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基因检测的这种缺陷,也许会扼杀它的未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基因检测的这种缺陷,也许会扼杀它的未来

随着大型测序研究的结果不断累积,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将越来越小。

文|造就

“细胞每一次自我分裂并复制DNA,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在医药领域,遗传学的引入有助于提升精度、完善诊断,以及推行因人施治,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本文作者卡丽·阿诺德(Carrie Arnold)采访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对他们而言,基因测试带给他们的,只有未解的谜团。

57岁的安玛丽·奇卡雷拉(AnneMarie Ciccarella)自认为很了解乳腺癌。她的母亲1987年被诊断为乳腺癌,家里几个亲戚也都患有这种疾病。因此,当医生在她的一侧乳房内发现可疑肿块时(后来证明是恶性肿瘤),她立刻作了一项检测,在自己的两个BRCA基因中寻找变异。在乳腺癌高发的家庭中,大约20%都是这两个基因出了问题。

奇卡雷拉以为结果会是阳性,其实不然。他们只找到一个VUS,中文全名叫“重要性未知或不确定的基因变异”——它同时存在于奇卡雷拉的BRCA1和BRCA2基因中。不同于已知的致病突变或良性突变,我们对VUS知之甚少,并不清楚它们能否致病。

“我原以为,你要么有基因突变,要么没有。既然我家里有那么多癌症病人,我应该也会携带突变。我没想到竟还有第三个类别,而且数量那么庞大。”她说,“我什么信息都没得到,只换来一个巨大的问号,真是浪费了我的鲜血。”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数千人接受过BRCA基因检测,以了解自己对乳腺、卵巢、前列腺等癌症的遗传易感性。其中,约有5%的人得知,自己携带了VUS突变。对于其他基因检测,比例可能更高:在一项研究中,近20%的检测得出了存在VUS突变的结果。

“这是很大的不确定性。”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罗伯特·克利兹曼(Robert Klitzman)说,“基因检测不像怀孕检测那么简单:你要么怀孕了,要么没怀孕。基因检测更像是天气预报。”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解读VUS的概率、如何面对它的不确定性。

科学家调查了一群接受过BRCA基因检测的女性。这个群体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检测结果明确的——不论是致病还是良性,一类是检测结果不确定或未提供有用信息的。他们发现,在拿到结果一年后,后者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明显超过前者。一项随访研究显示,个体从检测结果中解读出来的风险越高,其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就越低,也越容易受到严重的长期困扰。

在测序结果出炉之前,奇卡雷拉就基于家族病史,接受了双乳切除手术。对她自己而言,她将来会不会患上乳腺癌,这个问题已经有解,而且是最坏的解。但她还想知道,自己的儿女有没有遗传到癌症风险。和很多家庭一样,他们也渐渐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基因测序,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有突变,才正常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基因突变者。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人类的30亿个DNA碱基对亘古不变,就像镌刻在纪念碑上的文字,只是偶尔才会有小小的改动。科学家曾以为,DNA突变大体都是有害的。

大概20年前,也就在千禧年前后,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的逐步完成,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对突变的看法完全错了。基因突变并不是罕见现象,也不一定会损害健康,其实,它们在人类基因组中比比皆是。每个普通人都会携带约400个独一无二的突变,大部分都与我们相安无事。

瑞典医疗中心的遗传学顾问罗伯特·雷斯塔(Robert Resta)说:“我们发现,突变是一种常态。有突变才正常。我们看待人类基因组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你要是找不到突变,那很可能是机器出了故障。”

基因组合检测是指在大量基因中寻找突变,这种检测几乎肯定能测出一个VUS,斯坦福大学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的基因顾问科琳·卡莱舒(Colleen Caleshu)说。“检测的基因越多,你发现的变异也就越多。”她说,“我们的基因中存在无数的变异,多数都极为罕见,而且因为罕见而无法解释。”简而言之,我们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去分析我们看到的结果。

随着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的普及,基因组合检测的使用率不断增加,于是,灰色地带的规模不减反增。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三种:致病、良性或未知,其中“致病”的出现率最低,雷斯塔说。“未知”的可能性比它大得多。

