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日本人却少有肥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日本人却少有肥胖?

少调料、小份装、重搭配的日料烹饪观,极大地降低了肥胖的风险,影响着日本人的身材。

文|食味艺文志 魏水华

在旧金山的米其林餐厅中,按照受欢迎程度排序,依次是法餐、美餐、日料、意餐和中餐。

有人说,加州就是世界,因为在这里生活的白人、黑人、亚裔和其他有色人种的比例,与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在旧金山,饮食品类的受欢迎程度,很大意义上,反映了世界饮食大国的排行座次。

耐人寻味的一点是,所有公认的饮食大国里,都充斥着各色各样的胖子:好吃,又喜欢吃的地方,不管是法国人那样一顿吃八个小时、还是美国人那样顿顿油炸、果酱之类的高热量、亦或者中国人那样乐于以大半天的光阴伺候一道菜,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孕育肥膘。

旧金山湾区著名日料铺:Kinjo

但日本似乎并没有落入这一窠臼,各类国际健康组织对各国人口体型的统计数据,都证明了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出美食而不染,是日本人天生不易胖体质,还是日餐确实多吃不胖?

除了带有表演和竞技性质的相扑,在日本绝少看见胖子

肉食者鄙

/ 只能偶尔改善口味的红肉 /

最容易想当然的答案是日餐清淡少油,所以才能吃了不胖。但其实,最好吃的是胆固醇和淀粉,这在任何流派的烹饪系统里都是不变之理,日料当然也不能例外。

看看日本人最推崇的A5和牛,评级高低直接与脂肪含量分布成正比;日本人描述鱼类品质高的形容词「脂が乗る」,不用翻译也能看得懂这是什么意思;日本人喝的汤,都以炖到乳白色为美,不够就加味噌,当然,那里面也全是悬浮态的脂肪和蛋白质;日本人还是全球最喜欢油炸的民族之一,除了鱼和绿叶菜做成的天妇罗外,还有裹面包屑炸的猪排、禽蛋、芋头、土豆、奶酪,在日料世界观里,这些都是用来搭配同样高热量的米饭的。

和牛丰富的肌间脂肪是美味的来源

最不可思议的是,苗条的日本女性,最爱的食物竟然是各种各样的日式甜品、猪牛的肥肠(motsu)和炭火烤串。

日式烤肥肠

总之,如果比较对象不是油炸狂魔英美,清淡少油之说就无法成立。

然而,日料清淡又绝不是空穴来风,洞悉他的本质,源自于千年的禁肉史:从天武天皇675年颁布的《肉食禁止令》开始,到明治天皇带头重新吃牛肉、牛奶为止,中间1200年的时光,日本全国都是不吃肉的。

天武天皇

国内史学家常常认为,禁肉令的起源,是汉传佛教进入日本后,茹素的教义被用力过猛的日本人发扬光大的结果。

但事实上,早在佛教之前,日本本土神道教也提倡素食,认为食用动物尸体是有伤体面的事情。这种传统可能来自于中国的诸子百家——《左传》的曹刿论战里有“肉食者鄙”一说,这句话在汉语语境中旨在是讥讽贵族都是缺心眼。但这类驳杂的思想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却被一根筋的日本人直译过来。

大阪地震后古建筑墙体里露出的《左传》。此书对日本影响深远,著名的靖国神社,就是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

从此往后,日本的饮食就与中国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分道扬镳。

日本战国及江户之后,吃“山鲸”(野猪)“枫肉”(鹿肉)“樱肉”(马肉)这些东西的人更被阶层固化为“贱民”,地位在公卿、武士、农民之下。《巷说百物语》里的御行又市、山猫回阿银、治平等人,他们不用交税,但也不受法律保护。丰臣秀吉的外甥丰臣秀次,就因喜欢吃肉而被惯以“杀生关白”的外号,其形象大抵可以参考中国戏剧里的樊哙、李逵。喜欢吃肉,也成了后来秀吉治他死罪的一个理由:没有怜悯之心。

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几乎没有吃肉的描绘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来自民间风俗的对肉食的排斥,禁肉令只是天皇顺应民意的一纸诏书,而非满清剃发令那种强制性的政令。

