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边界观察】霍尔果斯之转型,何不从墨西哥"边城"蒂华纳取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边界观察】霍尔果斯之转型,何不从墨西哥"边城"蒂华纳取经

作为一座正在探索中的典型的边境城市,霍尔果斯缺少的绝不是投入和机遇,而也许是一种独立的本土性。

2017年7月20日,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免税区内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雕塑。来源:视觉中国

【“边界观察”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赵萱在界面新闻开设的专栏,基于田野调查经历,讲述他对于全球边界地区的观察和思考。】

“边城”在一系列文学作品的修饰之下满足了人们有关遥远与浪漫的想象,这或许是沿袭自古代先民的文化传统。初到新疆霍尔果斯的途中,北疆、大漠、丝绸之路这些极富历史内涵和地理纵深的词汇充斥在脑海,但现实复杂的景观却让人无所适从。

2016年第一次到达霍尔果斯,这里便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冬季的霍尔果斯让人感到冷清,尽管入住了本地最好的酒店,但酒店大堂张贴的房间促销广告还是映射出淡季的萧条。走在霍尔果斯为数不多的大街上,紧挨着的、门面毫不起眼的饭店与旅馆构成了主要的街景,来自湖南、四川、山东、福建、甘肃等全国各地的菜馆比比皆是,但却不乏转让和修整的告示。内地城市逐渐消失的网吧成为本地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西餐厅和咖啡馆非常罕见,距离边界线约1公里的街市上也难见外国人的踪迹,只有来自中国内地的外乡人操着南腔北调的方言相互攀谈,大多谈论着生意和家庭,并期待着夏季的到来。霍尔果斯绝不像一座能够满足异域想象的边城,我和朋友打趣:要不是知道是在边疆,我还以为是在内地的县城呢。

但在媒体的眼界里,霍尔果斯则是冒险者的“猎场”,淘金者的“天堂”。截至2017年,霍尔果斯已拥有超过2.2万家的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超过3000亿元,1000多家影视公司的曝光更让霍尔果斯一度成为新闻热点,很难想象不到10万的城市人口如何能够容纳这一庞大的市场体量,隐情若影若现,要知道2015-2017年霍尔果斯的城市户籍人口数量在如火如荼的开发中却呈现出下降趋势,甚至不到6.5万人口,资本的洪流并没有带来人气的聚集。

事实上,不论是微观的城市景观抑或是媒体上渲染的热点城市,作为边城的霍尔果斯始终是模糊与失焦的,其背后的形成逻辑引人深思,哪一个才是真实的霍尔果斯?

2012年开始封关运营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如今是霍尔果斯市最受瞩目的区域,其作为一项顶层设计,以中哈双方各自共享部分领土的方式为基础,实现了围闭区域内真实的跨界合作,并通过免税等优惠政策,将这一区域改造成了互惠两国的“大卖场”。两侧的公民无需签证,便可进入合作中心,甚至在地理意义上踏上对方的领土,这也给合作中心带来了可观的人流。在微观层面上,合作中心内由众多大小不一的免税商场构成,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哈买家从合作中心的各自入口进入其中,与内部的店家讨价还价,达成交易。

对于每日通勤的哈萨克斯坦客商而言,廉价实用的日常用品需求最大,朴素的包装与实惠的价格令人印象深刻,在内地早已鲜见的电子产品、玩具和服装款式在这里却有着极大的市场,2块钱的玩具、30来块钱的牛仔裤让人惊讶利润何以可能,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手机配件和款型。与一位一手提着瓜子一手提着汽车轮胎的哈萨克斯坦客商擦肩而过,总让人觉得感到恍如隔世。而对于以游客为主体的中国客商来说,高档的、具有较高商业附加值的免税品最为吸引人,香烟、洋酒、饰品让人爱不释手,其性质与在国际机场免税店的消费体验基本一致,但却弥漫着有关货品真伪的担忧。这种在商品销售上的反差似乎流露出所谓边城今天的典型特质。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中亚的对外经济贸易开始升温,随着几次国门向边界线方向的移动以及新的路网和货场的修设,原本荒凉的边境地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社会功能整合,从以驻防、屯垦等军事政治目标为优先的过渡地带转变成为边疆腹地向外延伸最为重要的开发地带;霍尔果斯“口岸”相较于“惠远古城”(位于霍城县)的称谓更为人们所熟知,这也构成了随后我们对于广义的边疆地区的基本意象:边疆提供着外向的、经济领域的现实可能性。

