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曾经日系B级车之王,为何败退二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曾经日系B级车之王,为何败退二线?

在2015年第一季度B级车的销量数据中,曾经叱咤B级车的日系三强,凯美瑞和天籁尚能在前十中见到。而本田雅阁,如今在B级车的TOP10中,难见身影。

在后起之秀频起的时代,本田雅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却悄然发生了改变。销量数据显示,广本雅阁在今年3月份卖出7723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雅阁如日中天的时候,月销量曾达到2万辆以上。

可以看到,在2015年第一季度B级车的销量数据中,曾经叱咤B级车的日系三强,凯美瑞和天籁尚能在前十中见到。而本田雅阁,如今在B级车的TOP10中,难见身影。

万辆级的雅阁去哪儿了?

1999年3月,第一台国产广汽本田雅阁走向国内市场的第一步。经过3年多发展,广汽本田随后于2003年1月推出了第7代雅阁车型。时间到了2008年1月,第8代广汽本田雅阁正式上市,并随之在当年创造了极佳的市场销量。2011年随着国内中级车市场的大发展,第8代雅阁虽然也进行了中期改款,但收效并不太大。

对于广汽本田来说,高端主力车型雅阁的销量决定着整个品牌的命运走向。2013年9月,广本推出“第九代雅阁”,就是希望它能够继续带领广本业绩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在第九代雅阁推出之后的2013年10月至12月之间,雅阁的销量虽然不如从前,但依然能达到一万辆以上。但是,进入2014年之后,雅阁单月销量出现180度大逆转。以1-5月份为例,销量均在6千左右浮动。

反差尤为明显的是,凯美瑞2014年每月销量均在12000辆以上,天籁基本也都超过一万辆。一个昔日的霸主,昔日的标杆和引领者,两番换代之后越混越差,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让人心中难免一阵感慨叹息。

为什么本田雅阁从曾经的B级车之王,沦为了今天的二线B级车呢?

1.市场环境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反垄断风暴不断深入,豪华车价格下降,中央严控三公经费,公务车采购市场大幅降温。受这些风波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毫无疑问是B级车。一是豪华车价格下降势必会吞食B级车的市场份额,面对豪华车将价格压低到25万~30万元,B级车再不降价,势必会无路可走。二是公务车采购原本是B级车重要的销量支撑,现在大幅降温,令B级车市场雪上加霜。

另外,新能源车的即将大行其道将对B级车市场构成最直接的竞争,意味着B级车将又一次迎接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换代并不成功的雅阁跳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2.产品力

本田近几年来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对于雅阁来说,这个级别的对手不断推陈出新,德系的帕萨特/迈腾在欧洲和中国市场都获得了很大成功,美系的雪佛兰迈锐宝、同为日系的丰田凯美瑞,乃至来自韩国的现代索纳塔等车型都大量压缩了雅阁的市场,也削弱了其竞争力。

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本田特意为九代雅阁设计了一个中国版本独有的外形,大面积的镀铬前脸以及双侧融入后保险杠的排气管装饰设计,让这款车显得更加厚重。但是这样的个性化转变,似乎消费者对这种设计的贬大于褒。而且其“龅牙式”的前脸也遭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诟病”,直呼“受不了”。

九代雅阁的这个特点,也使其偏离了之前七代,八代车型确立的市场标杆,老少通吃的地位,而使其进入了精品个人用车这个细分领域。从标杆车型的销量水平变为精品化个人用车的销量水平,这也是雅阁销量瞬间跳水的一个原因所在。

3.高开低收的价格

老雅阁树立的光环,树立的价格务实、技术领先、品质一流的印象,使得之前的人们对雅阁的期望值一直属于最高层级。但这种期待和印象在第8代雅阁上市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八代雅阁上市时推出两款车型均在25万左右,而当时不少中型车的官方售价已经低至17万元,雅阁公布的售价显然把人们希望它继续引领价格标杆的期望给浇灭了。

在竞争环境残酷,雅阁失去单项技术和配置优势后,9代雅阁上市时选择的价格策略则给这个它带来了更多灾难。在对手们上市纷纷给出18万元以下的最低价时,后上市的新雅阁居然不为所动,上市当天宣布售价20.68万-29.88万,无论是底价还是顶配价格雅阁都高出了很多。

如果仔细分析雅阁全系产品线的价格和配置,或许用“高开低收”来形容雅阁的定价非常合适。

总结

本田雅阁是一款有历史沉淀的车型,但这也会成为它的累赘,阻碍着它的更新、换代以至于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在这个市场竞争的年代,消费者如此精明,小修小改再也无法满足消费者们对新车的期待和需求,如果在这个环节上没有根本性的水平进步,本田雅阁会被欧、美系车越抛越远,甚至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曾经日系B级车之王,为何败退二线?

