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吹爆《CAROLE&TUESDAY》之后,才发现国产动漫差了这么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吹爆《CAROLE&TUESDAY》之后,才发现国产动漫差了这么多

回看国产动漫,会发现在音乐片这个类型下,几乎是没有好的——甚至是没有——作品出现的。

文|刺猬公社 赵思强

对于了解日漫的人来说,几乎没人会质疑“骨头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即便在产业成熟,竞争激烈的日本,动画制作公司骨头社(BONES)也是一块金字招牌,社长南雅彦在二十年前给这家公司命名时,所赋予的“要做有骨气的动画”理念,渗透在骨头社的每一部作品之中。

作为骨头社20周年纪念作品,四月新番《CAROLE & TUESDAY》(以下简称《C&T》)可以说把TV动画的制作水平在某些层面上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这部24集的半年番刚刚播出三集,在B站已经有接近五百万的播放量,追番人数83万,豆瓣评分高达9.5。

这是一部原创音乐番,故事设定在人类移居到火星五十年后,在这个世界中,即便是艺术也大多由AI创造,人类只要享受即可。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位怀揣的音乐梦想的女孩相遇,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启了一段改变世界的音乐旅程。

“音乐人完成一段音乐肯定会有很长一段思考期,这部作品就是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现这些思考与烦恼。”导演堀元宣在《C&T》的制作特辑中说。

和大部分以音乐为主题的作品一样,《C&T》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也是“用音乐改变世界”,其实由于类似的作品太多,所以对于创作本身来说,这样的题材反而会变成桎梏,但是《C&T》依然能够收获如此多的好评,可见其整部作品的完成度。

制作规模最大的音乐番

除了动画制作是声名远扬的骨头社,《C&T》的制作班底可以说从头到脚都是神仙阵容。

首先《C&T》的总导演渡边信一郎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动画导演,他的代表作《星级牛仔》、《混沌武士》、《Space Dandy》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渡边的作品无论是从故事设定、镜头语言还是叙事风格,都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始终对音乐有着非常极致的要求。在出道作《Macross Plus》中,他和音乐制作人菅野洋子合作制作出了多首经典配乐,也开启了菅野洋子在动画配乐领域的封神之路。在制作《混沌武士》时,他创造性地在一部背景是江户时期的作品里加入hip-hop元素,到了《坂道上的阿修罗》,他又重新找到菅野洋子玩起了爵士。

“渡边在用画面表现音乐上市日本动画导演中最强的。”南雅彦在《C&T》的制作特辑中如此说道。

所以当这样的渡边信一郎,决定制作一部单纯描绘音乐本身的作品时,在音乐上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此次与渡边合作的,是菅野洋子所属的音乐制作公司Flying Dog,在动漫音乐制作上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骨头社以及渡边形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三角。

两位女主角Carole和Tuesday除了原本的声优之外,制作组还特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海选,挑选出了两名专业歌手演唱动画中的歌曲,片头曲的作词作曲编曲由日本一只风格独特的乐队Nulbarich负责,片尾曲的制作人则是荷兰音乐人Benny Sings,片中的插曲也都是由世界各地的作曲家完成,并且有专门的歌手。

为了增加现实感,片中出现的乐器都是先购买真实乐器,再通过3D建模重现,为了手绘的2D部分同步,有时还会需要逐帧修改。

由于用动画展现演奏场面很难,所以歌手的演唱过程也会被安装在录音棚各个角落的摄像机、相机、手机记录下来,无论是表演,举动,口型,都会拍成概念短片,成为动画制作的参考。

除此之外,制作组还专门找了职业演奏者,再次拍摄演奏镜头,作为参考。也就是说,一个角色的背后,其实是由三组“演员”共同完成。

在整部作品中,会有各式各样的音乐人登场,有些音乐人是边唱边跳,那么跳舞的镜头也会由真人拍摄之后,再进行转描。达到这样细致程度和制作规模的音乐动漫作品,即便在日本,也是第一次。

