丝小脆弱。如果要用“肖全式”的文字描述他,大概会是这样:“他一脸毫无侵略性的笑容,看着那朵木棉花,目不转睛。他对我说:‘院子里的木棉花落下来,它那么好,很多人把它踩成泥,但我想把它供养起来。’他没怎么老,不过比起多年前要显得疲劳一些,大概是缺乏爱的缘故。”

美好的一代

漂亮先生人缘好,微信上有2000多个好友。这样一个会拍照、身上又没有琐碎生活气息的中年大叔自然很吸引小姑娘们。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他的作品《我们这一代》在成都办摄影展,好多姑娘跑来观展,合影自不必说,握手也正常得很,胆大些的,直接向他索求拥抱。

这当中,一位90年出生的女孩一定要见他,女孩16岁那年,《我们这一代》刚出了简装的再版——封面是郭路生那张闭着眼睛听录音机回放所朗诵诗歌的半边脸,女孩一口气买了好几本,寄给各路好友。听说这次展览有纪录片要拍肖全,央求人家一定带她见见他;还有一位姐姐级的观展者,连续看了两天展,撤展那天,跑来跟他说:“肖全老师,你为成都这块土地增加了厚重”。

肖全镜头中的郭路生

漂亮先生觉得再没有比这次展览更好的了,他的表达都得到了完美呈现,自己被理解的程度达到最佳。

说他漂亮,不光他长得好看,他也爱漂亮,他巴不得一切美好之物都能沿着美好之路一路美好下去。但美好总是不持久的,花儿易谢,美人会老,他也并不是一个乐于争执或摇旗呐喊的人。照相机成了他的一把枪,他“啪”一声,将这些仙气通通锁住。他最著名的作品——三毛、张艺谋、姜文、崔健……那些90年代定格于他镜头中的中国文艺界大咖们,虽不乏悲情与困顿,但满满诗意依然穿透照片,在当下仍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

这些年,肖全一直在观察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春天在成都看到油菜花,他的镜头聚焦在花骨朵的露水上,露水晶莹剔透,他感叹它真美,但即刻想到《金刚经》里说万物“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露水,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得失,现在太阳还没有很大,再过一个小时,它就是一个幻象。”

所以世界是空的,人生是一场相互照见又彼此道别的电影,他觉得,凡事都别过于执着;回深圳来,院落里大朵大朵掉落的木棉花让他心生怜意,拾起几朵,放置在清水之上,供养在佛像旁,他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初,肖全在不经意间建立起记录时代与历史的责任与使命,那现在,他更想用美好的东西供养众人的眼目。

世界依然问题重重,打开电视,老虎到处跑,苍蝇满天飞,采访时,他还被蚊子叮了一口,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身边的鲜花、蓝天、白云与美女的兴致。总有人去解决问题,漂亮先生想,自己还是透过镜头,帮大家拨开乌云吧。

所经历的这些都过去了

在好友邓康延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从照片开始》中,肖全光着脚在深圳的家中上窜下窜。房子四处挂着他拍的照片——作家王安忆双手交叉在胸前,自信地瞅着他的镜头;崔健双手插着口袋,眼神倔强地抛向左边……在这么个屋子里生活,他又寂寞又热闹。

肖全镜头中的崔健

这个曾把深圳当作暂时居所的人还是为他的行李购置了一个长居地,虽然他依然四处飞,浑身上下散发着浓烈的漂泊感,但好像这样做就能感觉安定。

深圳是他摄影生涯中不可忽略的一站。他曾在这被誉为“摄影界黄埔军校”的《现代摄影》杂志及《街道》杂志工作过,夜里下班后,他就待在编辑部,翻看那些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和报道。还在这结缘了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

肖全曾形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是“还在深圳,继续供房,不断恋爱”,不过,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还在漂泊,继续拍照,不断恋爱”。

这样的漂亮先生其实也很渴望安定。2011年从缅甸国际摄影节回来,他约了龚琳娜和老罗拍照,他喜欢人家家里那两个混血孩子,坐火车从大理去丽江的路上,看着车窗外的山间村庄和村庄房屋外的满树梨花,他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对老罗说:“你们家的小孩刺激了我,我说我真想写一封信,给我未曾出生的孩子,我想告诉他们,其实不是我不愿意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我说我真的没找到,就是他妈。”龚琳娜一听,当时就哭了。

