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发行烂到流脓,但电影媒体开始带种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发行烂到流脓,但电影媒体开始带种了

在同一天里,新浪、腾讯和时光网分别发布三篇深度报道,全都针对电影发行。三篇文章一起清晰地勾勒出当下中国的电影发行的运行方式。总结起来,就是这个行当充满了欺诈、腐败及违法乱纪,即便是一些轻微的、看起来并不触犯法律的作为,无疑也有违商业道德。

图片来源:网络

文|徐元

像商量好的一样,同一天里,新浪娱乐发表了《中国电影发行黑幕大起底》,腾讯娱乐发表了《全面揭秘电影院排片潜规则》,时光网发表了《独家调查:消失的预告片》。

三篇原文报道如下:

腾讯:http://ent.qq.com/original/guiquan/g179.html

新浪:http://ent.sina.com.cn/f/m/youliao74/

时光:http://news.mtime.com/2015/06/03/1543218.html

三篇深度报道,全都针对电影发行,谈得都很严肃,三篇连读,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当下中国的电影发行是怎么运作的。总结起来,就是这个行当充满了欺诈、腐败及违法乱纪,即便是一些轻微的、看起来并不触犯法律的作为,无疑也有违商业道德。

一,这个行业病了

发行方为了让影片能在影院上映,尽可能多地产出票房,会在合同之外再对院线或影院“返点”,还会联合广告品牌主和电商网站“买票房”,以制造高票房假象——不但有媒体宣传效果,更能排挤同期对手而获得更高的排片率。

对放映方(院线、影院管理公司、单体影院)而言,他们不但默契地在返点和买票房上与片方联手舞弊,为了独占利益,还会挪票房、偷票房,相形之下,他们掐掉电影的贴片广告、特别是预告片,而在正片之前播放自主招商的广告,已经算是小儿科了。

这些乱象,已经是行业半公开的秘密。返点、买票房,暂时看还在规则许可之内,而挪票房、偷票房,则完全就是毋庸置疑的盗窃和诈骗了,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商业犯罪。但即便尚处在模糊地带,片方自己花钱“买票房”,当然也是恶劣的作弊,再加上“情节”稍轻的返点,这就是不正当竞争,至少应该予以行政处罚。

然而遗憾的是,涉嫌经济犯罪的“偷票房”,是中国电影界的几十年顽疾,至今没有有效的制裁措施,新兴的“买票房”,更没有引起任何监管。

我们整个国家欠缺契约精神、漠视商业伦理、立法执法不力的现实,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毕竟连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电影圈的胡作非为也就不难想象了。不过,当下红火的中国电影行业,已经引入了数字放映、秘钥加密、卫星传输、联网售票等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却依然不能有效地监管监督,(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却从不马虎),不得不说,法律法规的缺席、官方的不作为,实在难辞其咎。

《电影法》讨论已有30年,进入立法环节已有20年,但是在2011年底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面世、进入国务院法制办之后,时至今日也没有后续的立法动作。而且,即便在这部草案中,也没有对偷票房制订出任何具体的处罚条款。而除此之外,有关部门的若干份“通知”里,虽然涉及到了透漏瞒报,然而处理、处罚细则依然含混而“轻微”,特别是始终没有依照“涉案金额”定下具体的罚则。

如果说早年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低、取证难(因为没有计算机售票系统),特别是“透漏瞒报”的主体实则都是各地的国营影院,它们要么是省级市级电影公司的“亲儿子”,要么属于某些国营企事业单位,没法管也管不了,那么在最近几年,随着电影票房的节节攀升、放映业主要由民营资本担纲的变化,担任裁判员的官方就理应在制度设计上拿出办法了,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当下的“监片”基本主要依靠发行方自己承担,面对大额或巨额的透漏瞒报,中影以及如专职的监片企业众大合联公司(由中影华谊博纳等几大公司合组),只不过能开出小额罚单或最多“暂停供片”,这样不痛不痒的处理,根本缺乏打击力度。只要这个“行当”继续缺少税收、司法等公权力部门的介入,屡禁不止也就毫不让人意外了。

另一方面,合法但显然不合理的“买票房”,正在变成新的行业规则。这套自欺欺人的把戏,涉及到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成因复杂,操作上更是曲折,难以为外人道。初看起来,这是片方自掏腰包“包场”,拿出了真金白银来买自己电影的电影票,似乎无可厚非,或者说只是变成了宣传营销的一环。然而,比起大多数只是单体影院“作恶”的偷票房,片方、电商、影院三方合谋的买票房,却凸显出了一个巨大的、针对消费者的欺诈场面,更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负面作用。因为,强盗、小偷(透漏瞒报)更多只是“个体”,他们终归只是某种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而把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弄虚作假变成了一个常态,进而把大多数从业者都拖下水,这才是某种集体性的“道德沦丧”的悲剧。

