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贾樟柯: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贾樟柯: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阅读使我们不至于愚笨,写作使我们不至于沉默。”

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的活动中发表演讲

记者 | 戴天文

编辑 | 李芳

汾阳是一个县级市,在行政规划上,隶属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在离汾阳市区只有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叫贾家庄。5月9日举办的第一届吕梁文学季的主会场,就在贾家庄贾街旁边的贾樟柯艺术中心举办。“汾阳小子”贾樟柯,把文学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莫言、余华、苏童、阿来、欧阳江河、格非、西川……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带到了汾阳,举办第一届吕梁文学季。

莫言获得年度作家荣誉,贾樟柯为其颁奖

在无数篇书写贾樟柯成长轨迹的文章里都会提到,汾阳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在他23岁第一次离开山西去到北京之前,他的人生几乎都呆在这个“骑自行车5分钟就能穿城而过”的小地方,写诗、踢足球、跳霹雳舞、滑旱冰……一个小小的误区是,虽然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家厨开在了贾家庄的贾街上,但他童年时期的家,并不在贾家庄,而是汾阳市区里汾阳中学附近。在当地老街坊的口中,他不是著名导演贾樟柯,不是影迷中戏称的“贾科长”,只是“常来蹭饭的贾赖赖”。

直至今天,修建了不少电梯高层住宅的汾阳,依然是一个交通不算方便的地方。汾阳站离市区距离不近,坐网约车差不多得花40块出头,至今也没有高铁、动车经过,K、T、Z打头的火车在此处担当重任。前来参加吕梁文学季的嘉宾、媒体,大多都被安排坐高铁至太原,再通过轿车和大巴的来回接送前往贾家庄。

《汾阳小子贾樟柯》中,贾樟柯遇到街坊后都叫他小名​

虽然贾樟柯已经筹办过两届平遥国际影展,但筹办文学季还是完全不同的经验,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中当中的身份主要还是一名组织者,做好后勤保障是首要任务。贾樟柯的团队有着丰富的影展经验,在文学季中,结合了不少影展的优势特点。“最主要的是能够尽量把思想资源、文学资源转化成大众资源,这个转化上我们还是有优势的。比如整个活动流程,兼顾了作家与作家的交流、作家与媒体的交流、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我们影展的经验带给文学活动一些新的思路。因为文学活动比较多的还是高度专业化的,是内部讨论。我们透过影展的传播模式,让作品和思想传播出去。这几天演讲完之后的签售,几乎每位作家的作品都当场签售一空,大家带着这些作品回去阅读,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互动关系。”

至于怎么办好文学季,则是专家团队的工作。“我们聘请了欧阳江河做文学总监,有个二十人的专家顾问团,这二十人基本上是中国当代文学非常重要的创作者,也长期在参加这样的写作活动、书展、论坛、作家节。我们吸收了很多专家意见。”

作为吕梁文学季的组织者,贾樟柯几乎出现在每一场官方活动上。有时他是上台演讲的嘉宾,简单的几句话,就勾勒出活动的价值和他所期待的愿景。有时候他是新片《一个村庄的文学》的导演,坐在3台监视器的背后,观察着镜头中各位文学大家在舞台上的每一句精彩发言。

作家阿来正在签售

5月9日也是贾樟柯新片《一个村庄的文学》拍摄的开始。在第一届吕梁文学季举办期间,他不仅要参加活动,也要招呼从全国各地来到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的作家朋友,还要在各个活动当中,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影像素材。

呆在贾樟柯身边的这几天,并没有看到他激动流泪。在不少熟悉他的人的叙述中,早年间,他拍电影常常会在现场哭出来。他的文学作品里,眼泪也常常出现。此刻的贾樟柯更加冷静,大多时候身子缩在黑布搭起来的简易棚内,盯着面前的三台监控器。有时盯久了,他会整个身子向下滑去,“北京瘫”在导演椅上,带上墨镜、抽着雪茄,略显疲态。活动中进行拍摄的三组镜头相对固定,拍摄期间并没有出现太多问题,他也无需进行过多的指导。除了偶尔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嘉宾进行耳语,大多数时间贾樟柯都是沉默的。

