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优爱腾偶像男团大战即将上演,你还会熬夜爆肝投票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优爱腾偶像男团大战即将上演,你还会熬夜爆肝投票吗?

偶像产业仍然是一块大蛋糕,因此也成为优爱腾内容布局的必争之地。

文| 娱乐鲜声

1月8日,爱奇艺偶像男团选秀节目《青春有你》正式官宣青春制作人代表为张艺兴,导师阵容也在早前公布完毕,音乐导师李荣浩、说唱导师欧阳靖、舞蹈导师蔡依林、说唱教练艾福杰尼、舞蹈教练徐明浩。

据悉,《青春有你》的首播时间为1月18日,而优酷的同类男团选秀节目《以团之名》也将在1月播出,两档节目将正式对打,而这也是继街舞和机器人之后爱奇艺和优酷的第三次对垒。

当然除了爱奇艺、优酷两家,腾讯视频也在去年官宣了《创造101》第二季,不同于第一季的女团主题,《创造101》第二季转而聚焦男团选秀。可以说在这场生态内容竞争上,优爱腾三家都不甘示弱。

1

偶像产业仍然是一块大蛋糕

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持续霸屏掀起了养成系偶像的全民热度,杨超越更是成为全年绕不开的年度人物。而从两档节目中走出来的练习生,不论是最后进入限定团体的还是回到原经纪公司的,都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在2018下半年的大小综艺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根据中国产业网统计,韩国的偶像产业产值在2016年就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而在日本,仅2017年偶像产业中就带来了187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1.7亿元)收入。据艾瑞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不仅如此,上游的娱乐经纪公司也开始纷纷入局偶像产业,而一些已经在两档节目中崭露头角的娱乐公司也因此吸引来资本的目光,例如因《偶像练习生》而快速崛起的坤音娱乐不仅成功让参加节目的坤音四子成团出道,还获得了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

所以说,偶像产业仍然是一块大蛋糕,因此也成为优爱腾内容布局的必争之地。

但随着政策的变化,在限制流量明星、偶像综艺的大背景下,偶像团体市场也要随之改变。即将上线的《青春有你》和《以团之名》在筹备之中都经历了不少波折,《青春有你》两易其名、更打上了青年励志的标签,《以团之名》也定位为大型才艺竞演类真人秀。

2

偶像男团混战即将上演

纵观三家此次的男团之争,优酷的《以团之名》是最没有经验的,因此为了提升竞争力,它从打法和配置上都做了差异化的安排。《以团之名》以团战为特色,根据节目放出的节目形式——第一阶段:树团感——以团之名奏响集结号;第二阶段:铸团魂——团队自主内部优化重组;第三阶段:拼团战——打造最强少年表演团体,也就是说《以团之名》不再以个人战角逐,而是以整个团体来决定出道位。

除了赛制的不同,《以团之名》的练习生中有许多自带流量的选手,和王思聪捆绑上热搜的富二代王喆;张丹峰和洪欣的儿子张镐濂;《变形计》城市主人公之一杨桐;《这就是街舞》、《奇葩说》选手奶茶;王一博所在UNIQ团体队长周艺轩;蔡徐坤的前队友赵品霖等等。

事实上在《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节目中,已经出道的团体成员都很常见,而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练习生的储备和偶像市场的萧条问题造成,另一方面这也是节目吸引观众的方式之一。但太多已经出道的男团成员或者已经坐拥百万粉丝的艺人,可能会引起观众对于赛制的质疑,从而令节目效果适得其反。

再看已经成功打造过第一季节目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青春有你》并未和《偶像练习生》有明显的差别,仍然是从100个练习生中选拔出优秀的9人组团出道。第一季的制作经验、火爆程度和张艺兴的继续加盟让节目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但爱奇艺在第一季出道男团运营上的缺陷也是其最致命的弱点。

NINEPERCENT虽然自带巨大流量出道,但在出道的几个月内几乎只出现在几个代言活动中,团综一推再推,音乐作品也是在出道半年后才发布,9人的合体活动更是少的可怜。而团体中的范丞丞、朱正廷、Justin更频繁出现在乐华七子NEXT的活动中,开巡演、发专辑,上综艺。

其余成员蔡徐坤、林彦俊、小鬼等也都各自发歌、录制综艺,团体则很少营业,以至于有粉丝抱怨既然练习生只是来混个脸熟再回家各自发展,投出来的团没有用,那谁还会为了几个出道名额爆肝投票?

在团体经营上,火箭少女101的资源及活动安排就显得更为优异。出道第二天就出现在湖南卫视毕业歌会的舞台上,随后的团综上线、首张专辑发布、商演代言活动、粉丝见面会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尤其是献唱电影主题曲《卡路里》更是打开了全民知名度。

那么对于大多数不像乐华、坤音这样运营实力和资源相对雄厚的公司,《创造101》的热度、后期的资源和运营安排对节目之后的艺人热度维持显得更为诱人。但男团内容的同质化以及播出时间的滞后,也让《创造101》第二季的表现预期仍不清晰。

与此同时,广电总局在去年发声调控偶像类综艺,要求严格限制偶像综艺的过度娱乐化,政策之下三档节目做了怎样具体的调整和应对还不得而知。但内容的一拥而上必然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单一节目的热度上想必难以续写辉煌,在这场偶像男团大战中,想再造出一个“杨超越”似乎也会变得更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优爱腾偶像男团大战即将上演,你还会熬夜爆肝投票吗?