面对这种未知性,要是下不了任何诊断,医生也束手无策,这就容易导致患者家属对医疗体系失望透顶。在找不到明确答案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相信,检测结果中的基因变异就是疾病的根源。卡莱舒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提供检测前咨询,让病人了解检测的风险与局限。她说,她的团队改变了结果的呈现方式,避免患者和医生过度解读VUS。但即便获得了遗传学方面的咨询,不确定性也会让人忧烦不已。

两难抉择

奇卡雷拉目睹了母亲饱受化疗之苦,也亲身经历了同样残酷的治疗方案。如果能获得基因信息,进而通过全方位的筛查、生育规划和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使子孙后代免遭疾病的折磨,那么,她愿意这么去做。

她决定另找一家实验室,复核她的基因检测结果,并要求测序公司Myriad Genetics提供数据。Myriad Genetics拒绝了她的要求。他们拥有这些基因的专利权,外人根本无从获取。

2016年,正当奇卡雷拉连同另外三个同样想拿到完整测序数据的人,准备跟Myriad打官司时,Myriad突然转变立场,奇卡雷拉等人如愿拿到了各自的数据。奇卡雷拉发现,她的其中一个VUS被Myriad重新归类,归入了良性类别,但她对照了基因变异公共数据库后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更改了归类。

“到底谁对呢?这里有两种观点——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一边这么说,另一边却那么说,把我夹在中间,而这会儿,我女儿刚刚在乳房内发现了一个可疑肿块。”

奇卡雷拉等人固然接受了庭外和解,但另一个官司则表明,基因检测的不确定性争议重重,战争才刚刚打响。2016年2月,艾米·威廉姆斯(Amy Williams)因儿子克里斯蒂安之死,起诉了Athena Diagnostics、ADI Holding Company和Quest Diagnostics(Athena母公司)。

克里斯蒂安出生于2005年,看起来是个健康的孩子。但就在那年的圣诞节前,他第一次出现严重的癫痫发作,接着又发作了好几回。尽管接受了无数次的治疗与检测,但始终没有人知道,他的癫痫为何会反复发作。2007年初,他接受了一连串检测,其中包括SCN1A基因测序。执行基因检测的Athena公司出具报告称,克里斯蒂安的SCN1A基因中存在一个VUS。由于找不到明显的遗传学病因,于是医生按照线粒体疾病的疗法,对克里斯蒂安展开了治疗。但他的癫痫还在继续发作,治疗效果微乎其微。

2008年1月5日,克里斯蒂安和家人庆祝了一个晚到的圣诞节,然后上床睡觉。当天拍摄的视频中,克里斯蒂安毫无异样,可谁也不会料到,第二天清晨,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死因被确认为癫痫发作。

六年后,抱着重新生育的希望,威廉姆斯想给自己做一次DNA测序,看看未来的子女会不会患上同样的疾病。这一次,她还是找到了Athena公司,不过,除了拿到自己的检测结果之外,她还要求Athena给出2007年克里斯蒂安接受检测时,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在修改过的报告中,她发现,克里斯蒂安的VUS已被重新归类为致病突变,也就是说,他患有一种名为Dravet 的综合症,也称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而当年用来治疗婴幼儿(包括克里斯蒂安在内)癫痫的多种药物,对Dravet 综合症患儿来说,都是具有毒性的,并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威廉姆斯认为,这意味着,当初的治疗反而加重了克里斯蒂安的病情。

现在,她想让Athena给出解释:它是何时将这个变异重新归类的,还有,它为何要将其重新归类。Athena拒绝给出说法,于是,威廉姆斯提起诉讼。

她的指控内容包括,在克里斯蒂安接受检测之前,Athena就掌握了充分的信息,足以将他的变异归为致病突变,这样,他当初就能接受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或许就不会死于与Dravet综合症相关的癫痫发作。

