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痴迷太空近百年:苏打水公司的太空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痴迷太空近百年:苏打水公司的太空梦

第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苏打水)广告将分裂成碎片并在落入地球时销毁。这个方案仅仅是百事公司痴迷于天空的最新例子。

赫鲁晓夫尝了一口可乐,展开了百事和苏联之间在太空广告上非比寻常的合作关系。

想象一下黄昏朦胧的场景:太阳溜到地平线下,天空逐渐变暗,暗淡的蓝色和紫色布满整个夜空。此时,在璀璨的星星和银色的月亮中,你看到了它,仿若珍珠一般透亮——这是一家苏打水公司的广告。

这是百事俄罗斯分公司所展望的未来。据“Futurism”网站编辑乔恩·克里斯蒂安(Jon Christian)报道,俄罗斯分公司计划投放“轨道广告牌”,由一组小卫星编队飞行,效果就像迁徙的鸟群一样。该广告的轨道位于距离地面250英里的上空,与国际空间站的高度接近。在清晨和傍晚时分,由反光聚脂薄膜制成的卫星风帆能够吸收阳光并将之反射回地面。这个人工星座将展示发光的Logo,旨在推广百事可乐俄罗斯分公司一款针对游戏玩家的能量饮料“Adrenaline Rush”。

百事可乐广告效果图

据Futurism报道,一家俄罗斯公司对广告原型进行了试验,已将携带反射器的氦气球发射到平流层中。属于地球大气层中的平流层是远远够不着太空边缘的。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是该计划目前的最新进展。百事可乐美国发言人否决了这个方案,并表示百事可乐的俄罗斯与美国雇员之间可能由于“语言问题”而沟通有误。

从未有人将这样的卫星广告牌发射到轨道中。然而,很多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都曾提过相关的广告方案,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在月球表面放广告。他们想要尽可能高的曝光率,寻找能够投放广告的空白处并填满这些地方,从摩天大楼的外立面和飞机上的飞行地图都有他们的踪迹。还有哪里能比太空这个空白处更理想呢?

百事对于装点天空的痴迷实际上可追溯至近百年前。这份痴迷始于1920年代,比人类或卫星进入太空要早得多。当时的飞行员通过飞机排放管喷出由石蜡油制成的烟,在云朵间交错穿行,在身后留下白烟组成的蓬松字迹。阿德里安娜·拉弗朗斯曾于2014年在《大西洋报》写道,危险而迷人的空中广告“被认为是广告的未来”。各大企业蜂拥而至,百事则是最热衷于此的公司。根据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数据,仅在1940年,百事就在美国48个州、墨西哥、加拿大、古巴和南美洲等地投放约2225次空中广告。该公司是投放空中广告业务时间最长的承包商之一。

之后是NASA。在完成了多次登月任务后,该机构从1980年代初开始通过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到天空。该举措获得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各大品牌理所当然地也想从中分一杯羹。1984年,可口可乐与NASA商讨通过航天飞机将一罐可乐带到太空中。听闻此事后,百事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

这两个竞争对手设计了可以在失重条件下使用的可乐罐,配备特制的可乐分配阀。据《纽约时报》报道,可口可乐花了25万美元研发可乐罐。按照百事的说法,他们花了1400万美元来研发百事可乐罐。两家公司的罐装可乐在1985年时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作为联邦机构,NASA自成立以来一直避免广告合作,他们强调可乐罐只是一次工程展示,是对未来宇航员口渴时可用的饮料容器进行试验。你可能已经猜到,可口可乐和百事都将这次任务视为一次商业广告。

10年后,两大汽水公司再次将目光放到太空中。1996年,可口可乐将一个定制的汽水机放到“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百事在另一家航天机构的协助下布了更大的一盘棋。太空行走是一项例行却危险的程序,百事斥资让俄罗斯宇航员带着一个四英尺高的百事可乐罐复制品在前密尔太空站外进行太空漫步。该公司拒绝透露这个广告噱头所花的具体费用,只表示花费高达7位数。

与其美国同行不同,俄罗斯并不排斥广告带来的商机,尤其是有利可图的广告。多年来,俄罗斯宇航员与必胜客、无线电屋(Radio Shack)和一个以色列牛奶品牌合作过太空广告。另外,自苏联人造卫星时期以来,该国就与百事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1959年,美国和苏联轮番向对方展示各自的文化和创新。苏联人访问纽约,美国人则访问莫斯科,他们在对方的地盘展示最好的产品和延伸的独特生活方式。在美国的展览上,百事董事长让当时的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请苏联总理品尝可乐。

他想要在对手可口可乐之前进军苏联市场。结果,尼基塔·赫鲁晓夫手中拿着一杯百事的照片广泛流传。当时远在苏联的克谢尼娅·祖巴切娃(Ksenia Zubacheva)写道:“这是当时一家公司梦寐以求能够在苏联产生的最佳的广告效应。”

