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占据了我们整个青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占据了我们整个青春

在你我的青春里,永远不能跳过的,最最刻骨铭心的,便是——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很多青春片的豆瓣评分很低?”,答案里,有人提到,“这些所谓向80后致敬的“青春电影”毫无代表性,无一例外都是中年人臆想的产物,编剧以今天的视角去揣测那个年代的人心,自带媚俗滤镜”。回头想想,我们的80后、90后所谓的高中生活,几时充斥狗血爱情或勾心斗角相爱相杀的故事?其实,对每个高中生,每个80后、90后的青春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考试。男生要千方百计找机会打游戏,女生要在暗缝里看小说。在你我的青春里,永远不能跳过的,最最刻骨铭心的,便是——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难以忘记,从高一开始,背负高考这个“远在咫尺”的重担,战战兢兢生活的一千多日子。教室、食堂、宿舍,封为经典的“三点一线”;周杰伦的歌、魔兽世界、父母老师或爱或恨的眼神,这便是我们的所有。

文理分科,总觉得自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每次考试公布成绩都要怀疑一次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次次数学不及格,总怀疑自己的智商;一次次作文审题错误,以为自己再也写不出文章;英语口语考试开始那句“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已让我们没齿难忘;物理考试的加速度总是忘记写方向,多年之后还耿耿于怀;每次考政治,都要努力背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暗恋直至毕业没敢表白,甚至以学习为借口连接近对方的机会都不给自己;或者表白成功,恋爱生根,又被教务员的手电筒生生灭绝。留给我们最真切的是,只是永远看不完的参考书、刷不完的题。

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的青春里,有高考这种东西。

“高考是你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考到好学校不愁找不到帅哥美女!”

高考、高考、高考,就像梦魇,就像神灵,是责任,是信仰。

高三有一种“恐怖”的日历,就是“倒数××天”。每天看它的数字变小,心里总是恐惧多一点同时释怀多一点。

高三有一本“恐怖”的书,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厚得怎么填都填不完。

高三有一个“恐怖”的人,叫毕业班班主任,每天花几个小时给大家灌鸡汤,不管大家喝不喝。

高三有一张“恐怖”的纸,就是模拟考成绩排名表,黑压压一片名字和分数,每次找到自己的名字和数字都要哭一场或沉默一顿。

高三经常会失眠,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听王菲的《约定》,找寻仅有的一片浪漫天地,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现在回想,自己最黑暗最沮丧的时间是高三,最积极最乐观的时间也是高三。

高考前夜,宿舍堆满书,而高考成为早睡的理由!也许,这就是最开心的事。

想起高考,必备黑色签字笔、2b铅笔、准考证、身份证。

想起高考,遗憾语文古诗词没有背熟,遗憾数学题没有多做一些,遗憾真的把物理的速度符号写错,遗憾生物考试没有多写几个字。

还记得考完英语那天傍晚,我站在八楼上,风吹来,天地一片祥和。而八楼下,书山书海,白皑皑一片,我就想,这就是我逝去的青春吧?当自己挣扎着一个人背完所有行李回家时,突然感到,暗恋的那个男生,不管多好多坏,都将与我再无交集。这就是我逝去的青春吧?

高考,无论如何,都是我们青春片里的主角吧?是好是坏,当初痛苦中愤世嫉俗的你和我,也骂过它千百遍。最有趣的是,高考又来了。后一辈人继续前仆后继,以高考,致青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占据了我们整个青春

在你我的青春里,永远不能跳过的,最最刻骨铭心的,便是——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很多青春片的豆瓣评分很低?”,答案里,有人提到,“这些所谓向80后致敬的“青春电影”毫无代表性,无一例外都是中年人臆想的产物,编剧以今天的视角去揣测那个年代的人心,自带媚俗滤镜”。回头想想,我们的80后、90后所谓的高中生活,几时充斥狗血爱情或勾心斗角相爱相杀的故事?其实,对每个高中生,每个80后、90后的青春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考试。男生要千方百计找机会打游戏,女生要在暗缝里看小说。在你我的青春里,永远不能跳过的,最最刻骨铭心的,便是——青春片里没有的高考。

难以忘记,从高一开始,背负高考这个“远在咫尺”的重担,战战兢兢生活的一千多日子。教室、食堂、宿舍,封为经典的“三点一线”;周杰伦的歌、魔兽世界、父母老师或爱或恨的眼神,这便是我们的所有。

文理分科,总觉得自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每次考试公布成绩都要怀疑一次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次次数学不及格,总怀疑自己的智商;一次次作文审题错误,以为自己再也写不出文章;英语口语考试开始那句“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已让我们没齿难忘;物理考试的加速度总是忘记写方向,多年之后还耿耿于怀;每次考政治,都要努力背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暗恋直至毕业没敢表白,甚至以学习为借口连接近对方的机会都不给自己;或者表白成功,恋爱生根,又被教务员的手电筒生生灭绝。留给我们最真切的是,只是永远看不完的参考书、刷不完的题。

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的青春里,有高考这种东西。

“高考是你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考到好学校不愁找不到帅哥美女!”

高考、高考、高考,就像梦魇,就像神灵,是责任,是信仰。

高三有一种“恐怖”的日历,就是“倒数××天”。每天看它的数字变小,心里总是恐惧多一点同时释怀多一点。

高三有一本“恐怖”的书,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厚得怎么填都填不完。

高三有一个“恐怖”的人,叫毕业班班主任,每天花几个小时给大家灌鸡汤,不管大家喝不喝。

高三有一张“恐怖”的纸,就是模拟考成绩排名表,黑压压一片名字和分数,每次找到自己的名字和数字都要哭一场或沉默一顿。

高三经常会失眠,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听王菲的《约定》,找寻仅有的一片浪漫天地,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现在回想,自己最黑暗最沮丧的时间是高三,最积极最乐观的时间也是高三。

高考前夜,宿舍堆满书,而高考成为早睡的理由!也许,这就是最开心的事。

想起高考,必备黑色签字笔、2b铅笔、准考证、身份证。

想起高考,遗憾语文古诗词没有背熟,遗憾数学题没有多做一些,遗憾真的把物理的速度符号写错,遗憾生物考试没有多写几个字。

还记得考完英语那天傍晚,我站在八楼上,风吹来,天地一片祥和。而八楼下,书山书海,白皑皑一片,我就想,这就是我逝去的青春吧?当自己挣扎着一个人背完所有行李回家时,突然感到,暗恋的那个男生,不管多好多坏,都将与我再无交集。这就是我逝去的青春吧?

高考,无论如何,都是我们青春片里的主角吧?是好是坏,当初痛苦中愤世嫉俗的你和我,也骂过它千百遍。最有趣的是,高考又来了。后一辈人继续前仆后继,以高考,致青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