虽然后来明治天皇废除了禁肉令,但千年的文化惯性,岂是一脚刹车就能叫停。对于今天的日本百姓来说,肉类终归是让人敬而远之的食品,远不像鱼虾、昆布、豆腐那样普及。这意思有点类似中国南方人眼里的卤煮、馒头,北方人眼里的米线、肉粽那样,偶尔改善口味可以,但绝不是日常必备。

可想而知,一个以茶泡饭配小鱼干(确定不是猫食?)为主食,肉类只是偶尔为之的民族,哪怕再擅长烹饪,其肥胖率的低下也成了理所应当。

自律

/ 管住嘴,迈开腿,无他 /

除了饮食习惯外,日本人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律。

很多人来到日本都有一个共同观感:白天彬彬有礼轻声细语的日本人,到了晚上,在居酒屋里喝大之后,嗓门的分贝会呈几何级上升。

这反映的是一种本性追求热闹,却常被压抑,擅于自律的民族性。

这和美国那种清教徒式的,源自宗教的简衣素行还有所不同。至少在美国,吃多吃少、体型是否匀称,都是自己的事情。但日本人却特别注意外界的看法,在日本的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地,绝少见到三岁以下的小朋友,原因是防止孩子哭闹打搅他人。

对孩子已然这样要求,更遑论容忍自己大腹便便,或者以贪吃好喝的形象出现在公共场合。据说,厚生劳动省甚至对企业主颁布法律,要求严查员工腰围超标。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少吃、多运动,几乎成了所有人共同信奉的戒律。一位旅居京都的朋友告诉我,刚到日本的时候,最不习惯的就是日本人极少打车。步行半小时,打车十分钟的路程,他们一定会选择步行。再远一些,也会优先考虑电车、自行车,而非出租。

管住嘴,迈开腿,就是这朴素的自律行为,让美食当前的日本人,依然能保持良好身材。

烹饪与烹饪之外

/ 少调料,小份装,重搭配 /

当然,烹饪的理念,也是日本好吃不胖的重要原因。

虽然未必清淡少油,但如和牛、金枪鱼那样的高脂食材,其油腻总归来自食材本身而非另增调料。

天妇罗就更不必说了,讲究的是面衣薄到不能再薄,表面不能溢油,要用厨房纸去吸,最后纸上不留一丝油痕才符合上桌标准。它与美式快餐、或者中式炒菜火锅的用油理念都不一样。

如四条流的传人四条隆彦在《日本料理做法》中所称:“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其美味不能掩盖食材原有的滋味。”

为了欣赏食材的本性本味,日料还是全球食物中最讲求摆盘的个例。以怀石料理为代表的传统日本料理,偏爱以很小的碗碟做容器,在精美的食器映衬下,食物的分量很少,不是这种腔调,不能唤起人们对食物的认真审视和珍视。

此外,还有日料中对食物搭配的观念也是重要原因。一天吃30种食材,这是厚生劳动省在1985年《为了健康的饮食生活指南》中提倡的饮食目标。此后,30种食材这个概念在日本传播得非常广,被很多主妇当作一个准则来安排一天的饮食生活。通常一个日本家庭的饮食结构是:生鱼片或烤鱼、煮鱼,再加上冷豆腐、煮菜、藻类,一般的搭配方式是米饭配味增汤和腌菜,再加上小菜。色彩的搭配、用餐的环境,与菜品口味同样重要。

日本孩子出门喜欢带妈妈做的便当

这与陈晓卿为代表的中国美食家们,崇尚“扫街嘴”、迷恋苍蝇小馆的江湖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红肉、糖果、饼干这些高热量、易饱腹的食品,日本家庭买的很少,除了历史和客观原因外,日本人觉得吃了这些就不容易凑齐一天30种食材,且过于浓厚复杂的加工会破坏食物的本味和颜色卖相。

总而言之,少调料、小份装、重搭配的日料烹饪观,极大地降低了肥胖的风险,影响着日本人的身材。

而这,也正是许多中国人觉得偶尔吃吃日料可以,吃多了就“淡出个鸟来”的本质原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日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日本人却少有肥胖?

