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随遇”APP,从激进的社交革命到渐进的改良主义探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随遇”APP,从激进的社交革命到渐进的改良主义探索

照搬西方那种革命式的移动社交玩法一而再,再而三在国内证明走不通,重新回归渐进式的改良路线,也许是国内移动社交创业的正确方向。

曾记否,在阅后即焚消息应用SnapChat引领下,2014年年中的一段时间,先后出现了Taptalk,Slingshot(By Facebook),Bolt(By Instagram),Mirage(By Yo)等围绕着图片和视频的即时通讯的消息应用。到了2014年年底,擅长于模仿西方应用的国内,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代表应用,比如Blink,Catchchat,Biu,JJchat等应用,就连原腾讯微博的同事Messi出去创业,也是做的类似应用“随遇”,这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移动社交产品。

从左往右,一次是Mirage,Taptalk,Bolt

从功能角度上来讲,此类应用区别于之前的消息应用在于,其一,从图片或者视频的媒介去切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聊天沟通;其二,将过去shooting,选好友,发送三个动作大大缩减到两个动作甚至一个动作。也就是说,整个社交聊天互动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1)1.0时代的瞬时场景社交,坚持唯快不破

将这样的模式搬到了中国,那么就必须想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熟人关系还是陌生人关系?

Blink,Catchchat很典型的就是focus在熟人关系,通过通讯录关系链导入,通过微信渠道邀请好友,而“随遇”则非常明确的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兴趣标签图谱切陌生人关系。

首先,做纯熟人关系,我认为是非常不可行的一种路径,尽管我非常赞同熟人之间更适合去做一些私密性的图片或者视频分享。为什么这么说,第一,在微信已经占据熟人关系统治地位时,要想去迁移或者是重构这种熟人关系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和创业勇气无关;第二,微信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的处理上也是愈加完善,体验也愈加顺畅,因此,和其他新兴app的玩法有一定的替代性;第三,陌陌虽然上市,但不代表陌生人社交没有机会,如果说熟人关系产品是处理维护关系问题,那么陌生人关系产品则是在处理匹配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改善是永无止境,路径和交互玩法都是千变万化。因此,随遇这个APP在这个问题上,相对Blink和Catchchat来说,处理是相对正确的。拍一张照片,录一小段视频,可选择性的是否编辑处理,啪,发送给相关维度的陌生人,等待回应。

随遇1.5版本截图

这就有点像微信的“漂流瓶”,张小龙说,之所以做“漂流瓶”,其实不是为了交友,交友不是用户需求的唯一,我们需要透过需求去看用户的心理诉求,这样一来,不管是微信的“漂流瓶”,还是随遇的“随机发送”,其实就是我们做的为了满足用户第一的倾诉的欲望,第二是随机性和好奇心的欲望,第三才是交友。我在体验“随遇”这个APP时,会不定时的收到陌生人发过来的消息,自拍,美食,宠物,如果后端如果可以根据用户标签去提升这个匹配精准度,那么从内容去撬动后续的深度关注、互动交流,这个社交闭环就基本完成了。

回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观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关系,作为产品方最好不要去主导,保持一个开放的产品架构。无论是Blink的封闭架构,还是像随遇的完全陌生人的架构,都是有产品经理或者创始人的主观导向。那如果保持开放,那么喜欢交陌生人朋友的,就发送给陌生人的多;喜欢和亲密朋友保持更高效或者别样体验的,则就是发给自己的密友多些。一个是社交广度,一个是社交深度,还是会不一样的,反映到产品细节,我相信肯定是也会不一样的。

第二,图片或视频再发送之前是否可编辑?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可编辑,就是用户在发送图片或视频之前,可以对素材进行再处理,比如滤镜,定制标签,添加文字等;不可编辑就是用户在拍摄完成之时,即完成信息的发送。可编辑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观性,但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容信息的及时性,用户的步骤也增加了一步。随遇APP,在发送之前可以添加文字和个性化标签,Blink,在发送之前也可以自助涂鸦,添加文字。而像Catchchat和Biu,则不能编辑处理。从我自身的体验来说,我更加喜欢可编辑处理的交互方式,而Catchchat和Biu给我会造成一种莫名的压力和无助感。

2)2.0时代的新拿来主义社交,创新而务实

随遇2.0版本截图

新版的2.0的上线,让人感受到与旧版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旧版产品进入默认打开相机,和之前提到的Blink,Taptalk一样,但新版则取消了“进入启动相机”的页面,而替换成了陌生用户的消息页。

从思路上来讲,过去是需要用户一进来就启动摄像机,拍摄或者录像,然后发送出去;新版更强调的是先看,通过浏览陌生人的照片或者视频,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用户,进而或者点赞,或者聊天,或者上翻查看用户详情页。

