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0到100亿,德邦快递逆袭的秘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0到100亿,德邦快递逆袭的秘密

大件快递行业痛点较多,要实现降本增效,除了需要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网络和流程外,还需要技术驱动。

文 | 懂财帝 逸凡

德邦快递董事长崔维星

住在北京的孟女士是一位孕妈。最近,她需要将家中的冰箱搬到父母家。在比较了搬家公司和德邦快递提供的服务后,孟女士选择了德邦快递,因为德邦快递的费用仅是搬家公司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这是不久前央视节目《第一时间》里聚焦的一个事例。其实,许多消费者和孟女士一样,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大件物体搬运的需求。

数据公司易观发布的《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预测2025年中国大件配送市场规模可达4100亿元。但是,当下的快递行业却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具有20多年零担重货运输经验的德邦快递是最先感受到市场风向的行业革新者之一。去年,其通过改名和推出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件快递产品表达了转型大件快递服务的决心。

凭借完善的直营模式、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对科技的重视,德邦快递在过去的一年里硕果丰收,用董事长崔维星在股东信中的话来总结就是“仅用 5 年时间,便实现了快递业务从 0 到100亿的突破,成为大件快递细分市场的行业龙头”。

未来,快递行业“马太效应”将会越来越强,市场将向头部企业倾斜。看准了市场突破快的德邦快递必能创造一番佳绩。

1 | 掠食“双十一”

2018年“双十一”,为了应对十数亿件包裹的洪峰考验,“三通一达”和百世等快递公司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限重涨价的措施。

当 “调价+限重”成为部分快递公司应对业务高峰的常态机制时,有一家快递公司却反其道而行,宣布“双十一”期间,上至60kg大件快递不限收。这就是德邦快递。

在《第一时间》节目中,崔维星介绍德邦快递的大件快递服务时表示:“消费者买沙发、买桌子、买床垫会越来越多,相对的电商大件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德邦快递董事长崔维星接受央视采访

2017年“双十一”,天猫交易额TOP 50的商家中,售卖“大货和重货”的商家就达到了15家,大多为家电家居企业。这也说明,被其他快递公司“嫌弃”的大件快递并非鸡肋,相反,还是巨大的商机。

为了备战2018年的“双十一”,当年7月,德邦快递就开始从人力、物力、运力、操作模式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大件快递服务能力。

“双十一”,德邦快递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大件快递业务单日收入破亿,实现由零担向大件快递的华丽转身。德邦快递也因此被《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等权威媒体接连点赞。

对于德邦快递惊人的表现,有分析人士直言,其不仅仅是来捡漏,而是掠食。此言非虚,进军大件快递是德邦快递深思熟虑的决定,其着眼的也并不只是“双十一”。

早在2013年11月,德邦快递就开始战略布局快递业务并以大件快递为切入点。

2018年1月16日,德邦物流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当时,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还明确了德邦快递的转型方向——“打造和提供性价比最优的大件快递服务”。

到了2018年7月的战略发布会,德邦物流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向大件快递转型并推出了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件快递产品——大件快递3-60kg。

这款产品承诺“上至60KG,100%免费上楼”,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大件快递解决方案,意图消除快递行业中的“大件歧视”。

在《第一时间》里,崔维星还提到:“当然这方面(大件快递)客户的痛点也比较多,比如,怎样送货上楼,怎样安装。所以,针对大件快递的痛点,我们(德邦快递)推出了送货上楼服务。”

他在今年德邦快递的年会致辞中甚至表示:“大件快递是我们的命,送货上楼是我们的命根子”。

根据《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货运公司不上楼与大件歧视正是大件配送服务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2 | 行业蓝海——大件快递

《第一时间》节目称,业内人士认为,快递行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期后,将告别野蛮生长,迎来洗牌期。

在节目里,崔维星也坦言,作为一家快递公司,3-60公斤大件快递为消费者免费送货上楼,是他们在激烈行业竞争中想出来的经营之道。

《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中小件快递市场增长放缓,但大件电商品类渗透率提升。

不过,大件快递重量大、体积大且差异性大。适用快递小件的分拣线、运输车辆、中转场地、末端网点等设备及设施较难适用于大件快递,许多快递公司因此需要重新建网来从事大件快递业务。