“ 总体上会像是音乐节那样,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人表演。”制作人西边城在制作特辑中说。

在动画制作上,一般TV动画每集的作画张数在4000-5000左右,除非有大量动作场面,张数才会有明显增加。但《C&T》的作画张数在一集8000张左右,需要20到30名原画师。再加上演出,作画监督,总作画监督等,总共需要接近100人。

截图自《Carol & Tuesday》制作特辑《Story of Miracle》

由于故事的科幻色彩,所以还有两位法国的设计师专门负责设计世界观,构建出一个未来的火星世界,每一个街区的生活和从中诞生的音乐,都会被细致地描绘出来。

虽然这部作品才播出了三集,但已经能够从每一帧画面和每一个音符里,体会到这部作品的用心,渡边在发布会上也说:“虽然我很少说这种话,但这是我的自信之作。”

国产动画和音乐产业的双重缺陷

虽然音乐动漫并不是最常见的作品类型,但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音乐动漫。这些作品或许不全是像《C&T》这样,单纯以音乐为主线,而是把音乐元素与其他类型动漫进行混合,但至少还是能感受到音乐在整个作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比如《NANA》实则是一部少女漫;《轻音少女》的内容更偏向于日常;《吹响,上低音号》的核心是友情;《重金属摇滚双面人》、《后街女孩》是披着音乐外衣的喜剧;而《歌之王子殿下》《LoveLive!》这类偶像动漫,侧重点主要在人物和团队的成长上......

当然,也不乏像《BECK》《BLUE GIANT》这样以音乐本身为核心的作品,但对于这样的作品来说,在制作动画时,如果不能把音乐制作提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就很容易出现类似流量明星“才不配位”的争议。

所以回看国产动漫,会发现在音乐片这个类型下,几乎是没有好的——甚至是没有——作品出现的。现在提起国产音乐题材的动漫,可能还是2001年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我为歌狂》,2016年,郑钧曾尝试推出过一部音乐题材动漫电影《摇滚藏獒》,但也遭遇口碑滑铁卢。

即便把视野放大到整个影视产业,也会发现即便是真人作品,也很少选择音乐题材,近年来唯一有些影响力的,可能只有大鹏的《缝纫机乐队》。

这背后其实是影视产业和音乐产业的双重不成熟。从影视动漫的角度来看,观众目前的内容消费还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并没有形成更细分的内容消费群体,导致国产动画的类型还非常单一,在类型整合上做得也不够好。像音乐片这种比较边缘的类型,很难获得发展的土壤。

另一方面,近几年IP概念炒火之后,动漫似乎渐渐变成了整个IP开发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产业,这不能说是不好,但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精力更多偏向改编网文IP,而不是制作原创内容。而有原创能力的人又因为作品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导致胎死腹中。

从音乐产业的角度来看,国内同样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从近两年《中国新说唱》、《即刻电音》以及还未播出的《乐队的夏天》等节目可以看出,很多音乐类型在国内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音乐风格仍以流行音乐为主,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听众都还普遍没有形成更好的音乐审美,整个音乐行业的多样性有待开发。

而且由于两个产业的不成熟,所以还很难实现在产业链上的打通,由于人才供给不足,产业链不够完善等原因,现在的动漫制作还很难腾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在配乐上。

反过来看,音乐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也不足,《我为歌狂》能够成为一代人的音乐记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初出茅庐的胡彦斌一手包揽了整个作品的音乐制作,写出了很多首经典的歌曲。但在这之后,类似的跨界合作几乎就没再出现过。

如果说前阵子爆火的《爱、死亡和机器人》是Netflix向全世界秀肌肉,证明自己的动画制作水平到达了怎样的高度,那么《C&T》的出现,可能就是展现了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究竟是怎样通过多方合作,跳出原有的框架,不断拓展动漫内容和制作的边界的。

