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石油黑暗时代来临 过剩还将持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石油黑暗时代来临 过剩还将持续

美国能源信息署给出的答案是,供应过剩至少要持续到2017年。

图片来源:CFP

一年前油价开始下挫,就此引发了历史上全球最严重的油价下跌。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仍没发生改变。

原油产量在持续增长,而世界能源大国——中国的经济前景却变得暗淡,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曾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另外,随着欧佩克(OPEC)成员国创纪录的产量以及伊朗石油出口即将恢复,石油价格进一步的动荡看起来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原油价格从去年的这个时候起,已经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溃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116美元滑落至今年1月的每桶大约45美元。

虽然此后油价小幅回升,但尚无迹象表明,欧佩克维持高产占据美国页岩油等竞争对手基础市场的策略已足够改变市场的基本面。

“真正的利空变化是,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已经从全年2979万桶/日增加至超过3100万桶/日(bpd)。我认为这是过去一年中最显著的变化。”环球金融服务提供商PVM的石油分析师塔马斯·瓦尔加(Tamas Varga)说。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6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二季度末以来,全球汽油供应过剩的情况在加剧。产量与消耗比率较上年同期增加逾一倍。

“就供需平衡而言,形势仍未见转机。”麦格理石油与天然气全球策略主管维卡斯·德维威迪(Vikas Dwivedi)表示,“我们认为整体状况正在恶化。”

而就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仍然有更多的石油走向市场。

由于此前受到制裁,伊朗的日均原油出口量由300万桶降至不到100万桶。伊朗正在寻求解禁。如在年底前能恢复正常供应,这将成为市场重新平衡的阻力。

石油市场在今年年底以及明年如何变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

在过去半年中,由于汽油需求量的飙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保持在历史高位。此外,政府对石油的战略储备也增加了中国对石油的需求。

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需求将保持强劲,但有迹象显示,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降至数十年来最慢水平,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在放缓。

“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的石油价格将反弹?千万别下这个赌注,政府已经尝试了很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但到目前为止,收效仍不太明显,相反,这些方式还可能抑制能源需求。”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弗里德里克·诺伊曼(Frederic Neumann)说。

此外,中国的石油进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创下自2013年1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时,汽车的销售也在下跌。

全球经济前景也黯淡下来,世界银行业也将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2.8%,敦促各国“系紧安全带”。

许多分析师预期,在低油价的推动下,还会带动如价格较为敏感的美国页岩气产量减少。但即便生产商减少钻探并停止部分生产,石油产量仍然居于高位,因已钻探的油井开始运营,生产商只能通过压缩成本来维持生意。

与此同时,欧佩克的产量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在暗示可能进一步增加产量。

欧佩克本月决定保持目前产量以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石油产量稳定在较高水平,需求的变化就更为重要。

种种现实显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供求关系会一直这样下去?美国能源信息署给出的答案是,供应过剩至少要持续到2017年。亦有观点认为,石油已经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失去了市场份额,供应过剩可能会持续更久。

“我认为目前的趋势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强度正迅速下降。”能源咨询机构Mathyos Janpan的汤姆·奥沙利文(Tom O'Sullivan)称。他强调过去30年中国的能源强度已减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准。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产生一单位GDP所需消耗的能源量。

英国石油公司(BP)本月在年度展望报告中称,去年或可视为能源业的转折点。“在未来,2014年有可能会成为能源产业的分水岭,大前景依然是有充足石油蕴藏,发现新能源的速度快过能源消耗速度。”

(译者:蒋瑜沄)

来源:路透社

原标题:A year after the crash, oil markets risk more trouble ahea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石油黑暗时代来临 过剩还将持续

美国能源信息署给出的答案是,供应过剩至少要持续到2017年。

图片来源:CFP

一年前油价开始下挫,就此引发了历史上全球最严重的油价下跌。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仍没发生改变。

原油产量在持续增长,而世界能源大国——中国的经济前景却变得暗淡,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曾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另外,随着欧佩克(OPEC)成员国创纪录的产量以及伊朗石油出口即将恢复,石油价格进一步的动荡看起来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原油价格从去年的这个时候起,已经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溃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116美元滑落至今年1月的每桶大约45美元。

虽然此后油价小幅回升,但尚无迹象表明,欧佩克维持高产占据美国页岩油等竞争对手基础市场的策略已足够改变市场的基本面。

“真正的利空变化是,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已经从全年2979万桶/日增加至超过3100万桶/日(bpd)。我认为这是过去一年中最显著的变化。”环球金融服务提供商PVM的石油分析师塔马斯·瓦尔加(Tamas Varga)说。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6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二季度末以来,全球汽油供应过剩的情况在加剧。产量与消耗比率较上年同期增加逾一倍。

“就供需平衡而言,形势仍未见转机。”麦格理石油与天然气全球策略主管维卡斯·德维威迪(Vikas Dwivedi)表示,“我们认为整体状况正在恶化。”

而就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仍然有更多的石油走向市场。

由于此前受到制裁,伊朗的日均原油出口量由300万桶降至不到100万桶。伊朗正在寻求解禁。如在年底前能恢复正常供应,这将成为市场重新平衡的阻力。

石油市场在今年年底以及明年如何变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

在过去半年中,由于汽油需求量的飙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保持在历史高位。此外,政府对石油的战略储备也增加了中国对石油的需求。

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需求将保持强劲,但有迹象显示,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降至数十年来最慢水平,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在放缓。

“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的石油价格将反弹?千万别下这个赌注,政府已经尝试了很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但到目前为止,收效仍不太明显,相反,这些方式还可能抑制能源需求。”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弗里德里克·诺伊曼(Frederic Neumann)说。

此外,中国的石油进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创下自2013年1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时,汽车的销售也在下跌。

全球经济前景也黯淡下来,世界银行业也将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2.8%,敦促各国“系紧安全带”。

许多分析师预期,在低油价的推动下,还会带动如价格较为敏感的美国页岩气产量减少。但即便生产商减少钻探并停止部分生产,石油产量仍然居于高位,因已钻探的油井开始运营,生产商只能通过压缩成本来维持生意。

与此同时,欧佩克的产量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在暗示可能进一步增加产量。

欧佩克本月决定保持目前产量以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石油产量稳定在较高水平,需求的变化就更为重要。

种种现实显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供求关系会一直这样下去?美国能源信息署给出的答案是,供应过剩至少要持续到2017年。亦有观点认为,石油已经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失去了市场份额,供应过剩可能会持续更久。

“我认为目前的趋势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强度正迅速下降。”能源咨询机构Mathyos Janpan的汤姆·奥沙利文(Tom O'Sullivan)称。他强调过去30年中国的能源强度已减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准。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产生一单位GDP所需消耗的能源量。

英国石油公司(BP)本月在年度展望报告中称,去年或可视为能源业的转折点。“在未来,2014年有可能会成为能源产业的分水岭,大前景依然是有充足石油蕴藏,发现新能源的速度快过能源消耗速度。”

(译者:蒋瑜沄)

来源:路透社

原标题:A year after the crash, oil markets risk more trouble ahea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