在全球的视野下,边城的发展路径与转型将为我们重新思考霍尔果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比较。更具现代性、富有政治经济学内涵的“跨界城市”(cross-border cities)概念逐渐将边城从文化范畴的“边疆”中解放了出来,在这一概念下,两侧的政治经济差异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可能,从而突破民族国家的单一市场限制。

以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Tijuana)为典型,其城市经济的支柱完全建基于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吸引,乃至城市的历史地标是一间服务于美国客人的酒店。这种依赖外向需求的经济模式构成了蒂华纳的主体,并带来了蒂华纳20世纪的辉煌。为了更好地吸引客商和游客,蒂华纳的城市景观逐渐不再具有本土意象,并出现了新的文化符号建构,被描述为一个“墨西哥主题的公园”,每年从美国来访美墨边境的游客达到数千万人,带来了高达10亿美元的收入。

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在90年代初的霍尔果斯同样发生过,在当时的霍尔果斯分布着10余个货场和仓库,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集体或个人,全部服务于朝向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建基于对哈萨克斯坦客商的吸引。货场和贸易的兴旺也带来了霍尔果斯人口的“第一次繁荣”,据今天的霍尔果斯人回忆,“当时不愁挣钱,有个兄弟带着两百块钱来这里看看,之后就打电话回家说不走了,赶紧进货,开始在货场里支了个小摊,后来都到哈萨克斯坦开厂了。”大量的被称作“卡玛斯”的大型货车满载着货物从中国驶往哈萨克斯坦,在忙碌的季节,甚至能排上两三天的长队才能通关,人流的汇集也带旺了本地的服务业,大批餐饮、住宿服务便是从这一时期兴起的,最早服务于货车司机和客商。

蒂华纳的繁荣却引发了当地政府的担忧,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蒂华纳彻底丧失了本土性。而在“9.11”事件以后,日益强化的边界管理使得蒂华纳的边境经济遭受重创,同时兴起的走私贸易更是破坏了本地的公共治安。到了2007-2008年债务危机期间,蒂华纳的经济直接跌入低谷,一度沦为“鬼城”。

2008年以后,蒂华纳本地的经济组织和草根社团希望谋求自救,其核心在于如何发展新的产业重建市场和社会环境,并且思考如何使蒂华纳成为一个墨西哥人愿意居住和经商的城市。艺术设计、手工艺品、地方烹饪等创新型小规模经济模式被采用,并通过全球媒体向外传播,吸引新的投资,以此摆脱“犯罪之城”或“美国人的乐园”的文化形象,在此背景下,蒂华纳重现生机。自2010年以来,重建市区(reinventing downtown)的声音和思考在蒂华纳的本地媒体铺开,新的学校、文化中心、饭店、啤酒厂、酒吧、高新技术公司、合作产业、房地产项目、居民市场等城市主体逐一落成,本地的墨西哥人取代外国人成为最主要的消费者;1万套住房单元项目逐步建成,预计带来3万的人口增量。

上世纪90年代末,霍尔果斯同样因全球经济危机和三角债的普遍发生进入到一个缓慢的经济发展期,货场逐渐萧条。直至新世纪以来的大规模边境开发,使得新的资本力量注入,货场被遗弃,成为城市改造的重点对象,为霍尔果斯迎来了“第二次繁荣”。大量的投资主体从内地沿海地区而来,“热钱”不断涌入本地,扩建的开发区使得霍尔果斯市区面积扩大了10余倍,同时面向内地的游客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合作中心内外正在兴建的地产项目以及激增的市场主体印证了霍尔果斯的发展战略:一条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兼修的发展思路。但今天所能观察到的结果,却展现出资本与城市建设繁荣与地方人文景观缺失的张力。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相似的边境经济发展节奏,同时也观察到不一样的经济模式和转型方式。蒂华纳与霍尔果斯虽然经历了一条差别不大的发展道路,但蒂华纳的经验却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维度:重建市区,与本土相连(tied to local)是其建设的核心,源自本地的社会自发性力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尽管无需复制蒂华纳的经验,但作为一座正在探索中的典型的边境城市,霍尔果斯缺少的绝不是投入和机遇,而也许是一种独立的本土性。重新走在霍尔果斯的街头,突然意识到这座城市因外界力量牵扯所带来的紧张,旺盛的资本投入和土地开发之下书店、影院难觅踪迹,更别说客商、游客和移民像候鸟一样来去,恰似一座边城。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边界观察】霍尔果斯之转型,何不从墨西哥"边城"蒂华纳取经