《一个村庄的文学》并不是贾樟柯的第一部纪录片。2006年,贾樟柯跟随画家刘小东去到重庆三峡和泰国曼谷,拍摄他创作画作的过程,执导了纪录片《东》。2007年,贾樟柯拍摄设计师马克创立服装品牌“例外”,执导了纪录片《无用》。而这两部影片,是贾樟柯“艺术家三部曲”的前两部。“筹办吕梁文学季的过程里,我觉得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云集这里,可以作为一部电影的叙事的开端”,艺术家三部曲第三部很快应运而生。

《无用》剧照

离吕梁文学季开幕只有一个月时间,《一个村庄的文学》才正式确定开始筹备。整部影片的拍摄并不仅仅将拍摄第一届吕梁文学季的内容,还会由文学季带出一些重要的作家,还将纪录这些作家个人生活的记忆,以及他们的个人经验及写作方式,整体拍摄时间陆陆续续大概会有50天左右。“把不同年龄段的作家的个人生活感受跟文学所描绘的世界相糅杂,可以变成中国人精神史、情感史。”

在吕梁文学季期间,除了出席活动,贾樟柯常常带着一副有些宽大的雷朋墨镜。不是向王家卫致敬,而是他在筹备吕梁文学季时,低着头边接电话边走路,挂断电话突然抬头,一不留神被一根树枝划伤右眼。据他描述,当即就睁不开眼,满脸鲜血。好在上天眷顾,这位天才导演的眼角膜并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眼白血红,只能尽可能地带上墨镜保护眼睛。在《贾想II》中,贾樟柯表示“不太喜欢和别人讨论自己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会让我害羞”。不知带上墨镜后,他在接受采访聊起自己电影时,会不会轻松几分。

在发表演讲时,依然能看到贾樟柯右眼有些微红

绝大多数人都会给贾樟柯加上导演这一标签,纵然他已经连续出过两本专栏集锦《贾想I》《贾想II》。贾樟柯将文学当作是一种爱好,吕梁文学季正是他从爱好的角度出发所做。“我很喜欢文学,我觉得读写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但系统的阅读、写作的习惯,全社会都在减弱。我觉得如果有机会,应该办一个文学季,把这些优秀的作者、观念和他们的作品推荐给大众。所以吕梁文学季完全是作为一个跟我职业关系不大的爱好在做。”

文学爱好者贾樟柯并不高产,出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访谈、电影纪录,唯独两本《贾想》,收录了他的许多专栏作品及短篇小说。在这些短文中,另一个生动而形象的山西跃然纸上,丰富而精彩的人物就在点点滴滴中构建出来。他爱写,但写得不快,“一般写的最多的是1500字的短文,差不多要耗费我一天,从早上9、10点开始写,下午5、6点写完。”他不拒绝约稿,甚至有点喜爱,“约稿是一个催生创作很重要的(方式),这也是编辑的作用,能督促你。那时我开专栏,一个月写一篇,确实得写出来。”

作为一名导演,贾樟柯执导的所有重要长片都是自己担任编剧。在他看来,文学是自己最基础的基本功,也希望更多人重视这项基本功。“不管从事纯文学工作,还是电影、新闻工作者,哪怕是文秘,只要跟文字打交道,只要工作本身需要拓展的联想性、思考性,文学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在《读写于我》中,贾樟柯以这么一句话结尾:“阅读使我们不至于愚笨,写作使我们不至于沉默。”

《汾阳小子贾樟柯》剧照

在贾樟柯的创作生涯中,文学助他建立抽象思维的训练。“电影最初是形成于文学式的思考,是对空间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对时间线上人物命运的梳理,包括结构方法。传统的结构,起承转合,文学讲究、古文讲究、电影也很讲究。所以我觉得,绘画,电影跟文学,在媒介上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但是孕育的过程,一定是文学化的过程。抽象思维是文字的思维的路径,当你拥有广泛的阅读、频繁的写作的时候,就建立起了这种思维训练。只不过最后抵达的,可能是一部电影,或者文学小说,有媒介上的差异,但作品形成的抽象思维的过程,文学带给我们的视野、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时间的关注非常多。这种抽象思维的方方面面,最初都是形成于文学的思维方式。”

