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曾说,“新零售”概念是互联网企业的炒作和忽悠,并没有所谓的创新。如今一语成谶,永辉超市旗下的“云创”再生变,不为“烧钱”新零售背锅,一剥了之。
新零售是个“坑”,张轩松兄弟要分家?
早在2016年底央视《对话》节目上,与马云在经营理念有分歧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放言:马云的新零售就是胡说八道,把实体经济搞得乱七八糟。
2016年10月杭州云栖大会,马云平地一声吼,响起了“新零售”一声惊雷。他演讲中声称,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未来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物流本质是消灭库存。于是,他又提出影响未来30年的“五新”—— 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并高喊“把握者胜,逆流者将会亡”。
郭台铭出席深圳IT领袖峰会曾说,马云的“新零售新制造”,是他帮提的点子。两年多以来,阿里马云谈“新零售”,刘强东的京东说“第四次零售革命”,而郭台铭却还说“未来电商平台可能会消失!”
可问题是,当马云吹响“新零售”号角后,那些一干与“新零售”沾上边的创业项目及平台,当他们纷纷将“新零售”标签贴上后,是否与马云、郭台铭口中说的一样呢?于是,很多人反过来也怪马云“挖坑”,甚至有人说马云“新零售”是O2O进化版。
今年6月8日,郭台铭旗下的“工业富联” 在上交所敲钟上市,曾一度飙涨成A股第一大科技股。郭台铭过去被称为“代工皇帝”。2007年,苹果乔布斯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并由郭台铭代工,此后,凭借苹果源源不断的巨额订单,富士康一跃成为全球最大代工厂。
可郭台铭一直看到“苹果依赖症”诟病,极力“脱胎换骨”,比如“机器换人”等,而早于2010年,富士康又推出“门店+网店”构想,三年后推出“富连网”在线营销平台,不过,“富连网”早期是挂在“天猫”上的。郭台铭过去曾说,互联网平台的背景,供给侧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而需求侧则是新手段、新解决方案、新生态。也就是说,从事实业制造的郭台铭更注重的是“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的体系构建,把互联网+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智联起来。
《庄子·天运》有个典故叫“东施效颦”,来比喻胡乱模仿却效果极坏的现象,可很多泡在“新零售”水里的,又有几个不是“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二个月前,宗庆后接受财新采访时,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目前互联网企业纷纷从线上销售转到线下的“新零售”,宗庆后直言,“新零售”是互联网企业在炒作概念,比起以前的线下销售并没有什么创新。
宗庆后提到:上销售之前对线下造成冲击是因为店家不用交税、交房租,但实际上线上成本比线下的成本要高,“线上销售开始是花钱买流量,再低价卖出产品,还要送货到家。平台不可能永远不收费,等他赚钱的时候,成本是比线下要高的。他表示,线上销售一定会回归到线下零售,“消费者不能永远在手机上解决问题,总要去体验生活,所以实际零售店还是永远会存在的。”
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
被赋予“新零售”概念,并被寄予厚望的永辉超市“云创”板块,包含永辉生活店、超级物种、永辉生活App等业务;不过,在过去几年,涵盖了永辉生活和超级物种两大业态的云创板块却是“烧钱货”,始终未实现盈利。
永辉云创创办于2015年6月,一直是张轩松的哥哥张轩宁一手打造的。至年中,永辉云创旗下的永辉生活,共有285家门店;而超级物种则已有46家门店,从福州第一店覆盖北上广深和多个省会城市。曾有一段时间,人们将永辉云创旗下的“超级物种”与马云阿里的“盒马鲜生”拿来相比,也让张轩松兄弟“新零售”之梦浮想联翩。
“理想很丰满, 现实却骨感”,随着上市公司永辉超市的关联交易公告,永辉云创的“烧钱”状态已呈现于公众面前。数据显示,永辉云创2017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5.66亿元、14.78亿元,亏损额则分别为2.67亿元、6.17亿元。对此,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受访时表示:“永辉云创部分的经营后台是重新搭的,经营性亏损比较大,所以想把它剥离出去,我们首先是要把大卖场做好。”
