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约翰·马龙(John C. Malone)效力收入都不错。
这位曾经建立了一个有线电视和传媒帝国的亿万富翁已经74岁了,如今已经不再亲自担任首席执行官。但是马龙依然在多家不同的董事会发挥着影响,而在他负责督管的这些公司的CEO们经常跻身这个星球上薪酬最高的经理人行列。去年,他们的收入尤其引人注目。
电影《鲨鱼周》(Shark Week)和真人秀节目《蛋糕店老板》(Cake Boss)等电视节目背后的有线电视传媒集团探索通信公司(Discovery Communications)就是一个例子。马龙把探索公司剥离出了自己的传媒集团,但是依然是它董事会的成员。根据薪酬调查公司Equilar为《纽约时报》“薪酬最高的200位CEO排行榜”,他为这家公司选定的首席执行官大卫·M.扎斯拉夫(David M.Zaslav)去年总计获得了价值1.56亿美元的酬劳,成为美国上市公司中薪酬最高的高管。
这份薪酬最高的首席执行官排行榜上,紧随扎斯拉夫之后的是Liberty Global公司的迈克尔·T.弗莱斯(Michael T.Fries)。这是一家国际性的有线电视及无线业务集团,马龙在这家公司担任董事长。尽管弗莱斯的薪酬比扎斯拉夫低了不少,少了4400万美元,但他仍然获得了价值1.12亿美元的薪酬。
马龙最亲密的老部下之一、格里高利·B.马菲(Gregory B.Maffei)去年的薪酬翻了一番。马菲是自由传媒(Liberty Media)的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旗下拥有MBL亚特兰大勇士队(the Atlanta Braves),同时还在卫星广播供应商SiriusXM公司持有大量股权。身为这家公司的掌门人,马菲去年拿到了4130万美元的酬劳。同时,身为在家庭购物网络持有股权的关联公司、自由互动公司(Liberty Interactive)的首席执行官,他还拿到了3240万美元。马龙同时在这两家公司担任董事长,他去年为自己的老朋友总计开出了7400万美元的酬劳,让他在这份排行榜上占据了第六的位置。
马龙另一位亲信、托马斯·M.拉特里奇(Thomas M.Rutledge)去年拿到了1600万美元的薪酬,比2013年增长了259%。拉特里奇负责打理地区性有线电视运营商特许通讯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马龙和马菲两人都是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虽然马龙不是决定高管工资的薪酬委员会成员,但马菲是。
加总计算,这4位CEO去年的总共拿到了3.5亿美元,在高管薪酬数据研究公司Equilar进行的研究中占据了前六中的3个席位。
“约翰·马龙的公司在确定高管薪酬的时候依然存在大量的内部操作。”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Columbia Law School)公司治理专业教授小罗伯特·杰克森(Robert Jackson Jr.)说,“4个男人赚到了3.5亿美元。思考这个问题,你很难明白,从竞争的角度讲,为什么需要给他们这么高的报酬。”
尽管探索公司的股价下跌,但上面这5家公司的表现都很好,而扎斯拉夫和弗莱斯两人都签订新的长期合同,他们能领到天价高薪的日子还能继续下去。马龙及其他4位高管都不愿意就本文发表评论。
马家军的天价高薪并不是个例。科技公司、金融集团以及制药公司的高管们去年的收入都很体面,依然继续坐在席位上,享受永不散场的高管薪酬盛宴。
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截至4月30日之前注册了代理的上市公司中,薪酬排名前200位的首席执行官平均薪酬价值2260万美元,超越了去年2070万美元的平均值,中位数也达到了1760万美元。这些数值都是Equilar公司自从2006年开始追踪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敞开肚皮吃
尽管外界一直在努力限制高管过高的薪酬,但今天高管们的薪酬仍然高到好比一个人吃得肚子都要撑破了。
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让某些特定的薪酬实务变得更加繁琐了。此后,薪酬委员会基本上已经放弃了集中富有争议的薪酬机制。员工们不用再支付离任CEO们的税务账单,因为这些高管已经有了黄金降落伞。无论公司表现如何、照样为高管们累积福利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历史。股票奖励计划绝大部分都要绑定业绩,而不是简单地定期发放。
“15年前曾经有过一些非常过分的薪酬项目。”咨询公司Meridian Compensation Partners的杰拉德·雷德(Gerard Leider)说,“如今,大家对这个问题前所未有地敏感。”