而对于从事20多年零担重货运输的德邦快递,其构建的零担转运中心土地及厂房、末端网点和购置的叉车、运输等设备可以较好地应用在大件快递上。

目前,在整网触达实力、点均货量和网点活跃度三个维度评价上,德邦快递均名列国内第一。

同时本身从事重货运输的德邦快递自然对重量较重的大件快递也容易上手操作,因此相比快递小件转型做大件快递,德邦快递从零担重货转型做大件快递更加轻松。

专注大件快递这一垂直细分领域上,德邦快递避开了与通达系、顺丰等巨头企业间的正面竞争,又充分利用与发展“大件快递”相匹配的公路运输力、人力配送等资源,加大末端派送的投入,直击行业因“难送而不想送”的痛点,以差异化服务迅速占领市场。

因为大件快递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品牌少、竞争小,且行业壁垒较高,所以大件快递行业暂无价格战风险。

此外,大件快递行业存量和增量的份额均较多,头部企业无需进行价格战就能获得较快成长,因此大件快递价格较小件快递坚挺,保证了利润空间。

3 | 德邦快递的成功秘诀

占了先天优势的德邦快递并没有自满得意,反而愈发重视公司的网络建设、运营管理和人才培养。

随着电商小件需求不断增大以及加盟制的通达系快递公司持续增长,快递行业中加盟模式份额占比已经超过80%。

但是,根据《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加盟型的快递厂商从顶端到末端的架构设计、运营管理并不能适应大件快递业务的发展。

在传统快递的经营模式中,加盟模式的服务品质往往难以管控,其对大件快递的末端高标准服务要求显得有心无力。

大件快递对取件、送件等有更高的要求,总部的制度与规范需要在末端得到有效执行,直营制能更好地对末端进行管控。

骨干网络的直营与毛细网络的扁平化合作管理,可以在保证大件快递服务质量的同时迅速推进网络下沉。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对服务要求较高的细分领域(例如商务件、冷链、大件快递等),对物流全链路管控能力更强的直营模式占据了绝对垄断。

自2013年正式进军大件快递行业以来,德邦快递一直坚持以直营模式运营快递业务并持续推进快递网络基础设施

德邦快递目标市场是中高端的大件快递,大件快递存在运输分拣易破损、末端派送难等问题,而直营模式确保了德邦快递对大件快递配送全过程进行管控,从而保证其服务质量领先加盟制的大件快递公司。

支撑德邦快递直营快递网络稳定运作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德邦快递被誉为物流行业的黄埔军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德邦快递坚持管理人才自己培养,公司内部培养的管理人才会非常熟悉公司业务操作、网络运营、部门协作及战略重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网络管控。

除了内部培养及培训等内生方式提高管控能力,德邦快递每年还会外请麦肯锡、IBM等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来对公司自身的管理体系与运输网络进行优化。

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开始向大件快递转型的战略决定正是德邦快递与麦肯锡公司共同潜心研究三年的成果。

此外,为了培养及留住人才,企业完整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德邦快递一直在提供充足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今年3月17日,在德邦快递员年会上,崔维星亲自为234位优秀快递员每人颁发价值10万的金砖年终奖,总奖金额高达2340万元,奖金数额是2018年的3倍。

据悉,获得十万元金砖的优秀快递员必须是在连续12个月零投诉,在效率、收派件量、服务等方面遥遥领先,才能脱颖而出获得金砖年终将奖。

德邦快递CEO崔维刚表示:2018 年是大件快递的元年,电商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大件快递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之所以能够获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离不开一线大件快递员的辛勤付出。

据统计,“双十一”期间,德邦快递小哥平均每天需要派件120件,弯腰3000次,走3万步路,爬将近8000级台阶,每天深夜结束派送,睡眠只有4-5小时,转运中心24小时昼夜分拣。

4 | 从0到1000亿

2018年是德邦快递向大件快递转型的关键之年,德邦快递小哥的努力在德邦快递的财报上也得到了体现。

2019年4月初,德邦快递股份发布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

2018 年,公司经营收入达到230.25亿元,净利润达到7亿元,扣非净利润达到4.5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15%、28.13%和45.29%。2018 年,德邦快递业务量为 4.83 亿票,同比增长54.21%。

德邦快递股份重点发力的快递业务表现尤其亮眼。2017年,德邦快递业务收入占比仅为34.05%,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变成接近50%。

