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结束一场革命很可能比发起一场革命还要艰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结束一场革命很可能比发起一场革命还要艰难

本周关键词:辫子、诗歌、迪士尼、霍金、法国大革命、文明史、猫咪、生命科学……

《辫子》

[法]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 著  张洁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2

斯密塔是印度最底层的“贱民”,她祖祖辈辈的工作都是掏粪,人们认为她的女儿也生来就是掏粪的,这是谁都跳不出的轮回。她坚决要送孩子上学读书,但女儿一进学校就遭到欺凌。斯密塔决定与命运抗争,带着孩子重新开始生活。与此同时,住在意大利西西里的朱丽娅想要挽救家中濒临倒闭的假发工厂,她拒绝用家族联姻来解决问题,而是决定从印度市场收购头发。大西洋的另一边,一位即将迎来事业巅峰的加拿大律师萨拉,在罹患癌症以后,遭到事务所以好好休息为借口的冷酷隔离,她决定直面困境。于是,印度女人的头发经过西西里女人的加工,戴在了加拿大女人的头上——这三位原本素不相识却都在奋力抗争的女性,因为一根辫子而联系了起来。作家文珍在与小说《辫子》作者、法国作家莱蒂西娅·科隆巴尼对谈时说,三个初看毫不相干的故事,被分成三缕完整地叙述出来,最后合成一股,变成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辫子的意象十分符合表现这个主题的需要。

同时,《辫子》也是全球化视野之下献给所有女性的一曲赞歌。莱蒂西娅指出,哪怕是在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以为女性在社会各项权利上都已经获得了很多,但实际上她们还是受到各种责任的撕扯。现代社会对女性要求过高,而男性尽管在意识上接受了正确的性别观念,在行动上却并没有给予有力的支持。要改善现有的情况,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公共制度建设的完善。

《诗歌十八讲 : 陈黎、张芬龄诗歌笔记》

陈黎 张芬龄 著
东方出版社 2019-1

陈黎、张芬龄夫妇是最早致力于译介辛波斯卡和聂鲁达的中文译者。本书虽然名为“诗歌十八讲”,但并不是一本专题讲义,而是他们二人在台湾从事外文诗歌翻译四十年来所翻译诗集的导读或译序的结集。本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既有普拉斯和泰德·休斯夫妇,有聂鲁达、拉金、希尼、巴列霍、帕斯、辛波斯卡、赛弗尔特和特朗斯特罗姆这样的大师,还有卡罗尔·安·达菲这种诗坛正当年的“野兽派太太”,以及日本的与谢野晶子和韩国的黄真伊,甚至谈及了小诗和日本俳句。

陈黎在翻译和写作诗歌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冷霜认为,过去纪弦、余光中、郑愁予等人的诗,使内地读者产生了对台湾诗歌的刻板印象,比如抒情上的温柔敦厚、语言上优雅的书面语,因此逐渐也会有些审美疲劳。在读了陈黎的诗之后,他感到“腥臊并举,荤腥不忌,非常的活泼生辣,改变了我们对台湾当代诗歌的印象”——而这些探索,都和陈黎阅读、翻译外国诗歌的经历有关。

“陈黎在诗歌阅读的宽度和精度上,特别是在对一切可能抓到的最稀缺的诗歌资源进行最迅疾的补课的冲动上,在汉语诗歌界,哪怕在年轻的、外语很好的一代人里,也是少有人能同他媲美的。”北大世文所副教授胡续冬指出,陈黎一方面查漏补缺式地翻译我们汉语世界里不太被熟知的诗人,一方面对于他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诗人,他会扛着一把非常艰难的锄头,一锄头一锄头挖个几十年。冷霜提到,由于涉及的诗人诗作非常多,这本书叫“十八讲”似乎有些奇怪,但是,陈黎、张芬龄夫妇在这些文章中谈诗人的方式,实际上非常贴着诗人和作品本身,例如先从诗人的生平经历讲起,然后进入他的文本,看起来十分老派,但信息量很丰富,对读者来是非常好的导引。

