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经济学人问卷调查:2019年中国经济三大考题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经济学人问卷调查:2019年中国经济三大考题是什么?

经过2018年的剧烈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在2019年会聚焦在三个问题上:如何稳住基建投资,如何调整去杠杆的方向和节奏,如何真正落地改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李晓丹

经过2018年的剧烈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在2019年会聚焦在三个问题上:如何稳住基建投资,如何调整去杠杆的方向和节奏,如何真正落地改革。

2018年4月,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季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结构性去杠杆步伐,加强金融监管;但是进入4月以后,中美贸易摩擦扩大、民营企业频现信用风险、基建投资下滑、股市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预期突然变化。

2018年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次会议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清晰: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成为首要问题。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毫无疑问,201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上会有更大的动作。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2108年四季度GDP增速为6.4%,3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GDP增速为6.3%;在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外部风险和民企融资受限,各占比30%;在推进最快的改革中,对外开放占比54%,行政审批占比29%,金融体制占比13%,财税体制占比4%。

经济学人调查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季度进行一次。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7份。

国家统计局将于2019年1月21日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2018年四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全国居民收支等宏观数据。

稳基建,遇两难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投资的过快下滑已经引起了担忧。

2018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6.7%和6.5%,相比于经济的逐步降速,基建投资的下滑速度显然超出了预期。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则从去年初的16.1%降至了5.7%(截至2018年11月)。

基建下滑过快,除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效果逐渐减弱之外,还与正在进行金融风险防范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处置有关。金融防风险缩减了金融体系对各类债务的融资途径,再加上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终身追责制的设立,地方政府举债小心谨慎。

本期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对于2018年四季度固投增长,累计有66%的经济学家认为固投会维持在5-5.5%的增速;对比来看,四季度投资最集中的领域占比最高仍然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占比高达67%,房地产占比为20%,消费5%,金融和能源均为4%。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2019年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做了这样的判断:基建投资见底了,因为上半年基建财政政策要发力,下半年有可能基建投资可能会做反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上半年,而随着宏观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将趋好转,2019年基建投资将增长10%,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能放缓,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5.8%。

2018年12月6日至目前的一个多月中,发改委批覆了全国各地多个基建项目,投资总金额超过1万亿元,多数为轨道交通项目。

但问题也出现了。

“处置地方隐性债务与稳定基建投资处于两难境地,处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解决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成为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说。

祝宝良进一步解释,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的驱使下,不少地方政府依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产业投资基金等渠道,通过明股实债、购买服务、担保等手段,大规模融资用于基建投资,政府隐性债务数量可观,支撑债务偿还能力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存在虚高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和偿债率被低估;在2019 年年初把规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去杠杆的重点任务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受到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始下降。

另外两项与基建相关的问卷结果印证了祝宝良提及的“基建与债务两难”问题:74%的经济学家认为扩大基建会增加国企债务、85%的经济学家认为基建投资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方正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为敩表示,扩大基建在短期内会影响地方债务去杠杆,要关注2019年的地方债发行速度,关注基建投资和就业。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2108年四季度GDP增速为6.4%,19%认为是6.5%,9%认为会达到6.6%;3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GDP增速为6.3%,22%认为是6.5%,24%认为会达到6.6%及以上,15%认为是6.2%及以下。

“高质量经济”的直接观测指标,排在第一位的是产能利用率(占比40%)、能耗(34%)、金融去杠杆(11%)、经济增速(3%)。

明确去谁的杠杆

去杠杆是观察2018年经济的一条重要线索,而2019年去杠杆跟以往不同的是,应该更加明确到底要去谁的杠杆,这样的变化也会成为宏观政策调整的重要一环。

本期的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外部风险和民企融资受限(占比均为30%),债务压力(19%),房地产泡沫(14%)。