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随遇已经开始彻底放弃了瞬时社交的概念,不再一味的追快,即模仿国外缩短“拍照-选择好友-编辑-发送”这一传统路径的模式。

这也正像最早模仿SnapChat的咔擦产品负责人tony所说,SnapChat类应用的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用户构成和用户习惯。国内互联网的主力军80%都是屌丝(这里的屌丝是区别于高富帅的称谓),大家大多住着廉租房,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种宅,娱乐活动也相当有限。因此,第一,这首先就确定了国内用户对于流量的敏感,二,对于手机硬件的要求,尤其是手机的像素,最重要的是用户对于图片或者视频的玩法和创新和西方相比,差距甚远。

新版2.0版的随遇,你感兴趣则可以进一步查看信息或者直接进入聊天模式吗,不感兴趣则下滑,图片就相应断裂。另外,随遇的照片加入了“拍立得”的概念,将过去全屏幕的照片比例调整为1:1,试图期望通过这种情境化的代入,使内容看上去清新和有质感;

同样,新版本还强化了IM属性,增加了语音等功能,这让人感觉,产品越来越开始“复古”了,不再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是在打磨一些具体的,基础的,而且能切切实实的降低用户沟通成本的产品点,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3)3.0时代移动社交的纠葛和进取

就在上周四晚上,我约了一个做社交创业的朋友咖啡,他的社交项目刚刚清算完,具体产品名称我不便透露。我跟他说,下一步不要再去做社交了,第一,社交看似门槛很低,实则门槛相当的高,用户的那根脉没有几个人能把握住;第二,社交离钱太远,做到了百万DAU,你还得想变现的事情,用户还不一定买账。

但是很多人对做社交情有独钟,我本人也是一样。正是因为社交玩的就是人性,玩的就是心理游戏,创业才有意思,才有挑战,才有激情。

在Messi做随遇之前,其实还做了一款匿名社交产品“叽密”,我也下载体验了一番,ios最新版本更新时间仍旧停留在2014年9月20日,但至今仍有用户在里面发消息。之所以后来放弃“叽密”,我认为一是匿名社交始终是个小众市场,且进入时,“无秘”已经充分抢占了市场先机,且“匿名”完全可能会被现有的巨头产品功能化;其二,根据Messi团队的说法,是他们在“叽密”上发现用户私聊和发图的比例非常高,而如果能够以这个需求点出发,做一款能够让陌生人沟通更有效率的产品,是不是会更加有机会,于是“随遇”这款产品的初衷就是通过图片或者短视频,以一对多的方式发给感兴趣的人,从而提升社交的效率。

我个人用“随遇”也有了一段时间,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觉得依然是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去关注和解决:

第一,用户匹配模型的维度有哪些?

目前,随遇的匹配模型还比较简单,我看到的有两类,一个是个性标签,这个反映作为“我”的个性标签,仅此而已,那么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做什么事情能够让我激动不已,我向往的生活是什么?另外一个是地理位置,这个其实都已经成为了社交产品的标配,所以也不需要多讲。兴趣标签的广度和深度越丰富,这个用户画像就越清楚,加上用户在产品内的行为数据,基本可以判断这个用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有了维度之后,如何匹配?

人是复杂多变的,今天在北京,明天可能就在上海,后天可能就在成都。用户的LBS经常变动,就说明这个用户很有可能是商务型的职业,出差频繁。那么这个时候,根据LBS去给用户匹配好友,其价值显然就不如一年下来在一个城市不变的人。以上是涉及到用户的地理位置这个相对简单的维度,复杂的是用户发送的内容,图片还是视频,内容是美食还是自拍,还是旅行途中的风景,内容的分发和发送内容背后的人的性格、兴趣如何统一在唯一潜在接收用户的集合中,这其实是一个难度系数极其高的事情。但是谁能够突破,做的最好,我相信用户对于这个产品的喜欢和忠诚度就越高。

第三,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被法律所禁止的内容。

文字可以通过关键词屏蔽去处理,但是图片呢,视频呢?在用户量还不是很高的条件下,可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后续呢,毕竟在中国,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的隐形炸弹。

4)回归本质

比较有意思的是,照搬西方那种革命式的移动社交玩法一而再,再而三在国内证明走不通,重新回归渐进式的改良路线,也许是国内移动社交创业的正确方向,这不,你看曾经风靡一时的Blink似乎也已经停止更新,最近更新时间是2014年12月,在查看他们在iOS的其他应用程序时,发现他们在今年3月份推出一款LBS匿名社交APP“GeGe”, Catchchat创始人Kevin最近也承认其一开始的时候,是想把它做给所有人用。但现在,已经不再考虑给所有人用,而就是需要这个产品的那群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随遇”APP,从激进的社交革命到渐进的改良主义探索