 

备注:关于“买票房”,新浪的专题报道解释得不够清晰。由于发行、放映必须分账,并且还有作为分账保底价格的“最低限价”,实际上出资买票房的发行方往往都是通过不大的金额“制造”出了两倍以上的“票房额”,如今再有舍得砸钱补贴的电商,一部分成本也转嫁到了后者身上。

 

简单说,发行方和电商联手用“小钱”炮制出了看上去是“大钱”的票房数值,实际支出的只是应付给影院的保底分账比例及国家税费,用新浪专题最极致的例子来说,甚至可以用8.3元“做”出100元的账面票房。

二,媒体人的告别?

三个网站,三篇报道,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巧合的是,这一周里,国内主流新闻媒体上,更多的内容一是针对“沉船”事件中媒体“歌功颂德”倾向的讨论,二是对《南都》记者卧底揭发高考替考的表扬——并非一般意义的新闻报道,媒体及媒体人本身,成了全民话题。

而在记者编辑们自己的圈子里,“媒体人的告别”也是一个关键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上周写下了《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梳理了近年来财经媒体的衰落、媒体人的边缘化。伴随着纸媒的式微,大量媒体人转行、转型、创业,似乎“媒体人”真的到了穷途末路。

不过,新浪、腾讯、时光不约而同的出手,也是又一次在反驳这种论调。三篇调查报道,尽管还有一些遗憾和缺漏,但花时间、耗精力、费人手,整合几十人的采访以编撰出图文稿件,并在受众广泛的媒介上呈现,毕竟只能是“传统媒体”的手笔。所以,虽然我们的媒体都有“喉舌”之嫌、虽然自上而下的传统媒体正要被汹涌的自媒体取代,但专业媒体平台、专业媒体人,依然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必不可缺的组成。

我们此间的媒体人,从来都不是西方同行那样的“无冕之王”,到了手机全面占领我们手眼脑的今天,更是和当年可以拿着记者证而高人一等的时代作别了。今天的媒体人又苦又穷,这是真相,而他们“投身媒体”的动机,有些固然是怀揣理想抱负,有些不过是找一份还过得去能糊口的工作,这也是真相。媒体工作不必神圣化,媒体人也不该满腹牢骚,不要说敝国,其实世界上哪份工作真的自由又快乐还有钱?旧人离开了,新人也会顶上,要紧的是,在岗的时候,那就“打好这份工”,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最应该的是多读读书,“有文化”一点,采访、写作、报道时凭着良心行事。实在还不行,转行好了。总之,大事大局左右不了,那就独善其身吧。

三,那么电影媒体人该做点什么

(说来惭愧,本人从事媒体业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从2006年起就算是个电影媒体人了。当然没有什么成就,不过瞎混日子。)

看到新浪腾讯时光同一天发出三份产业报道的时候,我是又惊又喜的,它们不但普及了电影发行行业不堪的内幕真相,而且的确有可能会对这种种怪现状产生一定的反制。

但是我也明白,就像我前几年在时光网效力时,同样发表过若干产业调查报道类似,这些夹杂在简直无边无际的新片资讯、明星绯闻之间的“干货”,不但“普通读者”不买账,大量的从业者也并不在乎——这两者都不感兴趣,很少会去点击阅读,或者看完开头几段就放弃了。

这当然是这个“娱乐至死”的大时代要负第一责任。但是,我们日益繁荣的电影业一直欠缺一个或若干个专业、中立的产业媒体(官方色彩过重的《综艺报》和《电影报》至少暂时都不合格),却也显然是制约这个行业的掣肘之一了。依靠综合类媒体,尤其是网站的“娱乐频道”来完成深度的电影产业报道,精神固然可嘉,但效果实在只会是事倍功半。不过,当然这也反映出了,电影行业内部那些乌烟瘴气、违法乱纪,严重到了何等程度,甚至连“娱记”都忍不住要曝光、鞭挞了。

而在如今的电影媒体中,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是编辑记者们对票房和档期新闻的极度痴迷。其实这票房或档期,本是从业者才关心的东西,然而在电影业把票房数字变成重要的宣传伎俩、同时全社会又彻底陷入了财富崇拜的狂热之中以后,聊电影就变成了聊票房,电影记者都变成了票房专家。可是,观众们真的需要知道票房是高是低吗?他们关心的只是好不好看。记者、写手、影评人都在纵论票房,但不客气地说,《速激7》卖到20亿,“会分你一毛钱吗”?

