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权力是终极春药,也是毁脑利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权力是终极春药,也是毁脑利器

沉浸在权力感中的受试者,会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创伤性脑损伤的症状:冲动性增强,风险意识减弱,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换位思考能力降低。

文|造就

权力若是处方药,必带一长串的副作用。它可以让人沉醉,让人腐败,甚至让亨利·基辛格以性魅力自矜(注:基辛格有言:权力是终极春药)。但权力导致脑损伤——这可能吗?

想必大家都知道富国银行的账户造假丑闻:该行员工为完成业绩指标,冒客户之名,开立虚假账户。数年间,先后有五千名员工因此遭辞,但该现象迟迟得不到遏制。2016年秋天,在美国国会的一场听证会上,议员们将矛头对准时任富国银行CEO约翰·斯图姆夫(John Stumpf),各辟蹊径,轮番开骂。

但最“卓尔不群”的,还是斯图姆夫的表现。一个靠着摸爬滚打,登上全球顶尖银行之巅的人,面对此刻的众怒,竟一点都不“识相”。道歉却无悔过自新之态,也不见他出言抵触、自以为是,哪怕说几句违心的话。有的只是一种茫然不知所向,像是刚从斯图姆夫星球来的太空游客,还未倒完时差。在那个星球上,依顺于他是一种自然法则,而5000人则是个值得称道的小数目。就连最尖刻的言辞——“你开玩笑呢吧!”(威斯康辛州议员肖恩·达菲);“这里有些东西,我根本没法相信。”(纽约州议员格雷戈里·米克斯)——都没将他撼醒。

当时,斯图姆夫的脑子里在想啥?新研究告诉我们,或许,你该换个问法:当时,他的脑子里少了些啥?

“权力是一种恶性肿瘤”

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曾说:权力是“一种恶性肿瘤,终将扼杀受害者的同情心。”这是他打的一个比喻。但经过数年的实验室与实地实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达彻·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得出了近似的结论。

在纵跨20年的研究中,他发现,沉浸在权力感中的受试者,会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创伤性脑损伤的症状:冲动性增强,风险意识减弱,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换位思考能力降低。

苏克文德·奥比(Sukhvinder Obhi)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他也阐述了一项类似的研究。不同点在于,凯尔特纳研究的是行为,而奥比研究的是大脑。他用一台经颅磁刺激机器,对“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头部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权力真的会损伤一种叫做“镜像”的神经过程,而这个过程或许是同理心的基石。这为凯尔特纳的“权力悖论”提供了神经学基础。这个悖论就是:人一旦拥有权力,就丧失了当初争取权力所仰赖的部分心智。

研究人员以各种创造性的方式,验证了这种能力丧失的现象。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参与者得在自己额头上,写出别人眼中的字母“E”——要完成这项任务,你得站在观察者的视角看自己。那些权力感满满的人,将E写反的概率是其他人的三倍。(这让人联想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8年奥运会上,他就拿反过美国国旗。)还有的实验表明,在辨别照片中人物的情绪,抑或猜测同事对某句话的解读时,“有权者”的表现更差。

人在面对上级时,往往会模仿其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种倾向会使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剧:从下属那里,有权者得不到什么可靠的线索。但更重要的是,凯尔特纳说,人一旦有了权势,就不再模仿他人。别人笑你也笑,别人紧张你也紧张,这不只是迎合这么简单。它有助于在你的心理层面,触发和他人同样的感受,是我们感知他人内心的一扇窗。有权者“不再模拟他人感受”,凯尔特纳说,这就导致了“同理心缺陷”。

神经镜像是一种更为微妙的模仿,只发生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不为我们所觉察。看到别人的某个举动,我们做同种举动所用到的脑区就会激活,形成共情反应,或可描述为“感同身受”。奥比团队在实验中提供了一段视频,让受试者观看一个人用手挤压橡皮球的画面,就是想促成这种激发。

