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操劳不过是无所事事者的救命稻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操劳不过是无所事事者的救命稻草

本周关键词:北漂、企鹅经典、历史学家、农业失控、东京租房、色彩美学、皮肤……

《企鹅经典:小黑书 第二辑》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等著  李玉民 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4月

经典到底应该如何挑选?又应当如何阅读?这套书或许可以给你新的思路。《企鹅经典:小黑书第一辑》涵盖了传统经典作家爱伦坡、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第二辑则收录了王尔德、安徒生、巴尔扎克、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这套书可以称为“短小”经典系列,其中每一本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小册子,以小册子的形式阅读经典或许会为读者减轻一些压力——面对巴尔扎克这样著作汗牛充栋的作家,以《人间喜剧》中的两个短篇来开启阅读兴趣可谓轻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王尔德的那本名为《只有乏味的人才在早餐时才华横溢》的语录,这本语录中的许多话语都比这个标题更加令人啼笑皆非,更能体现王尔德犀利毒舌的特质,比如扉页上的“期待别人和自己一样出色是不公平的”,以及文中的“我一向认为,操劳不过是无所事事者的救命稻草”还有“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托词”等等。此外,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诗篇《夜晚在我周围变暗》也是首次译介成中文。

《白日漫游》

远子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这是北漂青年作家远子的第三本小说集,此前他已经出版过小说集《十七个远方》和《夜晚属于恋人》。这部《白日漫游》延续了“北漂伤痕文学”的传统,继续以私人告白的方式书写失意的文化人——比如阅读垃圾文字的编辑——的不幸生活,以及北京是如何毁了这位文化人的希望与才华的。在这部作品的后记里,他写到,“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这些年一直在给自己泼冷水,觉得自己写得还不够好,为了让作品追上创作的野心,他必须进步得更快更多才行。除了进行像模像样的自我鞭策,他还在后记中回应了一些对于他的小说的批评,比如他的小说为什么缺少足够的细节和人物、议论过多,以至于在很多人看起来根本不像小说,也主张了自己的文学观念——事实上他认为,那种四平八稳的“非常像小说”的小说其实是在偷懒。

“北漂伤痕文学”并不是真正的文学流派,更像是网友对于这类写作的善意戏谑,这些作品通常从北漂生活中提取灵感,书写失业、失恋以及居无定所的创伤体验。除了远子,这类作品还包括王云超的《日落天通苑》和张敦的《兽性大发的兔子》等等。在这类文学创作中,年轻人一方面不回避对于窘迫生活和丧的精神状态的直接描写,另一方面又迅速用自我嘲讽消解掉这种窘迫与丧,使之具有文学的样式,而不完全沦为“卖惨直播”。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罗新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9年5月

罗新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这本《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收录的主要是近年来他的一些学术随笔。第一篇处理的问题就是“历史有什么用”,在罗新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构造,离开了历史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而如果问历史学有什么用,答案就有意思得多——因为在历史学看来,历史是对过去的讲述,是巨大混沌的过去被赋予意义和秩序并被讲述出来的很小的一部分。正因为意识到历史的这种特点,罗新谈到,历史学家的美德并不在于求真,不在于传承古老文化、保留古典传统,而在于对已有的历史具有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和想象力,以批判和怀疑精神揭穿神话、创造新知,并在暂时难以撼动的新旧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更重要的是,历史研究并不是为了满足历史学家嗜古的偏好,而是为了能够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让学者以回到过去的方式参与现实。

在对历史学家的美德的描述以外,罗新也举出了历史研究中需要保持追问、保持怀疑的具体例证——已有的历史结论并不一定都是成立的,而是值得怀疑的。比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会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大量北方农民来到南方,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南方得到了大开发,但这个结论经不起追问,学者可以问:先进的北方技术是什么?是作物品种,是生产工具,还是劳动者组织方式?当时北方的旱作农业比南方稻作农业更先进吗?而历史学家应该做的,就是作为反叛者(rebel)对这些广泛接受的结论重新质疑、一再质疑。也许,这一重意义上的反叛才是历史学家真正的美德。

《失控的农业:廉价肉品的真实代价》 

[英]菲利普·林伯里 伊莎贝尔·奥克肖特 著  郑襄忆 游卉庭 译
三辉图书·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9年5月