12月4日晚间,“剥离”亏损的“烧钱”云创相关公告出炉: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张轩宁签订《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3.94亿元的价格向后者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交易如果完成,张轩宁将成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同时,永辉云创及其控股子公司将不再纳入永辉超市并表范围。
永辉集团执行董事张轩宁
永辉集团执行董事张轩宁,生于1970年,比弟弟张轩松大一岁,兄弟俩均是永辉超市创始人。该公告还称:“张轩宁和张轩松已经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目前,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为“牛奶有限”,持股19.99%,而张轩松、张轩宁二人持股比例分别为14.70、7.77%,且为第二、三大股东,假如因“云创”而兄弟分家,上市公司“永辉超市”的实际控制人会不会发生新的变动,尚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的第四、五大股东分别为“京东系”的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腾讯系”的林芝腾讯科技,持股比例分别为6.43%、5%。2017年12月8日,腾讯42亿入股“超级物种”,消息传出后,永辉超市股价猛飚,市值一度超过930亿。据说,张轩松搞定腾讯,仅用4天时间。
而刘强东入股永辉超市则更早,是2015年,当时京东以43.1亿战略入股永辉超市。很多人或许不了解“超级物种”,说白了,就是你可以在那儿买生鲜、熟食,可以外送到家,不会做菜也没关系,帮你代加工。曾有报道称,“超级物种”背后的高手是号称“投资女王”——今日资本的徐新,也被认为是刘强东的“伯乐”。
今日资本徐新
在减持云创的同时,永辉超市还宣布一项重要投资,入股“万达商管”。对于为何要“兄弟分家”,“剥离”云创,外界有人解读是兄弟二人理念不同;今年4月,张轩松曾在股东交流大会上表示:“对于超级物种,我和CEO张轩宁有分歧。他看好偏重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到家。”
对于“分家”说,董秘张经仪回应称:“就是分工,两个人都还是永辉的大股东。一致行动人不解除(张轩宁)就不能接这个公司(永辉云创)。”换句话说,张轩松、张轩宁之所以不构成一致行为人,主要是从股市规则角度出发,而非“闹掰”,是一种“分工分业不分家”的共治方式,张轩松把精力放到大卖场上,而张轩宁则继续玩他的“新零售”。
此外,除剥离的云创外,永辉超市业务还有云超、云商、云金另外的三大板块,“云金”主要是金融业务,而“云超”是目前整个永辉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支柱。还有,股权投资也是永辉超市的一个版图,其在中百集团、红旗连锁、国联水产、星源农牧等均有持股。总之,剥掉了目前是“烧钱”的板块,也让永辉超市的整个经营指标会更好看一点,这也是市值管理一种有效方式。
合伙 :张轩松兄弟的发家术
闽侯青口习俗——“走古事”
张轩松,生于1971年10月,他的哥哥张轩宁早一年,1970年出生,张氏兄弟祖籍福州闽侯县的青口镇。青口是福建的汽车城,奔驰、东南、三菱、克莱斯勒等国际知名汽车巨头落户于此。
闽侯出过近代一个著名历史人物,即号称“五木定天下”的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那个喊出“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的林祥谦,也是闽侯人。历史上,青口镇与接壤的尚干、祥谦镇等,合称“闽县七里”。当然了,当青口人与你谈青口人物时,也免不了会提起永辉超市的张轩松兄弟,霸气外漏的福建生鲜老大。
张轩松早年的照片
1990年,没等到高中毕业,张轩松就出来闯荡,一头扎进商海。青口农村的孩子,书没读好要么种田,要么做生意谋生。19岁的他出来先是干什么呢?据他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的好友说,张轩松最早的生意就是做啤酒代理、批发,卖啤酒挣的“第一桶金”。
从19岁起到90年代中期,张轩松是福州第一啤酒厂特约经销商。其实这家生产“榕城”牌啤酒的工厂,原来是国营福州啤酒厂,1993年被新加坡第一家企业集团收购,才更名为“第一家(福建)啤酒”。不过,与其他人靠开门店等客户上门不同,张轩松与他的合伙人提出“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服务理念,5年间,他们赚到了第一个一百万。