Athena及另外两家公司否认了这些指控,称诉讼应被驳回。他们表示,2007年的实验室报告就曾强调:测试结果尚无定论,Dravet综合症有可能是导致克里斯蒂安癫痫发作的一种病因,但不能作为影响治疗的依据,并强烈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尤其是对父母进行检测。尽管这些后续检测无需再支付额外费用,但当时,该建议并未被威廉姆斯采纳。他们还指出,只有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对于这场法律诉讼,Athena的母公司Quest拒绝发表评论,但因为这场官司,基因测序领域的很多人都开始思考未来,考虑自己需要做出何种改变。

这场官司折射出了当下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精神折磨。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临床基因测序实验室,还是他们共享基因变异数据的方式,或是对这些数据的解读,都受到了严格的审视。监管机构、研究人员、患者和测序实验室必须携手并进,改进这些过程。

没有答案的答案

泰斯·比奇洛(Tess Bigelow)是个活泼的七岁女孩。她出生于2009年11月,可没过几个月,父母就发现了不对劲:她既不会翻身,也没有呈现出阶段式的生长发育。到2010年6月时,她的父母意识到,女儿一定是有了严重的问题。

泰斯一天天长大,但迟迟不会说话,也不会与人交流,走路和站立也都有问题。经过一场全面的身体检查,大家仍然一无所知。于是,遗传学专家推荐试一试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团队有信心能从中找到答案,但也提醒比奇洛一家,不要抱太大希望。泰斯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她的USP7基因中存在突变,但至于这个突变是不是致病的根源,谁也说不清。

“不管他们怎么提醒,你都相信会得到答案。结果一句不确定就完了,这让人很难接受。”泰斯的父亲说。

他开始了解一切与USP7有关的信息,但这方面的信息并不多。研究人员才刚刚开始研究这种基因的功能,泰斯的父亲也找不到第二个检测出USP7变异的家庭。于是,他就想,不妨让其他家庭主动来找他。2015年8月的一个深夜,他在Facebook上写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女儿的症状,并附上了测序结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点击了“分享”的图标。

文章一下子就传播开来。文章引起了休斯顿贝勒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斯汀·沙夫(Christian Schaaf)的注意。当时,沙夫正好在研究USP7以及与普瑞德威利症候群有关的其它基因。

USP7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回收再利用机制,能确保细胞及时去除垃圾,防止受损或退役蛋白质的累积,但也不能去除得太快,以免误伤健康蛋白质。沙夫怀疑,USP7基因缺陷可能致病,于是将贝勒医学院的测序数据库,以及其他基因组数据库搜了个遍,找到了七例USP7变异患儿的临床病例。

Facebook文章发出去的当天,泰斯的父亲就收到了麦克·方廷(Mike Fountain)的电子邮件。方廷曾与沙夫共同撰写了有关USP7突变的论文。在第二天的电话中,方廷描述了其他七个患儿的一系列症状,发现跟泰斯高度相似。证据似乎十分有力,但只有进行更多的实验室研究,他们才能确定,这就是泰斯的病因。

同很多罕见病患儿的家长一样,泰斯的父亲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确定性。但他开始和其他家长、患者一道,通过MyGene2这样的门户网站,共享自己的基因数据,以期帮助他人。MyGene2由迈克尔·班沙德(Michael Bamshad)和Jessica Chong创建,旨在让人们共享自己的基因数据,以支持科研,同时寻找面临类似问题的家庭。与此同时,其他倡议也纷纷涌现,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做法能减少基因测序结果的不确定性。

随着大型测序研究的结果不断累积,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将越来越小。临床医学遗传学家海蒂·雷姆(Heidi Rehm)说,就比如外显子组聚合联盟,该倡议的一些初步结果是,一些VUS结果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重新归类,而且几乎都是归为“良性”。这再次显示了全人类的基因蓝图中,普通变异的数量之巨。

要真正了解人类的基因变异,科学家需要对数千万人进行测序。而要获得如此多的数据,唯一的办法就是数据共享。

但无论数据库多么完善,无论有多少人接受基因组测序,不确定性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细胞每一次自我分裂并复制DNA,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对于苦苦寻找答案的病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的确令人抓狂,但它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本身一样,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基因蓝图之中,无法磨灭。