到了1970年代,百事将糖浆输送到苏联,准备在一家新开的工厂进行稀释和分装。这次计划牵涉到一次不同寻常的付款方案。祖巴切娃是这样解释的:

由于苏联政府的货币管控,苏联卢布不可在国际上汇兑,进行国际交易和将卢布带到国外是违法行为。因此,百事进行了以物换物的交易,以1:1的比例用浓缩糖浆换取苏联红牌(Stolichnaya)伏特加并获得该品牌在美国的分销权。

自此,百事开始在苏联投资运营。

该公司也在其他地方一如既往地追求太空广告。今年2月,百事分享了一个短片,片中是一个身穿太空服装的人,头盔配着标志性的亮金色护罩,他靠着一根柱子在做伸展运动。短片标语是:“Gotta stay loose(得放松一下)”。

百事广告截图

两家苏打水公司为人熟知的是它们在广告中将自己的饮料定位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心所欲喝到的饮料。2012年,可口可乐请马克·容森(Mark Ronson)和凯蒂·B(Katy B)录制的歌曲中就有“世界任何地方/无论身在何处”这样的词。在海洋上挨着吓人的鲨鱼航行的小船上?可以有。在北极洲和一群北极熊在一起时?可以有。或是参与“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抗议者与警方的紧张对峙中?也没问题。照这样看来,外太空完全符合条件。

有这么一个难题:苏打水在太空中的效果并不好。没有了可靠的地心引力,气泡不会冲到液体顶部并滋滋地释放出来。因此,跟在地球上比起来,宇航员需要消化更多气体、要更频繁地打嗝。我们在地球上吃喝时,引力导致液体和固体向下流动并被消化,而气体则向上浮动并通过打嗝的方式从身体释放出来。在国际空间站和现在不再使用的航天飞机这样的微重力环境中,所有东西都是漂浮的,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 Hadfield)曾生动地将之描述为“厚实的泡沫”。打嗝是不会自然而然发生的,如果发生了,“就会一下子涌向嘴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在关于1985年试验的报告中表示,“结果有好有坏,NASA并没有把两家公司的产品添加到航天飞机的食品舱中。”《芝加哥论坛报》曾报道,1996年放置的罐装可口可乐“向外喷溅、泄露且无法填充到零重力的饮料袋中”。

不要紧。苏打水公司已经不再需要宇航员了。他们现在可以利用卫星,就像百事俄罗斯分公司筹备的能量饮料广告那样。曾经庞大而笨重的卫星变得非常小,发射的成本也更低。

各大品牌也无须再依赖国家航天局。过去十年,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公司可以花钱让火箭制造商为其发射一些东西,或使用自己的火箭。美国法律禁止监管机构授予发布“干扰性太空广告”的许可,但政府官员已经同意了发射只供展示用途的搭载物。伊隆·马斯克通过SpaceX火箭将特斯拉电动车送上太空;一家叫Rocket Lab的公司发射了一枚称作“人文之星”(Humanity Star)的发光球形卫星,展示了对探索太空的兴趣;一位艺术家则在SpaceX的帮助下,发射了钻石形状的反射性雕塑。

这些搭载物激怒了一些人,尤其是研究地球四周太空的天文学家和研究人员,这片空间往往有着成千上万的卫星,一些尚在运行,一些已经报废。天文学家表示人造物体将干扰望远镜进行观察。轨道环境保护者则表示它们会对本已拥挤的空间造成污染。

哥伦比亚天体生物学中心(Columbia Astrobiology Center)主任凯莱布·沙夫(Caleb Scharf)去年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如果我对着一头北极熊开闪光灯或把公司的标语刻在危险的珠穆朗玛峰山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个明智的行为。”这种情绪自空中广告推出以来就已出现,《纽约时报》一度称这种行为是“破坏天空的行为”。

但这些发光球体和闪烁的雕塑都非常短命。在太空站和许多卫星运行的近地空间,仍有充足的空气微粒能够减慢物体的运行速度。没有动力和燃料的卫星无法上升到轨道并逃离地心引力。例如,人文之星在发射两个月后就因受到地心引力影响而坠落到大气层。

百事广告牌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与1980年代的百事可乐罐(现在由史密森学会收藏)不同的是,第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广告将分裂成碎片并在落入地球时销毁。返回地球的过程飞快而炙热,也许会像落到地面的流星雨一样。基于过往的历史,百事可能还是会照样投放该广告。

(翻译:macy)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A Soda Company’s Long Obsession With Outer Space