对票房、档期的分析,当然是行业必需,也是“电影财经报道”天然的内容构成,然而现实是,在我们还没有电影财经媒体平台的时候,票房新闻却已泛滥,并且挤占了大量的公众媒体空间。而且,更可恶的是,不少电影媒体人孜孜不倦地聊着票房,但实际他们又非常欠缺真正的电影业财经报道的所需的热情、能力及修养,对中国的、外国的电影工业,他们既不了解也不学习,反而热衷于以讹传讹偏听偏信。

尤其糟糕的是,作为最应当传播电影文化、评判电影品质的这群人,出于各种原因,却偏偏不作为甚至是反作为。中国电影品质不佳,创作者难辞其咎,但是影评人、记者、编辑们,也是从犯。在这个沉瀣一气的泥潭里,拜金和庸俗近乎于仅存的主旋律,于是“底线”也就一次次地被拉低(片方、电商、影院三家合谋的“买票房”,也就是这种风气的又一次体现)。

当然,新浪腾讯时光的“小编”们,还有他们的很多同行,也都在身体力行地反抗这个坏局势,但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的纸上谈兵的书生之议是):一是持续,不但这三家媒体,还应该有更多的媒体深入地报道中国电影业,因为曝光了丑闻和潜规则,不一定对产业有改善,但肯定比不曝光强;二是联合,我们不但期待在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综艺》《好莱坞报道者》或deadline这样的电影产业媒体,也希望电影媒体界能够出现虎嗅网、蓝鲸财经记者平台这样的媒体人联合阵线,毕竟这个产业已经大到了需要有配套的专业垂直财经媒体的时候了;三是改变,作为一个电影传媒工作者,我们真的别再聊票房聊档期,该谈谈电影本身的好坏了。

世间事,经常此消彼长。如吴晓波所言,财经媒体衰落了,不过,娱记们却开始揭露起了电影业的丑恶。大厦坍塌了,但旁边的小平房却点亮了一盏灯,虽然于事无补,不过可能也算一桩小小的幸事。

作者简介: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人间电影指南(微信:rjdy2014,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发行烂到流脓,但电影媒体开始带种了

在同一天里,新浪、腾讯和时光网分别发布三篇深度报道,全都针对电影发行。三篇文章一起清晰地勾勒出当下中国的电影发行的运行方式。总结起来,就是这个行当充满了欺诈、腐败及违法乱纪,即便是一些轻微的、看起来并不触犯法律的作为,无疑也有违商业道德。

图片来源:网络

文|徐元

像商量好的一样,同一天里,新浪娱乐发表了《中国电影发行黑幕大起底》,腾讯娱乐发表了《全面揭秘电影院排片潜规则》,时光网发表了《独家调查:消失的预告片》。

三篇原文报道如下:

腾讯:http://ent.qq.com/original/guiquan/g179.html

新浪:http://ent.sina.com.cn/f/m/youliao74/

时光:http://news.mtime.com/2015/06/03/1543218.html

三篇深度报道,全都针对电影发行,谈得都很严肃,三篇连读,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当下中国的电影发行是怎么运作的。总结起来,就是这个行当充满了欺诈、腐败及违法乱纪,即便是一些轻微的、看起来并不触犯法律的作为,无疑也有违商业道德。

一,这个行业病了

发行方为了让影片能在影院上映,尽可能多地产出票房,会在合同之外再对院线或影院“返点”,还会联合广告品牌主和电商网站“买票房”,以制造高票房假象——不但有媒体宣传效果,更能排挤同期对手而获得更高的排片率。

对放映方(院线、影院管理公司、单体影院)而言,他们不但默契地在返点和买票房上与片方联手舞弊,为了独占利益,还会挪票房、偷票房,相形之下,他们掐掉电影的贴片广告、特别是预告片,而在正片之前播放自主招商的广告,已经算是小儿科了。

这些乱象,已经是行业半公开的秘密。返点、买票房,暂时看还在规则许可之内,而挪票房、偷票房,则完全就是毋庸置疑的盗窃和诈骗了,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商业犯罪。但即便尚处在模糊地带,片方自己花钱“买票房”,当然也是恶劣的作弊,再加上“情节”稍轻的返点,这就是不正当竞争,至少应该予以行政处罚。