偶像产业仍然是一块大蛋糕,因此也成为优爱腾内容布局的必争之地。

文| 娱乐鲜声

1月8日,爱奇艺偶像男团选秀节目《青春有你》正式官宣青春制作人代表为张艺兴,导师阵容也在早前公布完毕,音乐导师李荣浩、说唱导师欧阳靖、舞蹈导师蔡依林、说唱教练艾福杰尼、舞蹈教练徐明浩。

据悉,《青春有你》的首播时间为1月18日,而优酷的同类男团选秀节目《以团之名》也将在1月播出,两档节目将正式对打,而这也是继街舞和机器人之后爱奇艺和优酷的第三次对垒。

当然除了爱奇艺、优酷两家,腾讯视频也在去年官宣了《创造101》第二季,不同于第一季的女团主题,《创造101》第二季转而聚焦男团选秀。可以说在这场生态内容竞争上,优爱腾三家都不甘示弱。

1

偶像产业仍然是一块大蛋糕

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持续霸屏掀起了养成系偶像的全民热度,杨超越更是成为全年绕不开的年度人物。而从两档节目中走出来的练习生,不论是最后进入限定团体的还是回到原经纪公司的,都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在2018下半年的大小综艺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根据中国产业网统计,韩国的偶像产业产值在2016年就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而在日本,仅2017年偶像产业中就带来了187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1.7亿元)收入。据艾瑞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不仅如此,上游的娱乐经纪公司也开始纷纷入局偶像产业,而一些已经在两档节目中崭露头角的娱乐公司也因此吸引来资本的目光,例如因《偶像练习生》而快速崛起的坤音娱乐不仅成功让参加节目的坤音四子成团出道,还获得了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

所以说,偶像产业仍然是一块大蛋糕,因此也成为优爱腾内容布局的必争之地。

但随着政策的变化,在限制流量明星、偶像综艺的大背景下,偶像团体市场也要随之改变。即将上线的《青春有你》和《以团之名》在筹备之中都经历了不少波折,《青春有你》两易其名、更打上了青年励志的标签,《以团之名》也定位为大型才艺竞演类真人秀。

2

偶像男团混战即将上演

纵观三家此次的男团之争,优酷的《以团之名》是最没有经验的,因此为了提升竞争力,它从打法和配置上都做了差异化的安排。《以团之名》以团战为特色,根据节目放出的节目形式——第一阶段:树团感——以团之名奏响集结号;第二阶段:铸团魂——团队自主内部优化重组;第三阶段:拼团战——打造最强少年表演团体,也就是说《以团之名》不再以个人战角逐,而是以整个团体来决定出道位。

除了赛制的不同,《以团之名》的练习生中有许多自带流量的选手,和王思聪捆绑上热搜的富二代王喆;张丹峰和洪欣的儿子张镐濂;《变形计》城市主人公之一杨桐;《这就是街舞》、《奇葩说》选手奶茶;王一博所在UNIQ团体队长周艺轩;蔡徐坤的前队友赵品霖等等。

事实上在《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节目中,已经出道的团体成员都很常见,而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练习生的储备和偶像市场的萧条问题造成,另一方面这也是节目吸引观众的方式之一。但太多已经出道的男团成员或者已经坐拥百万粉丝的艺人,可能会引起观众对于赛制的质疑,从而令节目效果适得其反。

再看已经成功打造过第一季节目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青春有你》并未和《偶像练习生》有明显的差别,仍然是从100个练习生中选拔出优秀的9人组团出道。第一季的制作经验、火爆程度和张艺兴的继续加盟让节目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但爱奇艺在第一季出道男团运营上的缺陷也是其最致命的弱点。

NINEPERCENT虽然自带巨大流量出道,但在出道的几个月内几乎只出现在几个代言活动中,团综一推再推,音乐作品也是在出道半年后才发布,9人的合体活动更是少的可怜。而团体中的范丞丞、朱正廷、Justin更频繁出现在乐华七子NEXT的活动中,开巡演、发专辑,上综艺。

其余成员蔡徐坤、林彦俊、小鬼等也都各自发歌、录制综艺,团体则很少营业,以至于有粉丝抱怨既然练习生只是来混个脸熟再回家各自发展,投出来的团没有用,那谁还会为了几个出道名额爆肝投票?

在团体经营上,火箭少女101的资源及活动安排就显得更为优异。出道第二天就出现在湖南卫视毕业歌会的舞台上,随后的团综上线、首张专辑发布、商演代言活动、粉丝见面会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尤其是献唱电影主题曲《卡路里》更是打开了全民知名度。

那么对于大多数不像乐华、坤音这样运营实力和资源相对雄厚的公司,《创造101》的热度、后期的资源和运营安排对节目之后的艺人热度维持显得更为诱人。但男团内容的同质化以及播出时间的滞后,也让《创造101》第二季的表现预期仍不清晰。

与此同时,广电总局在去年发声调控偶像类综艺,要求严格限制偶像综艺的过度娱乐化,政策之下三档节目做了怎样具体的调整和应对还不得而知。但内容的一拥而上必然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单一节目的热度上想必难以续写辉煌,在这场偶像男团大战中,想再造出一个“杨超越”似乎也会变得更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