翻译 | 雁行;校对 | 其奇;来源 |arstechnic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基因检测的这种缺陷,也许会扼杀它的未来

随着大型测序研究的结果不断累积,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将越来越小。

文|造就

“细胞每一次自我分裂并复制DNA,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在医药领域,遗传学的引入有助于提升精度、完善诊断,以及推行因人施治,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本文作者卡丽·阿诺德(Carrie Arnold)采访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对他们而言,基因测试带给他们的,只有未解的谜团。

57岁的安玛丽·奇卡雷拉(AnneMarie Ciccarella)自认为很了解乳腺癌。她的母亲1987年被诊断为乳腺癌,家里几个亲戚也都患有这种疾病。因此,当医生在她的一侧乳房内发现可疑肿块时(后来证明是恶性肿瘤),她立刻作了一项检测,在自己的两个BRCA基因中寻找变异。在乳腺癌高发的家庭中,大约20%都是这两个基因出了问题。

奇卡雷拉以为结果会是阳性,其实不然。他们只找到一个VUS,中文全名叫“重要性未知或不确定的基因变异”——它同时存在于奇卡雷拉的BRCA1和BRCA2基因中。不同于已知的致病突变或良性突变,我们对VUS知之甚少,并不清楚它们能否致病。

“我原以为,你要么有基因突变,要么没有。既然我家里有那么多癌症病人,我应该也会携带突变。我没想到竟还有第三个类别,而且数量那么庞大。”她说,“我什么信息都没得到,只换来一个巨大的问号,真是浪费了我的鲜血。”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数千人接受过BRCA基因检测,以了解自己对乳腺、卵巢、前列腺等癌症的遗传易感性。其中,约有5%的人得知,自己携带了VUS突变。对于其他基因检测,比例可能更高:在一项研究中,近20%的检测得出了存在VUS突变的结果。

“这是很大的不确定性。”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罗伯特·克利兹曼(Robert Klitzman)说,“基因检测不像怀孕检测那么简单:你要么怀孕了,要么没怀孕。基因检测更像是天气预报。”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解读VUS的概率、如何面对它的不确定性。

科学家调查了一群接受过BRCA基因检测的女性。这个群体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检测结果明确的——不论是致病还是良性,一类是检测结果不确定或未提供有用信息的。他们发现,在拿到结果一年后,后者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明显超过前者。一项随访研究显示,个体从检测结果中解读出来的风险越高,其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就越低,也越容易受到严重的长期困扰。

在测序结果出炉之前,奇卡雷拉就基于家族病史,接受了双乳切除手术。对她自己而言,她将来会不会患上乳腺癌,这个问题已经有解,而且是最坏的解。但她还想知道,自己的儿女有没有遗传到癌症风险。和很多家庭一样,他们也渐渐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基因测序,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有突变,才正常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基因突变者。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人类的30亿个DNA碱基对亘古不变,就像镌刻在纪念碑上的文字,只是偶尔才会有小小的改动。科学家曾以为,DNA突变大体都是有害的。

大概20年前,也就在千禧年前后,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的逐步完成,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对突变的看法完全错了。基因突变并不是罕见现象,也不一定会损害健康,其实,它们在人类基因组中比比皆是。每个普通人都会携带约400个独一无二的突变,大部分都与我们相安无事。

瑞典医疗中心的遗传学顾问罗伯特·雷斯塔(Robert Resta)说:“我们发现,突变是一种常态。有突变才正常。我们看待人类基因组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你要是找不到突变,那很可能是机器出了故障。”

基因组合检测是指在大量基因中寻找突变,这种检测几乎肯定能测出一个VUS,斯坦福大学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的基因顾问科琳·卡莱舒(Colleen Caleshu)说。“检测的基因越多,你发现的变异也就越多。”她说,“我们的基因中存在无数的变异,多数都极为罕见,而且因为罕见而无法解释。”简而言之,我们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去分析我们看到的结果。

随着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的普及,基因组合检测的使用率不断增加,于是,灰色地带的规模不减反增。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三种:致病、良性或未知,其中“致病”的出现率最低,雷斯塔说。“未知”的可能性比它大得多。