《动画人生:迪士尼传》

[美] 迈克尔·巴里耶 著  杨阳、董亚楠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2-1

从米老鼠到白雪公主,从《花木兰》到《冰雪奇缘》,几乎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动画王国,但是对于迪士尼本人我们却始终知之甚少。美国文化产业学者、电影艺术评论家迈克尔·巴里耶发现,过去大部分华特·迪士尼的传记都走向了两个极端——在那些传记中,迪士尼要么几近完人,只有一点儿抽烟、说脏话的小毛病;要么人格可憎(反犹主义是罪恶之一),其作品也都是美国文化的污点。在写过《好莱坞动画:黄金时代的美国动画片》一书之后,致力于研究迪士尼生平的巴里耶发现,支持这两个极端的事实叙述寥寥无几。他想要掌握迪士尼的生平事迹,连带寻得一些他私人生活的线索。

巴里耶与迪士尼的同事及家人进行了多年交流,采访了150多位相关人士,浏览了数十座迪士尼档案馆的档案,不仅再现了迪士尼如何从农场小子、年轻商人一步步成长为动画大师的过程,写出了迪士尼从动画到真人电影领域,再到纪录片和主题公园不断跨越的企业家身份,也写出了一段20世纪的美国文化史。在巴里耶笔下,迪士尼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可憎的罪人,而是像其他普通的文化创业者一样,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进退求索。

《暴力与反暴力:法国大革命中的恐怖政治》

[美]谭旋 著  黄丹璐 译
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3

1789年,法国大革命彻底改变了国家和统治阶级与民众的关系。国民议会在人民主权的旗帜下诞生,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并且宣布了一系列基本人权。国民议会还起草了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可是,在四年的时间里,革命的阴暗面暴露了出来:政府日趋独裁,实行高压政策,监督委员会开始清洗所谓的“叛变者”;国王和主要政治领袖被指控犯有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历史学家一直在试图理解,大革命之后为什么革命者开始自相残杀。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荣休教授谭旋(Timothy Tackett)专注于研究法国革命政治文化史,他所著的《暴力与反暴力》一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大革命的起源,和1789年革命爆发以后头三年革命心理变迁等一系列话题;第二部分从1792年革命心理状况的视角出发,用历史的细节展示暴力机制的形成过程和恐怖事件是如何实施的,叙述了大革命后期的恐怖气氛,并以热月政变和罗伯斯庇尔之死为结。作者指出,从一开始,大革命带来的欢欣和热忱当中就夹杂着紧张不安。这种紧张不安既来源于革命的巨变和不确定性,也来源于对失去权力和特权者一定会发起反扑的认识。而在大革命之后,加剧不确定性的谣言也拥有着巨大力量,不断传播。危机和恐慌引发的一系列举措最终构成了恐怖统治的制度基础。谭旋进一步提出,很多重要的革命都有恐怖时期,结束一场革命很可能比发起一场革命还要艰难。

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

[英] 詹姆斯·伯克 著  阳曦 译
新经典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2-15

历史的进程依靠的是伟人和天才在象牙塔里为人类指引未来吗?从某种程度来说,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了创新和变革。BBC金牌制作人、本书作者詹姆斯·伯克指出,伟大的变革常常诞生于普通人之手。一名自学成才的苏格兰工程师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进,才引发了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离不开一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水景园里研究水压的家伙。变革的过程充满了偶然,今天我们做的某件事情或许就可以最终改变世界。

伯克指出,某件事为何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有气候原因,有人的信仰、智慧、技艺,也有欺骗,各种力量相互交织作用。历史故事中的内容环环相扣,无数事件彼此推动,以抵达某个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新发明,共同塑造我们的当下。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个侦探故事。一台丝织机加上人口普查使得计算机应运而生,衣着时尚促动了印刷机发明,对银矿的发掘参与了电话的发展进程……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各种联系促成的终端产物,每一秒钟又有无数新的联系悄然形成。伯克告诉读者,改变世界的革新的关键性因素是联结。而且,引发变革的最重要的力量其实是沟通,每当把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思想汇聚起来的技术有所进步时,都有剧变随之诞生。

不论是科幻作家还是普通人,我们总是乐于去猜测未来世界的样貌。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指出:“预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预测未来的走向。”这是因为,无论在怎样细心的规划之下,总有未曾预料的事件与原本的计划碰撞,使之发生改变。不过,阅读本书,理解过去的变革因何而来,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头绪,并从中推测未来可能的走向。