相比职业作家,职业导演贾樟柯在文学创作时会带有更加强烈的空间感的塑造。因为拍电影需要建立清晰明确的空间关系的艺术,“拍电影的人写作的时候,往往空间关系、空间构成会比较敏感,会显得比较有逻辑、有秩序,喜欢从立体感的空间关系出发。可能文学会打乱这些逻辑。但是同样的空间感受,有些文学一样非常精彩,我记得契科夫写女主人公住的小旅馆的桌子时,把那些近物写的非常漂亮。”

《汾阳小子贾樟柯》里,贾樟柯讲述了一个细节。他的父亲是语文老师,在学校当过几年剧团的导演,跟着父亲演出时,他一般都在后台,看演员化妆和准备演出。后台的感觉,在《站台》和《世界》中,“都有一种很不自觉的流露,我非常喜欢准备演出的那种场景。”或许正是怀念现场演出带来的那种生命感,贾樟柯将山西晋剧团一团请来贾家庄,在贾街关帝庙广场上演了一出《打金枝》。这场表演,莫言点名要看,夜间气温下降,穿着阿迪达斯帽衫的他,静静地看完150分钟的整场演出。

在这场演出中,三个镜头都从观众视角对准了舞台,没有《站台》里汾阳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慰问演出时,那个从舞台上直视观众的镜头。莫言、苏童、欧阳江河等一众作家,以及当地领导、嘉宾坐在前排。摄影机轨道之后,后排的普通观众,也就是当地的乡亲,与《站台》里的观众同样踊跃,座位不够,从附近商家那儿借来长条木凳“排排坐”也行,充满了电影里难以表演出的那种原始而生动的兴奋劲和好奇心。

《站台》中,汾阳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慰问演出时拍摄观众的镜头

这些观众,正是贾樟柯镜头中的普通人,是在几十年城市化大潮中,相对没有走在前列的人。城市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在此时此地讨论”从乡村出发的写作“,是贾樟柯认为非常重要的事。“中国变革四十多年,最主要的就是传统的农村结构社会,包括农业社会里面的伦理、人际关系,遭遇了城市化和现代性之后的变迁。越是城市化,城市化相对应的我们出发的地方——乡村,越显得是需要大家讨论、感受的精神来源,是我们的来路。”

正如他在《远在他乡的故乡》里说的,“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从乡村出发的写作,字面上的意思可能是以乡村为中心,但相对的没有出现在字面上的角色,是城市。“从乡村出发的写作,意味着在原点上思考的不仅是乡村,思考的是乡村与城市、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变革、社会形态改变过程中,所有人的机遇和遭遇。哪怕一个从没离开过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人,也会遭遇乡村。”

这里的乡村,不是指那一幢幢矮楼、一块块农田,而是乡村在日常生活中打下的深刻烙印,是能够随着人口的迁徙而被“携带”走的。“你的脚离开了,但你对世界的认知、文化记忆(都来源于这里)。就像韩东讲的,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今天的我们照镜子,里外都是乡下人。为什么在诗歌里面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像炉火、烛光、蓝天、大地,都是农业社会的记忆。西川讲过一句话,为什么在现在诗歌里面玻璃出现得比较少?因为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为什么一个从小在城市接生活长大的人,在写作的时仍然会频繁地出现这些农业的词汇?潜在的我们的基因、教养、家庭传承,包括我在导演或者是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不得不始终关注被携带着的乡村。就好像一个人在现代化的路上走路,中国人肯定拎着一个包,这个包里装的可能就是乡村。”