面对这种未知性,要是下不了任何诊断,医生也束手无策,这就容易导致患者家属对医疗体系失望透顶。在找不到明确答案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相信,检测结果中的基因变异就是疾病的根源。卡莱舒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提供检测前咨询,让病人了解检测的风险与局限。她说,她的团队改变了结果的呈现方式,避免患者和医生过度解读VUS。但即便获得了遗传学方面的咨询,不确定性也会让人忧烦不已。

两难抉择

奇卡雷拉目睹了母亲饱受化疗之苦,也亲身经历了同样残酷的治疗方案。如果能获得基因信息,进而通过全方位的筛查、生育规划和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使子孙后代免遭疾病的折磨,那么,她愿意这么去做。

她决定另找一家实验室,复核她的基因检测结果,并要求测序公司Myriad Genetics提供数据。Myriad Genetics拒绝了她的要求。他们拥有这些基因的专利权,外人根本无从获取。

2016年,正当奇卡雷拉连同另外三个同样想拿到完整测序数据的人,准备跟Myriad打官司时,Myriad突然转变立场,奇卡雷拉等人如愿拿到了各自的数据。奇卡雷拉发现,她的其中一个VUS被Myriad重新归类,归入了良性类别,但她对照了基因变异公共数据库后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更改了归类。

“到底谁对呢?这里有两种观点——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一边这么说,另一边却那么说,把我夹在中间,而这会儿,我女儿刚刚在乳房内发现了一个可疑肿块。”

奇卡雷拉等人固然接受了庭外和解,但另一个官司则表明,基因检测的不确定性争议重重,战争才刚刚打响。2016年2月,艾米·威廉姆斯(Amy Williams)因儿子克里斯蒂安之死,起诉了Athena Diagnostics、ADI Holding Company和Quest Diagnostics(Athena母公司)。

克里斯蒂安出生于2005年,看起来是个健康的孩子。但就在那年的圣诞节前,他第一次出现严重的癫痫发作,接着又发作了好几回。尽管接受了无数次的治疗与检测,但始终没有人知道,他的癫痫为何会反复发作。2007年初,他接受了一连串检测,其中包括SCN1A基因测序。执行基因检测的Athena公司出具报告称,克里斯蒂安的SCN1A基因中存在一个VUS。由于找不到明显的遗传学病因,于是医生按照线粒体疾病的疗法,对克里斯蒂安展开了治疗。但他的癫痫还在继续发作,治疗效果微乎其微。

2008年1月5日,克里斯蒂安和家人庆祝了一个晚到的圣诞节,然后上床睡觉。当天拍摄的视频中,克里斯蒂安毫无异样,可谁也不会料到,第二天清晨,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死因被确认为癫痫发作。

六年后,抱着重新生育的希望,威廉姆斯想给自己做一次DNA测序,看看未来的子女会不会患上同样的疾病。这一次,她还是找到了Athena公司,不过,除了拿到自己的检测结果之外,她还要求Athena给出2007年克里斯蒂安接受检测时,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在修改过的报告中,她发现,克里斯蒂安的VUS已被重新归类为致病突变,也就是说,他患有一种名为Dravet 的综合症,也称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而当年用来治疗婴幼儿(包括克里斯蒂安在内)癫痫的多种药物,对Dravet 综合症患儿来说,都是具有毒性的,并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威廉姆斯认为,这意味着,当初的治疗反而加重了克里斯蒂安的病情。

现在,她想让Athena给出解释:它是何时将这个变异重新归类的,还有,它为何要将其重新归类。Athena拒绝给出说法,于是,威廉姆斯提起诉讼。

她的指控内容包括,在克里斯蒂安接受检测之前,Athena就掌握了充分的信息,足以将他的变异归为致病突变,这样,他当初就能接受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或许就不会死于与Dravet综合症相关的癫痫发作。