少调料、小份装、重搭配的日料烹饪观,极大地降低了肥胖的风险,影响着日本人的身材。

文|食味艺文志 魏水华

在旧金山的米其林餐厅中,按照受欢迎程度排序,依次是法餐、美餐、日料、意餐和中餐。

有人说,加州就是世界,因为在这里生活的白人、黑人、亚裔和其他有色人种的比例,与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在旧金山,饮食品类的受欢迎程度,很大意义上,反映了世界饮食大国的排行座次。

耐人寻味的一点是,所有公认的饮食大国里,都充斥着各色各样的胖子:好吃,又喜欢吃的地方,不管是法国人那样一顿吃八个小时、还是美国人那样顿顿油炸、果酱之类的高热量、亦或者中国人那样乐于以大半天的光阴伺候一道菜,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孕育肥膘。

旧金山湾区著名日料铺:Kinjo

但日本似乎并没有落入这一窠臼,各类国际健康组织对各国人口体型的统计数据,都证明了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出美食而不染,是日本人天生不易胖体质,还是日餐确实多吃不胖?

除了带有表演和竞技性质的相扑,在日本绝少看见胖子

肉食者鄙

/ 只能偶尔改善口味的红肉 /

最容易想当然的答案是日餐清淡少油,所以才能吃了不胖。但其实,最好吃的是胆固醇和淀粉,这在任何流派的烹饪系统里都是不变之理,日料当然也不能例外。

看看日本人最推崇的A5和牛,评级高低直接与脂肪含量分布成正比;日本人描述鱼类品质高的形容词「脂が乗る」,不用翻译也能看得懂这是什么意思;日本人喝的汤,都以炖到乳白色为美,不够就加味噌,当然,那里面也全是悬浮态的脂肪和蛋白质;日本人还是全球最喜欢油炸的民族之一,除了鱼和绿叶菜做成的天妇罗外,还有裹面包屑炸的猪排、禽蛋、芋头、土豆、奶酪,在日料世界观里,这些都是用来搭配同样高热量的米饭的。

和牛丰富的肌间脂肪是美味的来源

最不可思议的是,苗条的日本女性,最爱的食物竟然是各种各样的日式甜品、猪牛的肥肠(motsu)和炭火烤串。

日式烤肥肠

总之,如果比较对象不是油炸狂魔英美,清淡少油之说就无法成立。

然而,日料清淡又绝不是空穴来风,洞悉他的本质,源自于千年的禁肉史:从天武天皇675年颁布的《肉食禁止令》开始,到明治天皇带头重新吃牛肉、牛奶为止,中间1200年的时光,日本全国都是不吃肉的。

天武天皇

国内史学家常常认为,禁肉令的起源,是汉传佛教进入日本后,茹素的教义被用力过猛的日本人发扬光大的结果。

但事实上,早在佛教之前,日本本土神道教也提倡素食,认为食用动物尸体是有伤体面的事情。这种传统可能来自于中国的诸子百家——《左传》的曹刿论战里有“肉食者鄙”一说,这句话在汉语语境中旨在是讥讽贵族都是缺心眼。但这类驳杂的思想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却被一根筋的日本人直译过来。

大阪地震后古建筑墙体里露出的《左传》。此书对日本影响深远,著名的靖国神社,就是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

从此往后,日本的饮食就与中国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分道扬镳。

日本战国及江户之后,吃“山鲸”(野猪)“枫肉”(鹿肉)“樱肉”(马肉)这些东西的人更被阶层固化为“贱民”,地位在公卿、武士、农民之下。《巷说百物语》里的御行又市、山猫回阿银、治平等人,他们不用交税,但也不受法律保护。丰臣秀吉的外甥丰臣秀次,就因喜欢吃肉而被惯以“杀生关白”的外号,其形象大抵可以参考中国戏剧里的樊哙、李逵。喜欢吃肉,也成了后来秀吉治他死罪的一个理由:没有怜悯之心。

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几乎没有吃肉的描绘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来自民间风俗的对肉食的排斥,禁肉令只是天皇顺应民意的一纸诏书,而非满清剃发令那种强制性的政令。

