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体育电影红到国内,陈可辛要连上《中国女排》和《李娜》两部影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体育电影红到国内,陈可辛要连上《中国女排》和《李娜》两部影片

同是陈可辛执导的两部体育电影将先后登陆大银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斯宇西

“体育+电影”成为了行业新风向。

2018年,包括《我,冰雪女王》、《徒手攀岩》在内,全球共有超30部体育电影,相较2017年增涨了10多部。

而在国内,2019年春节档的《飞驰人生》引人关注,春节档内上映两日即破五亿票房。备受关注的《中国女排》也于近日宣布进军2020年春节档,以助力女排备战东京奥运会。此外,历时4年拍摄的《李娜》也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映。

在好莱坞,体育电影一直是电影界的宠儿。体育电影“燃”的特质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围观竞技体育时的快感,另一方面,以体育人物为原型的主人公大多励志而感人,极易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2018年的第90届奥斯卡,以NBA球星科比为原型的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就一举拿下了最佳动画短片奖,随后又在艾美体育奖中获奖。最佳女配角则由在花样滑冰电影《我,花样女王》中饰演女主妈妈的艾莉森·珍妮(Allison Janney)获得。2019年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徒手攀岩》,同样是一部体育类电影。

除了纪录性,体育电影还兼具了启蒙性的特质。2001年日本电影《水男孩》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群男孩是如何由游泳转为花样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花游只有女性选手的认知——日本花游历史上首位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的男子花游运动员安部笃史就曾表示,自己是在大学期间观看了《水男孩》后,才开始选择练习花游。

《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等经典体育动画动漫也激励着人们走上体育道路,电视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的一记“晴天霹雳”依然是一代人的记忆。

而在故事情节上,体育类电影通常会从多方面体现出现实的无奈与艰辛,竞技场上的胜负输赢以及人性的独立与坚持等,在兼具叙述性与紧张感的同时,为电影增加戏剧张力和可看性。

2017年,《摔跤吧!爸爸》被引入中国。影片刻画了一位有着冠军梦的执着父亲,在克服经济困难、挑战男尊女卑式世俗传统后,成功将两个女儿培养成为了摔跤冠军。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一举创下12.95亿的票房,成为了国内首部超10亿的非好莱坞外国电影。

国产体育电影则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首次制作推出了《女篮五号》故事片,讲述的是解放时期前后运动员不同的命运,以突出家国情怀为主,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质。21世纪以来,国内体育电影也开始转向讲述个人理想的追求,包括体操题材电影《翻滚吧,阿信》和自行车题材电影《破风》在内,都主打青春励志牌。

但不可置否的是,这些电影都以商业为目标导向,影片票房达多也仅停留在几亿左右,很难达到好莱坞级别的电影的水准,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平庸”之作。

相较于“短平快”的喜剧、爱情片,需要大量专业训练为基础的体育电影看起来似乎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不过,在《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大获成功后,国内观众及市场对体育电影的偏好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一旦有好的作品,观众们愿意为此买单。

根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体育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来看,2016年国内参与体育活动人群明显增加,体育产业总值突破两万亿元。愿意为体育消费的人口增长了,国产体育电影也有望成为爆款。

在“体育+电影”成为新风尚的同时,如何挖掘出体育中超越竞技本身的生活的本质、人性的本源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一部好的体育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或许会比一场比赛,更为精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体育电影红到国内,陈可辛要连上《中国女排》和《李娜》两部影片

同是陈可辛执导的两部体育电影将先后登陆大银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斯宇西

“体育+电影”成为了行业新风向。

2018年,包括《我,冰雪女王》、《徒手攀岩》在内,全球共有超30部体育电影,相较2017年增涨了10多部。

而在国内,2019年春节档的《飞驰人生》引人关注,春节档内上映两日即破五亿票房。备受关注的《中国女排》也于近日宣布进军2020年春节档,以助力女排备战东京奥运会。此外,历时4年拍摄的《李娜》也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映。

在好莱坞,体育电影一直是电影界的宠儿。体育电影“燃”的特质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围观竞技体育时的快感,另一方面,以体育人物为原型的主人公大多励志而感人,极易获得观众的认同感。

2018年的第90届奥斯卡,以NBA球星科比为原型的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就一举拿下了最佳动画短片奖,随后又在艾美体育奖中获奖。最佳女配角则由在花样滑冰电影《我,花样女王》中饰演女主妈妈的艾莉森·珍妮(Allison Janney)获得。2019年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徒手攀岩》,同样是一部体育类电影。

除了纪录性,体育电影还兼具了启蒙性的特质。2001年日本电影《水男孩》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群男孩是如何由游泳转为花样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花游只有女性选手的认知——日本花游历史上首位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的男子花游运动员安部笃史就曾表示,自己是在大学期间观看了《水男孩》后,才开始选择练习花游。

《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等经典体育动画动漫也激励着人们走上体育道路,电视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的一记“晴天霹雳”依然是一代人的记忆。

而在故事情节上,体育类电影通常会从多方面体现出现实的无奈与艰辛,竞技场上的胜负输赢以及人性的独立与坚持等,在兼具叙述性与紧张感的同时,为电影增加戏剧张力和可看性。

2017年,《摔跤吧!爸爸》被引入中国。影片刻画了一位有着冠军梦的执着父亲,在克服经济困难、挑战男尊女卑式世俗传统后,成功将两个女儿培养成为了摔跤冠军。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一举创下12.95亿的票房,成为了国内首部超10亿的非好莱坞外国电影。

国产体育电影则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首次制作推出了《女篮五号》故事片,讲述的是解放时期前后运动员不同的命运,以突出家国情怀为主,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质。21世纪以来,国内体育电影也开始转向讲述个人理想的追求,包括体操题材电影《翻滚吧,阿信》和自行车题材电影《破风》在内,都主打青春励志牌。

但不可置否的是,这些电影都以商业为目标导向,影片票房达多也仅停留在几亿左右,很难达到好莱坞级别的电影的水准,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平庸”之作。

相较于“短平快”的喜剧、爱情片,需要大量专业训练为基础的体育电影看起来似乎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不过,在《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大获成功后,国内观众及市场对体育电影的偏好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一旦有好的作品,观众们愿意为此买单。

根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体育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来看,2016年国内参与体育活动人群明显增加,体育产业总值突破两万亿元。愿意为体育消费的人口增长了,国产体育电影也有望成为爆款。

在“体育+电影”成为新风尚的同时,如何挖掘出体育中超越竞技本身的生活的本质、人性的本源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一部好的体育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或许会比一场比赛,更为精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