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农产品进口既要扩大也要守住底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农产品进口既要扩大也要守住底线

专家表示,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一方面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人多地少”基本国情下的客观选择。

2018年3月7日,济南一家超市水果区的进口水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要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其中包括进口更多外国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专家表示,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既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在“人多地少”基本国情下的客观选择。

早在2014年1月,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与此同时,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已经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未来的重点是‘吃得好’的问题,但中国人多地少,因此,解决‘吃得好’只靠我们自己有限的耕地确实有一定难度。”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数据显示,以美元计,2018年,我国水果进口增长34.5%,水产品进口增长31%。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水果总量和总金额均保持高位数增长,进口水果总量达到了552.7万吨,同比增长25%;水果进口总金额达到了76.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进口樱桃(车厘子)总量和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3%和69%;进口榴莲总量和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1%和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胡冰川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高品质化,但在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等有限的情况下,满足这样的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口。

“比如对南美洲车厘子、帝王蟹、东南亚榴莲、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智利红酒、地中海沿岸橄榄油,满足这些产品的消费并不是只靠进口一些饲料在国内养猪、牛、羊就可以解决的,必须通过进口。”胡冰川说,“对动物性食物、有机绿色蔬菜等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上升,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农业资源。”

他举例称,一亩地可以生产500公斤水稻,但假如生产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蔬菜,产量可能只有200公斤。“问题是,中国耕地面积大约只有20亿亩左右,这些耕地远远没法满足国内的需要。”

业内人士指出,从更大的背景看,扩大农产品进口,尤其是粮食进口,已经成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一种趋势。

根据中国入世协议,2002年至2004年为中国农产品入世的“过渡期”。这段时间内,中国可以对小麦、大米、玉米等重要农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即对配额内的农产品进口采用较低关税(1%-10%),对配额制以外的农产品进口采用较高的税率65%-70%。过渡期结束后,按照WTO的农业规则,中国逐步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农产品进口、尤其是粮食进口逐年增加。

WTO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仅约195亿美元;2004年,即过渡期结束的当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增长了一倍多,达到423亿美元。粮食进口方面,2004年,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以外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此后,除2016年,我国一直保持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地位。2017年,欧盟28国农产品进口额达到6509亿美元,中国为1809亿美元,美国排在第三,为1697亿美元。

在此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入世前大幅扩大。2004年,中国农产品差额由2003年顺差25亿美元转为逆差46亿美元。随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农业贸易逆差达到5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

此外,专家强调,在扩大农产品进口的同时也需要保住底线,那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白明表示,扩大农业进口要循序渐进,要考虑到我国农业和农民的承受力,不能以牺牲我们的产业为代价。“扩大农产品进口肯定会对我国农业带来挑战,这需要我们做出改变,建设高效农业。”他建议,多考察和学习日本、韩国的经验。

“国家一直讲‘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粮,要确保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实际上为我们扩大农业进口设置了一个底线。”胡冰川说,“过去中国进口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主要是从美国等美洲国家,现在利用‘一带一路’的优势,可以扩大中国的进口来源,从而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不过,胡冰川强调,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并不是说进口增加会导致国内资源闲置。他特别指出,中国农产品市场存在一些基本的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市场发挥作用来做好资源配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农产品进口既要扩大也要守住底线

专家表示,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一方面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人多地少”基本国情下的客观选择。

2018年3月7日,济南一家超市水果区的进口水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聂琳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要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其中包括进口更多外国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专家表示,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既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在“人多地少”基本国情下的客观选择。

早在2014年1月,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与此同时,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已经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未来的重点是‘吃得好’的问题,但中国人多地少,因此,解决‘吃得好’只靠我们自己有限的耕地确实有一定难度。”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数据显示,以美元计,2018年,我国水果进口增长34.5%,水产品进口增长31%。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水果总量和总金额均保持高位数增长,进口水果总量达到了552.7万吨,同比增长25%;水果进口总金额达到了76.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进口樱桃(车厘子)总量和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3%和69%;进口榴莲总量和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1%和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胡冰川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高品质化,但在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等有限的情况下,满足这样的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口。

“比如对南美洲车厘子、帝王蟹、东南亚榴莲、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智利红酒、地中海沿岸橄榄油,满足这些产品的消费并不是只靠进口一些饲料在国内养猪、牛、羊就可以解决的,必须通过进口。”胡冰川说,“对动物性食物、有机绿色蔬菜等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上升,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农业资源。”

他举例称,一亩地可以生产500公斤水稻,但假如生产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蔬菜,产量可能只有200公斤。“问题是,中国耕地面积大约只有20亿亩左右,这些耕地远远没法满足国内的需要。”

业内人士指出,从更大的背景看,扩大农产品进口,尤其是粮食进口,已经成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一种趋势。

根据中国入世协议,2002年至2004年为中国农产品入世的“过渡期”。这段时间内,中国可以对小麦、大米、玉米等重要农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即对配额内的农产品进口采用较低关税(1%-10%),对配额制以外的农产品进口采用较高的税率65%-70%。过渡期结束后,按照WTO的农业规则,中国逐步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农产品进口、尤其是粮食进口逐年增加。

WTO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仅约195亿美元;2004年,即过渡期结束的当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增长了一倍多,达到423亿美元。粮食进口方面,2004年,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11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以外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此后,除2016年,我国一直保持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地位。2017年,欧盟28国农产品进口额达到6509亿美元,中国为1809亿美元,美国排在第三,为1697亿美元。

在此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入世前大幅扩大。2004年,中国农产品差额由2003年顺差25亿美元转为逆差46亿美元。随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农业贸易逆差达到5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

此外,专家强调,在扩大农产品进口的同时也需要保住底线,那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白明表示,扩大农业进口要循序渐进,要考虑到我国农业和农民的承受力,不能以牺牲我们的产业为代价。“扩大农产品进口肯定会对我国农业带来挑战,这需要我们做出改变,建设高效农业。”他建议,多考察和学习日本、韩国的经验。

“国家一直讲‘中国人的饭碗要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粮,要确保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实际上为我们扩大农业进口设置了一个底线。”胡冰川说,“过去中国进口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主要是从美国等美洲国家,现在利用‘一带一路’的优势,可以扩大中国的进口来源,从而有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不过,胡冰川强调,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并不是说进口增加会导致国内资源闲置。他特别指出,中国农产品市场存在一些基本的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市场发挥作用来做好资源配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