然而遗憾的是,涉嫌经济犯罪的“偷票房”,是中国电影界的几十年顽疾,至今没有有效的制裁措施,新兴的“买票房”,更没有引起任何监管。

我们整个国家欠缺契约精神、漠视商业伦理、立法执法不力的现实,是这些问题的根源,毕竟连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电影圈的胡作非为也就不难想象了。不过,当下红火的中国电影行业,已经引入了数字放映、秘钥加密、卫星传输、联网售票等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却依然不能有效地监管监督,(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却从不马虎),不得不说,法律法规的缺席、官方的不作为,实在难辞其咎。

《电影法》讨论已有30年,进入立法环节已有20年,但是在2011年底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面世、进入国务院法制办之后,时至今日也没有后续的立法动作。而且,即便在这部草案中,也没有对偷票房制订出任何具体的处罚条款。而除此之外,有关部门的若干份“通知”里,虽然涉及到了透漏瞒报,然而处理、处罚细则依然含混而“轻微”,特别是始终没有依照“涉案金额”定下具体的罚则。

如果说早年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低、取证难(因为没有计算机售票系统),特别是“透漏瞒报”的主体实则都是各地的国营影院,它们要么是省级市级电影公司的“亲儿子”,要么属于某些国营企事业单位,没法管也管不了,那么在最近几年,随着电影票房的节节攀升、放映业主要由民营资本担纲的变化,担任裁判员的官方就理应在制度设计上拿出办法了,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当下的“监片”基本主要依靠发行方自己承担,面对大额或巨额的透漏瞒报,中影以及如专职的监片企业众大合联公司(由中影华谊博纳等几大公司合组),只不过能开出小额罚单或最多“暂停供片”,这样不痛不痒的处理,根本缺乏打击力度。只要这个“行当”继续缺少税收、司法等公权力部门的介入,屡禁不止也就毫不让人意外了。

另一方面,合法但显然不合理的“买票房”,正在变成新的行业规则。这套自欺欺人的把戏,涉及到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成因复杂,操作上更是曲折,难以为外人道。初看起来,这是片方自掏腰包“包场”,拿出了真金白银来买自己电影的电影票,似乎无可厚非,或者说只是变成了宣传营销的一环。然而,比起大多数只是单体影院“作恶”的偷票房,片方、电商、影院三方合谋的买票房,却凸显出了一个巨大的、针对消费者的欺诈场面,更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上的负面作用。因为,强盗、小偷(透漏瞒报)更多只是“个体”,他们终归只是某种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而把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弄虚作假变成了一个常态,进而把大多数从业者都拖下水,这才是某种集体性的“道德沦丧”的悲剧。

 

备注:关于“买票房”,新浪的专题报道解释得不够清晰。由于发行、放映必须分账,并且还有作为分账保底价格的“最低限价”,实际上出资买票房的发行方往往都是通过不大的金额“制造”出了两倍以上的“票房额”,如今再有舍得砸钱补贴的电商,一部分成本也转嫁到了后者身上。

 

简单说,发行方和电商联手用“小钱”炮制出了看上去是“大钱”的票房数值,实际支出的只是应付给影院的保底分账比例及国家税费,用新浪专题最极致的例子来说,甚至可以用8.3元“做”出100元的账面票房。

二,媒体人的告别?

三个网站,三篇报道,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巧合的是,这一周里,国内主流新闻媒体上,更多的内容一是针对“沉船”事件中媒体“歌功颂德”倾向的讨论,二是对《南都》记者卧底揭发高考替考的表扬——并非一般意义的新闻报道,媒体及媒体人本身,成了全民话题。

而在记者编辑们自己的圈子里,“媒体人的告别”也是一个关键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上周写下了《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梳理了近年来财经媒体的衰落、媒体人的边缘化。伴随着纸媒的式微,大量媒体人转行、转型、创业,似乎“媒体人”真的到了穷途末路。

不过,新浪、腾讯、时光不约而同的出手,也是又一次在反驳这种论调。三篇调查报道,尽管还有一些遗憾和缺漏,但花时间、耗精力、费人手,整合几十人的采访以编撰出图文稿件,并在受众广泛的媒介上呈现,毕竟只能是“传统媒体”的手笔。所以,虽然我们的媒体都有“喉舌”之嫌、虽然自上而下的传统媒体正要被汹涌的自媒体取代,但专业媒体平台、专业媒体人,依然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必不可缺的组成。

