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在北京举办了“高铁自主研发第一油”——昆仑润滑齿轮箱润滑油护行高铁2周年的专题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国内高速铁路事业飞速发展。为了实现高铁的中国自主制造,包括冶金、轴承、型材、润滑油在内的数十个行业,都开始了相关技术自主研发的攻坚。最初国内高铁的生产还需要引进国外技术,如今在大量自主研发技术的支持下,中国高铁已经进入了“中国标准时代”。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是目前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快、运营里程长和技术含量高,这都为国内的相关技术研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中,齿轮箱润滑油被称为高铁的血液,是高铁配套技术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之一。
此前,国内齿轮箱润滑油一直由国外公司垄断。坚持攻关科研几十年后,昆仑润滑成功研发出高铁齿轮箱润滑油,率先通过60万公里实车测试的同时,也于2017年成功地将其应用在“复兴号”上。
这项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
自2017年2月25日起到如今,昆仑润滑高铁齿轮箱油应用在“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已经满两年,单车安全平稳运行两个换油周期达到120万公里,护行总里程超过了5000万公里。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首席科学家伏喜胜介绍称,昆仑润滑油解决了高速轴承难以保持油膜强度的难题,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的高铁世界第一油”的研发。中国石油研发的高铁齿轮箱油核心技术——“齿轮油极压抗磨、复合剂制备及工业化应用”,在2009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润滑油领域唯一的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