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读药】“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读药】“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

抑郁者,宜服药。

图片来源:Gary Waters/Ikon Images/Getty Images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医问药吗?欢迎进入“读药信箱”给我们写信,聊聊你的疑难杂症。

本期读药,我们想与大家聊聊“抑郁症”。

抑郁症是目前全球第四大疾患,也是诱发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一篇来自《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论文再度掀起了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来自约62万人的遗传基因数据,并从中筛选出了18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在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后,他们意外地发现,被科学家认可并持续研究了几十年的抑郁基因与抑郁症并无明确的相关性。

尽管这项研究并不能完全否定抑郁症的遗传性,但从结果看来,我们的确低估了抑郁症的复杂程度。除了可能存在致病基因外,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压力也是抑郁症频发的重要原因。根据乔纳森·罗滕伯格(Jonathan Rottenber)的抑郁症进化理论, 抑郁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人们无法适应现代环境有关:“一个古老的情绪系统与一个非凡物种创造的高度新颖的运行环境碰撞了。” 显然,它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表现,而不是某个基因、神经细胞、心理模式或事件单独促成的。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22亿人。在许多国家,精神疾病患者难以得到支持,每年有数十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虽然目前对抑郁症已有针对性的治疗办法,但实际上,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能真正享受到专业的治疗。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出于对社会偏见的恐惧,不敢将自己患病的情况公开。需要明确的是,各类精神障碍疾病,包括抑郁症在内,都是生理性疾病,而非道德疾病或伦理疾病,更不具有传染性。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DSM-5(即《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标准,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

感到悲伤、空虚、无望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失眠或睡眠过多

疲劳或精力不足

对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感明显减少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思考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

反复出现自杀意念

无论你是已经发现抑郁情绪或确诊抑郁症的患者,还是这些患者的亲朋好友,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途径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下列书单中,我们将通过几位作者书写的真实经历回答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实际问题,例如,人们对抑郁症都有哪些常见的错误认知?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想要自杀?精神病院是什么样的?当这些令人困惑、恐惧、厌恶的问题都能得到正面而具体的回应时,抑郁症也就不再意味着“死路一条”了。或许,正如阿尔贝·加缪在《快乐的死》中所说,“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

《说来有点可笑》

[美] 内德·维齐尼 著  王宁 译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01

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克雷格是一位典型的“好学生”。为了考上曼哈顿最好的精英院校之一,他牺牲了娱乐和交友,将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学习,就连午餐时也不忘掏出纸条复习知识点,最后终于跻身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职前管理培训高中。对克雷格来说,进入这所高中就意味着将来他会上最好的大学,做最赚钱的工作,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然而,这套看似完美的人生规划很快就化成了泡影。在新的环境里,克雷格发现他不再优秀了,成绩落后于他人,听课时也常常跟不上节奏。重压之下,他开始抑郁、失眠、厌食,甚至想到了自杀。

幸运的是,就在他决定自杀时,一本名为《如何在失爱中生存》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照着书上的指示拨打了自杀热线,并鬼使神差地来到了一家精神病院。在这里,一切都不用隐藏,也不存在被他人取笑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病,这让克雷格放下压力,开始思考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尽管克雷格的故事有荒诞可笑的成分,但书中所描绘的“精神病院之旅”却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在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的今天,本书也旨在提醒人们多去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隐患,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引导。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

[美] 迈克尔·波伦 著  邓子衿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07

2017年9月,90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左灯的抑郁症在蛰伏多年后终于爆发了。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只是比一般的情绪低落更严重而已,直到她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了许多生理变化:嗜睡、疲劳、思维迟缓、阅读及表达障碍……一系列迅速又不可控的退化让她意识到,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随着病情的恶化,左灯随后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踏上了“人生新征程”。在精神病院里,左灯遇见了形形色色的患者,每天和他们一起吃饭、睡觉、跳操、按时吃药和接受治疗,分享也分担着疾病带来的喜怒哀乐。在外人眼中,这样如同监狱般的地方实在令人恐惧,有人甚至会认为精神病人都是可怕的,是不可理喻的。但左灯感受到的真实情况是,这些精神上有障碍的人,往往都是不愿意伤害别人而宁愿选择伤害自己的人,反而是一些“正常人”出于自身的无知和狭隘,常常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

在这本日记中,左灯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她从病发、入院、治疗,到最终康复的全过程,也为读者呈现了精神病院充满生机和温情的一面。除了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外,左灯也在书中介绍了她在住院期间接受过的各种神奇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泡脚、睡眠贴、耳针、磁场刺激仪、电休克疗法等,可为重度抑郁患者提供参考。

《活下去的理由》

[英] 马特·海格 著  赵燕飞 译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01

活下去还需要理由吗?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生存是一种本能,但对于抑郁症患者,生存却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决定的事。正如英国作者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一书中所写,抑郁症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看不见希望。患病的人如同被困在隧道中,但隧道尽头的两端都被堵上了,假如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死亡就会自然成为最合理的情况,尽管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常人无异。