猫·妖 : 石黑亚矢子作品集

[日] 石黑亚矢子 著  樱庭 译
次元书馆·新星出版社 2019-4

日本插画家石黑亚矢子受到18世纪后期江户时代京都画坛的代表人物曾我萧白的影响颇深。曾我萧白以特异且叛逆闻名,以创作美人图、女鬼图等猎奇作品为主,他笔下的肖像有着强有力的动作和怪诞的表情,风格独特。石黑继承并发展了这种绘画妖怪的独特画风,著有《妖怪图鉴》《妖怪猫咪一只只》等作品。因此,许多写妖怪或是作品风格怪诞的作家,都会邀请她绘制作品的插图或封面,其中也包括著名的“妖怪型”推理小说作家京极夏彦。同时,石黑亚矢子也是日本著名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的妻子,也是伊藤漫画当中不少角色的原型。

石黑是著名的猫奴,她和丈夫的结缘据说也和猫有关,伊藤润二参加联谊时被石黑夸赞猫咪可爱的样子打动,而婚后的两人也一直养猫。石黑笔下那些恐怖又可爱的猫,在网络上一直很有人气,她画中的猫总是融汇着传统元素和现代风格,造型独特,面露凶相,也散发着一股诙谐好笑的气质。《猫·妖》这本书集中收录了石黑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分为猫妖、妖怪、线描等系列。在猫妖部分,石黑把日本的传统妖怪和猫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妖怪系列则是作者在妖怪传说的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创作的作品,线描部分的主题也集中在神话与妖怪。

《生命的运作方式》

[美] 马伦·霍格兰 伯特·窦德生 著  洋洲 玉茗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2

去年,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健康诞生,随后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漩涡之中。这个时候,或许人们尤其感到好奇——生命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生命的运作方式》一书作者为美国生物化学家马伦·霍格兰,他发现的转运RNA和氨基酸活化机制帮助构建了遗传学的基础。在晚年,他也是一位活跃的老师,到处以“生命是如何运作的”做演讲。他一直想要写作一本书,探讨所有生物之间存在的共通性,让读者理解生命是如何使用相同的分子、相同的规律以及相同的约束,来创造丰富多彩而又千差万别的世界。他相信,未来会有许多新的科学发现,但是故事的基本内核不会改变,只是会被放大并变得更加丰富。

马伦·霍格兰指出,我们必须改变平常看待事物的方式,不能仅仅看见作为个体的昆虫、树木、花草,而是得有一个涵盖全景的视角。本书就向读者展示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物质的结构、各种过程和反应,理解生命营造、组织、回收和自我更新的模式和规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插图作者伯特·窦德生曾为60多本书籍绘制插画,在书中,他用简单而幽默的插图,把基因和蛋白质的微观世界与生物个体的宏观世界联系起来。读过此书,我们不仅可以理解生命体为何如此独特又千差万别,而且可以知道是什么使得生命具有如此多的共通之处。

《十问:霍金沉思录》

[英]史蒂芬·霍金 著  吴忠超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3

去年3月14日,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他长眠于西敏寺大教堂,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生前,霍金认为,大多数人都相信真正的科学太难理解了,可是如果将其基本思想以明确的方式,而非方程式来呈现,大多数人还是都可以理解并欣赏的——这也是他喜欢并且一生都在努力做的事。

《十问:霍金沉思录》作为霍金的遗作,就是这样一本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读物。这本书是由他的学术同事、家人和霍金遗产管理机构梳理霍金生前演讲、采访和散文整理而成,涵盖了霍金经常被问到的十个大问题,比如“上帝存在吗?”“时间旅行可能吗?”“人类是否会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我们应该去太空殖民吗?”等等——植根于科学领域,也贯穿着霍金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霍金称,太空时代的伟大启示之一一直是它赋予人类有关我们自身的认识。科学正以空前的方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未来还将会彻底变革我们的生活。霍金不认为今天已经是人类进化的巅峰,也不认为宇宙本身和人类的努力应当有边界。对于未来,霍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未来有两种选择,一是探索太空,寻找可居住的替代行星;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改善我们的世界。在书中,霍金还呼吁人类在全球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前,立刻采取行动:“我希望前进,即使我不再在这里,有权势的人也能表现出创造力,勇气和领导能力。让他们迎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并采取行动,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而是出于共同利益。”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斯蒂芬·威廉·霍金

