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说摇滚乐不适合做综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说摇滚乐不适合做综艺?

乐迷们不是不允许一群摇滚乐手乖乖的坐在一起、互相鞠躬、谦卑有礼。而是不愿意看到他们为了生存磨平自己锋利的棱角,跟随节目的需要做出不为人知的虚假和众所皆知的妥协。

文 | 影视猩球

近几年,国产综艺都在一窝蜂往青年亚文化方向靠拢。

从前年爆红的嘻哈开始,到后来的街舞、篮球,甚至是国风、美声。

无一例外的,都被纳入综艺选秀的魔爪之中。

而摇滚,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代表之一,又岂能逃过?

上周,爱奇艺自称筹备了八个月的节目《乐队的夏天》正式上线。

看罢,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从节目的整体调性来说,就和摇滚十分违和。

现场布景、节目海报、后期制作,都是一股浓浓的《奇葩说》风格。

很显然,米未和爱奇艺联合出品,总想有点自己的印记。但问题是,这种花里胡哨的塑料布景,拿来做谈话综艺可以,做乐队就显得十分廉价了。

无论现场收音、调音师、音响设备做得有多好,被这样呈现在节目上,观众只觉得是“四不像”而已。

更何况,节目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对乐队和音乐的尊重和理解。

且不说剪辑里把几支乐队的歌曲阉割成“官方鬼畜”、在节目里聊各种心酸故事和八卦,甚至,节目组还在里面插播了卫生巾的广告。

你要知道,如果在音乐节这么搞是要被骂**的。

事实上,摇滚相关的选秀节目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2015年《中国之星》,2017年《中国乐队》,2018年《超级乐队》。

然而,无论是地方台还是央视制作,这些节目都没有激起一点火花,并且带着一水的差评悄然落幕。

▲中国摇滚之父崔健在《中国之星》中担任评委

乐队类综艺仿佛是个魔咒,谁做谁崩,完了还有一堆人争着做。

为啥?

没火,代表还有机会。

还有机会火,就还有机会挣钱。

可综艺制作人们却硬是不愿因承认:

国内综艺这块土地,是不适合种摇滚的。

因为触不及内核,也没人敢触内核。

而没有内核的摇滚,不过是空有皮囊的妖艳货罢了。

01

不少滚圈里的人抵制这类型的节目,大众批判他们时常常会说:

“这些人啊,其实是爱小众、爱装X、爱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不排除有部分人怀有这种心理。但事实上,真正热爱摇滚的,并非爱它足够小众,而是它的勇敢、坦诚、真实、反抗、自由、独立……

说到底,就是摇滚精神。

▲苏联摇滚之父也姓崔,维克多·崔

然而,现在综艺需要的是爆点和笑点,这些演出来的东西往往跟摇滚所追求的真实和反叛精神是相悖的。

乐迷们不是不允许一群摇滚乐手乖乖的坐在一起、互相鞠躬、谦卑有礼。而是不愿意看到他们为了生存磨平自己锋利的棱角,跟随节目的需要做出不为人知的虚假和众所皆知的妥协。

这首歌大众会不会比较容易接受?

这个词领导会不会不喜欢?

这句话观众会不会吐槽?

一旦开始思考这些,不论主动被动,都必然失去摇滚那股劲。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影视市场,甚至都不允许他们真实。

想象一下,节目编导要求乐队上场前要把自己歌里所有的“他妈的”都改成“喵喵喵”,因为这个词不让播。

这种境况,无疑比在节目里插播卫生巾广告更可笑。

而事实是,这种境况对于中国摇滚来说又是必然存在的。

02

摇滚精神这东西其实很玄乎。

摇滚乐并不是有了精神才得以诞生,创作者也不会遵循着某一共识再进行创作。所以对于这一词汇的解析,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

不过好在说来说去也不离其宗。不论是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悲观主义,还是反宗教、无政府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对社会进行深刻反思后所导致的自主意识的觉醒。

▲一直致力于反战的U2乐队,主唱Bono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提名

通俗点说,就是经过独立思考后对现实社会提出反抗和批判。

在中国摇滚诞生的早期,社会处于封建与开放的交接期,人们对男女性征依旧有着传统的束缚。

对于摇滚爱好者来说,那时候,一头长发加上皮夹克就是摇滚。

▲1994年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举办“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

后来,乐迷们发现摇滚乐队里牛掰的不仅仅是主唱。

摇滚又变成了吉他上的SOLO、贝司上的低音、架子鼓上的节奏。

时代在变,人们的认识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改变。

但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作品里所传递的内核。“合格”的“摇滚”歌手会一直把自己的灵魂与作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

例如,苏联摇滚之父——维克多·崔成立的Kино乐队就曾借《通勤列车》的歌词映射了苏联对阿富汗发动的十年战争,导致许多苏联民众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

В тамбуре накурено, и в то же время как-то свежо.

