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王辉耀:“抢人”之前,二线城市先要明确自己的特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王辉耀:“抢人”之前,二线城市先要明确自己的特色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指出,二线城市未来应该更多地朝“特色”或“专业”方向发展,不能搞“大而全”或者“小而全”。

2019年3月23日,山东滨州,“青春送岗,就业帮扶”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从货币补助到住房保障、再到户籍政策,过去两年间,中国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但这些政策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看来,并不是很成功。他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地方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城市定位、重视“特色城市”概念。

王辉耀指出,各地紧锣密鼓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过于“一刀切”。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政策主要针对大学生,而忽视了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保留。

在经济转型升级、突出高质量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以各地省会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于2017年开始了一场“抢人大战”。无论是武汉提供的大学生买房打折,还是成都提出的“蓉漂”计划、西安的“城市合伙人”计划、郑州的“智汇郑州”人才计划,这些政策瞄准的很大一部分是每年800万的大学毕业生。

“我觉得,现在各地政府一说人才,针对的就是大学生,大学生当然是人才,但有些技能人才也应该是城市吸引的对象,尽管他们可能学历不算高,但却经过专业训练。”王辉耀说,“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来支撑,包括服务业,比如护士、教育、家政人员,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他进一步指出,一方面,目前中国技能人才特别缺乏,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很多地方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比如,深圳、东莞,或者宁波等长三角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人才留下来。

“北京、广州、深圳等外来人口很多。比如,北京常住人口2000多万人口,但户籍人口只有1000多万,深圳常住人口也有2000万,户籍人口却只有700万,东莞有700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只有200万。这代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就地安置已经在城里交了社保、有正式工作和住所的这些人。”王耀辉说,但遗憾的是,各级政府在吸引大学生时,并没有照顾好这些技能人才,很多都流失了,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重视技能人才。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高等职业院校扩招100万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除了“一刀切”的问题外,王耀辉指出,目前二线城市在人才引进上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产业,定位不够清晰。他指出,总体来看,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在人才引进上处于劣势。在资源向一线大城市聚集的情况下,二线城市要成功吸引到人才,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城市定位,发展“特色城市”。

“二线城市未来应该更多地朝‘特色’或‘专业’方向发展,不能搞‘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王辉耀强调,特色经济不能“一窝蜂”,需要经过充分论证,确定好城市定位。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惠在近日发表的《人才争夺劣势状态下二线城市人才政策调整研究》一文中也指出,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存在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定位模糊导致人才政策与本地产业结合不紧密。文章称,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决定了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人才引进必须结合实际、与当地产业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利用人才的作用,但是现有人才政策过于注重人才的头衔,紧追“院士”、“千人”人才,没有能非常深入地考虑本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产品市场是否适合人才发展,导致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王辉耀列举了许多可以因地制宜的例子。比如,成都拥有许多优质大学,可以朝电子、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很多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都落户成都,如果在服务业、文化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成都就变成一个相当于一线城市的城市。”他说。

东北地区历来跟日本、韩国有诸多合作,因此应该发展成为东北亚中心。王辉耀说:“这跟广东为什么能发展起来的道理类似,广州毗邻港澳,其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而海南则可以凭借其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打造成为养老中心,还可以依托其地理位置发展为东盟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未来国际人才大本营,在吸引国内人才的同时,也吸引国际人才。

他还以张家口市举例说,张家口可以借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机会将自己打造成像加拿大、瑞士一样的滑雪胜地。“进行这方面的建设需要有一套专门的人才来运作。不能只搞一次活动就结束,要将其打造成中国乃至亚太冬季运动的中心。”

此外,王辉耀提到,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大都市圈,来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的鸿沟。

他指出,放眼全球,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万,占日本全国人口的28%;英国伦敦市区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占英国全国人口的22%;法国巴黎都会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占法国全国人口的18%。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都市及周边区域人口聚集度均不到3%,但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多的大城市,其中100万至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05个,500万至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13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6个。

“人才,包容和技术创新环境优越是发展必要条件。大都市城市圈可以条件好功能齐全,可以更好吸引人才。”他说。

2019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基本消除。

《指导意见》对都市圈的定义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指出,核心大城市通过紧密连接周边的中小城市,能够更好地推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核心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指导意见》特别提到,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中国未来可能还需要发展一些中大城市,除了北上广深以外,还要培育更多的区域中心,比如,成都、西安、武汉,这样的话就能够把中国人口的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中大城市里。”王辉耀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王辉耀:“抢人”之前,二线城市先要明确自己的特色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指出,二线城市未来应该更多地朝“特色”或“专业”方向发展,不能搞“大而全”或者“小而全”。

