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杨诗煜
不停颤抖的手让他们扣不上衬衫的纽扣,端不起桌上的茶杯;疾病导致的行动障碍,使他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挪动。得了这种病,他们开始害怕出现在公众场合,一点一点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有的还患上抑郁症。这些症状都符合帕金森病的表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这类疾病中,PD的常见度仅次于阿兹海默症。这种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患者静止时,手和嘴常发生不自主的震颤、行动缓慢、肌肉僵直,此外还伴随着认知和精神障碍、抑郁等。最重要的是,帕金森病情发展只能尽量控制,无法逆转。
根据《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现状》显示,中国50岁以上PD发病率为0.5%,60岁是1%。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此病的发病率又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因此帕金森病患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约300万,每年新发人数达10万以上。
帕金森病病因不明,小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但是,这些有家族遗传背景的患者,可能不会到老年才发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基因突变,40岁不到就发病,他们得的这种,叫青少年型帕金森病,这群患者,占帕金森病所有患者的10%。
左旋多巴是迄今为止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长期使用这款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能力的波动。家庭看护者联盟(Family Caregiver Alliance)提到,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引起“开关现象”的发作。
“开关现象”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出现的药效波动现象,是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关”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肢体僵直和运动不能,就像被突然断电的机器人,“开”则表现为尽管未采取任何治疗手段,患者肢体僵硬等情况突然消失,可自如活动。这种变化速度非常快,且不可预测,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生活负担。
2018年,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彪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目前中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00万,帕金森病人数量在250万到300万之间,预测到2030年有500万的帕金森病人。现在中国的病人数已经占全球一半,到2030年大概占57%,全球数量第一。
帕金森病日益增加的患者人数、病情的严重性、以及目前治疗药物的局限性,都代表着帕金森病患者不应该只在今天获得关注,他们需要新的研发进展和有效治疗手段。
3月12日,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单剂量尼洛替尼在帕金森病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a single dose Nilotinib in individual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的文献,指出诺华的血液肿瘤药物尼洛替尼在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2期试验中得到了积极的结果。
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尼洛替尼可以降低患者毒性α-突触核蛋白团块的水平,从而增加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的丢失可导致运动功能出现问题,也就是帕金森病中常见的协调功能受损。
3月29日,Axovant公司也宣布,其在研的基因疗法AXO-Lenti-PD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也正加大力度开展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研发工作。
今年4月10日宣布,绿叶制药研发的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上市注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成功上市后,将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及伴抑郁的帕金森患者,带来福音。
但是,治疗手段的进步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帕金森病发病率逐年高升的现象,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尽早发现并治疗才是有效的措施。
人民日报资料显示,防止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家族中有帕金森病史的中老年,尤其需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加强体育运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可以对帕金森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此外,吃东西以清淡为主,不仅可以预防帕金森病,还可以避免因饮食油腻而罹患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最重要的是,如果发现类似肢体震颤、手抖等早期征兆,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