他暂时还没找到孩子他妈,有时他会把它归为自己的星座原因——他是个处女座。

十多年过去了,漂亮先生也被问了无数次类似“什么时候再拍那一代人”这样的问题。当年拍那些艺文精英时他确实告诉他们:“10年后我还来拍你!”10年很快过去,他们老了,时代也换了面貌。

这次在成都做展览,照片讲的是过去的事,但漂亮先生总觉得,这些过去的事为自己当下的生活带来了新思考。这场思考关乎初心,“当时他们都特别热爱自己的行当,今天资本注入市场,我们非常富裕,很多东西守不住,它(作品)可以轻易拿来换银子,但你要对历史负责,要守住一颗无限膨胀的心。”

“您觉得您拍的那些人守住了吗?”

“我觉得还好,还好。”

“‘还好’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还好’是虽然有些看起来觉得比较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我觉得属于正常范围。”这些过去很穷的人一下子从地下到天上,富到可轻而易举地在世界各地买房子,但漂亮先生说,他们其实一下子很难真正与人民币友好相处,依然要慢慢适应这个过程,算是守住了初心——知道自己最初的梦想和主张,知道自己赞美什么,批判什么。

领着自己走

漂亮先生在许多场合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成都一帮摄影师们开着汽车或摩托车,兴高采烈地喊他一起将车开进山里拍风光片去。他说他才不去,祖国不是妈妈吗?妈妈40岁生日的时候,他想看看她的儿女们是怎样给妈妈过生日的。

漂亮先生就去扫街,拍那些为了看国庆巡游从人缝里钻出来的孩子,孩子的面前是背着水壶、拿着警棍、面容和善又紧张的武警;拍一位老师模样的人,他在纸上写了“家教”二字,拿一块石头搁在那,一位背着手、叼着叶子烟的老头漠然地从他身边走过……

他把这样一组照片洗出来,放在桌上,对自己说:“肖全,从今天起,你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家,你还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家。”就这样,他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某种模式。

《我们这一代》2015版,封面是年轻时候的肖全

很小的时候,每天上下学,他都会路过成都九中,遇见许多穿军装的学生,一位女孩吸引了他的注意,每天只要能见到她,他都觉得高兴。但他告诉自己,你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鲁莽,你必须要有本事,女孩子才会喜欢你。

后来接到入伍通知书,他一个人在八宝街散步,又对自己说:肖全你长大了,你要领着自己出门了,你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了。

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盘算,这样的人往往敏感又脆弱。因为敏感,他才有了区别于他人的摄影观念,就算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肖全依然对于有关摄影种类归属的讨论毫无兴趣。他举起桌上喝了一半的德国啤酒,说他觉得它好喝,但至于它是什么颜色、怎么来的、从哪买的,他毫不关心,“什么是观念摄影,纪实摄影,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说摄影是心的问题。当然,首先,你必须要有大量的积累和训练,建立起高标准的审美眼光;再加上不可或缺的天赋,而后,只要你足够虔诚,好照片就会像俯身拾起一件东西那样容易。那件被拾起来的东西指的是一种信号,上天给你的信号,抓住万物灵魂脉搏的信号。

漂亮先生的照片从私密、个人化到公开发表、集结成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阅读,在这个由个人走向公众的过程中,许多东西是他掌控之外的。

他把他人从他作品中受到的影响形容为“采气”。太阳出来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采气,但太阳自己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采气,“你就要要求自己的东西足够好,否则你是对不起别人的,”想了一下,他又说:“但是话又说回来,并不是天天都有太阳,即便是在深圳。”

(陆莹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漂亮先生肖全丨盗火者(五)

他把他人从他作品中受到的影响形容为“采气”。太阳出来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采气,但太阳自己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采气,“你就要要求自己的东西足够好,否则你是对不起别人的。”

漂亮先生肖全

说他漂亮,不光他长得好看,他也爱漂亮,他巴不得一切美好之物都能沿着美好之路一路美好下去。但美好总是不持久的,花儿易谢,美人会老,他也并不是一个乐于争执或摇旗呐喊的人。照相机成了他的一把枪,他“啪”一声,将这些仙气通通锁住。他最著名的作品——三毛、张艺谋、姜文、崔健……那些90年代定格于他镜头中的中国文艺界大咖们,虽不乏悲情与困顿,但满满诗意依然穿透照片,在当下仍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