最新更新时间:05/10 14:2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百事

4.2k
  • TOPBRAND | 派特鲜生获融资;Solo Brands退市;博裕基金收购北京SKP部分股权;百事公司重组营销部门
  • 百事公司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达成云服务合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痴迷太空近百年:苏打水公司的太空梦

第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苏打水)广告将分裂成碎片并在落入地球时销毁。这个方案仅仅是百事公司痴迷于天空的最新例子。

赫鲁晓夫尝了一口可乐,展开了百事和苏联之间在太空广告上非比寻常的合作关系。

想象一下黄昏朦胧的场景:太阳溜到地平线下,天空逐渐变暗,暗淡的蓝色和紫色布满整个夜空。此时,在璀璨的星星和银色的月亮中,你看到了它,仿若珍珠一般透亮——这是一家苏打水公司的广告。

这是百事俄罗斯分公司所展望的未来。据“Futurism”网站编辑乔恩·克里斯蒂安(Jon Christian)报道,俄罗斯分公司计划投放“轨道广告牌”,由一组小卫星编队飞行,效果就像迁徙的鸟群一样。该广告的轨道位于距离地面250英里的上空,与国际空间站的高度接近。在清晨和傍晚时分,由反光聚脂薄膜制成的卫星风帆能够吸收阳光并将之反射回地面。这个人工星座将展示发光的Logo,旨在推广百事可乐俄罗斯分公司一款针对游戏玩家的能量饮料“Adrenaline Rush”。

百事可乐广告效果图

据Futurism报道,一家俄罗斯公司对广告原型进行了试验,已将携带反射器的氦气球发射到平流层中。属于地球大气层中的平流层是远远够不着太空边缘的。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是该计划目前的最新进展。百事可乐美国发言人否决了这个方案,并表示百事可乐的俄罗斯与美国雇员之间可能由于“语言问题”而沟通有误。

从未有人将这样的卫星广告牌发射到轨道中。然而,很多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都曾提过相关的广告方案,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在月球表面放广告。他们想要尽可能高的曝光率,寻找能够投放广告的空白处并填满这些地方,从摩天大楼的外立面和飞机上的飞行地图都有他们的踪迹。还有哪里能比太空这个空白处更理想呢?

百事对于装点天空的痴迷实际上可追溯至近百年前。这份痴迷始于1920年代,比人类或卫星进入太空要早得多。当时的飞行员通过飞机排放管喷出由石蜡油制成的烟,在云朵间交错穿行,在身后留下白烟组成的蓬松字迹。阿德里安娜·拉弗朗斯曾于2014年在《大西洋报》写道,危险而迷人的空中广告“被认为是广告的未来”。各大企业蜂拥而至,百事则是最热衷于此的公司。根据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数据,仅在1940年,百事就在美国48个州、墨西哥、加拿大、古巴和南美洲等地投放约2225次空中广告。该公司是投放空中广告业务时间最长的承包商之一。

之后是NASA。在完成了多次登月任务后,该机构从1980年代初开始通过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到天空。该举措获得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各大品牌理所当然地也想从中分一杯羹。1984年,可口可乐与NASA商讨通过航天飞机将一罐可乐带到太空中。听闻此事后,百事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

这两个竞争对手设计了可以在失重条件下使用的可乐罐,配备特制的可乐分配阀。据《纽约时报》报道,可口可乐花了25万美元研发可乐罐。按照百事的说法,他们花了1400万美元来研发百事可乐罐。两家公司的罐装可乐在1985年时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作为联邦机构,NASA自成立以来一直避免广告合作,他们强调可乐罐只是一次工程展示,是对未来宇航员口渴时可用的饮料容器进行试验。你可能已经猜到,可口可乐和百事都将这次任务视为一次商业广告。

10年后,两大汽水公司再次将目光放到太空中。1996年,可口可乐将一个定制的汽水机放到“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百事在另一家航天机构的协助下布了更大的一盘棋。太空行走是一项例行却危险的程序,百事斥资让俄罗斯宇航员带着一个四英尺高的百事可乐罐复制品在前密尔太空站外进行太空漫步。该公司拒绝透露这个广告噱头所花的具体费用,只表示花费高达7位数。

与其美国同行不同,俄罗斯并不排斥广告带来的商机,尤其是有利可图的广告。多年来,俄罗斯宇航员与必胜客、无线电屋(Radio Shack)和一个以色列牛奶品牌合作过太空广告。另外,自苏联人造卫星时期以来,该国就与百事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1959年,美国和苏联轮番向对方展示各自的文化和创新。苏联人访问纽约,美国人则访问莫斯科,他们在对方的地盘展示最好的产品和延伸的独特生活方式。在美国的展览上,百事董事长让当时的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请苏联总理品尝可乐。