“无权势”受试者的“神经镜像”完全正常:他们挤压橡皮球所用到的神经通路被强烈激发。但“有权者”的激发效果就没那么显著了。

这些人的“神经镜像”受损了吗?与其说受损,倒不如说是催眠。

没有哪位参与者的“权势”是永久性的。他们都是大学生,只是借助启动效应,叙述某次掌控大局的经历,来获得一时的权势感。这种感觉一旦消退,催眠作用也应失效——只在实验室待一个下午,还不至于造成结构性脑损伤。但若该效果得以持续,比如因为华尔街分析师季复一季地在耳边吹捧,董事会提供额外的薪酬,以及媒体用“利己又利世”的美言盛赞——其结果,用医学术语来讲,就是这些人的脑部会出现“功能性”改变。

有一点我很想知道:有权者是否只是放弃了换位思考的尝试,而并未丧失这样做的能力。恰好,奥比做了一项后续试验,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次,实验人员将“神经镜像”的知识点告知受试者,并要求他们有意识地增进或抑制自身反应。“实验结果并无不同。”奥比与论文合著者凯瑟琳·纳什(Katherine Naish)写道。主观控制并没有用。

这很让人沮丧。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道权力能剥夺知识又有何用?我们还是一筹莫展。

若实在要往积极的方向上靠,那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些改变只在某些情况下有害。研究人员称,权力通过启动效应,使大脑过滤掉外围信息。大部分情况下,这能带来有益的效率提升。但在社交情境下,它就有个不幸的副作用:让人变得慢知慢觉。虽然对有权者,或他们领导下的群体而言,这不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前途。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苏珊·费斯克(Susan Fiske)就颇具说服力地提出:人有了权力,就少了察言观色的必要,因为原本需要连哄带骗而来的资源,现在凭权力就可到手。不过当然,在现代的组织架构下,这种权力的维系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组织支持。放眼各大新闻版面,高管们不断地重蹈着傲慢的覆辙,这就足以表明,很多领导者都会突破底线,落入不利的愚蠢境地。

由于辨别个性特质的能力减弱,有权者更加依赖于固有的成见。而研究显示,看到的东西越少,他们就越依赖一己之见。在约翰·斯图姆夫眼中,富国银行的每一位客户都该有八个账户。他在听证会上说,“交叉销售是深化客户关系的简称。”

如何让大脑和现实接轨

难道就无计可施了吗?

的确,但也不尽然。权力会影响大脑,这种倾向我们无从遏止。更简单的办法,是摆脱权力在握的感觉,哪怕只是偶尔为之。

凯尔特纳提醒我说,当权力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时,它就不再是一种社会地位,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他的实验表明,只要叙述一次自感无能为力的经历,你的大脑就能跟现实接轨。

对一些人而言,只要回想某次深感无力的经历,效果就会显现。该经历要是留下过深刻的烙印,它甚至能提供永久性的保护。

去年2月,《金融期刊》刊载了一项惊人的研究,该研究对CEO展开调查时发现,幼年时经历过自然灾害,且灾害导致严重伤亡的,这部分CEO相对不太敢冒险。但有一个问题,该研究的联名作者、剑桥大学教授拉格黑文德拉·拉奥(Raghavendra Rau)表示,幼时经历过自然灾害,但灾害未导致严重伤亡的,这部分CEO较常人更敢冒险。

然而,能约束傲慢的不仅只有龙卷风、火山爆发和海啸。百事CEO兼董事长卢英德(Indra Nooyi)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的一天,她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不可一世地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宣布“大好消息”,就被母亲支出去买牛奶。虽然愤愤不平,她也只得从命。买完回来,母亲扔下一句忠告:“把你那该死的皇冠留在车库。”

这个故事的关键在于,讲述者是卢英德本人。它提醒我们,勿忘身为普通人的义务,务必脚踏实地。在这个故事中,卢英德的母亲扮演了“镇脚”的角色(意为给脚增重,使人脚踏实地)。政治顾问路易·豪(Louis Howe)曾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他与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关系。自始至终,路易·豪都管他叫“富兰克林”。

在温斯顿·丘吉尔的生命中,扮演这个角色的是他的妻子克莱门汀(Clementine),她敢于写下这样的话:“亲爱的温斯顿,我必须承认,我发现你的态度变恶劣了,你不像以前那么和善了。”在希特勒进入巴黎的那天,她写下这封信,转念一想,撕个粉碎,但最后还是重写后发了出去。这封信不是抱怨,而是警醒:她写道,有人私下告诉她,在会议中,丘吉尔对下属“趾高气扬”,以至于“意见不论好的坏的,都没人敢提了。”随之而来的风险,将是“你无法得到最佳结果。”

