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蝉创意
蝉主发现日本真是个“影视剧起名奇才”。
奇葩又莫名戳中要点的日剧电影名,拈手就来。
比如像发脾气随便吼出来的——《我是山岸,有何贵干》,或者是小情侣拌嘴时的假装生气——《我才不会对黑崎君说的话言听计从》。
最奇葩的是蝉主偶然间发现的一部讲职场的电影,《我在一家黑公司上班,已经快撑不下去了》,是不是喊出了社畜被压榨的心声?
后来蝉主发现,居然还有后续,叫《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有意思,严重怀疑这两位导演是不是密谋好来给中国年轻们当头一棒的。
如果说这两部职场电影传输的情绪比较丧,那接下来要讲的这部日剧,完全是为苦X的加班族们量身打造,它就是每个加班深夜的一丝慰藉。
还有个听起来又霸气又酸还应景的名字,
《我,到点下班》。
硬核日剧
直击加班狗心坎
这部从剧名到剧情都十分硬核的职场剧,目前只播出了三集,豆瓣上的评分就瞬间蹿至8.5,居高不下。
朋友圈、微博更是被剧里各种截图金句刷爆,截取一些给你们品品。
享受生活是终极信条
最喜欢下班回家跟小男友腻歪吃胖
硬核职员,直面刚领导
女主东山结衣,32岁,日本巨头网站设计公司总监。
每天下午18:00在全公司包括领导还在工作时,准点打卡下班,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然后再以穿着高跟鞋最快的速度跑到她最爱的一家上海餐馆,在18:10之前赶到,喝上一杯半价啤酒加小笼包,再打个满足的饱嗝,是幸福又美满的工作日了。
在加班文化氛围浓郁的日本,女主东山自然像一个“奇葩”。
就连餐馆里的大叔都看不过眼:“一定轮不到你升职吧?像你这样准时下班,吹吹小笼包”
女主夹起一个鲜嫩欲滴的小笼包,霸气回杠——
女主眼里,带薪假日这种东西,就是拿来犒劳自己的。
定期体检、温泉旅行、马杀鸡、美食一条龙,怎么精致怎么来,亏待自己是小狗。
作为领导,女主绝对是刚入职场的菜鸟们最喜欢的那种上司:不拿说辞教训下属,不强迫下属加班、没有推不掉的酒局应酬。
如果你能跟她一样准点下班,她可能会更欣慰。
更是替很多人说出了“我们不为公司存在,而是公司为我们存在”这样的豪言壮语。
一种价值观出现,必定会有另一种相冲的价值观来搅局。
同是总监职位的三谷女士,就和女主截然相反,从发型着装大概就能猜到。
三谷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东山从来都不加班?
因为三谷的工作信条是,要在职场中燃烧自我,奉献精神是职场必备良药。
她从小学开始,就没请过一天假,号称“全勤女”,“加班狂魔”称号也是她的。
即便坐到了总监职位,无休止加班赶不上最后一趟车回家也都是家常便饭。
她不仅对自己狠,对下属更狠。
每天教训实习生——“天天加班还不够,新人还要每天提前半个小时上班”。
然后实习生小姐姐,受不了一气之下辞职了,原因是:前辈太聒噪。
酷的,Bro...
虽然只出到第三集,但看下来,主命题应该是围绕“日本职场观”来展开,持有不同价值观的都市人,在碰撞中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有人改变还是有人迷失?工作和生活该维持什么关系?
怕的是即便看完10集,这些问题在剧中可能也得不出答案,因为这是道主观题。
朝九晚六吃小笼包
真的比“升职”幸福吗?