1995年12 月,在福建省会福州超市业态刚刚兴起之时,张轩松福州鼓楼创办了古乐微利超市,这个面积仅一百平方的超市,主营日用品,可当年他们挂出了“天天平价”的横幅。后来,他们又开了榕达自选商店,1998年,在福州火车站附近,第一家“永辉超市”诞生了。
很多人说,永辉超市是复制沃尔玛,此话颇有道理,也不完全。众所周知,全球零售业巨头从一开始均是以“价格破坏者”面目出现的,即人们俗称的“优质低价”,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说,他的理解就是“五星级的商品,只卖二星级的价”。
“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是沃尔玛门店常见的口号,凭着把价格“抠”一下降低下来来吸引消费人群。不过,与沃尔玛不同,张轩松在经营品类上却有自己特色,即“三位一体”:生鲜、服装、日用快速消费品,亦被称为“永辉模式”。后来,“生鲜”也变成与洋品牌超市竞争最白热化的板块。
当然,永辉后来成长中,也迎来政策红利,比如福建省推行的“农改超”,这也是永辉超市后期能迅速规模扩张的重要路径。以至有很长时间,人们会把永辉超市定格在“卖菜”行列。
永辉超市CEO张轩宁
与很多商超不同,永辉采用的合伙人制模式。从2013年起,永辉超市合伙人制在福建大区推广,后推广到全国各大门店。
当时,负责设计合伙人制项目,是现已离职的永辉超市执行副总裁柴敏刚。柴敏刚2014年在永辉首度尝试一线员工的合伙制,事实上是把此前在咨询行业比较流行的合伙制,引入零售业。当时,他是永辉超市主管人力资源的执行副总,于2011年加入永辉超市。
永辉超市采用合伙人制,最先施行的是超市的生鲜区试行,理由是销售岗位的业绩较容易量化,合伙的激励效应相对会直接明了。柴敏钢后来说,永辉合伙人制度,最多的时候有七八个版本,即便后来也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两三种方案。他说,“这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找到一个科学的机制,像华为和万科那样,与每一位员工共享利益。”
本质上,永辉超市的合伙人制,是一种增量利润的再分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至关重要的业绩标准与考核,设置一旦不合理,或者说不科学,可能还会带来负向效应。
柴敏刚
2015年8月,柴敏刚辞职,当时,外界怀疑,合伙人制度的推广在永辉超市刚3年,柴敏刚走后,制度会不会就此停滞?如今,永辉超市的官网上,有关薪酬及发展一栏,可见到的是岗位晋级等方面内容,合伙人制似乎已不再被强调。
永辉超市是2010年12月上市的,去年曾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对象主要有战略管理层、核心管理层、重要经营层和核心业务骨干四类员工,这种激励体系在上市公司已是见怪不怪,不值一提。
如此看来,永辉超市的员工合伙人机制算不上很成功,问题可能出在量化方面。如果没有制订一套完备、公平、合理且前瞻的量化体系,可能会无功而返。对于万科来说,其合伙制分享体系,主要在于推行其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是其中一个配套体系。也就是说,万科施行的是一种“事业合伙人”制度,与永辉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
马云也推行阿里合伙人机制,但马云与王石在“合伙人”模式运用上,双方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万科合伙人,只是一种管理方式,也可称为泛管理工具,主要聚焦于企业分配机制的设计层面。而阿里合伙人,则是一种制度,关注的是股权架构的治理层面,且设计缜密、巧妙。
马云设计的阿里合伙人“入伙”条件,相当严苛,须经层层的严格筛选,特别是必须与马云等公司发展的核心团队目标一致,包括对公司文化高度认可。
阿里巴巴在股权架构上,设置了三类“合伙”,即普通合伙人、特殊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构成的有限合伙股东。因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创始人和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表决权,也就是更能够掌控企业的决策地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