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家族企业交接潮将至,中国继承者却无心接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家族企业交接潮将至,中国继承者却无心接管

未来5至10年,中国约3/4的家族企业需要移交给下一代,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却没有正式的接班计划。

图片来源:网络

6月8日,77岁高龄的尹明善将自己创立的力帆集团的未来交到力帆集团首席科学家陈卫和力帆实业的总裁尚游手中,而不是他的儿女。在尹明善看来,“交班问题是团队问题,不是单纯地交给儿子、女儿或者其他人。”力帆要想做成百年老店,就要抛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老一套传承观念,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据圣加伦大学数据研究员统计,全球家族企业500强成员的年营收总计6.5万亿美元,雇员人数共计2100万,平均每家雇佣4.2万人,足以构成仅次于中美两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事关企业的发展存亡,还影响着社会经济。

在以家庭导向型文化著称的中国,85.4%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国1485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有747家,占比50.3%。与欧美长寿家族企业相比,中国目前的家族企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还处于“创一代”掌控时期。但随着目前平均年龄为55岁至75岁的中国创业老将们正步入暮年,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未来5年至10年,中国家族企业将迎来交接潮,约3/4的企业需要移交给继承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承问题重要性凸显,无论中外,众多家族企业仍没有明确的接班计划。大批家族企业仍处于“富不过三代”的阴影之下,只有39%的家族企业传至第二代,而传至第三代的仅占15%。

2015年6月23日美国私人财富管理机构U.S. Trust对一群可投资资产300万美元以上的百万富翁掌门人进行财富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掌门人对超出自己人生范围的企业未来未加考虑,只有16%计划将企业传承给家族成员,而64%的年长老将(50岁以上)没有正式的接班计划。

企业传承并不是简单的职位权力、财富股权、社会关系等的移交。与美国相似,众多中国家族企业接班计划不明朗。创建企业的掌门人们享受着自己创造得来的财富与威信,不舍得放权。而受传统的传承文化观念影响,在中国,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创始人仍更倾向于传内不传外,培养亲生子女作为接班人依然是他们的不二选择。但这样的计划常常表现成一厢情愿,许多中国企业家子女从小留学海外,思想观念与父辈截然不同,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存在代际差别,仅有35%的企业家子女对接管家族产业有兴趣。而独生子女政策,也导致了希望子女接力的创始人们难以寻找替代者。

著名的案例就是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尽管他的独子身份让其接管父辈商业帝国名正言顺,在这个如今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富公子眼中,似乎接任万达集团掌门一事还不如八卦明星绯闻有吸引力。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的长子也是如此,尽管父亲有心栽培,现年44岁的尹喜地却并无意继承家业。

父子传承出现困难,许多国外家族企业选择起用职业经理人。然而调查显示,即使在家族第二代明显不具备掌管企业能力或不具接班意愿的情况下,也只有30%的中国家族企业会选择聘用职业经理人。这个状况正在改观,据《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中由家族成员担任CEO的比例继续下降,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了家族企业参与管理。在被调研的747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中,目前约有100家将经营大权交付于外姓职业经理人,比如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就采取的传承计划就偏离了传统父传子模式。而力帆的尹明善则曾多次公开表示:“家族里面如有能人,可以推荐出任董事长;家里的人不如家族外的,就在家族外选董事长、总裁。”最终这也成为了现实。

当然,并不能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绝对胜于传统家族传承观念的,尽管许多人认为情感化的家庭观会阻碍商业的成功。但那些掌握巨大社会财富的全球长寿家族企业也表示着家族对于维系长期商业成功有超出人们想象的魅力。“富不过三代”并非无法打破的咒语,在全球营收最高的500家家族企业中,有44%的企业由第四代及更靠后的接班人所有,而在所有企业中,这个比例仅为5%。目前走向接班的中国二代继承者们也有许多,诸如新希望、娃哈哈等企业正在经历一二代交接或“过渡式交接”时期。在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0中,已经有40家企业的富二代进入家族产业任职,35%担任董事,22.5%接任总经理或总裁职位,另外不少从分公司或部门开始做起。这些继承者们非常年轻,8090后占比44%,其中大部分人都受过国外教育,接受国内高等教育的仅占1/3 。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家族企业交接潮将至,中国继承者却无心接管