他想要在对手可口可乐之前进军苏联市场。结果,尼基塔·赫鲁晓夫手中拿着一杯百事的照片广泛流传。当时远在苏联的克谢尼娅·祖巴切娃(Ksenia Zubacheva)写道:“这是当时一家公司梦寐以求能够在苏联产生的最佳的广告效应。”

到了1970年代,百事将糖浆输送到苏联,准备在一家新开的工厂进行稀释和分装。这次计划牵涉到一次不同寻常的付款方案。祖巴切娃是这样解释的:

由于苏联政府的货币管控,苏联卢布不可在国际上汇兑,进行国际交易和将卢布带到国外是违法行为。因此,百事进行了以物换物的交易,以1:1的比例用浓缩糖浆换取苏联红牌(Stolichnaya)伏特加并获得该品牌在美国的分销权。

自此,百事开始在苏联投资运营。

该公司也在其他地方一如既往地追求太空广告。今年2月,百事分享了一个短片,片中是一个身穿太空服装的人,头盔配着标志性的亮金色护罩,他靠着一根柱子在做伸展运动。短片标语是:“Gotta stay loose(得放松一下)”。

百事广告截图

两家苏打水公司为人熟知的是它们在广告中将自己的饮料定位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心所欲喝到的饮料。2012年,可口可乐请马克·容森(Mark Ronson)和凯蒂·B(Katy B)录制的歌曲中就有“世界任何地方/无论身在何处”这样的词。在海洋上挨着吓人的鲨鱼航行的小船上?可以有。在北极洲和一群北极熊在一起时?可以有。或是参与“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抗议者与警方的紧张对峙中?也没问题。照这样看来,外太空完全符合条件。

有这么一个难题:苏打水在太空中的效果并不好。没有了可靠的地心引力,气泡不会冲到液体顶部并滋滋地释放出来。因此,跟在地球上比起来,宇航员需要消化更多气体、要更频繁地打嗝。我们在地球上吃喝时,引力导致液体和固体向下流动并被消化,而气体则向上浮动并通过打嗝的方式从身体释放出来。在国际空间站和现在不再使用的航天飞机这样的微重力环境中,所有东西都是漂浮的,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 Hadfield)曾生动地将之描述为“厚实的泡沫”。打嗝是不会自然而然发生的,如果发生了,“就会一下子涌向嘴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在关于1985年试验的报告中表示,“结果有好有坏,NASA并没有把两家公司的产品添加到航天飞机的食品舱中。”《芝加哥论坛报》曾报道,1996年放置的罐装可口可乐“向外喷溅、泄露且无法填充到零重力的饮料袋中”。

不要紧。苏打水公司已经不再需要宇航员了。他们现在可以利用卫星,就像百事俄罗斯分公司筹备的能量饮料广告那样。曾经庞大而笨重的卫星变得非常小,发射的成本也更低。

各大品牌也无须再依赖国家航天局。过去十年,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公司可以花钱让火箭制造商为其发射一些东西,或使用自己的火箭。美国法律禁止监管机构授予发布“干扰性太空广告”的许可,但政府官员已经同意了发射只供展示用途的搭载物。伊隆·马斯克通过SpaceX火箭将特斯拉电动车送上太空;一家叫Rocket Lab的公司发射了一枚称作“人文之星”(Humanity Star)的发光球形卫星,展示了对探索太空的兴趣;一位艺术家则在SpaceX的帮助下,发射了钻石形状的反射性雕塑。

这些搭载物激怒了一些人,尤其是研究地球四周太空的天文学家和研究人员,这片空间往往有着成千上万的卫星,一些尚在运行,一些已经报废。天文学家表示人造物体将干扰望远镜进行观察。轨道环境保护者则表示它们会对本已拥挤的空间造成污染。

哥伦比亚天体生物学中心(Columbia Astrobiology Center)主任凯莱布·沙夫(Caleb Scharf)去年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如果我对着一头北极熊开闪光灯或把公司的标语刻在危险的珠穆朗玛峰山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个明智的行为。”这种情绪自空中广告推出以来就已出现,《纽约时报》一度称这种行为是“破坏天空的行为”。

但这些发光球体和闪烁的雕塑都非常短命。在太空站和许多卫星运行的近地空间,仍有充足的空气微粒能够减慢物体的运行速度。没有动力和燃料的卫星无法上升到轨道并逃离地心引力。例如,人文之星在发射两个月后就因受到地心引力影响而坠落到大气层。

百事广告牌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与1980年代的百事可乐罐(现在由史密森学会收藏)不同的是,第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广告将分裂成碎片并在落入地球时销毁。返回地球的过程飞快而炙热,也许会像落到地面的流星雨一样。基于过往的历史,百事可能还是会照样投放该广告。

(翻译:macy)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大西洋月刊

原标题:A Soda Company’s Long Obsession With Outer Space

最新更新时间:05/10 14:2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