  • ChatGPT之父剑桥演讲遭抵制:抗议者挂横幅扔传单
  • 孔昌生当选河南省政协主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结束一场革命很可能比发起一场革命还要艰难

本周关键词:辫子、诗歌、迪士尼、霍金、法国大革命、文明史、猫咪、生命科学……

《辫子》

[法]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 著  张洁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2

斯密塔是印度最底层的“贱民”,她祖祖辈辈的工作都是掏粪,人们认为她的女儿也生来就是掏粪的,这是谁都跳不出的轮回。她坚决要送孩子上学读书,但女儿一进学校就遭到欺凌。斯密塔决定与命运抗争,带着孩子重新开始生活。与此同时,住在意大利西西里的朱丽娅想要挽救家中濒临倒闭的假发工厂,她拒绝用家族联姻来解决问题,而是决定从印度市场收购头发。大西洋的另一边,一位即将迎来事业巅峰的加拿大律师萨拉,在罹患癌症以后,遭到事务所以好好休息为借口的冷酷隔离,她决定直面困境。于是,印度女人的头发经过西西里女人的加工,戴在了加拿大女人的头上——这三位原本素不相识却都在奋力抗争的女性,因为一根辫子而联系了起来。作家文珍在与小说《辫子》作者、法国作家莱蒂西娅·科隆巴尼对谈时说,三个初看毫不相干的故事,被分成三缕完整地叙述出来,最后合成一股,变成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辫子的意象十分符合表现这个主题的需要。

同时,《辫子》也是全球化视野之下献给所有女性的一曲赞歌。莱蒂西娅指出,哪怕是在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以为女性在社会各项权利上都已经获得了很多,但实际上她们还是受到各种责任的撕扯。现代社会对女性要求过高,而男性尽管在意识上接受了正确的性别观念,在行动上却并没有给予有力的支持。要改善现有的情况,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公共制度建设的完善。

《诗歌十八讲 : 陈黎、张芬龄诗歌笔记》

陈黎 张芬龄 著
东方出版社 2019-1

陈黎、张芬龄夫妇是最早致力于译介辛波斯卡和聂鲁达的中文译者。本书虽然名为“诗歌十八讲”,但并不是一本专题讲义,而是他们二人在台湾从事外文诗歌翻译四十年来所翻译诗集的导读或译序的结集。本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既有普拉斯和泰德·休斯夫妇,有聂鲁达、拉金、希尼、巴列霍、帕斯、辛波斯卡、赛弗尔特和特朗斯特罗姆这样的大师,还有卡罗尔·安·达菲这种诗坛正当年的“野兽派太太”,以及日本的与谢野晶子和韩国的黄真伊,甚至谈及了小诗和日本俳句。

陈黎在翻译和写作诗歌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冷霜认为,过去纪弦、余光中、郑愁予等人的诗,使内地读者产生了对台湾诗歌的刻板印象,比如抒情上的温柔敦厚、语言上优雅的书面语,因此逐渐也会有些审美疲劳。在读了陈黎的诗之后,他感到“腥臊并举,荤腥不忌,非常的活泼生辣,改变了我们对台湾当代诗歌的印象”——而这些探索,都和陈黎阅读、翻译外国诗歌的经历有关。

“陈黎在诗歌阅读的宽度和精度上,特别是在对一切可能抓到的最稀缺的诗歌资源进行最迅疾的补课的冲动上,在汉语诗歌界,哪怕在年轻的、外语很好的一代人里,也是少有人能同他媲美的。”北大世文所副教授胡续冬指出,陈黎一方面查漏补缺式地翻译我们汉语世界里不太被熟知的诗人,一方面对于他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诗人,他会扛着一把非常艰难的锄头,一锄头一锄头挖个几十年。冷霜提到,由于涉及的诗人诗作非常多,这本书叫“十八讲”似乎有些奇怪,但是,陈黎、张芬龄夫妇在这些文章中谈诗人的方式,实际上非常贴着诗人和作品本身,例如先从诗人的生平经历讲起,然后进入他的文本,看起来十分老派,但信息量很丰富,对读者来是非常好的导引。

