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刘尚希:影子银行不是风险本身,微观金融风险应由市场自身化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刘尚希:影子银行不是风险本身,微观金融风险应由市场自身化解

监管不能简单地把表外、非标、影子银行视为风险本身,当成制造金融风险的“坏孩子”,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丨郝昕瑶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

在新京报3月8日举办的两会民营经济沙龙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工商银行和网商银行的银行业从业者对于该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刘尚希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其实是两个问题,难是通道问题。影子银行的诞生,正是融资需求导致的,融资难问题需要从深化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上发力。

由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不匹配,存在深度的金融抑制,市场上部分融资需求通过所谓正规金融难以得到满足,就产生了绕开现行体制走通道的现象,甚至衍生出高利贷市场。影子银行的出现反映出现行的金融体制下,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监管不能简单地把表外、非标、影子银行视为风险本身,当成制造金融风险的“坏孩子”,更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对影子银行应当正确评价,作为一种市场的方式,为很多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种途径。至于其风险隐患则是另一个问题,就好比汽车引发交通事故,而不能归罪于汽车本身一样。

市场的需求应该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首先就要金融开放,同时设立高门槛准入,引导更多融资方式进入市场,满足各种分层需求,错位竞争,让需求方自发选择。这就要加快金融的市场化改革。

融资贵则与风险定价及信息不对称有关,可以靠金融科技的发展去解决。

对金融机构来讲,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确实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大多数的规模并不大,有些甚至仅数万元。按传统的直接见面方式,金融机构要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审查,成本很高,耗时长。但依托金融科技,就可以对这类贷款做到零人工干预,成本低、风险小、有盈利。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业务部总经理韩宇结合工作实际经验表示,融资难的民营企业具有经济转型中的许多明显特征。国有银行在处理相关业务时,面临信贷终身问责制和指标的要求,确实有较大冲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增加更多的调查以防御风险。在他看来,解决融资问题,不能只靠银行“给钱”,还需要增信、融资担保以及风险资产处置方面的完善和加强。

网商银行作为民营企业,同时致力于采用金融科技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网商银行拟任副行长冯亮在会上介绍,民营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往往有“小短频急”的特征,即单户需求小,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需求十分紧急,没有长期财务规划;用款期限短,户均不到90天;用款频次高。网商银行因此坚持小额分散的方式,依赖大数据的分析,规避风险和不良。

“通过掌握贷款企业的资信、支付情况、周转情况、生产经营等等信息,通过智能风控这种模型,动态去了解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刘尚希解释道。也就是说,通过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技术等,依托互联网,解决原有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靠人工智能模型来分析贷还是不贷、贷多少、贷多久这些问题。

融资都涉及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的问题。

刘尚希建议,应首先让市场机制会发挥作用,让市场去满足市场的需求。无论民企、国企,优胜劣汰都是正常现象。政策扶持不意味着要抵消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

在他看来,金融风险有两个层次,一类是指宏观金融风险,政府的责任就是要防范化解宏观金融风险、公共性风险。另一类是微观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这类风险是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自身的责任。所以面对微观金融风险,应当交给市场主体去做,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如果政府过多地干预,则会妨碍金融机构自身成长,宏观金融风险才是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分析监测的能力,在厘清属于宏观风险的情况下再出手,在分辨不清的情况下频繁出手可能反而会带来负面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刘尚希:影子银行不是风险本身,微观金融风险应由市场自身化解

监管不能简单地把表外、非标、影子银行视为风险本身,当成制造金融风险的“坏孩子”,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丨郝昕瑶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

在新京报3月8日举办的两会民营经济沙龙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工商银行和网商银行的银行业从业者对于该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刘尚希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其实是两个问题,难是通道问题。影子银行的诞生,正是融资需求导致的,融资难问题需要从深化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上发力。

由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不匹配,存在深度的金融抑制,市场上部分融资需求通过所谓正规金融难以得到满足,就产生了绕开现行体制走通道的现象,甚至衍生出高利贷市场。影子银行的出现反映出现行的金融体制下,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监管不能简单地把表外、非标、影子银行视为风险本身,当成制造金融风险的“坏孩子”,更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对影子银行应当正确评价,作为一种市场的方式,为很多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种途径。至于其风险隐患则是另一个问题,就好比汽车引发交通事故,而不能归罪于汽车本身一样。

市场的需求应该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首先就要金融开放,同时设立高门槛准入,引导更多融资方式进入市场,满足各种分层需求,错位竞争,让需求方自发选择。这就要加快金融的市场化改革。

融资贵则与风险定价及信息不对称有关,可以靠金融科技的发展去解决。

对金融机构来讲,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确实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大多数的规模并不大,有些甚至仅数万元。按传统的直接见面方式,金融机构要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审查,成本很高,耗时长。但依托金融科技,就可以对这类贷款做到零人工干预,成本低、风险小、有盈利。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业务部总经理韩宇结合工作实际经验表示,融资难的民营企业具有经济转型中的许多明显特征。国有银行在处理相关业务时,面临信贷终身问责制和指标的要求,确实有较大冲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增加更多的调查以防御风险。在他看来,解决融资问题,不能只靠银行“给钱”,还需要增信、融资担保以及风险资产处置方面的完善和加强。

网商银行作为民营企业,同时致力于采用金融科技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网商银行拟任副行长冯亮在会上介绍,民营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往往有“小短频急”的特征,即单户需求小,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需求十分紧急,没有长期财务规划;用款期限短,户均不到90天;用款频次高。网商银行因此坚持小额分散的方式,依赖大数据的分析,规避风险和不良。

“通过掌握贷款企业的资信、支付情况、周转情况、生产经营等等信息,通过智能风控这种模型,动态去了解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刘尚希解释道。也就是说,通过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技术等,依托互联网,解决原有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靠人工智能模型来分析贷还是不贷、贷多少、贷多久这些问题。

融资都涉及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的问题。

刘尚希建议,应首先让市场机制会发挥作用,让市场去满足市场的需求。无论民企、国企,优胜劣汰都是正常现象。政策扶持不意味着要抵消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

在他看来,金融风险有两个层次,一类是指宏观金融风险,政府的责任就是要防范化解宏观金融风险、公共性风险。另一类是微观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这类风险是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自身的责任。所以面对微观金融风险,应当交给市场主体去做,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如果政府过多地干预,则会妨碍金融机构自身成长,宏观金融风险才是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分析监测的能力,在厘清属于宏观风险的情况下再出手,在分辨不清的情况下频繁出手可能反而会带来负面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