《山河故人》里,到乐(右)只说英文,却也忘不了家乡

对贾樟柯来说,他早已拎着乡村走向世界。从《小武》、《站台》,到《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他不断将发生在汾阳、发生在山西的人和事搬上银幕,带给世界。但对从小就没有生在在乡村的孩子来说,乡村更像是一种全新的精神上的图腾,它始终还在,只是被进行了新的解读。比如在《山河故人》中,贾樟柯将第三章的故事定位在未来,此时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孩子到乐只会说英文,但他骨子里依然是一个山西人的后代。“不必刻意让更年轻一代的孩子获得乡村的经验,但这种生活经验无处不在。比如饮食,一个山西家庭,即使生活在纽约,可能早上也会熬小米饭。这个小米粥是怎么来的?可能一个从小出生在纽约的山西的后代,会慢慢去理解。人种在演进,就好像《山河故人》里面未来的部分,那个小男孩儿连他的语言就忘记了,都讲英文了。他跟乡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一定有种新的联系。那种联系可能我们不知道最紧密的是什么,但是没有必要去刻意地移植一些乡村经验给他们。”

马丁·斯科塞斯曾告诉贾樟柯,他青年时期差点就走错一步,成为小武

乡村就像人性,没有什么是彼此完全割裂的,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也是一样,来自不同乡村作品虽然讲述的习俗不同,文化差异明显,但我们依然能够在不同的乡村,哪怕地球的另一边,找到许多趋同的习性。就像贾樟柯第一部作品《小武》,让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自己的家庭中找到共鸣,贾樟柯也能在锡兰的黑白电影《小镇》中,理解那个土耳其小镇中的世界。“个体的经验里,会有一种每一个个体所共同经历和面临的问题,这种普遍性在,每个国家可能都在发生。我的电影中,(他们)是中国人、山西人的思维方法,可以提供面对同样问题的新角度。”

许多文学大家的演讲、论坛与签售,都在贾樟柯艺术中心广场举行。下午的天气很热很晒,但观众依然会在广场上迎着阳光,为台上精彩的发言鼓掌。作家签售前,旁边书店特意设立的摊位上的指定图书多次售罄。不少汾阳中学的学生穿着校服排在长长的队伍里,他们中或许有不少人,和当年“困在”此地的“贾赖赖”一样,希望能够离开家乡去往更大更精彩的世界,但听过这些演讲,看过这些签名书之后,家乡这枚埋在内心中的种子或许会更加明亮,在离开后会更快明白,“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贾樟柯: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阅读使我们不至于愚笨,写作使我们不至于沉默。”

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的活动中发表演讲

记者 | 戴天文

编辑 | 李芳

汾阳是一个县级市,在行政规划上,隶属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在离汾阳市区只有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叫贾家庄。5月9日举办的第一届吕梁文学季的主会场,就在贾家庄贾街旁边的贾樟柯艺术中心举办。“汾阳小子”贾樟柯,把文学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莫言、余华、苏童、阿来、欧阳江河、格非、西川……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带到了汾阳,举办第一届吕梁文学季。

莫言获得年度作家荣誉,贾樟柯为其颁奖

在无数篇书写贾樟柯成长轨迹的文章里都会提到,汾阳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在他23岁第一次离开山西去到北京之前,他的人生几乎都呆在这个“骑自行车5分钟就能穿城而过”的小地方,写诗、踢足球、跳霹雳舞、滑旱冰……一个小小的误区是,虽然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家厨开在了贾家庄的贾街上,但他童年时期的家,并不在贾家庄,而是汾阳市区里汾阳中学附近。在当地老街坊的口中,他不是著名导演贾樟柯,不是影迷中戏称的“贾科长”,只是“常来蹭饭的贾赖赖”。

直至今天,修建了不少电梯高层住宅的汾阳,依然是一个交通不算方便的地方。汾阳站离市区距离不近,坐网约车差不多得花40块出头,至今也没有高铁、动车经过,K、T、Z打头的火车在此处担当重任。前来参加吕梁文学季的嘉宾、媒体,大多都被安排坐高铁至太原,再通过轿车和大巴的来回接送前往贾家庄。