本书作者曾在2011年来到中国,在农场看到的密集养殖场面颇为恐怖:鸡鸭猪夹杂着它们的排泄物拥挤不堪。事实上,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的集约农业都是如此发展的,许许多多的动物被困在狭小的农场内,超越极限地生产肉、蛋、奶。然而这本《失控的农业》的意图却不是关怀可怜的动物——虽然工厂式农场里的动物生活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是宣传素食主义、反对吃肉,而是追问农业是否是提供肉品最有效的方法。毕竟全球一半的抗生素都贡献给了这些动物,全球1/3的谷物都成了农场动物的饲料,却仍有大量穷人在忍饥挨饿,与此同时,农场周围居民呼吸的空气与饮用的水都受到了严重污染。

当前的农业是否存在更好的运作方式?公益组织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林伯里花费两年时间,实地访察了全球各地的农业状况,结合大量数据,揭露了现代集约农业如何在“养活全球人口”的愿景下,损害动物福利、污染地球环境甚至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此书属于三辉书系“地球暗面”系列,农业向来是被人忽视的产业,而农民也经常被视为处于现代社会发展“暗面”中的人群,这本书向廉价肉品背后的沉重代价发问,事实上也在呼吁大众对于农业和农民的重视。

《东京风格》

[日]都筑响一 著  吕灵芝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年5月

这是一本关于租房生活的书,准确地说,是一本讲述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市中心如何过上更好租房生活的书。同样的钱明明可以在郊区租到更为宽敞的房子,人们为什么非要蜗居在市中心的十几平米房间里?《东京风格》作者、日本记者都筑响一的回答是,因为在市中心的生活是无可取代的,租住公寓的附近可能有心爱的书店、酒馆和咖啡馆,即使是夜里出行也很安全——书中的例子是,女孩子可以把外套披在睡衣外,在深夜里去便利店买东西。在此生活的意义,是以此为据点开掘周围的可能,就像书中所写的,“找个小小的房间,并把周围当成自己家的延展空间。在这个都市里,有许多持相同想法的人,一脸无所谓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说罢了在市中心蜗居的正当性,作者也提出,杂志中的室内设计与家具写真往往只是建筑师和摄影师的作品,并不是带着生活气息的人们的真实生活场所,所以对于在小房间里、在各种物品环绕下惬意生活的展示是尤为必要的。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示真正的东京风格是什么样子,而他希望展示出的居住“现实”并不会使人们感到不适。有意思的是,《东京风格》写于1992年,距今已过去了二十余年,而昔日日本年轻人面临的生活现状,或者说“低欲望”的现状,正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体验相通,这也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毫不过时。

《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曾启雄 著
译林出版社 2019年3月

色彩是看得着却说不清的,即使人们懂得用不同的称呼分辨它们,它们真实的样子还是游离于人们的语言之外。这本《绝色》可以看作是一本中国色彩学的小型百科全书,它向我们介绍了那些被遗忘已久的色彩曾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又出现于什么样的诗词当中、含有怎样的感情色彩。以胭脂和红色为例:胭脂是一种化妆品,胭脂的制作材料包括朱砂、红花、紫草、山榴花等;红则是《全唐诗》中出现最多的颜色,红的常见字词搭配有曲红、斜红、花红、深红、粉红、薄红等等;与近义词“赤”所传达出的阳刚色彩与宗教意味相比,“红”更加绚丽浪漫、温柔多情。

至于皇帝专属的黄色,就更有趣了。书中说皇帝龙袍的黄可能是用栌木染制的,这种颜色并不是清纯或明亮的黄色,而是偏沉的赭黄色。普通的黄色也有着非常特殊的位置,黄在阴阳五行之说中居于中央位置,是正统而至高无上的象征,在现代也是三原色之一——蓝色可以和黄色混成绿色,和红色混成橙色——此外,黄还是古代化妆品中的颜料。这本《绝色》从月白、绛紫、藕荷、靛青讲到黛蓝,远远超过了列举色彩的名称及其对应“真相”的范畴,而接近于一本有关古典中国的故事书。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出版了几本关于色彩和色觉的新书,除了这本《绝色》,还有雅众文化推出的《日本传统色》以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科学在左,名画在右》,放在一起阅读也许收获更多。

