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智家电 乔华
以2016年Note7电池爆炸门为转折,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就开始节节败退。这两年,三星手机的处境像个“夹心饼干”,被苹果、华为,以及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在高端和中低端市场双线夹击,市场份额从曾经的20%下滑到如今不足1%。近日即将关闭“中国大本营”天津工厂的消息传出,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耗费近10年的时间,三星手机终于将中国市场做到20%,但得意速度却摧枯拉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已宣布于12月31日停止位于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天津三星通信的生产运作。而此前在8月时,三星便考虑暂停天津手机厂运营,转向印度、越南。
在三星手机无比辉煌的时期,天津工厂是其最大的制造后盾,承担“中国大本营”的角色。2010年,三星产销手机2亿多部,其中六成以上是在中国生产,而天津工厂产量最多。三星天津通信成立的前13年,累计生产超过6亿部三星手机。
关闭天津工厂,对三星手机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仅需要安置的员工数可能超过3000人。但是在中国市场的失利却又让这一决定无法挽回。三星手机在中国销量连年下滑,排名已被挤到了十名开外。
韩联社援引相关调查数据,称三星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已降至0.7%(70万部)。另赛诺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三星手机在中国线下市场销量直线下滑65.8%,仅为447.6万台,每个月平均出货仅约74.6万台,只相当于OPPO的近1/9(线下市场),华为的近1/8,苹果的近1/5。
三星手机的溃败诚然有外部市场竞争的因素,华为、小米、VIVO、OPPO等中国品牌手机的快速崛起,对市场份额不断蚕食。尤其是高端市场的认知,三星也丧失优势。但输的这么惨,根本原因是因为市场在逐渐成熟,但三星在产品性能、审美和体验上却跟不上潮流,营销推广、渠道布局也是逐渐落伍,在面对中国品牌的竞争时没有还手之力。
三星手机关闭工厂,只是三星电子在移动通讯业务表现不佳的缩影。三星电子2017年财报显示,消费类家电和移动通讯业务均出现下跌;2018年Q2财报显示,移动部门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0%;营业利润为同比大幅下滑34%。
不但三星手机如此,韩系手机中另一个一向“能打”的LG手机,日子也不好过。LG公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移动部门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已经连续七年亏损,并且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当然对三星、LG来说,尽管移动手机业务在中国市场逐渐边缘化,但因为在面板、芯片、存储等多方面的实力,仍然具有整体资源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手机业务撤出天津的同时,三星拟在天津投资24亿美元,建设全球尖端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等项目。可以视作一种业务“转型”的信号。
家电产业也好,手机产业也好,在时代巨变下,巨头的陨落早不是什么稀奇事。有人说三星手机的今天是“傲慢”所致。在智家电看来,对“傲慢”的解读应该是对消费需求变化和市场变化的无视,无视这一根基,任何品牌都有失败的可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