在门口台阶处,乌烟瘴气,

同时又有些事物是清新的.

Почему я молчу, почему не кричу? Молчу.

为何我保持着沉默,为何我不大声呼喊?

沉默着.

▲《通勤列车》收录在Kино乐队1982年发布的第一张专辑《45》里

而国内早期的摇滚乐队也不乏此类作品。

1992年黑豹乐队发布第一张专辑《黑豹》时,他们就特意为当时的库尔德难民写了一首歌叫《别去糟蹋》。

1994年,窦唯创作的《高级动物》收录在专辑《黑梦》当中,用48个词语讲述了人们精神的扭曲与颠簸。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

▲窦唯《高级动物》MV

但遗憾的是,这里一直都没有能让摇滚茁壮成长的环境。一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也没有变好过。

当中国摇滚走上台面,就必然不再是它原本的样子。

很遗憾,这是由现实基础决定的。

03

有人说,和平年代哪来的反抗。

不愁吃穿的社会,摇滚也不过是无病呻吟的文青。

其实不然。

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其隐藏的矛盾与不安。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来说,战争是主要社会矛盾;对于90年代的中国青年而言,新旧交替的巨变让人动荡不安;而如今的人们,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悲哀?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日益加剧的焦虑和迷茫;

娱乐至死的社会,有多少人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沉浮煽风点火;不愁吃穿,却失了精神。

这是新一代青年的普遍面貌。

而我们在摇滚乐里寻找的,不就是对独立精神的向往吗。

毫无疑问,如今的社会,依旧需要摇滚乐。

只不过,90年代的光辉岁月已经无法在此时复刻。

▲1994年,窦唯在红磡演唱会现场

对于现在的摇滚乐而言,能够不失本心、不变姿态的在地下默默发展已经是最好的方式。

若谁硬是要把它搬上台面,还冠以推广摇滚乐的名号。这要么是为求利益的不择手段,要么是揠苗助长式的愚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说摇滚乐不适合做综艺?

乐迷们不是不允许一群摇滚乐手乖乖的坐在一起、互相鞠躬、谦卑有礼。而是不愿意看到他们为了生存磨平自己锋利的棱角,跟随节目的需要做出不为人知的虚假和众所皆知的妥协。

文 | 影视猩球

近几年,国产综艺都在一窝蜂往青年亚文化方向靠拢。

从前年爆红的嘻哈开始,到后来的街舞、篮球,甚至是国风、美声。

无一例外的,都被纳入综艺选秀的魔爪之中。

而摇滚,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代表之一,又岂能逃过?

上周,爱奇艺自称筹备了八个月的节目《乐队的夏天》正式上线。

看罢,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从节目的整体调性来说,就和摇滚十分违和。

现场布景、节目海报、后期制作,都是一股浓浓的《奇葩说》风格。

很显然,米未和爱奇艺联合出品,总想有点自己的印记。但问题是,这种花里胡哨的塑料布景,拿来做谈话综艺可以,做乐队就显得十分廉价了。

无论现场收音、调音师、音响设备做得有多好,被这样呈现在节目上,观众只觉得是“四不像”而已。

更何况,节目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对乐队和音乐的尊重和理解。

且不说剪辑里把几支乐队的歌曲阉割成“官方鬼畜”、在节目里聊各种心酸故事和八卦,甚至,节目组还在里面插播了卫生巾的广告。

你要知道,如果在音乐节这么搞是要被骂**的。

事实上,摇滚相关的选秀节目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2015年《中国之星》,2017年《中国乐队》,2018年《超级乐队》。

然而,无论是地方台还是央视制作,这些节目都没有激起一点火花,并且带着一水的差评悄然落幕。

▲中国摇滚之父崔健在《中国之星》中担任评委

乐队类综艺仿佛是个魔咒,谁做谁崩,完了还有一堆人争着做。

为啥?