应对外部冲击和民企融资受限,从2108年年中以后,相关政策陆续公布;对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的处置则是最近两年的重点,一直到2018年底,对债务风险仍然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房地产调控也没有明确的放松信号。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企业收入、利润创历年最好水平,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5.7%。但居民储蓄却在一路下滑,据IMF预测,在2022年之前,中国国民储蓄率将持续下降至接近40%的水平。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去杠杆要明确去谁的杠杆,要从分子端入手而非分母端,同时要把握去杠杆的节奏。一德期货首席经济师郭世英建议,2019年去杠杆要变成稳杠杆,不能操之过急。

对于2019年的房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66%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一线城市房价会出现10%以内的降幅,47%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也会下跌10-20%;77%的经济学家认为2109年按揭贷款会出现放松,68%的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调控也有所放松。

此外,48%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两年房地产税不会落地,17%认为会回落,35%表示“不好说”。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降温,紧缩的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效果,后续可以根据情况适度放松,加大对刚需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推出共有产权房、租赁房的速度,遏制地方政府土地坐庄的行为。

不过祝宝良也提醒,要防止去杠杆与地方债务发生共振。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对去杠杆给出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债务减记、市场出清,另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潜力,注重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关注货币。

从投资收益来看,2109年投资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依次为:黄金(占比38%)、债市(24%)、美元(17%)、房地产(9%)、股票(6%)、大宗商品(6%)。对于2019年股市,63%的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会处在2500-3000点,28%认为是2000-2500点,9%认为是3000-3500点。

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还显示,67%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区间为6.5-7,33%认为是7-7.5。此外,7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美联储会加息2次,24%认为加息1次,6%认为加息3次。

真改革,加速落地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祝宝良对“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理解是,财政要更加积极,对贸易摩擦造成是失业问题要有财政预案;货币要改善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汇率上则是加强资本管制,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货币政策考量的重点应该是稳增长(占比45%)、防风险(25%)、调结构(15%)、抑泡沫(10%)、去杠杆(5%)。2109年上半年去杠杆的重点领域是:地方债务(45%)、国有企业(39%)、居民负债(13%)、民营企业(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与政策主管周景彤表示,各类成本居高不下,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这会影响企业信心。北京大学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何帆表示,要疏通“货币-信贷”渠道,关注需求变化,通过改革释放新的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提醒,要防控金融风险压力增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仍然处于频发高发期。

2109年,对宏观经济更大的考验是如何加速改革有效落地。

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推进较快的改革分别是:对外开放(占比54%)、行政审批(29%)、金融体制(13%)、财税体制(4%)。同时,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依次为:49%(国企改革)、土地改革(25%)、金融改革(18%)、价格改革(4%)、化解产能过剩(3%)、其他(1%)。

而从外部因素来看,2109年对中国影响会更加突出的是:贸易保护住一抬头(占比69%)、资金流出(17%)、地缘政治(9%)、其他(5%)。

针对财税问题,一个乐观的判断是,62%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地方债务不会引发局部金融风险;但对中地财税改革来说,主要的障碍还是事权和支出责任不清,占比64%,在上一季度的调查中,这一选项的占比是50%。

在减税红利方面,经济学家认为,最主要会体现在企业税负的减轻(占比43%),整体税负也会改善(31%),包括个税(26%)。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如何激发民企活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依次为:扩大改革开放(35%)、产权激励(28%)、融资保障(21%)、其他(4%)。75%的经济学家认为鼓励民企的政策落地会加快。

“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指出,一只手减税另外一只手增列赤字、增发国债,第一资源配置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感觉上税收减了,但是明年要支付债务利息,这不是降成本而是增成本,只不过是增加的是远期成本,目前减税降费的目标应该是降成本。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就是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故事,如何支持居民可持续增长是下一轮改革开放的核心命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现阶段是大半个商品市场,半个要素市场,仍然是一个较低水平、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建立一个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市场经济。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名单:

 

来源:经济观察报

原标题: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2019年中国经济三大考题是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经济学人问卷调查:2019年中国经济三大考题是什么?