《汾阳小子贾樟柯》中,贾樟柯遇到街坊后都叫他小名​

虽然贾樟柯已经筹办过两届平遥国际影展,但筹办文学季还是完全不同的经验,贾樟柯在吕梁文学季中当中的身份主要还是一名组织者,做好后勤保障是首要任务。贾樟柯的团队有着丰富的影展经验,在文学季中,结合了不少影展的优势特点。“最主要的是能够尽量把思想资源、文学资源转化成大众资源,这个转化上我们还是有优势的。比如整个活动流程,兼顾了作家与作家的交流、作家与媒体的交流、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我们影展的经验带给文学活动一些新的思路。因为文学活动比较多的还是高度专业化的,是内部讨论。我们透过影展的传播模式,让作品和思想传播出去。这几天演讲完之后的签售,几乎每位作家的作品都当场签售一空,大家带着这些作品回去阅读,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互动关系。”

至于怎么办好文学季,则是专家团队的工作。“我们聘请了欧阳江河做文学总监,有个二十人的专家顾问团,这二十人基本上是中国当代文学非常重要的创作者,也长期在参加这样的写作活动、书展、论坛、作家节。我们吸收了很多专家意见。”

作为吕梁文学季的组织者,贾樟柯几乎出现在每一场官方活动上。有时他是上台演讲的嘉宾,简单的几句话,就勾勒出活动的价值和他所期待的愿景。有时候他是新片《一个村庄的文学》的导演,坐在3台监视器的背后,观察着镜头中各位文学大家在舞台上的每一句精彩发言。

作家阿来正在签售

5月9日也是贾樟柯新片《一个村庄的文学》拍摄的开始。在第一届吕梁文学季举办期间,他不仅要参加活动,也要招呼从全国各地来到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的作家朋友,还要在各个活动当中,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影像素材。

呆在贾樟柯身边的这几天,并没有看到他激动流泪。在不少熟悉他的人的叙述中,早年间,他拍电影常常会在现场哭出来。他的文学作品里,眼泪也常常出现。此刻的贾樟柯更加冷静,大多时候身子缩在黑布搭起来的简易棚内,盯着面前的三台监控器。有时盯久了,他会整个身子向下滑去,“北京瘫”在导演椅上,带上墨镜、抽着雪茄,略显疲态。活动中进行拍摄的三组镜头相对固定,拍摄期间并没有出现太多问题,他也无需进行过多的指导。除了偶尔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嘉宾进行耳语,大多数时间贾樟柯都是沉默的。

《一个村庄的文学》并不是贾樟柯的第一部纪录片。2006年,贾樟柯跟随画家刘小东去到重庆三峡和泰国曼谷,拍摄他创作画作的过程,执导了纪录片《东》。2007年,贾樟柯拍摄设计师马克创立服装品牌“例外”,执导了纪录片《无用》。而这两部影片,是贾樟柯“艺术家三部曲”的前两部。“筹办吕梁文学季的过程里,我觉得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云集这里,可以作为一部电影的叙事的开端”,艺术家三部曲第三部很快应运而生。

《无用》剧照

离吕梁文学季开幕只有一个月时间,《一个村庄的文学》才正式确定开始筹备。整部影片的拍摄并不仅仅将拍摄第一届吕梁文学季的内容,还会由文学季带出一些重要的作家,还将纪录这些作家个人生活的记忆,以及他们的个人经验及写作方式,整体拍摄时间陆陆续续大概会有50天左右。“把不同年龄段的作家的个人生活感受跟文学所描绘的世界相糅杂,可以变成中国人精神史、情感史。”

在吕梁文学季期间,除了出席活动,贾樟柯常常带着一副有些宽大的雷朋墨镜。不是向王家卫致敬,而是他在筹备吕梁文学季时,低着头边接电话边走路,挂断电话突然抬头,一不留神被一根树枝划伤右眼。据他描述,当即就睁不开眼,满脸鲜血。好在上天眷顾,这位天才导演的眼角膜并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眼白血红,只能尽可能地带上墨镜保护眼睛。在《贾想II》中,贾樟柯表示“不太喜欢和别人讨论自己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会让我害羞”。不知带上墨镜后,他在接受采访聊起自己电影时,会不会轻松几分。