24岁时,海格患上了抑郁症加焦虑症,这可能是他在儿童时期因缺少父母陪伴留下的不安全感造成的,也可能是家族的精神病遗传基因在某种刺激下得到了表达,总之,这不是单纯用意志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是单独的抑郁症,你就会感觉大脑像陷入沼泽,失去动力,迟缓不动。但如果加入焦虑症,你身陷沼泽中还会出现漩涡。”经过最初患病的3个月后,海格决定从阅读和写作中寻找救赎。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他用文字记录了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的痛苦时日,也试图说服更多同样身处痛苦之人不要放弃希望。

从患病直至今天的14年间,海格已出版了多部畅销小说,除了写作外,他用来对抗抑郁的方式还包括交谈、旅行、瑜伽、冥想和跑步。在书中,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10条“活下去的理由”和关于“如何生活”的40条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走出困局,为生活打开一条通路。

《躁郁之心: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

[美] 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 著  聂晶 / 黄珏苹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12

如果说以上几本书都是站在普通患者视角书写的,那么这套上下两册的《躁郁之心》则可以被视为精神疾病领域的权威之作。作者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是世界躁郁症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她曾入选“全美最佳医生”行列,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医界英雄”,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研究者同时也是一名躁郁症患者。自少女时代起,杰米森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抑郁症状,随后又转向了躁郁。这种使人情绪急涨急落的顽疾一路跟随她走过了求学、求职以及婚姻的三十年。在此期间,杰米森不仅要与躁郁症日夜斗争,自我治疗,还要面对双重身份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如何让普通人接受一个身患精神病的精神病专家?

通常,疾病总是与“剥夺”、“削弱”相关,无论是发生在人们的生理、心理还是精神层面,但躁郁症却是一个例外。用杰米森的话形容,这是一种“既迷人又足以致命的同伴与敌人”,当“狂躁”的一面发作时,她会处于极度亢奋、灵感勃发的迷醉状态,“宛如一个进入医学、精神疾病研究和诊治领域的精灵”,而一旦“抑郁”来临,这一切就会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作为一位医者,直白地在书中描写自身患病的真实经历是十分冒险的,但杰米森认为,对于这类长期被污名化的疾病,公开真相比保持沉默更好。这样的现身说法也足以证明,通过有效的手段,躁郁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本书将为人们揭开躁郁症的复杂性,消除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

……………………

|ᐕ)⁾⁾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读药】“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

抑郁者,宜服药。

图片来源:Gary Waters/Ikon Images/Getty Images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医问药吗?欢迎进入“读药信箱”给我们写信,聊聊你的疑难杂症。

本期读药,我们想与大家聊聊“抑郁症”。

抑郁症是目前全球第四大疾患,也是诱发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一篇来自《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论文再度掀起了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来自约62万人的遗传基因数据,并从中筛选出了18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在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后,他们意外地发现,被科学家认可并持续研究了几十年的抑郁基因与抑郁症并无明确的相关性。

尽管这项研究并不能完全否定抑郁症的遗传性,但从结果看来,我们的确低估了抑郁症的复杂程度。除了可能存在致病基因外,现代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压力也是抑郁症频发的重要原因。根据乔纳森·罗滕伯格(Jonathan Rottenber)的抑郁症进化理论, 抑郁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人们无法适应现代环境有关:“一个古老的情绪系统与一个非凡物种创造的高度新颖的运行环境碰撞了。” 显然,它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表现,而不是某个基因、神经细胞、心理模式或事件单独促成的。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22亿人。在许多国家,精神疾病患者难以得到支持,每年有数十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虽然目前对抑郁症已有针对性的治疗办法,但实际上,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能真正享受到专业的治疗。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出于对社会偏见的恐惧,不敢将自己患病的情况公开。需要明确的是,各类精神障碍疾病,包括抑郁症在内,都是生理性疾病,而非道德疾病或伦理疾病,更不具有传染性。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DSM-5(即《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标准,抑郁症的症状主要包括:

感到悲伤、空虚、无望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失眠或睡眠过多

疲劳或精力不足

对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感明显减少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思考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

反复出现自杀意念

无论你是已经发现抑郁情绪或确诊抑郁症的患者,还是这些患者的亲朋好友,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途径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下列书单中,我们将通过几位作者书写的真实经历回答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实际问题,例如,人们对抑郁症都有哪些常见的错误认知?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想要自杀?精神病院是什么样的?当这些令人困惑、恐惧、厌恶的问题都能得到正面而具体的回应时,抑郁症也就不再意味着“死路一条”了。或许,正如阿尔贝·加缪在《快乐的死》中所说,“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