大卫·欧文(David Owen)是英国的一位神经学家,担任过议员和外交大臣,后受封爵位。在2008年出版的In Sickness and in Power一书中,他探究了1900年至今,折磨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的种种疾病,其中就记述了路易·豪和克莱门汀的故事。有的领导者不幸中风(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有的陷入药物滥用(英国前首相安东尼·艾登),有的则可能患有躁郁症(美国前总统林登·B.约翰逊和西奥多·罗斯福),另有至少四人患有某种形式的障碍,这些障碍并未得到医学文献的承认,但欧文认为,它们理应得到承认。

在2009年发表于《脑》期刊的一篇文章中,欧文与合著者乔纳森·达维逊(Jonathan Davidson)定义了“傲慢综合征”:“人在拥有权力,尤其是这种权力伴随着巨大的成功,而且持续数年、几乎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障碍。”其14个临床特征包括:目中无人,脱离现实,烦躁不安或行为鲁莽,以及表现出无能。

欧文承认,自己也有不小的傲慢倾向,我问他,他之所以能脚踏实地,是否有任何诀窍,可否供其他权势者借鉴。他分享了这样几条策略:回忆过去自大感幻灭的经历;观看有关普通人的纪录片;养成阅读选民来信的习惯。

但我揣测,欧文的傲慢心理受到的最大制衡,可能来自于他最近的研究工作。他跟我抱怨说,企业对傲慢研究毫无兴趣。商学院也好不到哪儿去。他的言语中充斥着沮丧之情,无力感溢于言表。且不论这给欧文带来了何种有益的影响,作为董事会和行政套房中的沉疴痼疾,傲慢症要想找到特效药,恐怕还遥遥无期。

翻译 | 雁行 ;校对 | Lily

来源 |The Atlantic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权力是终极春药,也是毁脑利器

沉浸在权力感中的受试者,会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创伤性脑损伤的症状:冲动性增强,风险意识减弱,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换位思考能力降低。

文|造就

权力若是处方药,必带一长串的副作用。它可以让人沉醉,让人腐败,甚至让亨利·基辛格以性魅力自矜(注:基辛格有言:权力是终极春药)。但权力导致脑损伤——这可能吗?

想必大家都知道富国银行的账户造假丑闻:该行员工为完成业绩指标,冒客户之名,开立虚假账户。数年间,先后有五千名员工因此遭辞,但该现象迟迟得不到遏制。2016年秋天,在美国国会的一场听证会上,议员们将矛头对准时任富国银行CEO约翰·斯图姆夫(John Stumpf),各辟蹊径,轮番开骂。

但最“卓尔不群”的,还是斯图姆夫的表现。一个靠着摸爬滚打,登上全球顶尖银行之巅的人,面对此刻的众怒,竟一点都不“识相”。道歉却无悔过自新之态,也不见他出言抵触、自以为是,哪怕说几句违心的话。有的只是一种茫然不知所向,像是刚从斯图姆夫星球来的太空游客,还未倒完时差。在那个星球上,依顺于他是一种自然法则,而5000人则是个值得称道的小数目。就连最尖刻的言辞——“你开玩笑呢吧!”(威斯康辛州议员肖恩·达菲);“这里有些东西,我根本没法相信。”(纽约州议员格雷戈里·米克斯)——都没将他撼醒。

当时,斯图姆夫的脑子里在想啥?新研究告诉我们,或许,你该换个问法:当时,他的脑子里少了些啥?