《创世记:从细胞到文明,社会的深层起源》

[美]爱德华·威尔逊 著  傅贺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5月

哈佛大学荣誉教授、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这本《创世记》篇幅不大,仅有一百多页,然而主题极其宏大——指向的是人类几十亿年的生命进化史,重点探讨的是在这一进化过程中利他主义为何存在。威尔逊认为,真实的“创世记”不是上帝用六天完成,而是通过演化史的六次大转变实现。他探讨了在以竞争为基调的自然选择中,为何会出现众多的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行为。他指出,是利他行为(而非自私行为)促成了演化史上的重大转变,除此之外,群体选择与个体选择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这本《创世记》也从基因角度揭示了社会性诞生的过程,以此证明人类协作的意义。这本小书可与作者的另外一本著作《社会生物学》对照阅读,对于入门读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皮肤的秘密:关于人体最大器官的一切》

[德]耶尔·阿德勒 著 [德]卡提雅·史匹哲 绘 刘立 译
东方出版社 2019年2月

这不是一本提倡保养的养生书,而是一本消除养生妄念的科普书。读毕此书,你可以发现,美妆护肤的焦虑都是多余的。比如贵妇护肤霜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因为那些昂贵护肤品的所谓有效成分根本渗透不到皮肤深处,正因如此,皮肤内早已松弛老化的纤维们并不会被强行绷紧。德国皮肤与性病专家耶尔·阿德勒在书中指出,好的护肤品的特性包括以下几种:容易吸收、不会堵塞毛孔、不含矿物油、接近皮肤脂质。她还向读者谆谆告诫,现代医美中用来瘦脸的肉毒杆菌,并不是注射得越多越好,由于肉毒杆菌的有效分子的体积对皮肤屏障来说过于庞大,消费者最好不要轻易相信肉毒杆菌护肤霜的广告。总之作者主张,最好的护肤方式就是尽量不要对皮肤做太多事。

忧愁和快乐都会带来皱纹,过多糖奶会引发丘疹,肥胖容易导致皮肤褶皱内部感染,干燥或汗湿的皮肤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异常。人体的皮肤作为身体的最大器官,可以向我们透露身体的健康秘密。耶尔·阿德勒出版过多部皮肤相关的专著,本书是她为大众读者所写的第一本科普作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操劳不过是无所事事者的救命稻草

本周关键词:北漂、企鹅经典、历史学家、农业失控、东京租房、色彩美学、皮肤……

《企鹅经典:小黑书 第二辑》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等著  李玉民 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4月

经典到底应该如何挑选?又应当如何阅读?这套书或许可以给你新的思路。《企鹅经典:小黑书第一辑》涵盖了传统经典作家爱伦坡、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第二辑则收录了王尔德、安徒生、巴尔扎克、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这套书可以称为“短小”经典系列,其中每一本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小册子,以小册子的形式阅读经典或许会为读者减轻一些压力——面对巴尔扎克这样著作汗牛充栋的作家,以《人间喜剧》中的两个短篇来开启阅读兴趣可谓轻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王尔德的那本名为《只有乏味的人才在早餐时才华横溢》的语录,这本语录中的许多话语都比这个标题更加令人啼笑皆非,更能体现王尔德犀利毒舌的特质,比如扉页上的“期待别人和自己一样出色是不公平的”,以及文中的“我一向认为,操劳不过是无所事事者的救命稻草”还有“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托词”等等。此外,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诗篇《夜晚在我周围变暗》也是首次译介成中文。

《白日漫游》

远子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这是北漂青年作家远子的第三本小说集,此前他已经出版过小说集《十七个远方》和《夜晚属于恋人》。这部《白日漫游》延续了“北漂伤痕文学”的传统,继续以私人告白的方式书写失意的文化人——比如阅读垃圾文字的编辑——的不幸生活,以及北京是如何毁了这位文化人的希望与才华的。在这部作品的后记里,他写到,“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这些年一直在给自己泼冷水,觉得自己写得还不够好,为了让作品追上创作的野心,他必须进步得更快更多才行。除了进行像模像样的自我鞭策,他还在后记中回应了一些对于他的小说的批评,比如他的小说为什么缺少足够的细节和人物、议论过多,以至于在很多人看起来根本不像小说,也主张了自己的文学观念——事实上他认为,那种四平八稳的“非常像小说”的小说其实是在偷懒。