女主在剧中有一句名言“比起升职,还是朝九晚六,吃小笼包更幸福”。
配上她陶醉享受的表情,有多少人恨不得把手里的电脑电源拔了,坐到小餐馆里吃上一盆烤串啤一啤。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能拨开幻觉,认清事实,重新把手里的方案改完。
甲方爸爸等着你的反馈,你的老板在等甲方爸爸点头,家里的爱人和猫在等你喂口粮。
女主最喜欢去的上海餐馆里,一直坐着两位大叔,从他们的对话可以判断,“老社畜”无疑了。
这两位大叔,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又赶上了90年代泡沫经经济破灭,就业率低,就业压力爆炸,为了生存只能拼了命工作,那也是日本社会加班状况最严重的年代,简直就是时代不允许你不加班。
那时初入职场的日本年轻人,正常的工作量是别人的两到三倍,加班是常态,在办公桌旁边放张床和漱口杯也见怪不怪,公司就是你的第二个家。
而现阶段中国90后的处境,不正是那两位日本大叔所处的时代?996免不了要被拎出来。
经济高速发展,房价飞涨,成功学泛滥,加班风气盛行...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但相信只要加班加得多,升职加薪找上我。
一线大都市竞争一行比一行激烈,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直线增长,别说本科,街上研究生一抓一大把。
能力平平,家境一般,长得还不咋地,稍不努力可能就要失业,租着房子,借着花呗,别说买房买车,买手机都要分期付款,生不起病,车厘子只能远观不可亵玩。
而反观如今日本,从2019年4月1日起,《劳动基准法》《劳动时间等设定改善法》《劳动安全卫生法》等各种balabala劳动相关法律的改正法开始实施。
这些乱七八糟的法律都改了什么内容呢?
简单来说,就是强制企业不能给员工加班,如果实在要加,那就给钱,不同情况补贴不同倍数的钱,如果加班超过规定的时间数,那这间企业就等着被处罚吧。
噢,还有规定每个企业每年要给员工休完带薪假期,而且不需要申报理由,想休就休,《我,到点下班》就是在这个改革背景下催生的。
看完是不是嫉妒得要死,极度心里不平衡?
还有更酸的,日本的全国平均最低工资822日元(54元)/小时,一旦入职基本不用担心被辞退,因为很多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
买房门槛低,起码不会买一套房连父母棺材本都要搭上,日本还实行全民医保,一旦生病,日本政府还会负担70%-80%医疗费。
工作有保障,住房看病无压力,国家还规定你别老待在办公室里必须给我休假去玩,你想选加班都很难,我们跟人家没得比。
别消极,我们也有比他们强的地方。
还记得蝉主之前写过一部电影《Kids》,伟大的电影必定产生伟大的人,不要当旁观者,做创造电影的人才够酷。
去大理开店,曾经是多少文艺青年魂牵梦索的梦想,最终又有多少人还是回到北上广不相信爱情。
朝九晚五和浪迹天涯,选哪个都没错,你只需要想通,朝九晚六吃小笼包真的比“升职”幸福吗?
996不可怕
可怕的是“盲目生活”的你
女主的965滋润生活,大概是国内996们想得却不可得。
当大家都在加班升职埋头苦干时,你真的有勇气选择965吗?
大多数步入职场90后的困境:965公司没盼头,996又因为焦虑缺乏活力。
女主选择965,前提是她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
网络巨头公司总监职位,工作量不会少,还能每天在下班前完成全部工作,这工作效率,你要是有,你也能下班后喝上小酒哼首小曲。
何况,女主已经混到大公司总监的职位,而职场菜鸟们还在底层岗位摸爬滚打。
当然,大前提还得是上面提到的时代大环境,所以结论还是,我们不一样。
想奋斗出成绩,活在这个时代就不可避免要在高竞争的泥潭里为生活挣扎。
接受难以展翅高飞的现实,也许是选择965的附带不良反应。
996、965都有站得住的立场,谁也别瞧不上谁,选哪个都好,自我增值,获得价值回报才是该考虑的问题。
职场没有容易二字,也不能什么都想要。
毕竟这个时代,我们都知道,只谈理想不谈钱,基本都是耍流氓。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