作为一座正在探索中的典型的边境城市,霍尔果斯缺少的绝不是投入和机遇,而也许是一种独立的本土性。

2017年7月20日,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免税区内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雕塑。来源:视觉中国

【“边界观察”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赵萱在界面新闻开设的专栏,基于田野调查经历,讲述他对于全球边界地区的观察和思考。】

“边城”在一系列文学作品的修饰之下满足了人们有关遥远与浪漫的想象,这或许是沿袭自古代先民的文化传统。初到新疆霍尔果斯的途中,北疆、大漠、丝绸之路这些极富历史内涵和地理纵深的词汇充斥在脑海,但现实复杂的景观却让人无所适从。

2016年第一次到达霍尔果斯,这里便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冬季的霍尔果斯让人感到冷清,尽管入住了本地最好的酒店,但酒店大堂张贴的房间促销广告还是映射出淡季的萧条。走在霍尔果斯为数不多的大街上,紧挨着的、门面毫不起眼的饭店与旅馆构成了主要的街景,来自湖南、四川、山东、福建、甘肃等全国各地的菜馆比比皆是,但却不乏转让和修整的告示。内地城市逐渐消失的网吧成为本地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西餐厅和咖啡馆非常罕见,距离边界线约1公里的街市上也难见外国人的踪迹,只有来自中国内地的外乡人操着南腔北调的方言相互攀谈,大多谈论着生意和家庭,并期待着夏季的到来。霍尔果斯绝不像一座能够满足异域想象的边城,我和朋友打趣:要不是知道是在边疆,我还以为是在内地的县城呢。

但在媒体的眼界里,霍尔果斯则是冒险者的“猎场”,淘金者的“天堂”。截至2017年,霍尔果斯已拥有超过2.2万家的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超过3000亿元,1000多家影视公司的曝光更让霍尔果斯一度成为新闻热点,很难想象不到10万的城市人口如何能够容纳这一庞大的市场体量,隐情若影若现,要知道2015-2017年霍尔果斯的城市户籍人口数量在如火如荼的开发中却呈现出下降趋势,甚至不到6.5万人口,资本的洪流并没有带来人气的聚集。

事实上,不论是微观的城市景观抑或是媒体上渲染的热点城市,作为边城的霍尔果斯始终是模糊与失焦的,其背后的形成逻辑引人深思,哪一个才是真实的霍尔果斯?

2012年开始封关运营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如今是霍尔果斯市最受瞩目的区域,其作为一项顶层设计,以中哈双方各自共享部分领土的方式为基础,实现了围闭区域内真实的跨界合作,并通过免税等优惠政策,将这一区域改造成了互惠两国的“大卖场”。两侧的公民无需签证,便可进入合作中心,甚至在地理意义上踏上对方的领土,这也给合作中心带来了可观的人流。在微观层面上,合作中心内由众多大小不一的免税商场构成,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哈买家从合作中心的各自入口进入其中,与内部的店家讨价还价,达成交易。

对于每日通勤的哈萨克斯坦客商而言,廉价实用的日常用品需求最大,朴素的包装与实惠的价格令人印象深刻,在内地早已鲜见的电子产品、玩具和服装款式在这里却有着极大的市场,2块钱的玩具、30来块钱的牛仔裤让人惊讶利润何以可能,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手机配件和款型。与一位一手提着瓜子一手提着汽车轮胎的哈萨克斯坦客商擦肩而过,总让人觉得感到恍如隔世。而对于以游客为主体的中国客商来说,高档的、具有较高商业附加值的免税品最为吸引人,香烟、洋酒、饰品让人爱不释手,其性质与在国际机场免税店的消费体验基本一致,但却弥漫着有关货品真伪的担忧。这种在商品销售上的反差似乎流露出所谓边城今天的典型特质。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中亚的对外经济贸易开始升温,随着几次国门向边界线方向的移动以及新的路网和货场的修设,原本荒凉的边境地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社会功能整合,从以驻防、屯垦等军事政治目标为优先的过渡地带转变成为边疆腹地向外延伸最为重要的开发地带;霍尔果斯“口岸”相较于“惠远古城”(位于霍城县)的称谓更为人们所熟知,这也构成了随后我们对于广义的边疆地区的基本意象:边疆提供着外向的、经济领域的现实可能性。