照搬西方那种革命式的移动社交玩法一而再,再而三在国内证明走不通,重新回归渐进式的改良路线,也许是国内移动社交创业的正确方向。

曾记否,在阅后即焚消息应用SnapChat引领下,2014年年中的一段时间,先后出现了Taptalk,Slingshot(By Facebook),Bolt(By Instagram),Mirage(By Yo)等围绕着图片和视频的即时通讯的消息应用。到了2014年年底,擅长于模仿西方应用的国内,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代表应用,比如Blink,Catchchat,Biu,JJchat等应用,就连原腾讯微博的同事Messi出去创业,也是做的类似应用“随遇”,这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移动社交产品。

从左往右,一次是Mirage,Taptalk,Bolt

从功能角度上来讲,此类应用区别于之前的消息应用在于,其一,从图片或者视频的媒介去切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聊天沟通;其二,将过去shooting,选好友,发送三个动作大大缩减到两个动作甚至一个动作。也就是说,整个社交聊天互动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1)1.0时代的瞬时场景社交,坚持唯快不破

将这样的模式搬到了中国,那么就必须想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熟人关系还是陌生人关系?

Blink,Catchchat很典型的就是focus在熟人关系,通过通讯录关系链导入,通过微信渠道邀请好友,而“随遇”则非常明确的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兴趣标签图谱切陌生人关系。

首先,做纯熟人关系,我认为是非常不可行的一种路径,尽管我非常赞同熟人之间更适合去做一些私密性的图片或者视频分享。为什么这么说,第一,在微信已经占据熟人关系统治地位时,要想去迁移或者是重构这种熟人关系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和创业勇气无关;第二,微信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的处理上也是愈加完善,体验也愈加顺畅,因此,和其他新兴app的玩法有一定的替代性;第三,陌陌虽然上市,但不代表陌生人社交没有机会,如果说熟人关系产品是处理维护关系问题,那么陌生人关系产品则是在处理匹配的效率和质量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改善是永无止境,路径和交互玩法都是千变万化。因此,随遇这个APP在这个问题上,相对Blink和Catchchat来说,处理是相对正确的。拍一张照片,录一小段视频,可选择性的是否编辑处理,啪,发送给相关维度的陌生人,等待回应。

随遇1.5版本截图

这就有点像微信的“漂流瓶”,张小龙说,之所以做“漂流瓶”,其实不是为了交友,交友不是用户需求的唯一,我们需要透过需求去看用户的心理诉求,这样一来,不管是微信的“漂流瓶”,还是随遇的“随机发送”,其实就是我们做的为了满足用户第一的倾诉的欲望,第二是随机性和好奇心的欲望,第三才是交友。我在体验“随遇”这个APP时,会不定时的收到陌生人发过来的消息,自拍,美食,宠物,如果后端如果可以根据用户标签去提升这个匹配精准度,那么从内容去撬动后续的深度关注、互动交流,这个社交闭环就基本完成了。

回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观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关系,作为产品方最好不要去主导,保持一个开放的产品架构。无论是Blink的封闭架构,还是像随遇的完全陌生人的架构,都是有产品经理或者创始人的主观导向。那如果保持开放,那么喜欢交陌生人朋友的,就发送给陌生人的多;喜欢和亲密朋友保持更高效或者别样体验的,则就是发给自己的密友多些。一个是社交广度,一个是社交深度,还是会不一样的,反映到产品细节,我相信肯定是也会不一样的。

第二,图片或视频再发送之前是否可编辑?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可编辑,就是用户在发送图片或视频之前,可以对素材进行再处理,比如滤镜,定制标签,添加文字等;不可编辑就是用户在拍摄完成之时,即完成信息的发送。可编辑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观性,但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容信息的及时性,用户的步骤也增加了一步。随遇APP,在发送之前可以添加文字和个性化标签,Blink,在发送之前也可以自助涂鸦,添加文字。而像Catchchat和Biu,则不能编辑处理。从我自身的体验来说,我更加喜欢可编辑处理的交互方式,而Catchchat和Biu给我会造成一种莫名的压力和无助感。

2)2.0时代的新拿来主义社交,创新而务实

随遇2.0版本截图

新版的2.0的上线,让人感受到与旧版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旧版产品进入默认打开相机,和之前提到的Blink,Taptalk一样,但新版则取消了“进入启动相机”的页面,而替换成了陌生用户的消息页。

从思路上来讲,过去是需要用户一进来就启动摄像机,拍摄或者录像,然后发送出去;新版更强调的是先看,通过浏览陌生人的照片或者视频,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用户,进而或者点赞,或者聊天,或者上翻查看用户详情页。

