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参投大股东动力业务平台 中国重工资产注入时间越来越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参投大股东动力业务平台 中国重工资产注入时间越来越近

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有28家研究所,在集团净利润的贡献中约占30%,如果能够改制注入中国重工,将为其带来更好的业绩。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南北车合并所引发的股价飙涨行情使得投资者对于央企合并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

6月12日午后,中国重工(601989.SH)的一纸停牌公告就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南北船合并的预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又称“南船”,下称中船工业)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600150.SH)、中船防务(600685.SH)、钢构工程(600072.SH)等多只个股涨停。

不过,中国重工6月14日晚间的公告打破了这个预期。“本公司拟以持有的动力相关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参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重工)拟打造的动力业务平台公司。公司上述对外投资的方案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涉及本公司发行股份。”中国重工发布公告表示。

但这并未妨碍市场人士的猜测,他们普遍认为中船重工旗下科研院所等优质资产注入中国重工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

早在去年10月,中国重工董秘杨晓英就曾在一次推介会上表示,控股股东中船重工计划将三大类军工优质资产择机注入中国重工,包括中船重工旗下28家科研院所;水中兵器总装、军工电子装备等在内的集团存续军工资产,以及此前集团承诺注入的11家企业。

中船重工集团资产部主任郭同军在上述推介会上表示,集团已经完成对这些院所的分类改制工作,此后会将方案上报国务院,接下来就等国务院出台方案,以及国防科工局、财政部等部委出台实施细则,“我们也不一定会等到文件下来再注入,也有可能在这之前就择机注入。”

中国重工早在去年便开始为资产注入铺路。去年10月13日,中国重工将旗下16家科技产业公司(10家全资和6家直接或间接控股)进行重组整合,拟采取“新设”方式设立了4家控股公司。

在外界看来,中国重工新设的4家控股公司正是为承接集团科研院所资产注入所设计的平台。

“采取‘新设’方式组建了控股公司,有关科技产业公司作为上述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标志着平台公司性质的科技产业集团已经搭建完毕,未来科技控股公司将可能作为科研院所改制上市的载体。”齐鲁证券分析师笃慧认为。

而集团所辖的28所科研院所被外界认为是集团最优质的资产。“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有28家研究所,作为优质资产,在集团净利润的贡献中约占30%,我们认为未来如果能够改制注入,将对上市公司带来明显的业绩增厚。”笃慧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贡献集团利润三成外,中船重工旗下28所科研院所多为海军装备领域的科研院所,承担了我国80%以上的海军主战装备的研制任务,在中船重工集团未注入的存续资产中,科研院所资产占据一半以上。

中船重工官网介绍显示,旗下科研所的技术和产品涉及海洋装备、能源装备、电子通讯、材料环保等领域。其中,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研究所)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蓝”;大名鼎鼎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则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研究所)的作品。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指出,2013年中船重工集团科研设计和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47.89亿元、毛利率30.84%,假设第一批注入资产有10亿元净利润、增发10%股本,业绩增厚将有20%。

值得注意的是,中船重工集团旗下科研院所贡献三成利润还是在部分院所存在“损公肥私”“为个人牟利”的情况下实现的。6月12日晚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第九巡视组对于中船重工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不少院所在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把项目和正常业务转移到私人公司,有的变卖单位资源和知识技术为个人牟利,有的院所和领导人员在产业化公司违规报销大额开支。有的企业和院所的领导和重点岗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外协外包等方面为自己和亲友牟取私利。”中央第九巡视组指出。

针对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表示,“要深入开展科研经费使用、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利益输送问题的专项整治,斩断利益链条;要严肃查处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外协外包等方面为自己和亲友牟取私利等问题,进一步规范这些领域的管理程序,严控廉洁风险,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这或许可以看做是这些科研院所的一次“健康体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重工

2.2k
  • 中国重工:签订近18亿美元超大型油轮新造船合同
  • 多期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中国重工及时任董事长等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参投大股东动力业务平台 中国重工资产注入时间越来越近

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有28家研究所,在集团净利润的贡献中约占30%,如果能够改制注入中国重工,将为其带来更好的业绩。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南北车合并所引发的股价飙涨行情使得投资者对于央企合并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

6月12日午后,中国重工(601989.SH)的一纸停牌公告就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南北船合并的预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又称“南船”,下称中船工业)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600150.SH)、中船防务(600685.SH)、钢构工程(600072.SH)等多只个股涨停。

不过,中国重工6月14日晚间的公告打破了这个预期。“本公司拟以持有的动力相关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参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重工)拟打造的动力业务平台公司。公司上述对外投资的方案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涉及本公司发行股份。”中国重工发布公告表示。

但这并未妨碍市场人士的猜测,他们普遍认为中船重工旗下科研院所等优质资产注入中国重工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

早在去年10月,中国重工董秘杨晓英就曾在一次推介会上表示,控股股东中船重工计划将三大类军工优质资产择机注入中国重工,包括中船重工旗下28家科研院所;水中兵器总装、军工电子装备等在内的集团存续军工资产,以及此前集团承诺注入的11家企业。

中船重工集团资产部主任郭同军在上述推介会上表示,集团已经完成对这些院所的分类改制工作,此后会将方案上报国务院,接下来就等国务院出台方案,以及国防科工局、财政部等部委出台实施细则,“我们也不一定会等到文件下来再注入,也有可能在这之前就择机注入。”

中国重工早在去年便开始为资产注入铺路。去年10月13日,中国重工将旗下16家科技产业公司(10家全资和6家直接或间接控股)进行重组整合,拟采取“新设”方式设立了4家控股公司。

在外界看来,中国重工新设的4家控股公司正是为承接集团科研院所资产注入所设计的平台。

“采取‘新设’方式组建了控股公司,有关科技产业公司作为上述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标志着平台公司性质的科技产业集团已经搭建完毕,未来科技控股公司将可能作为科研院所改制上市的载体。”齐鲁证券分析师笃慧认为。

而集团所辖的28所科研院所被外界认为是集团最优质的资产。“中船重工集团下属有28家研究所,作为优质资产,在集团净利润的贡献中约占30%,我们认为未来如果能够改制注入,将对上市公司带来明显的业绩增厚。”笃慧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贡献集团利润三成外,中船重工旗下28所科研院所多为海军装备领域的科研院所,承担了我国80%以上的海军主战装备的研制任务,在中船重工集团未注入的存续资产中,科研院所资产占据一半以上。

中船重工官网介绍显示,旗下科研所的技术和产品涉及海洋装备、能源装备、电子通讯、材料环保等领域。其中,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研究所)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的摇蓝”;大名鼎鼎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则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702研究所)的作品。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指出,2013年中船重工集团科研设计和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47.89亿元、毛利率30.84%,假设第一批注入资产有10亿元净利润、增发10%股本,业绩增厚将有20%。

值得注意的是,中船重工集团旗下科研院所贡献三成利润还是在部分院所存在“损公肥私”“为个人牟利”的情况下实现的。6月12日晚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第九巡视组对于中船重工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不少院所在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把项目和正常业务转移到私人公司,有的变卖单位资源和知识技术为个人牟利,有的院所和领导人员在产业化公司违规报销大额开支。有的企业和院所的领导和重点岗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外协外包等方面为自己和亲友牟取私利。”中央第九巡视组指出。

针对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表示,“要深入开展科研经费使用、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利益输送问题的专项整治,斩断利益链条;要严肃查处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外协外包等方面为自己和亲友牟取私利等问题,进一步规范这些领域的管理程序,严控廉洁风险,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这或许可以看做是这些科研院所的一次“健康体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