在全球的视野下,边城的发展路径与转型将为我们重新思考霍尔果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比较。更具现代性、富有政治经济学内涵的“跨界城市”(cross-border cities)概念逐渐将边城从文化范畴的“边疆”中解放了出来,在这一概念下,两侧的政治经济差异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可能,从而突破民族国家的单一市场限制。

以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Tijuana)为典型,其城市经济的支柱完全建基于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吸引,乃至城市的历史地标是一间服务于美国客人的酒店。这种依赖外向需求的经济模式构成了蒂华纳的主体,并带来了蒂华纳20世纪的辉煌。为了更好地吸引客商和游客,蒂华纳的城市景观逐渐不再具有本土意象,并出现了新的文化符号建构,被描述为一个“墨西哥主题的公园”,每年从美国来访美墨边境的游客达到数千万人,带来了高达10亿美元的收入。

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在90年代初的霍尔果斯同样发生过,在当时的霍尔果斯分布着10余个货场和仓库,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集体或个人,全部服务于朝向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建基于对哈萨克斯坦客商的吸引。货场和贸易的兴旺也带来了霍尔果斯人口的“第一次繁荣”,据今天的霍尔果斯人回忆,“当时不愁挣钱,有个兄弟带着两百块钱来这里看看,之后就打电话回家说不走了,赶紧进货,开始在货场里支了个小摊,后来都到哈萨克斯坦开厂了。”大量的被称作“卡玛斯”的大型货车满载着货物从中国驶往哈萨克斯坦,在忙碌的季节,甚至能排上两三天的长队才能通关,人流的汇集也带旺了本地的服务业,大批餐饮、住宿服务便是从这一时期兴起的,最早服务于货车司机和客商。

蒂华纳的繁荣却引发了当地政府的担忧,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蒂华纳彻底丧失了本土性。而在“9.11”事件以后,日益强化的边界管理使得蒂华纳的边境经济遭受重创,同时兴起的走私贸易更是破坏了本地的公共治安。到了2007-2008年债务危机期间,蒂华纳的经济直接跌入低谷,一度沦为“鬼城”。

2008年以后,蒂华纳本地的经济组织和草根社团希望谋求自救,其核心在于如何发展新的产业重建市场和社会环境,并且思考如何使蒂华纳成为一个墨西哥人愿意居住和经商的城市。艺术设计、手工艺品、地方烹饪等创新型小规模经济模式被采用,并通过全球媒体向外传播,吸引新的投资,以此摆脱“犯罪之城”或“美国人的乐园”的文化形象,在此背景下,蒂华纳重现生机。自2010年以来,重建市区(reinventing downtown)的声音和思考在蒂华纳的本地媒体铺开,新的学校、文化中心、饭店、啤酒厂、酒吧、高新技术公司、合作产业、房地产项目、居民市场等城市主体逐一落成,本地的墨西哥人取代外国人成为最主要的消费者;1万套住房单元项目逐步建成,预计带来3万的人口增量。

上世纪90年代末,霍尔果斯同样因全球经济危机和三角债的普遍发生进入到一个缓慢的经济发展期,货场逐渐萧条。直至新世纪以来的大规模边境开发,使得新的资本力量注入,货场被遗弃,成为城市改造的重点对象,为霍尔果斯迎来了“第二次繁荣”。大量的投资主体从内地沿海地区而来,“热钱”不断涌入本地,扩建的开发区使得霍尔果斯市区面积扩大了10余倍,同时面向内地的游客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合作中心内外正在兴建的地产项目以及激增的市场主体印证了霍尔果斯的发展战略:一条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兼修的发展思路。但今天所能观察到的结果,却展现出资本与城市建设繁荣与地方人文景观缺失的张力。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相似的边境经济发展节奏,同时也观察到不一样的经济模式和转型方式。蒂华纳与霍尔果斯虽然经历了一条差别不大的发展道路,但蒂华纳的经验却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维度:重建市区,与本土相连(tied to local)是其建设的核心,源自本地的社会自发性力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尽管无需复制蒂华纳的经验,但作为一座正在探索中的典型的边境城市,霍尔果斯缺少的绝不是投入和机遇,而也许是一种独立的本土性。重新走在霍尔果斯的街头,突然意识到这座城市因外界力量牵扯所带来的紧张,旺盛的资本投入和土地开发之下书店、影院难觅踪迹,更别说客商、游客和移民像候鸟一样来去,恰似一座边城。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