这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解决的。不过国产音乐动漫的空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参考资料:《Carol & Tuesday》制作特辑《Story of Miracl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吹爆《CAROLE&TUESDAY》之后,才发现国产动漫差了这么多

回看国产动漫,会发现在音乐片这个类型下,几乎是没有好的——甚至是没有——作品出现的。

文|刺猬公社 赵思强

对于了解日漫的人来说,几乎没人会质疑“骨头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即便在产业成熟,竞争激烈的日本,动画制作公司骨头社(BONES)也是一块金字招牌,社长南雅彦在二十年前给这家公司命名时,所赋予的“要做有骨气的动画”理念,渗透在骨头社的每一部作品之中。

作为骨头社20周年纪念作品,四月新番《CAROLE & TUESDAY》(以下简称《C&T》)可以说把TV动画的制作水平在某些层面上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这部24集的半年番刚刚播出三集,在B站已经有接近五百万的播放量,追番人数83万,豆瓣评分高达9.5。

这是一部原创音乐番,故事设定在人类移居到火星五十年后,在这个世界中,即便是艺术也大多由AI创造,人类只要享受即可。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位怀揣的音乐梦想的女孩相遇,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启了一段改变世界的音乐旅程。

“音乐人完成一段音乐肯定会有很长一段思考期,这部作品就是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现这些思考与烦恼。”导演堀元宣在《C&T》的制作特辑中说。

和大部分以音乐为主题的作品一样,《C&T》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也是“用音乐改变世界”,其实由于类似的作品太多,所以对于创作本身来说,这样的题材反而会变成桎梏,但是《C&T》依然能够收获如此多的好评,可见其整部作品的完成度。

制作规模最大的音乐番

除了动画制作是声名远扬的骨头社,《C&T》的制作班底可以说从头到脚都是神仙阵容。

首先《C&T》的总导演渡边信一郎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动画导演,他的代表作《星级牛仔》、《混沌武士》、《Space Dandy》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渡边的作品无论是从故事设定、镜头语言还是叙事风格,都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始终对音乐有着非常极致的要求。在出道作《Macross Plus》中,他和音乐制作人菅野洋子合作制作出了多首经典配乐,也开启了菅野洋子在动画配乐领域的封神之路。在制作《混沌武士》时,他创造性地在一部背景是江户时期的作品里加入hip-hop元素,到了《坂道上的阿修罗》,他又重新找到菅野洋子玩起了爵士。

“渡边在用画面表现音乐上市日本动画导演中最强的。”南雅彦在《C&T》的制作特辑中如此说道。

所以当这样的渡边信一郎,决定制作一部单纯描绘音乐本身的作品时,在音乐上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此次与渡边合作的,是菅野洋子所属的音乐制作公司Flying Dog,在动漫音乐制作上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骨头社以及渡边形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三角。

两位女主角Carole和Tuesday除了原本的声优之外,制作组还特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海选,挑选出了两名专业歌手演唱动画中的歌曲,片头曲的作词作曲编曲由日本一只风格独特的乐队Nulbarich负责,片尾曲的制作人则是荷兰音乐人Benny Sings,片中的插曲也都是由世界各地的作曲家完成,并且有专门的歌手。

为了增加现实感,片中出现的乐器都是先购买真实乐器,再通过3D建模重现,为了手绘的2D部分同步,有时还会需要逐帧修改。

由于用动画展现演奏场面很难,所以歌手的演唱过程也会被安装在录音棚各个角落的摄像机、相机、手机记录下来,无论是表演,举动,口型,都会拍成概念短片,成为动画制作的参考。

除此之外,制作组还专门找了职业演奏者,再次拍摄演奏镜头,作为参考。也就是说,一个角色的背后,其实是由三组“演员”共同完成。

在整部作品中,会有各式各样的音乐人登场,有些音乐人是边唱边跳,那么跳舞的镜头也会由真人拍摄之后,再进行转描。达到这样细致程度和制作规模的音乐动漫作品,即便在日本,也是第一次。