在2015年第一季度B级车的销量数据中,曾经叱咤B级车的日系三强,凯美瑞和天籁尚能在前十中见到。而本田雅阁,如今在B级车的TOP10中,难见身影。

在后起之秀频起的时代,本田雅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却悄然发生了改变。销量数据显示,广本雅阁在今年3月份卖出7723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雅阁如日中天的时候,月销量曾达到2万辆以上。

可以看到,在2015年第一季度B级车的销量数据中,曾经叱咤B级车的日系三强,凯美瑞和天籁尚能在前十中见到。而本田雅阁,如今在B级车的TOP10中,难见身影。

万辆级的雅阁去哪儿了?

1999年3月,第一台国产广汽本田雅阁走向国内市场的第一步。经过3年多发展,广汽本田随后于2003年1月推出了第7代雅阁车型。时间到了2008年1月,第8代广汽本田雅阁正式上市,并随之在当年创造了极佳的市场销量。2011年随着国内中级车市场的大发展,第8代雅阁虽然也进行了中期改款,但收效并不太大。

对于广汽本田来说,高端主力车型雅阁的销量决定着整个品牌的命运走向。2013年9月,广本推出“第九代雅阁”,就是希望它能够继续带领广本业绩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在第九代雅阁推出之后的2013年10月至12月之间,雅阁的销量虽然不如从前,但依然能达到一万辆以上。但是,进入2014年之后,雅阁单月销量出现180度大逆转。以1-5月份为例,销量均在6千左右浮动。

反差尤为明显的是,凯美瑞2014年每月销量均在12000辆以上,天籁基本也都超过一万辆。一个昔日的霸主,昔日的标杆和引领者,两番换代之后越混越差,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让人心中难免一阵感慨叹息。

为什么本田雅阁从曾经的B级车之王,沦为了今天的二线B级车呢?

1.市场环境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反垄断风暴不断深入,豪华车价格下降,中央严控三公经费,公务车采购市场大幅降温。受这些风波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毫无疑问是B级车。一是豪华车价格下降势必会吞食B级车的市场份额,面对豪华车将价格压低到25万~30万元,B级车再不降价,势必会无路可走。二是公务车采购原本是B级车重要的销量支撑,现在大幅降温,令B级车市场雪上加霜。

另外,新能源车的即将大行其道将对B级车市场构成最直接的竞争,意味着B级车将又一次迎接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换代并不成功的雅阁跳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2.产品力

本田近几年来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对于雅阁来说,这个级别的对手不断推陈出新,德系的帕萨特/迈腾在欧洲和中国市场都获得了很大成功,美系的雪佛兰迈锐宝、同为日系的丰田凯美瑞,乃至来自韩国的现代索纳塔等车型都大量压缩了雅阁的市场,也削弱了其竞争力。

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本田特意为九代雅阁设计了一个中国版本独有的外形,大面积的镀铬前脸以及双侧融入后保险杠的排气管装饰设计,让这款车显得更加厚重。但是这样的个性化转变,似乎消费者对这种设计的贬大于褒。而且其“龅牙式”的前脸也遭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诟病”,直呼“受不了”。

九代雅阁的这个特点,也使其偏离了之前七代,八代车型确立的市场标杆,老少通吃的地位,而使其进入了精品个人用车这个细分领域。从标杆车型的销量水平变为精品化个人用车的销量水平,这也是雅阁销量瞬间跳水的一个原因所在。

3.高开低收的价格

老雅阁树立的光环,树立的价格务实、技术领先、品质一流的印象,使得之前的人们对雅阁的期望值一直属于最高层级。但这种期待和印象在第8代雅阁上市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八代雅阁上市时推出两款车型均在25万左右,而当时不少中型车的官方售价已经低至17万元,雅阁公布的售价显然把人们希望它继续引领价格标杆的期望给浇灭了。

在竞争环境残酷,雅阁失去单项技术和配置优势后,9代雅阁上市时选择的价格策略则给这个它带来了更多灾难。在对手们上市纷纷给出18万元以下的最低价时,后上市的新雅阁居然不为所动,上市当天宣布售价20.68万-29.88万,无论是底价还是顶配价格雅阁都高出了很多。

如果仔细分析雅阁全系产品线的价格和配置,或许用“高开低收”来形容雅阁的定价非常合适。

总结

本田雅阁是一款有历史沉淀的车型,但这也会成为它的累赘,阻碍着它的更新、换代以至于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在这个市场竞争的年代,消费者如此精明,小修小改再也无法满足消费者们对新车的期待和需求,如果在这个环节上没有根本性的水平进步,本田雅阁会被欧、美系车越抛越远,甚至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