《动画人生:迪士尼传》

[美] 迈克尔·巴里耶 著  杨阳、董亚楠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2-1

从米老鼠到白雪公主,从《花木兰》到《冰雪奇缘》,几乎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华特·迪士尼和他的动画王国,但是对于迪士尼本人我们却始终知之甚少。美国文化产业学者、电影艺术评论家迈克尔·巴里耶发现,过去大部分华特·迪士尼的传记都走向了两个极端——在那些传记中,迪士尼要么几近完人,只有一点儿抽烟、说脏话的小毛病;要么人格可憎(反犹主义是罪恶之一),其作品也都是美国文化的污点。在写过《好莱坞动画:黄金时代的美国动画片》一书之后,致力于研究迪士尼生平的巴里耶发现,支持这两个极端的事实叙述寥寥无几。他想要掌握迪士尼的生平事迹,连带寻得一些他私人生活的线索。

巴里耶与迪士尼的同事及家人进行了多年交流,采访了150多位相关人士,浏览了数十座迪士尼档案馆的档案,不仅再现了迪士尼如何从农场小子、年轻商人一步步成长为动画大师的过程,写出了迪士尼从动画到真人电影领域,再到纪录片和主题公园不断跨越的企业家身份,也写出了一段20世纪的美国文化史。在巴里耶笔下,迪士尼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可憎的罪人,而是像其他普通的文化创业者一样,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进退求索。

《暴力与反暴力:法国大革命中的恐怖政治》

[美]谭旋 著  黄丹璐 译
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3

1789年,法国大革命彻底改变了国家和统治阶级与民众的关系。国民议会在人民主权的旗帜下诞生,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并且宣布了一系列基本人权。国民议会还起草了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可是,在四年的时间里,革命的阴暗面暴露了出来:政府日趋独裁,实行高压政策,监督委员会开始清洗所谓的“叛变者”;国王和主要政治领袖被指控犯有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历史学家一直在试图理解,大革命之后为什么革命者开始自相残杀。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荣休教授谭旋(Timothy Tackett)专注于研究法国革命政治文化史,他所著的《暴力与反暴力》一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大革命的起源,和1789年革命爆发以后头三年革命心理变迁等一系列话题;第二部分从1792年革命心理状况的视角出发,用历史的细节展示暴力机制的形成过程和恐怖事件是如何实施的,叙述了大革命后期的恐怖气氛,并以热月政变和罗伯斯庇尔之死为结。作者指出,从一开始,大革命带来的欢欣和热忱当中就夹杂着紧张不安。这种紧张不安既来源于革命的巨变和不确定性,也来源于对失去权力和特权者一定会发起反扑的认识。而在大革命之后,加剧不确定性的谣言也拥有着巨大力量,不断传播。危机和恐慌引发的一系列举措最终构成了恐怖统治的制度基础。谭旋进一步提出,很多重要的革命都有恐怖时期,结束一场革命很可能比发起一场革命还要艰难。

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

[英] 詹姆斯·伯克 著  阳曦 译
新经典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2-15

历史的进程依靠的是伟人和天才在象牙塔里为人类指引未来吗?从某种程度来说,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了创新和变革。BBC金牌制作人、本书作者詹姆斯·伯克指出,伟大的变革常常诞生于普通人之手。一名自学成才的苏格兰工程师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进,才引发了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离不开一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水景园里研究水压的家伙。变革的过程充满了偶然,今天我们做的某件事情或许就可以最终改变世界。

伯克指出,某件事为何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有气候原因,有人的信仰、智慧、技艺,也有欺骗,各种力量相互交织作用。历史故事中的内容环环相扣,无数事件彼此推动,以抵达某个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新发明,共同塑造我们的当下。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个侦探故事。一台丝织机加上人口普查使得计算机应运而生,衣着时尚促动了印刷机发明,对银矿的发掘参与了电话的发展进程……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各种联系促成的终端产物,每一秒钟又有无数新的联系悄然形成。伯克告诉读者,改变世界的革新的关键性因素是联结。而且,引发变革的最重要的力量其实是沟通,每当把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思想汇聚起来的技术有所进步时,都有剧变随之诞生。

不论是科幻作家还是普通人,我们总是乐于去猜测未来世界的样貌。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指出:“预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预测未来的走向。”这是因为,无论在怎样细心的规划之下,总有未曾预料的事件与原本的计划碰撞,使之发生改变。不过,阅读本书,理解过去的变革因何而来,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头绪,并从中推测未来可能的走向。