在发表演讲时,依然能看到贾樟柯右眼有些微红

绝大多数人都会给贾樟柯加上导演这一标签,纵然他已经连续出过两本专栏集锦《贾想I》《贾想II》。贾樟柯将文学当作是一种爱好,吕梁文学季正是他从爱好的角度出发所做。“我很喜欢文学,我觉得读写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但系统的阅读、写作的习惯,全社会都在减弱。我觉得如果有机会,应该办一个文学季,把这些优秀的作者、观念和他们的作品推荐给大众。所以吕梁文学季完全是作为一个跟我职业关系不大的爱好在做。”

文学爱好者贾樟柯并不高产,出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访谈、电影纪录,唯独两本《贾想》,收录了他的许多专栏作品及短篇小说。在这些短文中,另一个生动而形象的山西跃然纸上,丰富而精彩的人物就在点点滴滴中构建出来。他爱写,但写得不快,“一般写的最多的是1500字的短文,差不多要耗费我一天,从早上9、10点开始写,下午5、6点写完。”他不拒绝约稿,甚至有点喜爱,“约稿是一个催生创作很重要的(方式),这也是编辑的作用,能督促你。那时我开专栏,一个月写一篇,确实得写出来。”

作为一名导演,贾樟柯执导的所有重要长片都是自己担任编剧。在他看来,文学是自己最基础的基本功,也希望更多人重视这项基本功。“不管从事纯文学工作,还是电影、新闻工作者,哪怕是文秘,只要跟文字打交道,只要工作本身需要拓展的联想性、思考性,文学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在《读写于我》中,贾樟柯以这么一句话结尾:“阅读使我们不至于愚笨,写作使我们不至于沉默。”

《汾阳小子贾樟柯》剧照

在贾樟柯的创作生涯中,文学助他建立抽象思维的训练。“电影最初是形成于文学式的思考,是对空间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对时间线上人物命运的梳理,包括结构方法。传统的结构,起承转合,文学讲究、古文讲究、电影也很讲究。所以我觉得,绘画,电影跟文学,在媒介上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但是孕育的过程,一定是文学化的过程。抽象思维是文字的思维的路径,当你拥有广泛的阅读、频繁的写作的时候,就建立起了这种思维训练。只不过最后抵达的,可能是一部电影,或者文学小说,有媒介上的差异,但作品形成的抽象思维的过程,文学带给我们的视野、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时间的关注非常多。这种抽象思维的方方面面,最初都是形成于文学的思维方式。”

相比职业作家,职业导演贾樟柯在文学创作时会带有更加强烈的空间感的塑造。因为拍电影需要建立清晰明确的空间关系的艺术,“拍电影的人写作的时候,往往空间关系、空间构成会比较敏感,会显得比较有逻辑、有秩序,喜欢从立体感的空间关系出发。可能文学会打乱这些逻辑。但是同样的空间感受,有些文学一样非常精彩,我记得契科夫写女主人公住的小旅馆的桌子时,把那些近物写的非常漂亮。”

《汾阳小子贾樟柯》里,贾樟柯讲述了一个细节。他的父亲是语文老师,在学校当过几年剧团的导演,跟着父亲演出时,他一般都在后台,看演员化妆和准备演出。后台的感觉,在《站台》和《世界》中,“都有一种很不自觉的流露,我非常喜欢准备演出的那种场景。”或许正是怀念现场演出带来的那种生命感,贾樟柯将山西晋剧团一团请来贾家庄,在贾街关帝庙广场上演了一出《打金枝》。这场表演,莫言点名要看,夜间气温下降,穿着阿迪达斯帽衫的他,静静地看完150分钟的整场演出。

在这场演出中,三个镜头都从观众视角对准了舞台,没有《站台》里汾阳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慰问演出时,那个从舞台上直视观众的镜头。莫言、苏童、欧阳江河等一众作家,以及当地领导、嘉宾坐在前排。摄影机轨道之后,后排的普通观众,也就是当地的乡亲,与《站台》里的观众同样踊跃,座位不够,从附近商家那儿借来长条木凳“排排坐”也行,充满了电影里难以表演出的那种原始而生动的兴奋劲和好奇心。