经过2018年的剧烈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在2019年会聚焦在三个问题上:如何稳住基建投资,如何调整去杠杆的方向和节奏,如何真正落地改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李晓丹

经过2018年的剧烈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在2019年会聚焦在三个问题上:如何稳住基建投资,如何调整去杠杆的方向和节奏,如何真正落地改革。

2018年4月,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季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结构性去杠杆步伐,加强金融监管;但是进入4月以后,中美贸易摩擦扩大、民营企业频现信用风险、基建投资下滑、股市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预期突然变化。

2018年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次会议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清晰: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成为首要问题。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毫无疑问,2019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上会有更大的动作。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2108年四季度GDP增速为6.4%,3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GDP增速为6.3%;在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外部风险和民企融资受限,各占比30%;在推进最快的改革中,对外开放占比54%,行政审批占比29%,金融体制占比13%,财税体制占比4%。

经济学人调查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季度进行一次。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7份。

国家统计局将于2019年1月21日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2018年四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全国居民收支等宏观数据。

稳基建,遇两难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投资的过快下滑已经引起了担忧。

2018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6.7%和6.5%,相比于经济的逐步降速,基建投资的下滑速度显然超出了预期。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则从去年初的16.1%降至了5.7%(截至2018年11月)。

基建下滑过快,除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效果逐渐减弱之外,还与正在进行金融风险防范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处置有关。金融防风险缩减了金融体系对各类债务的融资途径,再加上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终身追责制的设立,地方政府举债小心谨慎。

本期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对于2018年四季度固投增长,累计有66%的经济学家认为固投会维持在5-5.5%的增速;对比来看,四季度投资最集中的领域占比最高仍然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占比高达67%,房地产占比为20%,消费5%,金融和能源均为4%。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2019年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做了这样的判断:基建投资见底了,因为上半年基建财政政策要发力,下半年有可能基建投资可能会做反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上半年,而随着宏观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将趋好转,2019年基建投资将增长10%,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能放缓,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5.8%。

2018年12月6日至目前的一个多月中,发改委批覆了全国各地多个基建项目,投资总金额超过1万亿元,多数为轨道交通项目。

但问题也出现了。

“处置地方隐性债务与稳定基建投资处于两难境地,处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解决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成为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说。

祝宝良进一步解释,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的驱使下,不少地方政府依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产业投资基金等渠道,通过明股实债、购买服务、担保等手段,大规模融资用于基建投资,政府隐性债务数量可观,支撑债务偿还能力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存在虚高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率和偿债率被低估;在2019 年年初把规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作为去杠杆的重点任务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受到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始下降。

另外两项与基建相关的问卷结果印证了祝宝良提及的“基建与债务两难”问题:74%的经济学家认为扩大基建会增加国企债务、85%的经济学家认为基建投资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方正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为敩表示,扩大基建在短期内会影响地方债务去杠杆,要关注2019年的地方债发行速度,关注基建投资和就业。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40%的经济学家认为2108年四季度GDP增速为6.4%,19%认为是6.5%,9%认为会达到6.6%;3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GDP增速为6.3%,22%认为是6.5%,24%认为会达到6.6%及以上,15%认为是6.2%及以下。

“高质量经济”的直接观测指标,排在第一位的是产能利用率(占比40%)、能耗(34%)、金融去杠杆(11%)、经济增速(3%)。

明确去谁的杠杆

去杠杆是观察2018年经济的一条重要线索,而2019年去杠杆跟以往不同的是,应该更加明确到底要去谁的杠杆,这样的变化也会成为宏观政策调整的重要一环。

本期的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占比最高的是外部风险和民企融资受限(占比均为30%),债务压力(19%),房地产泡沫(14%)。