“北漂伤痕文学”并不是真正的文学流派,更像是网友对于这类写作的善意戏谑,这些作品通常从北漂生活中提取灵感,书写失业、失恋以及居无定所的创伤体验。除了远子,这类作品还包括王云超的《日落天通苑》和张敦的《兽性大发的兔子》等等。在这类文学创作中,年轻人一方面不回避对于窘迫生活和丧的精神状态的直接描写,另一方面又迅速用自我嘲讽消解掉这种窘迫与丧,使之具有文学的样式,而不完全沦为“卖惨直播”。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罗新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9年5月

罗新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这本《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收录的主要是近年来他的一些学术随笔。第一篇处理的问题就是“历史有什么用”,在罗新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构造,离开了历史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而如果问历史学有什么用,答案就有意思得多——因为在历史学看来,历史是对过去的讲述,是巨大混沌的过去被赋予意义和秩序并被讲述出来的很小的一部分。正因为意识到历史的这种特点,罗新谈到,历史学家的美德并不在于求真,不在于传承古老文化、保留古典传统,而在于对已有的历史具有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和想象力,以批判和怀疑精神揭穿神话、创造新知,并在暂时难以撼动的新旧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更重要的是,历史研究并不是为了满足历史学家嗜古的偏好,而是为了能够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让学者以回到过去的方式参与现实。

在对历史学家的美德的描述以外,罗新也举出了历史研究中需要保持追问、保持怀疑的具体例证——已有的历史结论并不一定都是成立的,而是值得怀疑的。比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会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大量北方农民来到南方,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南方得到了大开发,但这个结论经不起追问,学者可以问:先进的北方技术是什么?是作物品种,是生产工具,还是劳动者组织方式?当时北方的旱作农业比南方稻作农业更先进吗?而历史学家应该做的,就是作为反叛者(rebel)对这些广泛接受的结论重新质疑、一再质疑。也许,这一重意义上的反叛才是历史学家真正的美德。

《失控的农业:廉价肉品的真实代价》 

[英]菲利普·林伯里 伊莎贝尔·奥克肖特 著  郑襄忆 游卉庭 译
三辉图书·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9年5月

本书作者曾在2011年来到中国,在农场看到的密集养殖场面颇为恐怖:鸡鸭猪夹杂着它们的排泄物拥挤不堪。事实上,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的集约农业都是如此发展的,许许多多的动物被困在狭小的农场内,超越极限地生产肉、蛋、奶。然而这本《失控的农业》的意图却不是关怀可怜的动物——虽然工厂式农场里的动物生活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是宣传素食主义、反对吃肉,而是追问农业是否是提供肉品最有效的方法。毕竟全球一半的抗生素都贡献给了这些动物,全球1/3的谷物都成了农场动物的饲料,却仍有大量穷人在忍饥挨饿,与此同时,农场周围居民呼吸的空气与饮用的水都受到了严重污染。

当前的农业是否存在更好的运作方式?公益组织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林伯里花费两年时间,实地访察了全球各地的农业状况,结合大量数据,揭露了现代集约农业如何在“养活全球人口”的愿景下,损害动物福利、污染地球环境甚至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此书属于三辉书系“地球暗面”系列,农业向来是被人忽视的产业,而农民也经常被视为处于现代社会发展“暗面”中的人群,这本书向廉价肉品背后的沉重代价发问,事实上也在呼吁大众对于农业和农民的重视。

《东京风格》

[日]都筑响一 著  吕灵芝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年5月

这是一本关于租房生活的书,准确地说,是一本讲述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市中心如何过上更好租房生活的书。同样的钱明明可以在郊区租到更为宽敞的房子,人们为什么非要蜗居在市中心的十几平米房间里?《东京风格》作者、日本记者都筑响一的回答是,因为在市中心的生活是无可取代的,租住公寓的附近可能有心爱的书店、酒馆和咖啡馆,即使是夜里出行也很安全——书中的例子是,女孩子可以把外套披在睡衣外,在深夜里去便利店买东西。在此生活的意义,是以此为据点开掘周围的可能,就像书中所写的,“找个小小的房间,并把周围当成自己家的延展空间。在这个都市里,有许多持相同想法的人,一脸无所谓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说罢了在市中心蜗居的正当性,作者也提出,杂志中的室内设计与家具写真往往只是建筑师和摄影师的作品,并不是带着生活气息的人们的真实生活场所,所以对于在小房间里、在各种物品环绕下惬意生活的展示是尤为必要的。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示真正的东京风格是什么样子,而他希望展示出的居住“现实”并不会使人们感到不适。有意思的是,《东京风格》写于1992年,距今已过去了二十余年,而昔日日本年轻人面临的生活现状,或者说“低欲望”的现状,正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体验相通,这也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毫不过时。