与此同时,公司的快递业务收入为 113.97 亿元,同比增长64.50%,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毛利率为 9.32%,同比增长3.87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为4.47亿票,同比增长 63.87%。

这是德邦快递业务首次突破百亿,也是快递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快运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快递在运营上已经摆脱了“烧钱圈地”的市场战略。财报显示,德邦快递票均收入由2017年的25.39元上升至2018年的25.49元,同比上涨0.39%,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聚焦在大件快递的德邦快递,快递单票重量8.18 公斤,同样远高于同行。这意味着与以低价策略抢夺市场的同行相比,德邦快递的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5 | 科技重塑物流

大件快递行业痛点较多,要实现降本增效,除了需要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网络和流程外,还需要技术驱动。

一直以来德邦快递都高度重视科技的力量,每年拿出2%的营收投入到科技,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数量也领先利润规模大于自己的通达系快递公司。

特别是自2017年初试数字化运营起,德邦快递就在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元素与快递各环节的高度融合。

在持续研发投入下,公司自主研发出了大小件融和分拣系统、数字孪生信息中心、爬楼机等科技产品,明显提高了公司分拣、末端派送效率,进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德邦快递智能分拣中心

借助科技的力量,2018年,德邦快递员收派效率提升28.7%,促使快递业务单票成本同比下降3.72%至23.11元。

此外,德邦科技还加强了同外部优秀企业的战略合作,先后与 36 家公司开展了 72 个项目,合作对象包括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

4月中消息,德邦快递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建设5G联合实验室,推进新技术在快递物流场景下的应用,打造从“最先100米”到“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信息化、智慧化。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国内快递业务量达到507.1亿件,比上年增长26.6%。专家预计,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600亿件,同比增长22%;快递业务收入将超过7000亿元,预计增速是18%。

空间虽大,但由于快递也是个对资金、技术和管理要求很高的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开始更多地布局快递市场,专家表示,未来快递业务将明显向少数几家行业巨头集中。

进入2019年以来,一些中小快递公司已经接连出现问题,陷入经营困难和破产的边缘。

这意味着,找准了大件快递蓝海市场且网点建设领先、管理制度完善、科技化程度高的德邦快递或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德邦股份

2.9k
  • 德邦科技(688035.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2714.32万元
  • 德邦股份(603056.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6837.6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0到100亿,德邦快递逆袭的秘密

大件快递行业痛点较多,要实现降本增效,除了需要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网络和流程外,还需要技术驱动。

文 | 懂财帝 逸凡

德邦快递董事长崔维星

住在北京的孟女士是一位孕妈。最近,她需要将家中的冰箱搬到父母家。在比较了搬家公司和德邦快递提供的服务后,孟女士选择了德邦快递,因为德邦快递的费用仅是搬家公司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这是不久前央视节目《第一时间》里聚焦的一个事例。其实,许多消费者和孟女士一样,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大件物体搬运的需求。

数据公司易观发布的《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预测2025年中国大件配送市场规模可达4100亿元。但是,当下的快递行业却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具有20多年零担重货运输经验的德邦快递是最先感受到市场风向的行业革新者之一。去年,其通过改名和推出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件快递产品表达了转型大件快递服务的决心。

凭借完善的直营模式、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对科技的重视,德邦快递在过去的一年里硕果丰收,用董事长崔维星在股东信中的话来总结就是“仅用 5 年时间,便实现了快递业务从 0 到100亿的突破,成为大件快递细分市场的行业龙头”。

未来,快递行业“马太效应”将会越来越强,市场将向头部企业倾斜。看准了市场突破快的德邦快递必能创造一番佳绩。

1 | 掠食“双十一”

2018年“双十一”,为了应对十数亿件包裹的洪峰考验,“三通一达”和百世等快递公司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限重涨价的措施。

当 “调价+限重”成为部分快递公司应对业务高峰的常态机制时,有一家快递公司却反其道而行,宣布“双十一”期间,上至60kg大件快递不限收。这就是德邦快递。

在《第一时间》节目中,崔维星介绍德邦快递的大件快递服务时表示:“消费者买沙发、买桌子、买床垫会越来越多,相对的电商大件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德邦快递董事长崔维星接受央视采访

2017年“双十一”,天猫交易额TOP 50的商家中,售卖“大货和重货”的商家就达到了15家,大多为家电家居企业。这也说明,被其他快递公司“嫌弃”的大件快递并非鸡肋,相反,还是巨大的商机。