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随遇已经开始彻底放弃了瞬时社交的概念,不再一味的追快,即模仿国外缩短“拍照-选择好友-编辑-发送”这一传统路径的模式。

这也正像最早模仿SnapChat的咔擦产品负责人tony所说,SnapChat类应用的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用户构成和用户习惯。国内互联网的主力军80%都是屌丝(这里的屌丝是区别于高富帅的称谓),大家大多住着廉租房,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种宅,娱乐活动也相当有限。因此,第一,这首先就确定了国内用户对于流量的敏感,二,对于手机硬件的要求,尤其是手机的像素,最重要的是用户对于图片或者视频的玩法和创新和西方相比,差距甚远。

新版2.0版的随遇,你感兴趣则可以进一步查看信息或者直接进入聊天模式吗,不感兴趣则下滑,图片就相应断裂。另外,随遇的照片加入了“拍立得”的概念,将过去全屏幕的照片比例调整为1:1,试图期望通过这种情境化的代入,使内容看上去清新和有质感;

同样,新版本还强化了IM属性,增加了语音等功能,这让人感觉,产品越来越开始“复古”了,不再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是在打磨一些具体的,基础的,而且能切切实实的降低用户沟通成本的产品点,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3)3.0时代移动社交的纠葛和进取

就在上周四晚上,我约了一个做社交创业的朋友咖啡,他的社交项目刚刚清算完,具体产品名称我不便透露。我跟他说,下一步不要再去做社交了,第一,社交看似门槛很低,实则门槛相当的高,用户的那根脉没有几个人能把握住;第二,社交离钱太远,做到了百万DAU,你还得想变现的事情,用户还不一定买账。

但是很多人对做社交情有独钟,我本人也是一样。正是因为社交玩的就是人性,玩的就是心理游戏,创业才有意思,才有挑战,才有激情。

在Messi做随遇之前,其实还做了一款匿名社交产品“叽密”,我也下载体验了一番,ios最新版本更新时间仍旧停留在2014年9月20日,但至今仍有用户在里面发消息。之所以后来放弃“叽密”,我认为一是匿名社交始终是个小众市场,且进入时,“无秘”已经充分抢占了市场先机,且“匿名”完全可能会被现有的巨头产品功能化;其二,根据Messi团队的说法,是他们在“叽密”上发现用户私聊和发图的比例非常高,而如果能够以这个需求点出发,做一款能够让陌生人沟通更有效率的产品,是不是会更加有机会,于是“随遇”这款产品的初衷就是通过图片或者短视频,以一对多的方式发给感兴趣的人,从而提升社交的效率。

我个人用“随遇”也有了一段时间,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觉得依然是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去关注和解决:

第一,用户匹配模型的维度有哪些?

目前,随遇的匹配模型还比较简单,我看到的有两类,一个是个性标签,这个反映作为“我”的个性标签,仅此而已,那么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做什么事情能够让我激动不已,我向往的生活是什么?另外一个是地理位置,这个其实都已经成为了社交产品的标配,所以也不需要多讲。兴趣标签的广度和深度越丰富,这个用户画像就越清楚,加上用户在产品内的行为数据,基本可以判断这个用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有了维度之后,如何匹配?

人是复杂多变的,今天在北京,明天可能就在上海,后天可能就在成都。用户的LBS经常变动,就说明这个用户很有可能是商务型的职业,出差频繁。那么这个时候,根据LBS去给用户匹配好友,其价值显然就不如一年下来在一个城市不变的人。以上是涉及到用户的地理位置这个相对简单的维度,复杂的是用户发送的内容,图片还是视频,内容是美食还是自拍,还是旅行途中的风景,内容的分发和发送内容背后的人的性格、兴趣如何统一在唯一潜在接收用户的集合中,这其实是一个难度系数极其高的事情。但是谁能够突破,做的最好,我相信用户对于这个产品的喜欢和忠诚度就越高。

第三,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被法律所禁止的内容。

文字可以通过关键词屏蔽去处理,但是图片呢,视频呢?在用户量还不是很高的条件下,可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后续呢,毕竟在中国,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的隐形炸弹。

4)回归本质

比较有意思的是,照搬西方那种革命式的移动社交玩法一而再,再而三在国内证明走不通,重新回归渐进式的改良路线,也许是国内移动社交创业的正确方向,这不,你看曾经风靡一时的Blink似乎也已经停止更新,最近更新时间是2014年12月,在查看他们在iOS的其他应用程序时,发现他们在今年3月份推出一款LBS匿名社交APP“GeGe”, Catchchat创始人Kevin最近也承认其一开始的时候,是想把它做给所有人用。但现在,已经不再考虑给所有人用,而就是需要这个产品的那群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