“权力是一种恶性肿瘤”

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曾说:权力是“一种恶性肿瘤,终将扼杀受害者的同情心。”这是他打的一个比喻。但经过数年的实验室与实地实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达彻·凯尔特纳(Dacher Keltner)得出了近似的结论。

在纵跨20年的研究中,他发现,沉浸在权力感中的受试者,会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创伤性脑损伤的症状:冲动性增强,风险意识减弱,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换位思考能力降低。

苏克文德·奥比(Sukhvinder Obhi)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他也阐述了一项类似的研究。不同点在于,凯尔特纳研究的是行为,而奥比研究的是大脑。他用一台经颅磁刺激机器,对“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头部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权力真的会损伤一种叫做“镜像”的神经过程,而这个过程或许是同理心的基石。这为凯尔特纳的“权力悖论”提供了神经学基础。这个悖论就是:人一旦拥有权力,就丧失了当初争取权力所仰赖的部分心智。

研究人员以各种创造性的方式,验证了这种能力丧失的现象。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参与者得在自己额头上,写出别人眼中的字母“E”——要完成这项任务,你得站在观察者的视角看自己。那些权力感满满的人,将E写反的概率是其他人的三倍。(这让人联想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8年奥运会上,他就拿反过美国国旗。)还有的实验表明,在辨别照片中人物的情绪,抑或猜测同事对某句话的解读时,“有权者”的表现更差。

人在面对上级时,往往会模仿其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种倾向会使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剧:从下属那里,有权者得不到什么可靠的线索。但更重要的是,凯尔特纳说,人一旦有了权势,就不再模仿他人。别人笑你也笑,别人紧张你也紧张,这不只是迎合这么简单。它有助于在你的心理层面,触发和他人同样的感受,是我们感知他人内心的一扇窗。有权者“不再模拟他人感受”,凯尔特纳说,这就导致了“同理心缺陷”。

神经镜像是一种更为微妙的模仿,只发生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不为我们所觉察。看到别人的某个举动,我们做同种举动所用到的脑区就会激活,形成共情反应,或可描述为“感同身受”。奥比团队在实验中提供了一段视频,让受试者观看一个人用手挤压橡皮球的画面,就是想促成这种激发。

“无权势”受试者的“神经镜像”完全正常:他们挤压橡皮球所用到的神经通路被强烈激发。但“有权者”的激发效果就没那么显著了。

这些人的“神经镜像”受损了吗?与其说受损,倒不如说是催眠。

没有哪位参与者的“权势”是永久性的。他们都是大学生,只是借助启动效应,叙述某次掌控大局的经历,来获得一时的权势感。这种感觉一旦消退,催眠作用也应失效——只在实验室待一个下午,还不至于造成结构性脑损伤。但若该效果得以持续,比如因为华尔街分析师季复一季地在耳边吹捧,董事会提供额外的薪酬,以及媒体用“利己又利世”的美言盛赞——其结果,用医学术语来讲,就是这些人的脑部会出现“功能性”改变。

有一点我很想知道:有权者是否只是放弃了换位思考的尝试,而并未丧失这样做的能力。恰好,奥比做了一项后续试验,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次,实验人员将“神经镜像”的知识点告知受试者,并要求他们有意识地增进或抑制自身反应。“实验结果并无不同。”奥比与论文合著者凯瑟琳·纳什(Katherine Naish)写道。主观控制并没有用。

这很让人沮丧。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道权力能剥夺知识又有何用?我们还是一筹莫展。

若实在要往积极的方向上靠,那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些改变只在某些情况下有害。研究人员称,权力通过启动效应,使大脑过滤掉外围信息。大部分情况下,这能带来有益的效率提升。但在社交情境下,它就有个不幸的副作用:让人变得慢知慢觉。虽然对有权者,或他们领导下的群体而言,这不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前途。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苏珊·费斯克(Susan Fiske)就颇具说服力地提出:人有了权力,就少了察言观色的必要,因为原本需要连哄带骗而来的资源,现在凭权力就可到手。不过当然,在现代的组织架构下,这种权力的维系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组织支持。放眼各大新闻版面,高管们不断地重蹈着傲慢的覆辙,这就足以表明,很多领导者都会突破底线,落入不利的愚蠢境地。

由于辨别个性特质的能力减弱,有权者更加依赖于固有的成见。而研究显示,看到的东西越少,他们就越依赖一己之见。在约翰·斯图姆夫眼中,富国银行的每一位客户都该有八个账户。他在听证会上说,“交叉销售是深化客户关系的简称。”

如何让大脑和现实接轨

难道就无计可施了吗?