“ 总体上会像是音乐节那样,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人表演。”制作人西边城在制作特辑中说。

在动画制作上,一般TV动画每集的作画张数在4000-5000左右,除非有大量动作场面,张数才会有明显增加。但《C&T》的作画张数在一集8000张左右,需要20到30名原画师。再加上演出,作画监督,总作画监督等,总共需要接近100人。

截图自《Carol & Tuesday》制作特辑《Story of Miracle》

由于故事的科幻色彩,所以还有两位法国的设计师专门负责设计世界观,构建出一个未来的火星世界,每一个街区的生活和从中诞生的音乐,都会被细致地描绘出来。

虽然这部作品才播出了三集,但已经能够从每一帧画面和每一个音符里,体会到这部作品的用心,渡边在发布会上也说:“虽然我很少说这种话,但这是我的自信之作。”

国产动画和音乐产业的双重缺陷

虽然音乐动漫并不是最常见的作品类型,但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音乐动漫。这些作品或许不全是像《C&T》这样,单纯以音乐为主线,而是把音乐元素与其他类型动漫进行混合,但至少还是能感受到音乐在整个作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比如《NANA》实则是一部少女漫;《轻音少女》的内容更偏向于日常;《吹响,上低音号》的核心是友情;《重金属摇滚双面人》、《后街女孩》是披着音乐外衣的喜剧;而《歌之王子殿下》《LoveLive!》这类偶像动漫,侧重点主要在人物和团队的成长上......

当然,也不乏像《BECK》《BLUE GIANT》这样以音乐本身为核心的作品,但对于这样的作品来说,在制作动画时,如果不能把音乐制作提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就很容易出现类似流量明星“才不配位”的争议。

所以回看国产动漫,会发现在音乐片这个类型下,几乎是没有好的——甚至是没有——作品出现的。现在提起国产音乐题材的动漫,可能还是2001年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我为歌狂》,2016年,郑钧曾尝试推出过一部音乐题材动漫电影《摇滚藏獒》,但也遭遇口碑滑铁卢。

即便把视野放大到整个影视产业,也会发现即便是真人作品,也很少选择音乐题材,近年来唯一有些影响力的,可能只有大鹏的《缝纫机乐队》。

这背后其实是影视产业和音乐产业的双重不成熟。从影视动漫的角度来看,观众目前的内容消费还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并没有形成更细分的内容消费群体,导致国产动画的类型还非常单一,在类型整合上做得也不够好。像音乐片这种比较边缘的类型,很难获得发展的土壤。

另一方面,近几年IP概念炒火之后,动漫似乎渐渐变成了整个IP开发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产业,这不能说是不好,但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精力更多偏向改编网文IP,而不是制作原创内容。而有原创能力的人又因为作品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导致胎死腹中。

从音乐产业的角度来看,国内同样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从近两年《中国新说唱》、《即刻电音》以及还未播出的《乐队的夏天》等节目可以看出,很多音乐类型在国内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音乐风格仍以流行音乐为主,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听众都还普遍没有形成更好的音乐审美,整个音乐行业的多样性有待开发。

而且由于两个产业的不成熟,所以还很难实现在产业链上的打通,由于人才供给不足,产业链不够完善等原因,现在的动漫制作还很难腾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在配乐上。

反过来看,音乐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也不足,《我为歌狂》能够成为一代人的音乐记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初出茅庐的胡彦斌一手包揽了整个作品的音乐制作,写出了很多首经典的歌曲。但在这之后,类似的跨界合作几乎就没再出现过。

如果说前阵子爆火的《爱、死亡和机器人》是Netflix向全世界秀肌肉,证明自己的动画制作水平到达了怎样的高度,那么《C&T》的出现,可能就是展现了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究竟是怎样通过多方合作,跳出原有的框架,不断拓展动漫内容和制作的边界的。

这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解决的。不过国产音乐动漫的空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参考资料:《Carol & Tuesday》制作特辑《Story of Miracl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