应对外部冲击和民企融资受限,从2108年年中以后,相关政策陆续公布;对债务风险和房地产泡沫的处置则是最近两年的重点,一直到2018年底,对债务风险仍然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房地产调控也没有明确的放松信号。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企业收入、利润创历年最好水平,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5.7%。但居民储蓄却在一路下滑,据IMF预测,在2022年之前,中国国民储蓄率将持续下降至接近40%的水平。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去杠杆要明确去谁的杠杆,要从分子端入手而非分母端,同时要把握去杠杆的节奏。一德期货首席经济师郭世英建议,2019年去杠杆要变成稳杠杆,不能操之过急。

对于2019年的房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66%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一线城市房价会出现10%以内的降幅,47%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也会下跌10-20%;77%的经济学家认为2109年按揭贷款会出现放松,68%的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调控也有所放松。

此外,48%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两年房地产税不会落地,17%认为会回落,35%表示“不好说”。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降温,紧缩的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效果,后续可以根据情况适度放松,加大对刚需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推出共有产权房、租赁房的速度,遏制地方政府土地坐庄的行为。

不过祝宝良也提醒,要防止去杠杆与地方债务发生共振。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对去杠杆给出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债务减记、市场出清,另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潜力,注重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关注货币。

从投资收益来看,2109年投资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依次为:黄金(占比38%)、债市(24%)、美元(17%)、房地产(9%)、股票(6%)、大宗商品(6%)。对于2019年股市,63%的经济学家认为股市会处在2500-3000点,28%认为是2000-2500点,9%认为是3000-3500点。

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还显示,67%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区间为6.5-7,33%认为是7-7.5。此外,70%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美联储会加息2次,24%认为加息1次,6%认为加息3次。

真改革,加速落地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祝宝良对“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理解是,财政要更加积极,对贸易摩擦造成是失业问题要有财政预案;货币要改善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汇率上则是加强资本管制,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货币政策考量的重点应该是稳增长(占比45%)、防风险(25%)、调结构(15%)、抑泡沫(10%)、去杠杆(5%)。2109年上半年去杠杆的重点领域是:地方债务(45%)、国有企业(39%)、居民负债(13%)、民营企业(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与政策主管周景彤表示,各类成本居高不下,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这会影响企业信心。北京大学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何帆表示,要疏通“货币-信贷”渠道,关注需求变化,通过改革释放新的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提醒,要防控金融风险压力增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仍然处于频发高发期。

2109年,对宏观经济更大的考验是如何加速改革有效落地。

本期的经济学人问卷调查显示,推进较快的改革分别是:对外开放(占比54%)、行政审批(29%)、金融体制(13%)、财税体制(4%)。同时,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依次为:49%(国企改革)、土地改革(25%)、金融改革(18%)、价格改革(4%)、化解产能过剩(3%)、其他(1%)。

而从外部因素来看,2109年对中国影响会更加突出的是:贸易保护住一抬头(占比69%)、资金流出(17%)、地缘政治(9%)、其他(5%)。

针对财税问题,一个乐观的判断是,62%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地方债务不会引发局部金融风险;但对中地财税改革来说,主要的障碍还是事权和支出责任不清,占比64%,在上一季度的调查中,这一选项的占比是50%。

在减税红利方面,经济学家认为,最主要会体现在企业税负的减轻(占比43%),整体税负也会改善(31%),包括个税(26%)。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如何激发民企活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依次为:扩大改革开放(35%)、产权激励(28%)、融资保障(21%)、其他(4%)。75%的经济学家认为鼓励民企的政策落地会加快。

“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指出,一只手减税另外一只手增列赤字、增发国债,第一资源配置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感觉上税收减了,但是明年要支付债务利息,这不是降成本而是增成本,只不过是增加的是远期成本,目前减税降费的目标应该是降成本。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就是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故事,如何支持居民可持续增长是下一轮改革开放的核心命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现阶段是大半个商品市场,半个要素市场,仍然是一个较低水平、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建立一个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市场经济。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名单:

 

来源:经济观察报

原标题: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问卷调查:2019年中国经济三大考题是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