的确,但也不尽然。权力会影响大脑,这种倾向我们无从遏止。更简单的办法,是摆脱权力在握的感觉,哪怕只是偶尔为之。

凯尔特纳提醒我说,当权力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时,它就不再是一种社会地位,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他的实验表明,只要叙述一次自感无能为力的经历,你的大脑就能跟现实接轨。

对一些人而言,只要回想某次深感无力的经历,效果就会显现。该经历要是留下过深刻的烙印,它甚至能提供永久性的保护。

去年2月,《金融期刊》刊载了一项惊人的研究,该研究对CEO展开调查时发现,幼年时经历过自然灾害,且灾害导致严重伤亡的,这部分CEO相对不太敢冒险。但有一个问题,该研究的联名作者、剑桥大学教授拉格黑文德拉·拉奥(Raghavendra Rau)表示,幼时经历过自然灾害,但灾害未导致严重伤亡的,这部分CEO较常人更敢冒险。

然而,能约束傲慢的不仅只有龙卷风、火山爆发和海啸。百事CEO兼董事长卢英德(Indra Nooyi)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的一天,她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不可一世地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宣布“大好消息”,就被母亲支出去买牛奶。虽然愤愤不平,她也只得从命。买完回来,母亲扔下一句忠告:“把你那该死的皇冠留在车库。”

这个故事的关键在于,讲述者是卢英德本人。它提醒我们,勿忘身为普通人的义务,务必脚踏实地。在这个故事中,卢英德的母亲扮演了“镇脚”的角色(意为给脚增重,使人脚踏实地)。政治顾问路易·豪(Louis Howe)曾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他与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关系。自始至终,路易·豪都管他叫“富兰克林”。

在温斯顿·丘吉尔的生命中,扮演这个角色的是他的妻子克莱门汀(Clementine),她敢于写下这样的话:“亲爱的温斯顿,我必须承认,我发现你的态度变恶劣了,你不像以前那么和善了。”在希特勒进入巴黎的那天,她写下这封信,转念一想,撕个粉碎,但最后还是重写后发了出去。这封信不是抱怨,而是警醒:她写道,有人私下告诉她,在会议中,丘吉尔对下属“趾高气扬”,以至于“意见不论好的坏的,都没人敢提了。”随之而来的风险,将是“你无法得到最佳结果。”

大卫·欧文(David Owen)是英国的一位神经学家,担任过议员和外交大臣,后受封爵位。在2008年出版的In Sickness and in Power一书中,他探究了1900年至今,折磨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的种种疾病,其中就记述了路易·豪和克莱门汀的故事。有的领导者不幸中风(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有的陷入药物滥用(英国前首相安东尼·艾登),有的则可能患有躁郁症(美国前总统林登·B.约翰逊和西奥多·罗斯福),另有至少四人患有某种形式的障碍,这些障碍并未得到医学文献的承认,但欧文认为,它们理应得到承认。

在2009年发表于《脑》期刊的一篇文章中,欧文与合著者乔纳森·达维逊(Jonathan Davidson)定义了“傲慢综合征”:“人在拥有权力,尤其是这种权力伴随着巨大的成功,而且持续数年、几乎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障碍。”其14个临床特征包括:目中无人,脱离现实,烦躁不安或行为鲁莽,以及表现出无能。

欧文承认,自己也有不小的傲慢倾向,我问他,他之所以能脚踏实地,是否有任何诀窍,可否供其他权势者借鉴。他分享了这样几条策略:回忆过去自大感幻灭的经历;观看有关普通人的纪录片;养成阅读选民来信的习惯。

但我揣测,欧文的傲慢心理受到的最大制衡,可能来自于他最近的研究工作。他跟我抱怨说,企业对傲慢研究毫无兴趣。商学院也好不到哪儿去。他的言语中充斥着沮丧之情,无力感溢于言表。且不论这给欧文带来了何种有益的影响,作为董事会和行政套房中的沉疴痼疾,傲慢症要想找到特效药,恐怕还遥遥无期。

翻译 | 雁行 ;校对 | Lily

来源 |The Atlantic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