《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曾启雄 著
译林出版社 2019年3月

色彩是看得着却说不清的,即使人们懂得用不同的称呼分辨它们,它们真实的样子还是游离于人们的语言之外。这本《绝色》可以看作是一本中国色彩学的小型百科全书,它向我们介绍了那些被遗忘已久的色彩曾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又出现于什么样的诗词当中、含有怎样的感情色彩。以胭脂和红色为例:胭脂是一种化妆品,胭脂的制作材料包括朱砂、红花、紫草、山榴花等;红则是《全唐诗》中出现最多的颜色,红的常见字词搭配有曲红、斜红、花红、深红、粉红、薄红等等;与近义词“赤”所传达出的阳刚色彩与宗教意味相比,“红”更加绚丽浪漫、温柔多情。

至于皇帝专属的黄色,就更有趣了。书中说皇帝龙袍的黄可能是用栌木染制的,这种颜色并不是清纯或明亮的黄色,而是偏沉的赭黄色。普通的黄色也有着非常特殊的位置,黄在阴阳五行之说中居于中央位置,是正统而至高无上的象征,在现代也是三原色之一——蓝色可以和黄色混成绿色,和红色混成橙色——此外,黄还是古代化妆品中的颜料。这本《绝色》从月白、绛紫、藕荷、靛青讲到黛蓝,远远超过了列举色彩的名称及其对应“真相”的范畴,而接近于一本有关古典中国的故事书。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出版了几本关于色彩和色觉的新书,除了这本《绝色》,还有雅众文化推出的《日本传统色》以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科学在左,名画在右》,放在一起阅读也许收获更多。

《创世记:从细胞到文明,社会的深层起源》

[美]爱德华·威尔逊 著  傅贺 译
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5月

哈佛大学荣誉教授、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这本《创世记》篇幅不大,仅有一百多页,然而主题极其宏大——指向的是人类几十亿年的生命进化史,重点探讨的是在这一进化过程中利他主义为何存在。威尔逊认为,真实的“创世记”不是上帝用六天完成,而是通过演化史的六次大转变实现。他探讨了在以竞争为基调的自然选择中,为何会出现众多的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行为。他指出,是利他行为(而非自私行为)促成了演化史上的重大转变,除此之外,群体选择与个体选择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这本《创世记》也从基因角度揭示了社会性诞生的过程,以此证明人类协作的意义。这本小书可与作者的另外一本著作《社会生物学》对照阅读,对于入门读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皮肤的秘密:关于人体最大器官的一切》

[德]耶尔·阿德勒 著 [德]卡提雅·史匹哲 绘 刘立 译
东方出版社 2019年2月

这不是一本提倡保养的养生书,而是一本消除养生妄念的科普书。读毕此书,你可以发现,美妆护肤的焦虑都是多余的。比如贵妇护肤霜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因为那些昂贵护肤品的所谓有效成分根本渗透不到皮肤深处,正因如此,皮肤内早已松弛老化的纤维们并不会被强行绷紧。德国皮肤与性病专家耶尔·阿德勒在书中指出,好的护肤品的特性包括以下几种:容易吸收、不会堵塞毛孔、不含矿物油、接近皮肤脂质。她还向读者谆谆告诫,现代医美中用来瘦脸的肉毒杆菌,并不是注射得越多越好,由于肉毒杆菌的有效分子的体积对皮肤屏障来说过于庞大,消费者最好不要轻易相信肉毒杆菌护肤霜的广告。总之作者主张,最好的护肤方式就是尽量不要对皮肤做太多事。

忧愁和快乐都会带来皱纹,过多糖奶会引发丘疹,肥胖容易导致皮肤褶皱内部感染,干燥或汗湿的皮肤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异常。人体的皮肤作为身体的最大器官,可以向我们透露身体的健康秘密。耶尔·阿德勒出版过多部皮肤相关的专著,本书是她为大众读者所写的第一本科普作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