为了备战2018年的“双十一”,当年7月,德邦快递就开始从人力、物力、运力、操作模式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大件快递服务能力。

“双十一”,德邦快递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大件快递业务单日收入破亿,实现由零担向大件快递的华丽转身。德邦快递也因此被《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等权威媒体接连点赞。

对于德邦快递惊人的表现,有分析人士直言,其不仅仅是来捡漏,而是掠食。此言非虚,进军大件快递是德邦快递深思熟虑的决定,其着眼的也并不只是“双十一”。

早在2013年11月,德邦快递就开始战略布局快递业务并以大件快递为切入点。

2018年1月16日,德邦物流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当时,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还明确了德邦快递的转型方向——“打造和提供性价比最优的大件快递服务”。

到了2018年7月的战略发布会,德邦物流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向大件快递转型并推出了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件快递产品——大件快递3-60kg。

这款产品承诺“上至60KG,100%免费上楼”,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大件快递解决方案,意图消除快递行业中的“大件歧视”。

在《第一时间》里,崔维星还提到:“当然这方面(大件快递)客户的痛点也比较多,比如,怎样送货上楼,怎样安装。所以,针对大件快递的痛点,我们(德邦快递)推出了送货上楼服务。”

他在今年德邦快递的年会致辞中甚至表示:“大件快递是我们的命,送货上楼是我们的命根子”。

根据《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货运公司不上楼与大件歧视正是大件配送服务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2 | 行业蓝海——大件快递

《第一时间》节目称,业内人士认为,快递行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期后,将告别野蛮生长,迎来洗牌期。

在节目里,崔维星也坦言,作为一家快递公司,3-60公斤大件快递为消费者免费送货上楼,是他们在激烈行业竞争中想出来的经营之道。

《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中小件快递市场增长放缓,但大件电商品类渗透率提升。

不过,大件快递重量大、体积大且差异性大。适用快递小件的分拣线、运输车辆、中转场地、末端网点等设备及设施较难适用于大件快递,许多快递公司因此需要重新建网来从事大件快递业务。

而对于从事20多年零担重货运输的德邦快递,其构建的零担转运中心土地及厂房、末端网点和购置的叉车、运输等设备可以较好地应用在大件快递上。

目前,在整网触达实力、点均货量和网点活跃度三个维度评价上,德邦快递均名列国内第一。

同时本身从事重货运输的德邦快递自然对重量较重的大件快递也容易上手操作,因此相比快递小件转型做大件快递,德邦快递从零担重货转型做大件快递更加轻松。

专注大件快递这一垂直细分领域上,德邦快递避开了与通达系、顺丰等巨头企业间的正面竞争,又充分利用与发展“大件快递”相匹配的公路运输力、人力配送等资源,加大末端派送的投入,直击行业因“难送而不想送”的痛点,以差异化服务迅速占领市场。

因为大件快递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品牌少、竞争小,且行业壁垒较高,所以大件快递行业暂无价格战风险。

此外,大件快递行业存量和增量的份额均较多,头部企业无需进行价格战就能获得较快成长,因此大件快递价格较小件快递坚挺,保证了利润空间。

3 | 德邦快递的成功秘诀

占了先天优势的德邦快递并没有自满得意,反而愈发重视公司的网络建设、运营管理和人才培养。

随着电商小件需求不断增大以及加盟制的通达系快递公司持续增长,快递行业中加盟模式份额占比已经超过80%。

但是,根据《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2018》,加盟型的快递厂商从顶端到末端的架构设计、运营管理并不能适应大件快递业务的发展。

在传统快递的经营模式中,加盟模式的服务品质往往难以管控,其对大件快递的末端高标准服务要求显得有心无力。

大件快递对取件、送件等有更高的要求,总部的制度与规范需要在末端得到有效执行,直营制能更好地对末端进行管控。

骨干网络的直营与毛细网络的扁平化合作管理,可以在保证大件快递服务质量的同时迅速推进网络下沉。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对服务要求较高的细分领域(例如商务件、冷链、大件快递等),对物流全链路管控能力更强的直营模式占据了绝对垄断。