2019年3月23日,山东滨州,“青春送岗,就业帮扶”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从货币补助到住房保障、再到户籍政策,过去两年间,中国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但这些政策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看来,并不是很成功。他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地方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城市定位、重视“特色城市”概念。

王辉耀指出,各地紧锣密鼓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过于“一刀切”。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政策主要针对大学生,而忽视了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保留。

在经济转型升级、突出高质量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以各地省会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于2017年开始了一场“抢人大战”。无论是武汉提供的大学生买房打折,还是成都提出的“蓉漂”计划、西安的“城市合伙人”计划、郑州的“智汇郑州”人才计划,这些政策瞄准的很大一部分是每年800万的大学毕业生。

“我觉得,现在各地政府一说人才,针对的就是大学生,大学生当然是人才,但有些技能人才也应该是城市吸引的对象,尽管他们可能学历不算高,但却经过专业训练。”王辉耀说,“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来支撑,包括服务业,比如护士、教育、家政人员,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他进一步指出,一方面,目前中国技能人才特别缺乏,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很多地方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比如,深圳、东莞,或者宁波等长三角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人才留下来。

“北京、广州、深圳等外来人口很多。比如,北京常住人口2000多万人口,但户籍人口只有1000多万,深圳常住人口也有2000万,户籍人口却只有700万,东莞有700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只有200万。这代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就地安置已经在城里交了社保、有正式工作和住所的这些人。”王耀辉说,但遗憾的是,各级政府在吸引大学生时,并没有照顾好这些技能人才,很多都流失了,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重视技能人才。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高等职业院校扩招100万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除了“一刀切”的问题外,王耀辉指出,目前二线城市在人才引进上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产业,定位不够清晰。他指出,总体来看,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在人才引进上处于劣势。在资源向一线大城市聚集的情况下,二线城市要成功吸引到人才,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城市定位,发展“特色城市”。

“二线城市未来应该更多地朝‘特色’或‘专业’方向发展,不能搞‘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王辉耀强调,特色经济不能“一窝蜂”,需要经过充分论证,确定好城市定位。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惠在近日发表的《人才争夺劣势状态下二线城市人才政策调整研究》一文中也指出,二线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存在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定位模糊导致人才政策与本地产业结合不紧密。文章称,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决定了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人才引进必须结合实际、与当地产业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利用人才的作用,但是现有人才政策过于注重人才的头衔,紧追“院士”、“千人”人才,没有能非常深入地考虑本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产品市场是否适合人才发展,导致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王辉耀列举了许多可以因地制宜的例子。比如,成都拥有许多优质大学,可以朝电子、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很多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都落户成都,如果在服务业、文化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成都就变成一个相当于一线城市的城市。”他说。

东北地区历来跟日本、韩国有诸多合作,因此应该发展成为东北亚中心。王辉耀说:“这跟广东为什么能发展起来的道理类似,广州毗邻港澳,其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而海南则可以凭借其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打造成为养老中心,还可以依托其地理位置发展为东盟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未来国际人才大本营,在吸引国内人才的同时,也吸引国际人才。

他还以张家口市举例说,张家口可以借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机会将自己打造成像加拿大、瑞士一样的滑雪胜地。“进行这方面的建设需要有一套专门的人才来运作。不能只搞一次活动就结束,要将其打造成中国乃至亚太冬季运动的中心。”

此外,王辉耀提到,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大都市圈,来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的鸿沟。

他指出,放眼全球,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万,占日本全国人口的28%;英国伦敦市区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占英国全国人口的22%;法国巴黎都会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占法国全国人口的18%。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都市及周边区域人口聚集度均不到3%,但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多的大城市,其中100万至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05个,500万至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13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6个。

“人才,包容和技术创新环境优越是发展必要条件。大都市城市圈可以条件好功能齐全,可以更好吸引人才。”他说。

2019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基本消除。

《指导意见》对都市圈的定义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指出,核心大城市通过紧密连接周边的中小城市,能够更好地推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核心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指导意见》特别提到,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中国未来可能还需要发展一些中大城市,除了北上广深以外,还要培育更多的区域中心,比如,成都、西安、武汉,这样的话就能够把中国人口的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中大城市里。”王辉耀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