我们此间的媒体人,从来都不是西方同行那样的“无冕之王”,到了手机全面占领我们手眼脑的今天,更是和当年可以拿着记者证而高人一等的时代作别了。今天的媒体人又苦又穷,这是真相,而他们“投身媒体”的动机,有些固然是怀揣理想抱负,有些不过是找一份还过得去能糊口的工作,这也是真相。媒体工作不必神圣化,媒体人也不该满腹牢骚,不要说敝国,其实世界上哪份工作真的自由又快乐还有钱?旧人离开了,新人也会顶上,要紧的是,在岗的时候,那就“打好这份工”,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最应该的是多读读书,“有文化”一点,采访、写作、报道时凭着良心行事。实在还不行,转行好了。总之,大事大局左右不了,那就独善其身吧。

三,那么电影媒体人该做点什么

(说来惭愧,本人从事媒体业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从2006年起就算是个电影媒体人了。当然没有什么成就,不过瞎混日子。)

看到新浪腾讯时光同一天发出三份产业报道的时候,我是又惊又喜的,它们不但普及了电影发行行业不堪的内幕真相,而且的确有可能会对这种种怪现状产生一定的反制。

但是我也明白,就像我前几年在时光网效力时,同样发表过若干产业调查报道类似,这些夹杂在简直无边无际的新片资讯、明星绯闻之间的“干货”,不但“普通读者”不买账,大量的从业者也并不在乎——这两者都不感兴趣,很少会去点击阅读,或者看完开头几段就放弃了。

这当然是这个“娱乐至死”的大时代要负第一责任。但是,我们日益繁荣的电影业一直欠缺一个或若干个专业、中立的产业媒体(官方色彩过重的《综艺报》和《电影报》至少暂时都不合格),却也显然是制约这个行业的掣肘之一了。依靠综合类媒体,尤其是网站的“娱乐频道”来完成深度的电影产业报道,精神固然可嘉,但效果实在只会是事倍功半。不过,当然这也反映出了,电影行业内部那些乌烟瘴气、违法乱纪,严重到了何等程度,甚至连“娱记”都忍不住要曝光、鞭挞了。

而在如今的电影媒体中,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是编辑记者们对票房和档期新闻的极度痴迷。其实这票房或档期,本是从业者才关心的东西,然而在电影业把票房数字变成重要的宣传伎俩、同时全社会又彻底陷入了财富崇拜的狂热之中以后,聊电影就变成了聊票房,电影记者都变成了票房专家。可是,观众们真的需要知道票房是高是低吗?他们关心的只是好不好看。记者、写手、影评人都在纵论票房,但不客气地说,《速激7》卖到20亿,“会分你一毛钱吗”?

对票房、档期的分析,当然是行业必需,也是“电影财经报道”天然的内容构成,然而现实是,在我们还没有电影财经媒体平台的时候,票房新闻却已泛滥,并且挤占了大量的公众媒体空间。而且,更可恶的是,不少电影媒体人孜孜不倦地聊着票房,但实际他们又非常欠缺真正的电影业财经报道的所需的热情、能力及修养,对中国的、外国的电影工业,他们既不了解也不学习,反而热衷于以讹传讹偏听偏信。

尤其糟糕的是,作为最应当传播电影文化、评判电影品质的这群人,出于各种原因,却偏偏不作为甚至是反作为。中国电影品质不佳,创作者难辞其咎,但是影评人、记者、编辑们,也是从犯。在这个沉瀣一气的泥潭里,拜金和庸俗近乎于仅存的主旋律,于是“底线”也就一次次地被拉低(片方、电商、影院三家合谋的“买票房”,也就是这种风气的又一次体现)。

当然,新浪腾讯时光的“小编”们,还有他们的很多同行,也都在身体力行地反抗这个坏局势,但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的纸上谈兵的书生之议是):一是持续,不但这三家媒体,还应该有更多的媒体深入地报道中国电影业,因为曝光了丑闻和潜规则,不一定对产业有改善,但肯定比不曝光强;二是联合,我们不但期待在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综艺》《好莱坞报道者》或deadline这样的电影产业媒体,也希望电影媒体界能够出现虎嗅网、蓝鲸财经记者平台这样的媒体人联合阵线,毕竟这个产业已经大到了需要有配套的专业垂直财经媒体的时候了;三是改变,作为一个电影传媒工作者,我们真的别再聊票房聊档期,该谈谈电影本身的好坏了。

世间事,经常此消彼长。如吴晓波所言,财经媒体衰落了,不过,娱记们却开始揭露起了电影业的丑恶。大厦坍塌了,但旁边的小平房却点亮了一盏灯,虽然于事无补,不过可能也算一桩小小的幸事。

作者简介: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人间电影指南(微信:rjdy2014,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