文丨施展萍

肖全长得很好看,大眼睛、浓眉毛,年轻时顶着一头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卷发。56岁的他头发短了,眼角边皱纹深了,眼袋又大了好多,不过还是好看。不一样的好看,一种是年轻时朝气、满眼写着好奇的好看,一种是阅尽风景、找到步调,但依然好奇着的好看。

如果要给他拍一张“肖全式”的照片,那双聚焦了无数人最好瞬间的眼睛必然是重点——清澈、灵性、温柔,还有一丝小脆弱。如果要用“肖全式”的文字描述他,大概会是这样:“他一脸毫无侵略性的笑容,看着那朵木棉花,目不转睛。他对我说:‘院子里的木棉花落下来,它那么好,很多人把它踩成泥,但我想把它供养起来。’他没怎么老,不过比起多年前要显得疲劳一些,大概是缺乏爱的缘故。”

美好的一代

漂亮先生人缘好,微信上有2000多个好友。这样一个会拍照、身上又没有琐碎生活气息的中年大叔自然很吸引小姑娘们。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他的作品《我们这一代》在成都办摄影展,好多姑娘跑来观展,合影自不必说,握手也正常得很,胆大些的,直接向他索求拥抱。

这当中,一位90年出生的女孩一定要见他,女孩16岁那年,《我们这一代》刚出了简装的再版——封面是郭路生那张闭着眼睛听录音机回放所朗诵诗歌的半边脸,女孩一口气买了好几本,寄给各路好友。听说这次展览有纪录片要拍肖全,央求人家一定带她见见他;还有一位姐姐级的观展者,连续看了两天展,撤展那天,跑来跟他说:“肖全老师,你为成都这块土地增加了厚重”。

肖全镜头中的郭路生

漂亮先生觉得再没有比这次展览更好的了,他的表达都得到了完美呈现,自己被理解的程度达到最佳。

说他漂亮,不光他长得好看,他也爱漂亮,他巴不得一切美好之物都能沿着美好之路一路美好下去。但美好总是不持久的,花儿易谢,美人会老,他也并不是一个乐于争执或摇旗呐喊的人。照相机成了他的一把枪,他“啪”一声,将这些仙气通通锁住。他最著名的作品——三毛、张艺谋、姜文、崔健……那些90年代定格于他镜头中的中国文艺界大咖们,虽不乏悲情与困顿,但满满诗意依然穿透照片,在当下仍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

这些年,肖全一直在观察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春天在成都看到油菜花,他的镜头聚焦在花骨朵的露水上,露水晶莹剔透,他感叹它真美,但即刻想到《金刚经》里说万物“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露水,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得失,现在太阳还没有很大,再过一个小时,它就是一个幻象。”

所以世界是空的,人生是一场相互照见又彼此道别的电影,他觉得,凡事都别过于执着;回深圳来,院落里大朵大朵掉落的木棉花让他心生怜意,拾起几朵,放置在清水之上,供养在佛像旁,他拍了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初,肖全在不经意间建立起记录时代与历史的责任与使命,那现在,他更想用美好的东西供养众人的眼目。

世界依然问题重重,打开电视,老虎到处跑,苍蝇满天飞,采访时,他还被蚊子叮了一口,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身边的鲜花、蓝天、白云与美女的兴致。总有人去解决问题,漂亮先生想,自己还是透过镜头,帮大家拨开乌云吧。

所经历的这些都过去了

在好友邓康延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从照片开始》中,肖全光着脚在深圳的家中上窜下窜。房子四处挂着他拍的照片——作家王安忆双手交叉在胸前,自信地瞅着他的镜头;崔健双手插着口袋,眼神倔强地抛向左边……在这么个屋子里生活,他又寂寞又热闹。

肖全镜头中的崔健

这个曾把深圳当作暂时居所的人还是为他的行李购置了一个长居地,虽然他依然四处飞,浑身上下散发着浓烈的漂泊感,但好像这样做就能感觉安定。

深圳是他摄影生涯中不可忽略的一站。他曾在这被誉为“摄影界黄埔军校”的《现代摄影》杂志及《街道》杂志工作过,夜里下班后,他就待在编辑部,翻看那些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和报道。还在这结缘了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