虽然后来明治天皇废除了禁肉令,但千年的文化惯性,岂是一脚刹车就能叫停。对于今天的日本百姓来说,肉类终归是让人敬而远之的食品,远不像鱼虾、昆布、豆腐那样普及。这意思有点类似中国南方人眼里的卤煮、馒头,北方人眼里的米线、肉粽那样,偶尔改善口味可以,但绝不是日常必备。

可想而知,一个以茶泡饭配小鱼干(确定不是猫食?)为主食,肉类只是偶尔为之的民族,哪怕再擅长烹饪,其肥胖率的低下也成了理所应当。

自律

/ 管住嘴,迈开腿,无他 /

除了饮食习惯外,日本人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律。

很多人来到日本都有一个共同观感:白天彬彬有礼轻声细语的日本人,到了晚上,在居酒屋里喝大之后,嗓门的分贝会呈几何级上升。

这反映的是一种本性追求热闹,却常被压抑,擅于自律的民族性。

这和美国那种清教徒式的,源自宗教的简衣素行还有所不同。至少在美国,吃多吃少、体型是否匀称,都是自己的事情。但日本人却特别注意外界的看法,在日本的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地,绝少见到三岁以下的小朋友,原因是防止孩子哭闹打搅他人。

对孩子已然这样要求,更遑论容忍自己大腹便便,或者以贪吃好喝的形象出现在公共场合。据说,厚生劳动省甚至对企业主颁布法律,要求严查员工腰围超标。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少吃、多运动,几乎成了所有人共同信奉的戒律。一位旅居京都的朋友告诉我,刚到日本的时候,最不习惯的就是日本人极少打车。步行半小时,打车十分钟的路程,他们一定会选择步行。再远一些,也会优先考虑电车、自行车,而非出租。

管住嘴,迈开腿,就是这朴素的自律行为,让美食当前的日本人,依然能保持良好身材。

烹饪与烹饪之外

/ 少调料,小份装,重搭配 /

当然,烹饪的理念,也是日本好吃不胖的重要原因。

虽然未必清淡少油,但如和牛、金枪鱼那样的高脂食材,其油腻总归来自食材本身而非另增调料。

天妇罗就更不必说了,讲究的是面衣薄到不能再薄,表面不能溢油,要用厨房纸去吸,最后纸上不留一丝油痕才符合上桌标准。它与美式快餐、或者中式炒菜火锅的用油理念都不一样。

如四条流的传人四条隆彦在《日本料理做法》中所称:“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其美味不能掩盖食材原有的滋味。”

为了欣赏食材的本性本味,日料还是全球食物中最讲求摆盘的个例。以怀石料理为代表的传统日本料理,偏爱以很小的碗碟做容器,在精美的食器映衬下,食物的分量很少,不是这种腔调,不能唤起人们对食物的认真审视和珍视。

此外,还有日料中对食物搭配的观念也是重要原因。一天吃30种食材,这是厚生劳动省在1985年《为了健康的饮食生活指南》中提倡的饮食目标。此后,30种食材这个概念在日本传播得非常广,被很多主妇当作一个准则来安排一天的饮食生活。通常一个日本家庭的饮食结构是:生鱼片或烤鱼、煮鱼,再加上冷豆腐、煮菜、藻类,一般的搭配方式是米饭配味增汤和腌菜,再加上小菜。色彩的搭配、用餐的环境,与菜品口味同样重要。

日本孩子出门喜欢带妈妈做的便当

这与陈晓卿为代表的中国美食家们,崇尚“扫街嘴”、迷恋苍蝇小馆的江湖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红肉、糖果、饼干这些高热量、易饱腹的食品,日本家庭买的很少,除了历史和客观原因外,日本人觉得吃了这些就不容易凑齐一天30种食材,且过于浓厚复杂的加工会破坏食物的本味和颜色卖相。

总而言之,少调料、小份装、重搭配的日料烹饪观,极大地降低了肥胖的风险,影响着日本人的身材。

而这,也正是许多中国人觉得偶尔吃吃日料可以,吃多了就“淡出个鸟来”的本质原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