猫·妖 : 石黑亚矢子作品集

[日] 石黑亚矢子 著  樱庭 译
次元书馆·新星出版社 2019-4

日本插画家石黑亚矢子受到18世纪后期江户时代京都画坛的代表人物曾我萧白的影响颇深。曾我萧白以特异且叛逆闻名,以创作美人图、女鬼图等猎奇作品为主,他笔下的肖像有着强有力的动作和怪诞的表情,风格独特。石黑继承并发展了这种绘画妖怪的独特画风,著有《妖怪图鉴》《妖怪猫咪一只只》等作品。因此,许多写妖怪或是作品风格怪诞的作家,都会邀请她绘制作品的插图或封面,其中也包括著名的“妖怪型”推理小说作家京极夏彦。同时,石黑亚矢子也是日本著名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的妻子,也是伊藤漫画当中不少角色的原型。

石黑是著名的猫奴,她和丈夫的结缘据说也和猫有关,伊藤润二参加联谊时被石黑夸赞猫咪可爱的样子打动,而婚后的两人也一直养猫。石黑笔下那些恐怖又可爱的猫,在网络上一直很有人气,她画中的猫总是融汇着传统元素和现代风格,造型独特,面露凶相,也散发着一股诙谐好笑的气质。《猫·妖》这本书集中收录了石黑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分为猫妖、妖怪、线描等系列。在猫妖部分,石黑把日本的传统妖怪和猫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妖怪系列则是作者在妖怪传说的基础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创作的作品,线描部分的主题也集中在神话与妖怪。

《生命的运作方式》

[美] 马伦·霍格兰 伯特·窦德生 著  洋洲 玉茗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2

去年,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健康诞生,随后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漩涡之中。这个时候,或许人们尤其感到好奇——生命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生命的运作方式》一书作者为美国生物化学家马伦·霍格兰,他发现的转运RNA和氨基酸活化机制帮助构建了遗传学的基础。在晚年,他也是一位活跃的老师,到处以“生命是如何运作的”做演讲。他一直想要写作一本书,探讨所有生物之间存在的共通性,让读者理解生命是如何使用相同的分子、相同的规律以及相同的约束,来创造丰富多彩而又千差万别的世界。他相信,未来会有许多新的科学发现,但是故事的基本内核不会改变,只是会被放大并变得更加丰富。

马伦·霍格兰指出,我们必须改变平常看待事物的方式,不能仅仅看见作为个体的昆虫、树木、花草,而是得有一个涵盖全景的视角。本书就向读者展示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物质的结构、各种过程和反应,理解生命营造、组织、回收和自我更新的模式和规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插图作者伯特·窦德生曾为60多本书籍绘制插画,在书中,他用简单而幽默的插图,把基因和蛋白质的微观世界与生物个体的宏观世界联系起来。读过此书,我们不仅可以理解生命体为何如此独特又千差万别,而且可以知道是什么使得生命具有如此多的共通之处。

《十问:霍金沉思录》

[英]史蒂芬·霍金 著  吴忠超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3

去年3月14日,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他长眠于西敏寺大教堂,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生前,霍金认为,大多数人都相信真正的科学太难理解了,可是如果将其基本思想以明确的方式,而非方程式来呈现,大多数人还是都可以理解并欣赏的——这也是他喜欢并且一生都在努力做的事。

《十问:霍金沉思录》作为霍金的遗作,就是这样一本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读物。这本书是由他的学术同事、家人和霍金遗产管理机构梳理霍金生前演讲、采访和散文整理而成,涵盖了霍金经常被问到的十个大问题,比如“上帝存在吗?”“时间旅行可能吗?”“人类是否会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我们应该去太空殖民吗?”等等——植根于科学领域,也贯穿着霍金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霍金称,太空时代的伟大启示之一一直是它赋予人类有关我们自身的认识。科学正以空前的方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未来还将会彻底变革我们的生活。霍金不认为今天已经是人类进化的巅峰,也不认为宇宙本身和人类的努力应当有边界。对于未来,霍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未来有两种选择,一是探索太空,寻找可居住的替代行星;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改善我们的世界。在书中,霍金还呼吁人类在全球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前,立刻采取行动:“我希望前进,即使我不再在这里,有权势的人也能表现出创造力,勇气和领导能力。让他们迎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并采取行动,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而是出于共同利益。”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