支撑这些限制高管薪酬努力的信念在于,提高透明度能够带来一些急需的强制性节约。或许只有迫使各家公司透露他们的薪酬方案到底有多么优厚,他们才会进行改革。
“扩大信息披露面临的压力增加背后的驱动力是公开的羞辱。”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高管薪酬业务主管里贾纳·奥尔尚(Regina Olshan)说,“大家的想法是,这些公司多少会感到羞耻,从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奏效。
“我不认为这些家伙确实感到了羞耻。”奥尔尚说,“如果他们能够拿到薪酬,他们就会觉得理所应得。如果他们是公司的董事,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在用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人才。”
从理论上讲,驯服失控的高管薪酬的动力依然存在。多德-弗兰克法案引进了新的薪酬决定权措施,让股东们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正在研究新的规定,未来将要求各家公司披露首席执行官薪酬与普通员工工资的比率。上个月,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建议要求各家公司公开绩效对高管公司的影响。
如果各家公司必须汇报,CEO的薪酬已经达到了普通员工薪酬的1000倍;或者说必须证明,尽管公司业绩疲软、高管涨工资仍然合情合理,或许羞耻感就能发挥作用。
同时,美国工商界的掌舵人们就像身处一场无限量供应的自助餐,高管们到底能够吞下多少钱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去年,Equilar薪酬最高的CEO排行榜上所有排名前十的CEO至少都拿到了5000万美元。这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尽管大部分总薪酬采取了股票的形式,其中有些的行权期一直持续好几年,但一些首席执行官依然收获了慷慨的现金奖励,而这种形式的薪酬对于激励长期表现基本上毫无效果。
杰克逊说:“它真的是一种已经过时的薪酬方案。”
去年,CBS的老板莱斯利·穆恩福斯(Leslie Moonves)领到的现金奖励高达2500万美元。维亚康姆首席执行官菲利普·P.道曼(Philippe P. Dauma)的现金奖励是2000万美元。迪士尼掌门人罗伯特·A.艾格尔(Robert A.Iger)的现金奖励差一点就到了2300万美元。他们的现金奖励发放都结合了以绩效为基础的考核与自由裁量,大约都占到这些传媒巨头总体年度薪酬的一半。
但其中一些现金奖励的发放似乎只是因为某人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穆恩福斯的现金奖励中,1200万美元与公司的整体业绩挂钩,但薪酬委员会发放剩下的1300万美元部分原因是为了特别感谢穆恩福斯“领导、指挥创造了优质的内容”,换句话说,这家电视台的CEO之所以拿到了一大笔奖金,就因为他是一家电视台的CEO。
CBS与维亚康姆公司都不愿就本文发表评论。迪士尼一位发言人没有直接回应关于艾格尔奖金的问题,但是却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艾格尔先生92%的薪酬都以业绩为基础。”
传媒与科技公司的高管们传统上在Equilar的薪酬排行榜里一直属于薪酬最高的高管,而创意领域的高管们现在赚的钱一般都要超过大型银行和其他行业的高管们。Equilar薪酬排行榜上的13家传媒公司,CEO们薪酬的中位数超过了4000万美元。
“传媒和科技都是很好的行当。”杰克森说,“银行和金融服务业过去的待遇很好,但是金融危机把政府的注意力引到了这些行业身上。”
其他薪酬接近这份排行榜榜首的科技与传媒公司CEO们包括:高通的史蒂夫·M.莫伦科夫(Steven M.Mollenkopf),他赚到了6070万美元;雅虎的玛丽莎·A.梅耶尔(Marissa A.Mayer),她赚到了4200万美元;AMC网络公司(AMC Networks)的约书亚·W.萨潘(Joshua W.Sapan)赚到了4030万美元,这是《绝命毒师》(Breaking Bad)、《广告狂人》(Mad Men)和《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这些电视节目的成功为他赢得的奖励。
“传媒公司的高管们固化了这样一个神话——这个行业的成功有着某种非常独特的特质,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标准或者薪酬来判断这一行的CEO们。”推动股东权利的CtW投资集团(the CtW Investment Group)公司治理总监迈克尔·普莱斯-琼斯(Michael Pryce-Jones)说。“马龙是这种神话的鼓吹者,因此,这种神话在他影响的那些公司得到固化并不令人吃惊。”