自2013年正式进军大件快递行业以来,德邦快递一直坚持以直营模式运营快递业务并持续推进快递网络基础设施

德邦快递目标市场是中高端的大件快递,大件快递存在运输分拣易破损、末端派送难等问题,而直营模式确保了德邦快递对大件快递配送全过程进行管控,从而保证其服务质量领先加盟制的大件快递公司。

支撑德邦快递直营快递网络稳定运作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德邦快递被誉为物流行业的黄埔军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德邦快递坚持管理人才自己培养,公司内部培养的管理人才会非常熟悉公司业务操作、网络运营、部门协作及战略重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网络管控。

除了内部培养及培训等内生方式提高管控能力,德邦快递每年还会外请麦肯锡、IBM等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来对公司自身的管理体系与运输网络进行优化。

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开始向大件快递转型的战略决定正是德邦快递与麦肯锡公司共同潜心研究三年的成果。

此外,为了培养及留住人才,企业完整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德邦快递一直在提供充足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今年3月17日,在德邦快递员年会上,崔维星亲自为234位优秀快递员每人颁发价值10万的金砖年终奖,总奖金额高达2340万元,奖金数额是2018年的3倍。

据悉,获得十万元金砖的优秀快递员必须是在连续12个月零投诉,在效率、收派件量、服务等方面遥遥领先,才能脱颖而出获得金砖年终将奖。

德邦快递CEO崔维刚表示:2018 年是大件快递的元年,电商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大件快递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之所以能够获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离不开一线大件快递员的辛勤付出。

据统计,“双十一”期间,德邦快递小哥平均每天需要派件120件,弯腰3000次,走3万步路,爬将近8000级台阶,每天深夜结束派送,睡眠只有4-5小时,转运中心24小时昼夜分拣。

4 | 从0到1000亿

2018年是德邦快递向大件快递转型的关键之年,德邦快递小哥的努力在德邦快递的财报上也得到了体现。

2019年4月初,德邦快递股份发布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

2018 年,公司经营收入达到230.25亿元,净利润达到7亿元,扣非净利润达到4.5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15%、28.13%和45.29%。2018 年,德邦快递业务量为 4.83 亿票,同比增长54.21%。

德邦快递股份重点发力的快递业务表现尤其亮眼。2017年,德邦快递业务收入占比仅为34.05%,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变成接近50%。

与此同时,公司的快递业务收入为 113.97 亿元,同比增长64.50%,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毛利率为 9.32%,同比增长3.87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为4.47亿票,同比增长 63.87%。

这是德邦快递业务首次突破百亿,也是快递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快运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快递在运营上已经摆脱了“烧钱圈地”的市场战略。财报显示,德邦快递票均收入由2017年的25.39元上升至2018年的25.49元,同比上涨0.39%,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聚焦在大件快递的德邦快递,快递单票重量8.18 公斤,同样远高于同行。这意味着与以低价策略抢夺市场的同行相比,德邦快递的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5 | 科技重塑物流

大件快递行业痛点较多,要实现降本增效,除了需要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网络和流程外,还需要技术驱动。

一直以来德邦快递都高度重视科技的力量,每年拿出2%的营收投入到科技,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数量也领先利润规模大于自己的通达系快递公司。

特别是自2017年初试数字化运营起,德邦快递就在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元素与快递各环节的高度融合。

在持续研发投入下,公司自主研发出了大小件融和分拣系统、数字孪生信息中心、爬楼机等科技产品,明显提高了公司分拣、末端派送效率,进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德邦快递智能分拣中心

借助科技的力量,2018年,德邦快递员收派效率提升28.7%,促使快递业务单票成本同比下降3.72%至23.11元。

此外,德邦科技还加强了同外部优秀企业的战略合作,先后与 36 家公司开展了 72 个项目,合作对象包括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

4月中消息,德邦快递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建设5G联合实验室,推进新技术在快递物流场景下的应用,打造从“最先100米”到“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信息化、智慧化。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国内快递业务量达到507.1亿件,比上年增长26.6%。专家预计,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600亿件,同比增长22%;快递业务收入将超过7000亿元,预计增速是18%。

空间虽大,但由于快递也是个对资金、技术和管理要求很高的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开始更多地布局快递市场,专家表示,未来快递业务将明显向少数几家行业巨头集中。

进入2019年以来,一些中小快递公司已经接连出现问题,陷入经营困难和破产的边缘。

这意味着,找准了大件快递蓝海市场且网点建设领先、管理制度完善、科技化程度高的德邦快递或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