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政府首要任务转向稳增长 推动基建投资成首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政府首要任务转向稳增长 推动基建投资成首选

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已经暂时地从改革转向了增长。而面对国内外需求持续疲软、地方税收增长疲弱、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持续放松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基建投资成为政府促进稳增长的主要措施之一。

图片来源:CFP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对此,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中国稳增长政策频出。

5月初,财政部等三部委特急下发文件,提出地方债定向置换;5月15日,国办发40号文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要求银行保障地方融资平台在建项目后续贷款;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最近,美国Business Insider网站援引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姚炜的话称,考虑到中国并没有放弃经济增长,我们对当下财政改革立场的放松并不感到意外。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已经暂时地从改革转向了增长。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4月,国内投资、消费进一步走弱,基建投资出现大幅下滑。4月工业增加值仅为5.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至12%,基建投资则从24.5%回落至16.1%。

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日前的报告中指出,房地产下行拖累地产和工业投资,再加上出口复苏未达预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可小觑。决策层正通过扩大基建投资来缓冲整体投资和GDP增速下滑。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部门也认为,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唯一希望。

为了稳增长,最近,国家发改委加大批准基建项目。根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发改委继5月18日批复总额接近2500亿元的两条高速铁路、两条普通铁路,以及成都、南宁两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后,20日又批复了南京、南昌和呼和浩特三个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日之内批复4500亿基建投资。

这只是“冰山之一角”。

去年12月,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在传达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一次务虚会上表示,2015年,国家将扩大有效投资放到稳增长非常突出的位置,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机制,即“七大工程包”,包含42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

美国彭博新闻社2015年1月引匿名消息人士也表示,中国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将从2014年底持续到2016年,其中2015年投资超过7万亿元。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曾回应称,7万亿应该媒体自己推算出来的数据,具体的总投资是无法确定的。

他强调,讲总投资没有意义,而且它跟2008年的四万亿没有关系,甚至是说有本质上的差异。现在不是新增大量财政投入来进行刺激,而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

但目前基建投资的困难之处在于,作为基础建设及其他政府相关投资的主要执行者,地方政府面临着地方税收增长疲弱、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受限等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4月份基建投资的大幅下滑可能与地方融资困境有关。

民生证券通过测算也指出,维系全年7%的增速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约56万亿(13%的增速)。一般来讲,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5%左右。如果按照房地产投资3%和制造业投资7%的增速测算,需要的基建投资规模是14.8万亿,也就是33%的增速。该报告指出,基建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是高度怀疑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斌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采取财政刺激政策是有必要的,但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怎么把短期的稳增长和长期的产业结构升级、结构优化结合好更为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政府首要任务转向稳增长 推动基建投资成首选

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已经暂时地从改革转向了增长。而面对国内外需求持续疲软、地方税收增长疲弱、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持续放松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基建投资成为政府促进稳增长的主要措施之一。

图片来源:CFP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对此,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中国稳增长政策频出。

5月初,财政部等三部委特急下发文件,提出地方债定向置换;5月15日,国办发40号文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要求银行保障地方融资平台在建项目后续贷款;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最近,美国Business Insider网站援引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姚炜的话称,考虑到中国并没有放弃经济增长,我们对当下财政改革立场的放松并不感到意外。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已经暂时地从改革转向了增长。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4月,国内投资、消费进一步走弱,基建投资出现大幅下滑。4月工业增加值仅为5.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至12%,基建投资则从24.5%回落至16.1%。

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日前的报告中指出,房地产下行拖累地产和工业投资,再加上出口复苏未达预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可小觑。决策层正通过扩大基建投资来缓冲整体投资和GDP增速下滑。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部门也认为,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唯一希望。

为了稳增长,最近,国家发改委加大批准基建项目。根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发改委继5月18日批复总额接近2500亿元的两条高速铁路、两条普通铁路,以及成都、南宁两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后,20日又批复了南京、南昌和呼和浩特三个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日之内批复4500亿基建投资。

这只是“冰山之一角”。

去年12月,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在传达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一次务虚会上表示,2015年,国家将扩大有效投资放到稳增长非常突出的位置,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机制,即“七大工程包”,包含42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

美国彭博新闻社2015年1月引匿名消息人士也表示,中国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将从2014年底持续到2016年,其中2015年投资超过7万亿元。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曾回应称,7万亿应该媒体自己推算出来的数据,具体的总投资是无法确定的。

他强调,讲总投资没有意义,而且它跟2008年的四万亿没有关系,甚至是说有本质上的差异。现在不是新增大量财政投入来进行刺激,而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

但目前基建投资的困难之处在于,作为基础建设及其他政府相关投资的主要执行者,地方政府面临着地方税收增长疲弱、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受限等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4月份基建投资的大幅下滑可能与地方融资困境有关。

民生证券通过测算也指出,维系全年7%的增速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约56万亿(13%的增速)。一般来讲,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5%左右。如果按照房地产投资3%和制造业投资7%的增速测算,需要的基建投资规模是14.8万亿,也就是33%的增速。该报告指出,基建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是高度怀疑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斌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采取财政刺激政策是有必要的,但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怎么把短期的稳增长和长期的产业结构升级、结构优化结合好更为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