《说来有点可笑》

[美] 内德·维齐尼 著  王宁 译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01

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克雷格是一位典型的“好学生”。为了考上曼哈顿最好的精英院校之一,他牺牲了娱乐和交友,将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学习,就连午餐时也不忘掏出纸条复习知识点,最后终于跻身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职前管理培训高中。对克雷格来说,进入这所高中就意味着将来他会上最好的大学,做最赚钱的工作,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然而,这套看似完美的人生规划很快就化成了泡影。在新的环境里,克雷格发现他不再优秀了,成绩落后于他人,听课时也常常跟不上节奏。重压之下,他开始抑郁、失眠、厌食,甚至想到了自杀。

幸运的是,就在他决定自杀时,一本名为《如何在失爱中生存》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照着书上的指示拨打了自杀热线,并鬼使神差地来到了一家精神病院。在这里,一切都不用隐藏,也不存在被他人取笑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病,这让克雷格放下压力,开始思考自己不快乐的根源,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尽管克雷格的故事有荒诞可笑的成分,但书中所描绘的“精神病院之旅”却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在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的今天,本书也旨在提醒人们多去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隐患,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引导。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

[美] 迈克尔·波伦 著  邓子衿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07

2017年9月,90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左灯的抑郁症在蛰伏多年后终于爆发了。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只是比一般的情绪低落更严重而已,直到她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了许多生理变化:嗜睡、疲劳、思维迟缓、阅读及表达障碍……一系列迅速又不可控的退化让她意识到,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随着病情的恶化,左灯随后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踏上了“人生新征程”。在精神病院里,左灯遇见了形形色色的患者,每天和他们一起吃饭、睡觉、跳操、按时吃药和接受治疗,分享也分担着疾病带来的喜怒哀乐。在外人眼中,这样如同监狱般的地方实在令人恐惧,有人甚至会认为精神病人都是可怕的,是不可理喻的。但左灯感受到的真实情况是,这些精神上有障碍的人,往往都是不愿意伤害别人而宁愿选择伤害自己的人,反而是一些“正常人”出于自身的无知和狭隘,常常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

在这本日记中,左灯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她从病发、入院、治疗,到最终康复的全过程,也为读者呈现了精神病院充满生机和温情的一面。除了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外,左灯也在书中介绍了她在住院期间接受过的各种神奇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泡脚、睡眠贴、耳针、磁场刺激仪、电休克疗法等,可为重度抑郁患者提供参考。

《活下去的理由》

[英] 马特·海格 著  赵燕飞 译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01

活下去还需要理由吗?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生存是一种本能,但对于抑郁症患者,生存却是一件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决定的事。正如英国作者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一书中所写,抑郁症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看不见希望。患病的人如同被困在隧道中,但隧道尽头的两端都被堵上了,假如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死亡就会自然成为最合理的情况,尽管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常人无异。

24岁时,海格患上了抑郁症加焦虑症,这可能是他在儿童时期因缺少父母陪伴留下的不安全感造成的,也可能是家族的精神病遗传基因在某种刺激下得到了表达,总之,这不是单纯用意志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是单独的抑郁症,你就会感觉大脑像陷入沼泽,失去动力,迟缓不动。但如果加入焦虑症,你身陷沼泽中还会出现漩涡。”经过最初患病的3个月后,海格决定从阅读和写作中寻找救赎。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他用文字记录了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的痛苦时日,也试图说服更多同样身处痛苦之人不要放弃希望。

从患病直至今天的14年间,海格已出版了多部畅销小说,除了写作外,他用来对抗抑郁的方式还包括交谈、旅行、瑜伽、冥想和跑步。在书中,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10条“活下去的理由”和关于“如何生活”的40条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走出困局,为生活打开一条通路。

《躁郁之心: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

[美] 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 著  聂晶 / 黄珏苹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12

如果说以上几本书都是站在普通患者视角书写的,那么这套上下两册的《躁郁之心》则可以被视为精神疾病领域的权威之作。作者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是世界躁郁症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她曾入选“全美最佳医生”行列,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医界英雄”,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研究者同时也是一名躁郁症患者。自少女时代起,杰米森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抑郁症状,随后又转向了躁郁。这种使人情绪急涨急落的顽疾一路跟随她走过了求学、求职以及婚姻的三十年。在此期间,杰米森不仅要与躁郁症日夜斗争,自我治疗,还要面对双重身份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如何让普通人接受一个身患精神病的精神病专家?

通常,疾病总是与“剥夺”、“削弱”相关,无论是发生在人们的生理、心理还是精神层面,但躁郁症却是一个例外。用杰米森的话形容,这是一种“既迷人又足以致命的同伴与敌人”,当“狂躁”的一面发作时,她会处于极度亢奋、灵感勃发的迷醉状态,“宛如一个进入医学、精神疾病研究和诊治领域的精灵”,而一旦“抑郁”来临,这一切就会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作为一位医者,直白地在书中描写自身患病的真实经历是十分冒险的,但杰米森认为,对于这类长期被污名化的疾病,公开真相比保持沉默更好。这样的现身说法也足以证明,通过有效的手段,躁郁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本书将为人们揭开躁郁症的复杂性,消除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

……………………

|ᐕ)⁾⁾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