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朱鸣岐:产业政策讨论应该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朱鸣岐:产业政策讨论应该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当前真正有争论的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以及何时,在非公共领域选择性地直接干预资源配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朱鸣岐,系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员,联系方式vzhu@rhg.com。)

国内各界对于产业政策问题的各种讨论历久弥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88年就组织翻译出版了日本多位知名经济学家联合撰写的《日本的产业政策》,首次介绍国际产业政策经验。2016年北京大学林毅夫和张维迎就产业政策所进行的公开辩论轰动一时,向社会公众普及了产业政策的概念。2018年,随着中国的多项产业政策(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进行调整,以及美国在“301调查”报告中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产业政策,以往的学术问题也就走出经济学教室,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但遗憾的是,讨论虽多,面向公众的相关辩论仍然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混淆不清、鸡同鸭讲,最终大多变成了“树立伪命题—打倒伪命题”的自娱自乐,无益于推动有意义的对话。本文在此指出三点常见的问题,希望能够促进以事实为基础,理论上占得住脚,政策上可操作的产业政策讨论。

问题的焦点:选择性产业政策

理论上,一切政府对于产业经济活动的干预,都可以视为(广义的)“产业政策”。但实际讨论中,无论产业政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没有人反对政府应该在公共科研投入、教育、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上发挥积极作用。这种产业政策或称“横向产业政策”,为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几乎没有争议。当前真正有争论的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以及何时,在非公共领域,选择性地直接干预资源配置,也就是所谓“纵向产业政策”,或者是“选择性产业政策”。

换句话说,产业政策的问题不应该是“要不要产业政策”,而是“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指哪儿打哪儿:产业政策和产业成长的因果关系

经济研究涉及到无数的数据和指标,同样的数据又有着千差万别的解读方式,因此对于产业政策的支持者来说,建立因果联系是非常关键的。一些不严谨的论者常有“指哪儿打哪儿”的冲动:一些产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这些产业根本不是政策支持对象。一些产业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产业政策没有落实。这些都不是可以用来说明产业政策成功的因果证据。

比如日本的60年代的家电制造业和工具制造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长,但前者根本不是官方政策支持的对象,后者则因为企业的抗拒,产业政策落实大打折扣。这些例子就不能用来说明“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因此,要提高辩论的质量,正反双方都要加强对因果关系的关注,而不是用结果为动机正名。

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的:产业政策的时间范畴

凯恩斯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的” ,指出了定义时间范畴在经济学辩论中的重要性。以长期或是短期框架来看产业政策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问题和结论,产业政策辩论也必须要厘清产业政策的时间框架:产业政策到底是一种短期的经济管理策略,还是长期的增长策略?如果是短期,那么产业政策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退出(或者不退出)?如果产业政策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增长策略,那么因为从长期的角度来说,拓展生产可能性前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因此必须要问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对非公共资源的重新配置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技术进步?

在中国经济的语境下,把产业政策支持者标签为“政府派”,反对者标签为“市场派”的脸谱化做法未免过于粗糙,到头来只会得出“政府和市场缺一不可”这样“各打五十大板”的似是而非结论,最终忽略了产业政策在政府-市场关系上的核心问题:如何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干预市场的资源配置(或者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这么做)?政府是“市场失灵”的解药还是原因?上述问题看似基础,但极其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产业政策领域的问题,更是中国在四十年改革开放历史中一直探索,但始终没有正面解决的问题。当前围绕产业政策的辩论,其实也是中国改革之辩。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朱鸣岐:产业政策讨论应该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

当前真正有争论的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以及何时,在非公共领域选择性地直接干预资源配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朱鸣岐,系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员,联系方式vzhu@rhg.com。)

国内各界对于产业政策问题的各种讨论历久弥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88年就组织翻译出版了日本多位知名经济学家联合撰写的《日本的产业政策》,首次介绍国际产业政策经验。2016年北京大学林毅夫和张维迎就产业政策所进行的公开辩论轰动一时,向社会公众普及了产业政策的概念。2018年,随着中国的多项产业政策(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进行调整,以及美国在“301调查”报告中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产业政策,以往的学术问题也就走出经济学教室,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但遗憾的是,讨论虽多,面向公众的相关辩论仍然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混淆不清、鸡同鸭讲,最终大多变成了“树立伪命题—打倒伪命题”的自娱自乐,无益于推动有意义的对话。本文在此指出三点常见的问题,希望能够促进以事实为基础,理论上占得住脚,政策上可操作的产业政策讨论。

问题的焦点:选择性产业政策

理论上,一切政府对于产业经济活动的干预,都可以视为(广义的)“产业政策”。但实际讨论中,无论产业政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没有人反对政府应该在公共科研投入、教育、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上发挥积极作用。这种产业政策或称“横向产业政策”,为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几乎没有争议。当前真正有争论的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以及何时,在非公共领域,选择性地直接干预资源配置,也就是所谓“纵向产业政策”,或者是“选择性产业政策”。

换句话说,产业政策的问题不应该是“要不要产业政策”,而是“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指哪儿打哪儿:产业政策和产业成长的因果关系

经济研究涉及到无数的数据和指标,同样的数据又有着千差万别的解读方式,因此对于产业政策的支持者来说,建立因果联系是非常关键的。一些不严谨的论者常有“指哪儿打哪儿”的冲动:一些产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这些产业根本不是政策支持对象。一些产业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产业政策没有落实。这些都不是可以用来说明产业政策成功的因果证据。

比如日本的60年代的家电制造业和工具制造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长,但前者根本不是官方政策支持的对象,后者则因为企业的抗拒,产业政策落实大打折扣。这些例子就不能用来说明“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因此,要提高辩论的质量,正反双方都要加强对因果关系的关注,而不是用结果为动机正名。

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的:产业政策的时间范畴

凯恩斯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的” ,指出了定义时间范畴在经济学辩论中的重要性。以长期或是短期框架来看产业政策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问题和结论,产业政策辩论也必须要厘清产业政策的时间框架:产业政策到底是一种短期的经济管理策略,还是长期的增长策略?如果是短期,那么产业政策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退出(或者不退出)?如果产业政策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增长策略,那么因为从长期的角度来说,拓展生产可能性前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因此必须要问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对非公共资源的重新配置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技术进步?

在中国经济的语境下,把产业政策支持者标签为“政府派”,反对者标签为“市场派”的脸谱化做法未免过于粗糙,到头来只会得出“政府和市场缺一不可”这样“各打五十大板”的似是而非结论,最终忽略了产业政策在政府-市场关系上的核心问题:如何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干预市场的资源配置(或者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这么做)?政府是“市场失灵”的解药还是原因?上述问题看似基础,但极其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产业政策领域的问题,更是中国在四十年改革开放历史中一直探索,但始终没有正面解决的问题。当前围绕产业政策的辩论,其实也是中国改革之辩。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