没火,代表还有机会。

还有机会火,就还有机会挣钱。

可综艺制作人们却硬是不愿因承认:

国内综艺这块土地,是不适合种摇滚的。

因为触不及内核,也没人敢触内核。

而没有内核的摇滚,不过是空有皮囊的妖艳货罢了。

01

不少滚圈里的人抵制这类型的节目,大众批判他们时常常会说:

“这些人啊,其实是爱小众、爱装X、爱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不排除有部分人怀有这种心理。但事实上,真正热爱摇滚的,并非爱它足够小众,而是它的勇敢、坦诚、真实、反抗、自由、独立……

说到底,就是摇滚精神。

▲苏联摇滚之父也姓崔,维克多·崔

然而,现在综艺需要的是爆点和笑点,这些演出来的东西往往跟摇滚所追求的真实和反叛精神是相悖的。

乐迷们不是不允许一群摇滚乐手乖乖的坐在一起、互相鞠躬、谦卑有礼。而是不愿意看到他们为了生存磨平自己锋利的棱角,跟随节目的需要做出不为人知的虚假和众所皆知的妥协。

这首歌大众会不会比较容易接受?

这个词领导会不会不喜欢?

这句话观众会不会吐槽?

一旦开始思考这些,不论主动被动,都必然失去摇滚那股劲。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影视市场,甚至都不允许他们真实。

想象一下,节目编导要求乐队上场前要把自己歌里所有的“他妈的”都改成“喵喵喵”,因为这个词不让播。

这种境况,无疑比在节目里插播卫生巾广告更可笑。

而事实是,这种境况对于中国摇滚来说又是必然存在的。

02

摇滚精神这东西其实很玄乎。

摇滚乐并不是有了精神才得以诞生,创作者也不会遵循着某一共识再进行创作。所以对于这一词汇的解析,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

不过好在说来说去也不离其宗。不论是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悲观主义,还是反宗教、无政府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对社会进行深刻反思后所导致的自主意识的觉醒。

▲一直致力于反战的U2乐队,主唱Bono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提名

通俗点说,就是经过独立思考后对现实社会提出反抗和批判。

在中国摇滚诞生的早期,社会处于封建与开放的交接期,人们对男女性征依旧有着传统的束缚。

对于摇滚爱好者来说,那时候,一头长发加上皮夹克就是摇滚。

▲1994年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举办“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

后来,乐迷们发现摇滚乐队里牛掰的不仅仅是主唱。

摇滚又变成了吉他上的SOLO、贝司上的低音、架子鼓上的节奏。

时代在变,人们的认识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改变。

但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作品里所传递的内核。“合格”的“摇滚”歌手会一直把自己的灵魂与作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

例如,苏联摇滚之父——维克多·崔成立的Kино乐队就曾借《通勤列车》的歌词映射了苏联对阿富汗发动的十年战争,导致许多苏联民众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

В тамбуре накурено, и в то же время как-то свежо.

在门口台阶处,乌烟瘴气,

同时又有些事物是清新的.

Почему я молчу, почему не кричу? Молчу.

为何我保持着沉默,为何我不大声呼喊?

沉默着.

▲《通勤列车》收录在Kино乐队1982年发布的第一张专辑《45》里

而国内早期的摇滚乐队也不乏此类作品。

1992年黑豹乐队发布第一张专辑《黑豹》时,他们就特意为当时的库尔德难民写了一首歌叫《别去糟蹋》。

1994年,窦唯创作的《高级动物》收录在专辑《黑梦》当中,用48个词语讲述了人们精神的扭曲与颠簸。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

▲窦唯《高级动物》MV

但遗憾的是,这里一直都没有能让摇滚茁壮成长的环境。一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也没有变好过。

当中国摇滚走上台面,就必然不再是它原本的样子。

很遗憾,这是由现实基础决定的。

03

有人说,和平年代哪来的反抗。

不愁吃穿的社会,摇滚也不过是无病呻吟的文青。

其实不然。

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其隐藏的矛盾与不安。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来说,战争是主要社会矛盾;对于90年代的中国青年而言,新旧交替的巨变让人动荡不安;而如今的人们,又何尝没有自己的悲哀?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日益加剧的焦虑和迷茫;

娱乐至死的社会,有多少人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沉浮煽风点火;不愁吃穿,却失了精神。

这是新一代青年的普遍面貌。

而我们在摇滚乐里寻找的,不就是对独立精神的向往吗。

毫无疑问,如今的社会,依旧需要摇滚乐。

只不过,90年代的光辉岁月已经无法在此时复刻。

▲1994年,窦唯在红磡演唱会现场

对于现在的摇滚乐而言,能够不失本心、不变姿态的在地下默默发展已经是最好的方式。

若谁硬是要把它搬上台面,还冠以推广摇滚乐的名号。这要么是为求利益的不择手段,要么是揠苗助长式的愚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