肖全曾形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是“还在深圳,继续供房,不断恋爱”,不过,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还在漂泊,继续拍照,不断恋爱”。

这样的漂亮先生其实也很渴望安定。2011年从缅甸国际摄影节回来,他约了龚琳娜和老罗拍照,他喜欢人家家里那两个混血孩子,坐火车从大理去丽江的路上,看着车窗外的山间村庄和村庄房屋外的满树梨花,他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对老罗说:“你们家的小孩刺激了我,我说我真想写一封信,给我未曾出生的孩子,我想告诉他们,其实不是我不愿意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我说我真的没找到,就是他妈。”龚琳娜一听,当时就哭了。

他暂时还没找到孩子他妈,有时他会把它归为自己的星座原因——他是个处女座。

十多年过去了,漂亮先生也被问了无数次类似“什么时候再拍那一代人”这样的问题。当年拍那些艺文精英时他确实告诉他们:“10年后我还来拍你!”10年很快过去,他们老了,时代也换了面貌。

这次在成都做展览,照片讲的是过去的事,但漂亮先生总觉得,这些过去的事为自己当下的生活带来了新思考。这场思考关乎初心,“当时他们都特别热爱自己的行当,今天资本注入市场,我们非常富裕,很多东西守不住,它(作品)可以轻易拿来换银子,但你要对历史负责,要守住一颗无限膨胀的心。”

“您觉得您拍的那些人守住了吗?”

“我觉得还好,还好。”

“‘还好’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还好’是虽然有些看起来觉得比较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我觉得属于正常范围。”这些过去很穷的人一下子从地下到天上,富到可轻而易举地在世界各地买房子,但漂亮先生说,他们其实一下子很难真正与人民币友好相处,依然要慢慢适应这个过程,算是守住了初心——知道自己最初的梦想和主张,知道自己赞美什么,批判什么。

领着自己走

漂亮先生在许多场合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成都一帮摄影师们开着汽车或摩托车,兴高采烈地喊他一起将车开进山里拍风光片去。他说他才不去,祖国不是妈妈吗?妈妈40岁生日的时候,他想看看她的儿女们是怎样给妈妈过生日的。

漂亮先生就去扫街,拍那些为了看国庆巡游从人缝里钻出来的孩子,孩子的面前是背着水壶、拿着警棍、面容和善又紧张的武警;拍一位老师模样的人,他在纸上写了“家教”二字,拿一块石头搁在那,一位背着手、叼着叶子烟的老头漠然地从他身边走过……

他把这样一组照片洗出来,放在桌上,对自己说:“肖全,从今天起,你不仅仅是一个摄影家,你还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家。”就这样,他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某种模式。

《我们这一代》2015版,封面是年轻时候的肖全

很小的时候,每天上下学,他都会路过成都九中,遇见许多穿军装的学生,一位女孩吸引了他的注意,每天只要能见到她,他都觉得高兴。但他告诉自己,你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鲁莽,你必须要有本事,女孩子才会喜欢你。

后来接到入伍通知书,他一个人在八宝街散步,又对自己说:肖全你长大了,你要领着自己出门了,你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了。

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盘算,这样的人往往敏感又脆弱。因为敏感,他才有了区别于他人的摄影观念,就算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肖全依然对于有关摄影种类归属的讨论毫无兴趣。他举起桌上喝了一半的德国啤酒,说他觉得它好喝,但至于它是什么颜色、怎么来的、从哪买的,他毫不关心,“什么是观念摄影,纪实摄影,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说摄影是心的问题。当然,首先,你必须要有大量的积累和训练,建立起高标准的审美眼光;再加上不可或缺的天赋,而后,只要你足够虔诚,好照片就会像俯身拾起一件东西那样容易。那件被拾起来的东西指的是一种信号,上天给你的信号,抓住万物灵魂脉搏的信号。

漂亮先生的照片从私密、个人化到公开发表、集结成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阅读,在这个由个人走向公众的过程中,许多东西是他掌控之外的。

他把他人从他作品中受到的影响形容为“采气”。太阳出来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采气,但太阳自己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采气,“你就要要求自己的东西足够好,否则你是对不起别人的,”想了一下,他又说:“但是话又说回来,并不是天天都有太阳,即便是在深圳。”

(陆莹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