其他一些去年收入最高的高管还包括投资公司Gamco的创始人马里奥·J.加贝利(Mario J.Gabelli),他获得了8850万美元的奖励;还有另外两位科技界的高管:运动摄像器材GoPro公司创始人兼CEO尼古拉斯·伍德曼(Nicholas Woodman),他拿到了7740万美元的薪酬;甲骨文创始人、薪酬最高的高管排行榜上的钉子户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他赚了6720万美元。埃里森去年从CEO的职位上退了下来。他在执行董事长这个新的职位上还能不能拿到这么高的薪酬?明年的股东代理委托书将给出答案。
虽然数目庞大,但上面这些高管的薪酬并不能代表高管薪酬的顶点。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高管们一年不仅能赚到几千万美元,甚至能赚到超过10亿美元。
根据机构投资者《阿尔法》杂志(Alpha)的数据,排名前25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去年总计领到了116.2亿美元的薪酬,或者说平均每个人都赚到了差不多5亿美元。赚得最多的是Citadel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肯尼斯·C.格里芬(Kenneth C.Griffin),他带回家的前达到了13亿美元。私募股权公司的老大们也毫不逊色。黑石集团的史蒂芬·A.施瓦茨曼(Stephen A.Schwarzman)去年赚了6.9亿美元,而2013年还只有4.5亿美元。(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确定高管们的工资时结合了固定工资、附带权益以及分红,Equilar公司的研究中并没有计算这些。)
许多向高管们开出了这种国王待遇天价薪酬的公司最近一些年的业绩都不错,同时也给普通股东创造了财富。但即使是专家们也承认,高管们的薪酬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公司董事会确定高管薪酬的时候,“肯定有许多历史的以及偶然的因素发挥了作用。”世达律师事务所的奥尔尚说,“没人真得知道特定的某一位CEO到底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改变。”
天价薪酬到底包含什么
短短一年以前,变化似乎还在酝酿之中。
当时,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意外热销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震动了整个经济界。关于美国不平等问题的讨论沸沸扬扬,甚至扩散到了主流领域。人们大声疾呼,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决定薪酬的投票敲打过好几家公司,包括墨西哥风味连锁餐厅Chipotle Mexican Grill以及达美乐披萨连锁(Domino's Pizza),敦促它们降低高管的薪酬,把他们的薪酬与业绩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
最近几个月,一些公司也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帮助薪酬较低的员工。一场全国的运动正在敦促快餐连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包括麦当劳、沃尔玛以及安泰保险(Aetna)等在内,一些大公司也都已经宣布,将提高某些特定员工的工资(尽管这3家公司没有一家采用了降低高管薪酬的做法来缩小收入差距。)
“去年就像闹铃一样叫醒了许多公司。”普莱斯-琼斯说,“他们都在努力发表正确的言论。”
但数据显示得很清楚,为那0.01%的人确定薪酬的薪酬委员会并没有变得谦逊起来。包括能源服务公司Key Energy Services和Park Electrochemical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内,几位公司的掌门人为了显示与同样面临降薪遭遇的员工们团结一致,自愿降低了工资,但公司高管们中间并没有出现大范围降低薪酬的现象。相反,随着各家公司在金融危机之后持续复苏,CEO们都拿到了比以往更优厚的报酬。
天价薪酬也不缺辩护者。
“所谓‘过高’到底是什么意思?”为各家公司薪酬方案提供顾问服务的杰拉德·雷德说,“生产线上的员工认定的‘过高’和一个已经在管理层工作了十年的人认定的‘过高’是不同的概念。”
