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终于等到 “你” 4000万公务员工资下月调整到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终于等到 “你” 4000万公务员工资下月调整到位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表示,今年6月底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这也意味着近4000万公务员的工资将做出调整。

等了9年,4000万公务员终于要涨工资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12日举行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全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而据人社部此前的透露的信息,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今年年初,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1月1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在此之后,针对公务员工资调整何时“落地”,外界普遍在观望的状态中。总理李克强近日的表态毫无疑问让千万公务员关心的问题得到了答案。

公开资料显示,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在1月23日举行的201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

李忠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明确指出,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要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长久以来,外界一直对公务员所谓的“隐性福利”揪住不放。

“中国公务员基本工资的比重约在23%至30%之间,而各类津补贴要占到60%至70%,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现象,”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此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坦言。

有专家分析,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刘昕教授近日就公开表示,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其实只是工资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块地方性补贴,是地方财政收入来支撑的一分部分钱,这部分钱在全国各地的差别可能会很大。

在她看来,中央在这次改革中有一个思路就是要规范地方性补贴的发放,不能乱发,将来要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地方性补贴。然后把原来以地方性补贴名义发的钱,逐渐的挪到明的工资表里。

高层显然也注意到要尽全力打破公务员靠“灰色”收入吃饭的现状。

总理李克强在5月12日的会议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终于等到 “你” 4000万公务员工资下月调整到位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表示,今年6月底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这也意味着近4000万公务员的工资将做出调整。

等了9年,4000万公务员终于要涨工资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12日举行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全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而据人社部此前的透露的信息,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今年年初,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1月1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在此之后,针对公务员工资调整何时“落地”,外界普遍在观望的状态中。总理李克强近日的表态毫无疑问让千万公务员关心的问题得到了答案。

公开资料显示,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在1月23日举行的201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

李忠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明确指出,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要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长久以来,外界一直对公务员所谓的“隐性福利”揪住不放。

“中国公务员基本工资的比重约在23%至30%之间,而各类津补贴要占到60%至70%,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现象,”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此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坦言。

有专家分析,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刘昕教授近日就公开表示,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其实只是工资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块地方性补贴,是地方财政收入来支撑的一分部分钱,这部分钱在全国各地的差别可能会很大。

在她看来,中央在这次改革中有一个思路就是要规范地方性补贴的发放,不能乱发,将来要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地方性补贴。然后把原来以地方性补贴名义发的钱,逐渐的挪到明的工资表里。

高层显然也注意到要尽全力打破公务员靠“灰色”收入吃饭的现状。

总理李克强在5月12日的会议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