Athena及另外两家公司否认了这些指控,称诉讼应被驳回。他们表示,2007年的实验室报告就曾强调:测试结果尚无定论,Dravet综合症有可能是导致克里斯蒂安癫痫发作的一种病因,但不能作为影响治疗的依据,并强烈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尤其是对父母进行检测。尽管这些后续检测无需再支付额外费用,但当时,该建议并未被威廉姆斯采纳。他们还指出,只有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对于这场法律诉讼,Athena的母公司Quest拒绝发表评论,但因为这场官司,基因测序领域的很多人都开始思考未来,考虑自己需要做出何种改变。

这场官司折射出了当下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精神折磨。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临床基因测序实验室,还是他们共享基因变异数据的方式,或是对这些数据的解读,都受到了严格的审视。监管机构、研究人员、患者和测序实验室必须携手并进,改进这些过程。

没有答案的答案

泰斯·比奇洛(Tess Bigelow)是个活泼的七岁女孩。她出生于2009年11月,可没过几个月,父母就发现了不对劲:她既不会翻身,也没有呈现出阶段式的生长发育。到2010年6月时,她的父母意识到,女儿一定是有了严重的问题。

泰斯一天天长大,但迟迟不会说话,也不会与人交流,走路和站立也都有问题。经过一场全面的身体检查,大家仍然一无所知。于是,遗传学专家推荐试一试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团队有信心能从中找到答案,但也提醒比奇洛一家,不要抱太大希望。泰斯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她的USP7基因中存在突变,但至于这个突变是不是致病的根源,谁也说不清。

“不管他们怎么提醒,你都相信会得到答案。结果一句不确定就完了,这让人很难接受。”泰斯的父亲说。

他开始了解一切与USP7有关的信息,但这方面的信息并不多。研究人员才刚刚开始研究这种基因的功能,泰斯的父亲也找不到第二个检测出USP7变异的家庭。于是,他就想,不妨让其他家庭主动来找他。2015年8月的一个深夜,他在Facebook上写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女儿的症状,并附上了测序结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点击了“分享”的图标。

文章一下子就传播开来。文章引起了休斯顿贝勒医学院遗传学家克里斯汀·沙夫(Christian Schaaf)的注意。当时,沙夫正好在研究USP7以及与普瑞德威利症候群有关的其它基因。

USP7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回收再利用机制,能确保细胞及时去除垃圾,防止受损或退役蛋白质的累积,但也不能去除得太快,以免误伤健康蛋白质。沙夫怀疑,USP7基因缺陷可能致病,于是将贝勒医学院的测序数据库,以及其他基因组数据库搜了个遍,找到了七例USP7变异患儿的临床病例。

Facebook文章发出去的当天,泰斯的父亲就收到了麦克·方廷(Mike Fountain)的电子邮件。方廷曾与沙夫共同撰写了有关USP7突变的论文。在第二天的电话中,方廷描述了其他七个患儿的一系列症状,发现跟泰斯高度相似。证据似乎十分有力,但只有进行更多的实验室研究,他们才能确定,这就是泰斯的病因。

同很多罕见病患儿的家长一样,泰斯的父亲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确定性。但他开始和其他家长、患者一道,通过MyGene2这样的门户网站,共享自己的基因数据,以期帮助他人。MyGene2由迈克尔·班沙德(Michael Bamshad)和Jessica Chong创建,旨在让人们共享自己的基因数据,以支持科研,同时寻找面临类似问题的家庭。与此同时,其他倡议也纷纷涌现,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做法能减少基因测序结果的不确定性。

随着大型测序研究的结果不断累积,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将越来越小。临床医学遗传学家海蒂·雷姆(Heidi Rehm)说,就比如外显子组聚合联盟,该倡议的一些初步结果是,一些VUS结果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重新归类,而且几乎都是归为“良性”。这再次显示了全人类的基因蓝图中,普通变异的数量之巨。

要真正了解人类的基因变异,科学家需要对数千万人进行测序。而要获得如此多的数据,唯一的办法就是数据共享。

但无论数据库多么完善,无论有多少人接受基因组测序,不确定性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细胞每一次自我分裂并复制DNA,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对于苦苦寻找答案的病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的确令人抓狂,但它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本身一样,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基因蓝图之中,无法磨灭。

翻译 | 雁行;校对 | 其奇;来源 |arstechnic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