未来5至10年,中国约3/4的家族企业需要移交给下一代,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却没有正式的接班计划。

图片来源:网络

6月8日,77岁高龄的尹明善将自己创立的力帆集团的未来交到力帆集团首席科学家陈卫和力帆实业的总裁尚游手中,而不是他的儿女。在尹明善看来,“交班问题是团队问题,不是单纯地交给儿子、女儿或者其他人。”力帆要想做成百年老店,就要抛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老一套传承观念,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据圣加伦大学数据研究员统计,全球家族企业500强成员的年营收总计6.5万亿美元,雇员人数共计2100万,平均每家雇佣4.2万人,足以构成仅次于中美两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事关企业的发展存亡,还影响着社会经济。

在以家庭导向型文化著称的中国,85.4%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国1485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有747家,占比50.3%。与欧美长寿家族企业相比,中国目前的家族企业起步较晚,许多企业还处于“创一代”掌控时期。但随着目前平均年龄为55岁至75岁的中国创业老将们正步入暮年,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未来5年至10年,中国家族企业将迎来交接潮,约3/4的企业需要移交给继承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承问题重要性凸显,无论中外,众多家族企业仍没有明确的接班计划。大批家族企业仍处于“富不过三代”的阴影之下,只有39%的家族企业传至第二代,而传至第三代的仅占15%。

2015年6月23日美国私人财富管理机构U.S. Trust对一群可投资资产300万美元以上的百万富翁掌门人进行财富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掌门人对超出自己人生范围的企业未来未加考虑,只有16%计划将企业传承给家族成员,而64%的年长老将(50岁以上)没有正式的接班计划。

企业传承并不是简单的职位权力、财富股权、社会关系等的移交。与美国相似,众多中国家族企业接班计划不明朗。创建企业的掌门人们享受着自己创造得来的财富与威信,不舍得放权。而受传统的传承文化观念影响,在中国,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创始人仍更倾向于传内不传外,培养亲生子女作为接班人依然是他们的不二选择。但这样的计划常常表现成一厢情愿,许多中国企业家子女从小留学海外,思想观念与父辈截然不同,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存在代际差别,仅有35%的企业家子女对接管家族产业有兴趣。而独生子女政策,也导致了希望子女接力的创始人们难以寻找替代者。

著名的案例就是中国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尽管他的独子身份让其接管父辈商业帝国名正言顺,在这个如今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富公子眼中,似乎接任万达集团掌门一事还不如八卦明星绯闻有吸引力。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的长子也是如此,尽管父亲有心栽培,现年44岁的尹喜地却并无意继承家业。

父子传承出现困难,许多国外家族企业选择起用职业经理人。然而调查显示,即使在家族第二代明显不具备掌管企业能力或不具接班意愿的情况下,也只有30%的中国家族企业会选择聘用职业经理人。这个状况正在改观,据《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中由家族成员担任CEO的比例继续下降,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了家族企业参与管理。在被调研的747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中,目前约有100家将经营大权交付于外姓职业经理人,比如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就采取的传承计划就偏离了传统父传子模式。而力帆的尹明善则曾多次公开表示:“家族里面如有能人,可以推荐出任董事长;家里的人不如家族外的,就在家族外选董事长、总裁。”最终这也成为了现实。

当然,并不能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绝对胜于传统家族传承观念的,尽管许多人认为情感化的家庭观会阻碍商业的成功。但那些掌握巨大社会财富的全球长寿家族企业也表示着家族对于维系长期商业成功有超出人们想象的魅力。“富不过三代”并非无法打破的咒语,在全球营收最高的500家家族企业中,有44%的企业由第四代及更靠后的接班人所有,而在所有企业中,这个比例仅为5%。目前走向接班的中国二代继承者们也有许多,诸如新希望、娃哈哈等企业正在经历一二代交接或“过渡式交接”时期。在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0中,已经有40家企业的富二代进入家族产业任职,35%担任董事,22.5%接任总经理或总裁职位,另外不少从分公司或部门开始做起。这些继承者们非常年轻,8090后占比44%,其中大部分人都受过国外教育,接受国内高等教育的仅占1/3 。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