《站台》中,汾阳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慰问演出时拍摄观众的镜头

这些观众,正是贾樟柯镜头中的普通人,是在几十年城市化大潮中,相对没有走在前列的人。城市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在此时此地讨论”从乡村出发的写作“,是贾樟柯认为非常重要的事。“中国变革四十多年,最主要的就是传统的农村结构社会,包括农业社会里面的伦理、人际关系,遭遇了城市化和现代性之后的变迁。越是城市化,城市化相对应的我们出发的地方——乡村,越显得是需要大家讨论、感受的精神来源,是我们的来路。”

正如他在《远在他乡的故乡》里说的,“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从乡村出发的写作,字面上的意思可能是以乡村为中心,但相对的没有出现在字面上的角色,是城市。“从乡村出发的写作,意味着在原点上思考的不仅是乡村,思考的是乡村与城市、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变革、社会形态改变过程中,所有人的机遇和遭遇。哪怕一个从没离开过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人,也会遭遇乡村。”

这里的乡村,不是指那一幢幢矮楼、一块块农田,而是乡村在日常生活中打下的深刻烙印,是能够随着人口的迁徙而被“携带”走的。“你的脚离开了,但你对世界的认知、文化记忆(都来源于这里)。就像韩东讲的,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今天的我们照镜子,里外都是乡下人。为什么在诗歌里面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像炉火、烛光、蓝天、大地,都是农业社会的记忆。西川讲过一句话,为什么在现在诗歌里面玻璃出现得比较少?因为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为什么一个从小在城市接生活长大的人,在写作的时仍然会频繁地出现这些农业的词汇?潜在的我们的基因、教养、家庭传承,包括我在导演或者是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不得不始终关注被携带着的乡村。就好像一个人在现代化的路上走路,中国人肯定拎着一个包,这个包里装的可能就是乡村。”

《山河故人》里,到乐(右)只说英文,却也忘不了家乡

对贾樟柯来说,他早已拎着乡村走向世界。从《小武》、《站台》,到《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他不断将发生在汾阳、发生在山西的人和事搬上银幕,带给世界。但对从小就没有生在在乡村的孩子来说,乡村更像是一种全新的精神上的图腾,它始终还在,只是被进行了新的解读。比如在《山河故人》中,贾樟柯将第三章的故事定位在未来,此时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孩子到乐只会说英文,但他骨子里依然是一个山西人的后代。“不必刻意让更年轻一代的孩子获得乡村的经验,但这种生活经验无处不在。比如饮食,一个山西家庭,即使生活在纽约,可能早上也会熬小米饭。这个小米粥是怎么来的?可能一个从小出生在纽约的山西的后代,会慢慢去理解。人种在演进,就好像《山河故人》里面未来的部分,那个小男孩儿连他的语言就忘记了,都讲英文了。他跟乡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一定有种新的联系。那种联系可能我们不知道最紧密的是什么,但是没有必要去刻意地移植一些乡村经验给他们。”

马丁·斯科塞斯曾告诉贾樟柯,他青年时期差点就走错一步,成为小武

乡村就像人性,没有什么是彼此完全割裂的,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也是一样,来自不同乡村作品虽然讲述的习俗不同,文化差异明显,但我们依然能够在不同的乡村,哪怕地球的另一边,找到许多趋同的习性。就像贾樟柯第一部作品《小武》,让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自己的家庭中找到共鸣,贾樟柯也能在锡兰的黑白电影《小镇》中,理解那个土耳其小镇中的世界。“个体的经验里,会有一种每一个个体所共同经历和面临的问题,这种普遍性在,每个国家可能都在发生。我的电影中,(他们)是中国人、山西人的思维方法,可以提供面对同样问题的新角度。”

许多文学大家的演讲、论坛与签售,都在贾樟柯艺术中心广场举行。下午的天气很热很晒,但观众依然会在广场上迎着阳光,为台上精彩的发言鼓掌。作家签售前,旁边书店特意设立的摊位上的指定图书多次售罄。不少汾阳中学的学生穿着校服排在长长的队伍里,他们中或许有不少人,和当年“困在”此地的“贾赖赖”一样,希望能够离开家乡去往更大更精彩的世界,但听过这些演讲,看过这些签名书之后,家乡这枚埋在内心中的种子或许会更加明亮,在离开后会更快明白,“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