天价薪酬捍卫者的辩护之词核心思想是,高管就像名人一样,他们不可或缺的贡献理应获得回报。“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的高收入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技能,”雷德说,“这些CEO中有些人同样掌握了非常独特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称,许多薪酬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绩效挂钩,实现了首席执行官们与股东们利益的一致性,而一些成为新闻人物的高管之所以遭遇偏见,是因为人们忽视了一个事实——许多股票奖励的行权期都很长。
比如,2014年2月被任命为微软首席执行官的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2014年的薪酬价值8430万美元。但其中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期权奖励,分7年时间发放。
微软一位发言人说,为了描绘出一幅更精确的图像,“期权奖励的价值应该按照行权期进行年化计算”。按这种方法计算,纳德拉去年应该赚了将近2280万美元,2015-2018年期间是2900万美元,而2019-2020年期间则是2650万美元——仍然是可观。
就算各家公司确实在努力使高管们的薪酬与业绩保持一致,批评人士依然认为,他们的这种努力通常都没有全力以赴。股东权利维权人士称,一家公司把股票奖励与公司股价绑定的时候,它们设定的目标通常都很低,除非出现灾难性的失误,否则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领取奖励。
高管薪酬绑定每股盈利等指标也不一定更好,因为每个季度的每股盈利数据都很容易操纵。而且,总体股市上涨的时候,一位CEO只要比毁掉一家公司表现得稍微好一点,看起来就像是一位高瞻远瞩的领头人。
比如,年销售额为520亿美元的卡特彼勒公司设定的目标仅仅只是扣除资本储备金之后,年经营利润达到2000万美元。这个模糊的计算方法扣除了一定的成本,然后再来计算盈利。只要达标,高管们就能领到薪酬。不出意料,卡特彼勒发布报告,扣除资本储备金之后的经营利润高达14亿美元,而高管们则领到了目标将近167%的奖励。
相反,沃尔玛经历了令人失望的一年,向公司高管们支付的奖励也低于目标奖金。其中,公司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拿到了29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或者说目标奖励380万美元的75%。尽管如此,批评者还是认为,董明伦拿多了。
普莱斯-琼斯说:“我们目前依然没有看到长期业绩和薪酬之间存在足够的联系。”
尽管一次性的奖励或许让纳德拉这些人2014年的薪酬看起来是一大笔钱,但一些高管其实年复一年一直在领取巨额的薪酬。
CBS的穆恩福斯就是一个例子。过去4年中,他获得的薪酬价值仅略低于2.5亿美元——或者说,他工作48个月就赚到了这么多钱。甲骨文的埃里森赚得更高,在这段时间内领到了3.193亿美元的奖励。
另外一位肯定接近榜首的CEO是探索通信公司的扎斯拉夫。
尽管让他在今年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薪酬方案反映的是一份新的多年期聘用协议(弗莱斯的也是一样),但扎斯拉夫一向都比他的高管同行们要赚得多。他从2007年开始担任探索的首席执行官,2011年收获了5240万美元,2012年是4930万美元,2013年是3330万美元,而去年则是1.56亿美元,2011年至今的薪酬总额已经达到2.91亿美元。
他的薪酬一直能够维持这么高的水平,部分原因在于马龙严密控制了那些公司的结构。无一例外,马龙和他的同盟们都极大地影响着拥有投票权的股票,而普通股东通常只能拥有权益少得多的股票。
前文提到的哥伦比亚教授杰克森说:“约翰·马龙公司的股东们拥有的权利很少。”
这是个司空见惯的故事。一团和气的董事会、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绩效目标、还有宽松自由的奖金,这些已经成了如今高管薪酬的标配。尽管几10年来一直在尝试改革,尽管股东权益倡导者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尽管人们一直担心不断扩大的不平等现象,高管薪酬的这些要素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只要薪酬是由董事会成员的内部小团体确定,高管们的天价薪酬盛宴短期内就不会结束。
“在正确的时机进入正确的小团体,这种内部的、排外的心态依然是在美国的大公司里拿到高薪的途径。”杰克森说,“即使有了薪酬话语权,即使推出了信息披露规定,即使经历了金融危机,现实依然表明,我们还有多少工作要做啊。”
(翻译:轩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