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喊做陆总的这些年,大大小小见过不少人,也用过不少人。相应的,也在”人”上栽过大跟头。
数年前,我亲自相中并任用了一位职业经理人,但因为自己的过度放权、盲目信任,以及对方的人性弱点,差点把我推上绝路。
那是2007年,我带领“奇能”成为沙驰国际(SATCHI) 男装在中国总代理的第三年。熬过了最初的迷茫与困顿,一切都开始渐入佳境,我们不仅打开了销售局面,还将专卖门店拓展至80多家。
这一切,对于入行时一窍不通的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鼓励。那时候,整个人有点“翘尾巴”,我想要做更大的生意,让门店的数量翻倍再翻倍。我把一切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但仍觉得一天24个小时不够用。
于是开始琢磨,找一位能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回来坐镇,帮我主持大部分日常生产工作。这样,可以让我从繁复的细节中解脱出来,全力筹谋公司的未来战略,做那些我认为更像是老板应当做的事。
哪曾想,人请到了,结果不但没有让我的公司更好,还差点把公司搞垮。做老板的,一定要首先检讨自己。这些年,我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检讨做得不好的地方。
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是放权的同时,也放了手。这位经理人入职后,急于甩手日常事务的我,全面地放权给他。我觉得,在其位谋其事,经理人既然请愿领了我的高薪,那么帮我管好这个公司的大事小情,便是他的分内之事。我请他来,就应该相信他,放权给他,没必要也不应该再干预他的判断。
现在想来,放权是可以的,但我放得太开了。接下来的情况变成,我很少和公司的下级管理层商讨问题,至于面对普通员工的时间,就更几乎清零了。
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他是做决定的人,公司里的人出现任何问题,都开始直接向他报备、请示,他也很能自主,只要不关乎战略发展,都无需征得我首肯,就能自己做出很多的决定。甚至,一些岗位需要调换管理者时,也是他拍板定案。一些偶尔能和我说上话的员工,向我征询的意见,只要和他的相悖,最后也大多会按他的执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以后,公司里传言纷纷:老板是不是要换人了?
与之伴随的,是我的第二个错误:盲目相信经理人的专业性,却忽略了人的利欲本能。
空降经理人入职后,我偶尔也会与他沟通重要的业务决断,但基本忽略诸如“下线经销商名单变化”这样的“小事”。结果,经理人私下偏宠与自己捆绑在同一利益链条上的新经销商,给予他们很多前所未有的优惠,并排挤跟随我一同起家的老经销商。
后果可想而知。很多“新人”按优惠政策进货,让奇能利润大幅下降,加之他们不善营销,没过多久,公司的整体销售业绩就开始下滑,并牵连我犯下后面的第三个错误。
在销售额“开倒车”之后,经理人找到我解释说,这是大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他给出的“止痛药”,是以免去定金为前提,争取高额订单,先生产,后收款,以此激发奇能的活力。回过头想,这简直是血的教训。
在代理奇能后,我在制衣工厂一直申明“定金未到,一件不做“。这是铁律。
但这位经理人将高额订单放在我面前,告诉我这是他千方百计为奇能争取的大客户,不过对方财大气也粗,必须先看到成衣,过关后才应允打款。
我不想违律。但想着公司的营销业绩下滑,若能争取到这一个或几个大客户,必能激励士气,也切实扩充了现金流。于是我动摇了,第一次破例让经理人在没收一分钱的情况下,开始制衣。
订单按加急被送上流水线,结果铺货后,对方承诺支付的账款却迟迟不到,最终,我们的衣服变成了库存。衣服做出来了,买主却不见了。原本就陷入困境的奇能,更加举步维艰。
更严重的是,当我开始彻底重视公司的运营,想要亲自翻盘时,发现一切为时已晚。公司的人事、业务,我当时都已只是了解个大概。员工、经销商,和我的距离也已不再如当年。无奈之下,我还得指望经理人来挽回局面。
于是,我不断和他沟通,要他努力,务必把这件事情解决掉。他不断地告诉自己说正在努力,但始终没有结果,而且,他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为对方开脱。
深入了解后,我才知道,他早已没有对公司,对我负责的思想。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稳住我,维持住局面,以便自己“功成身退”。
到那时,我仔细回想,才发现,进公司不久,他就已经开始为自己揽权、谋利,只不过,我当时却全然不知,也没有往那方面去想。
痛定思痛后,2011年,我剔除了空降经理人,拨乱反正,重新再来。
这段经历给我上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堂课:无论何时何地,公司的最高决策人,可以放权,但绝对不能放手不管;可以纳贤,但绝对不要盲目相信他人。
假如,当初我在放权的同时不放手,用人的同时能疑人,可能这种到最后对谁都没有好处的局面,就不会发生。
我现在认为,人无完人,用人还是要疑的。多疑一点,多问一些为什么,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才能层面,都可以防止坏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坏事情向更坏扩大。
-END-
陆黄斌|Lu Huangbin
1963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控制专业学士学位,现任上海奇能服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他成功带领奇能成为沙驰国际(SATCHI)品牌男装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具有设计、生产及销售权的总代理商。截止2013年,该品牌累计开设了超过130间优质专卖店,市场销售额超过1.8亿元人民币。
本文由李京淑综合整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