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乐队的夏天》:拜托能不能做得高级一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乐队的夏天》:拜托能不能做得高级一点

米未真的膨胀了。

文|电影头条

痛仰+面孔+反光镜+新裤子+......

一群光听名字就能让滚青们燥起来的乐队名字。

再加上高晓松、马东、张亚东、乔杉、吴青峰,还有担任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工程师的“少爷”金少刚,出任音响总监。

架子搭的这么大,勇哥满以为中国的乐队综艺终于有盼头了。

可万万没想到,《乐队的夏天》摆这么大架势,制作出来的节目仅仅在及格线上下。

勇哥看了第一期节目后,发现米未真的膨胀了。

直接把《奇葩说》的成功经验,依样画葫芦的套在了《乐队的夏天》身上。

试图把小众的摇滚,像辩论一样,普及给大众。

然而想制作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可并不是拍拍脑门那么简单。

没有大量的社会调查,想当然的把大众都想象成马东一样的“小白”,来普及摇滚知识的节目。

真的专业吗?

要知道近年来“音乐节”可是相当火爆,音乐节个数更是成井喷式扩张。

除去老牌的迷笛、摩登草莓音乐节,如今但凡是个景区、大城市,谁要没有个拿得出手的音乐节,仿佛就不够“潮”。

大理洱海音乐节、西双版纳乐堡音乐节、潍坊半耳音乐节、成都朋克音乐节、西部大漠音乐节、武汉春浪音乐节、石家庄星光音乐节……

一大堆“音乐节”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为了吸引游客和观众,邀请的无非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大牌乐队和歌手。

尤其在五一期间,大牌乐队更是如明星赶场般的在3天假期中,出现在多个不同的音乐节。

就算是平时,地下live house只要邀请到大牌乐队,门票一点不愁卖。

其实所谓的“小众”摇滚,可能早已不是那么“小众”。

所以《乐队的夏天》即不照顾追求逼格的普通滚青,也没计划讨好资深滚青的审美取向,一味的想向大众“小白”推介摇滚的节目定位,从一开始就很偏。

虽然大多数人确实对摇滚并不了解,但节目组也不能直接这个基数的人群当成潜在观众群啊。

因为在这群“小白”中,很多人对摇滚真的并不感冒。这就导致节目的受众群体从一开始就非常狭窄。

而能被这样阵容的乐队吸引的,其实大多还是滚青里的“大众”。

所以节目中过分缺乏,普通滚青追求的高逼格和专业性分析,是导致第一期播出后,评分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节目套用《奇葩说》成功模式,让擅长话术,却毫不了解乐队的马东穿插整场。

节目组以为这样可以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殊不知这却伤害了一档音乐节目应有的流畅性。

要知道音乐节目与语言类节目的差距非常大,风格氛围的统一非常重要。

而勇哥在看节目时,感觉乐队表演与穿插其中的“大乐迷”对话、乐队访谈、知识点百度百科,完全是割裂的。

乐队表演的燃与插科打诨的访谈式对话,还有毫无逼格的专业词汇普及,导致勇哥感觉自己,仿佛在观看三个完全不同风格的节目集锦。

勇哥不禁发出灵魂的质问:让音乐回归音乐,真的就这么难?

历数众多国内音乐综艺,从卖惨的故事性选手,到钟情“理想”问答的导师,卖情怀似乎成为音乐综艺的必备元素。

要想一个音乐节目有看点,情怀就是那百年不变的法宝。

倒不是说真人秀节目不能卖情怀,看到已经成立30年的老“面孔”乐队参赛时,勇哥也会热血沸腾。

这么多年过去了,“面孔”乐队的状态居然还那么好。

他们对音乐单纯的挚爱,才是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这样的摇滚精神确实值得宣扬,但节目组却把摇滚精神的大众普及,想的太过简单了。

比如节目中“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小乐)就是一个相当酷的人。

摇滚人对音乐的执着和酷酷的范儿,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对同行的谄媚行为嗤之以鼻。

对高晓松的改词建议也直接无视,坚持自我表达的音乐。

这种范儿还真不是装的,因为就在节目播出前几天,张哲轩还因为一段在school酒吧口无遮拦的骂战录音,登上热搜。

而当“盘尼西林”所谓的“黑历史”被翻出来时,乐队直接面对大众“饭圈”文化的讨伐。

勇哥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没礼貌”竟会成为,批评一个摇滚乐队的词汇。

节目组对小众审美与大众评判体系的对接和引导,竟会如此失控。

因为受众定位,无法表明态度保护乐队,更无法苟同大众的价值观,《乐队的夏天》就这样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

另外,对于节目的冲突设置,真的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勇哥毫不怀疑,邦邦乐团还有那个VOGUE 5就是节目组安排进来,衬托那些真正的乐队的。

可是拜托能不能做的高级一点?

一群只有脸的爱豆乐团,要唱功没唱功,要技能没技能,一通假弹只能拉低节目的档次啊。

就算节目组不嫌丢人,我看着还嫌浪费时间呢。

整个安排策划,不仅没达到宣扬节目宽容接纳不同乐队的作用,对真正的乐队而言,与他们同台竞技也是一种侮辱吧?

而制作出这样失准产品的节目组,也是时候反思一下了。

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的音乐节目是什么?摇滚音乐的真谛是什么?摇滚乐队节目应该突出的主题又是什么?

别一心想要复苏摇滚乐,到头来不仅亵渎了摇滚精神,更毁了乐队小白们对摇滚的正确认知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乐队的夏天》:拜托能不能做得高级一点

米未真的膨胀了。

文|电影头条

痛仰+面孔+反光镜+新裤子+......

一群光听名字就能让滚青们燥起来的乐队名字。

再加上高晓松、马东、张亚东、乔杉、吴青峰,还有担任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工程师的“少爷”金少刚,出任音响总监。

架子搭的这么大,勇哥满以为中国的乐队综艺终于有盼头了。

可万万没想到,《乐队的夏天》摆这么大架势,制作出来的节目仅仅在及格线上下。

勇哥看了第一期节目后,发现米未真的膨胀了。

直接把《奇葩说》的成功经验,依样画葫芦的套在了《乐队的夏天》身上。

试图把小众的摇滚,像辩论一样,普及给大众。

然而想制作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可并不是拍拍脑门那么简单。

没有大量的社会调查,想当然的把大众都想象成马东一样的“小白”,来普及摇滚知识的节目。

真的专业吗?

要知道近年来“音乐节”可是相当火爆,音乐节个数更是成井喷式扩张。

除去老牌的迷笛、摩登草莓音乐节,如今但凡是个景区、大城市,谁要没有个拿得出手的音乐节,仿佛就不够“潮”。

大理洱海音乐节、西双版纳乐堡音乐节、潍坊半耳音乐节、成都朋克音乐节、西部大漠音乐节、武汉春浪音乐节、石家庄星光音乐节……

一大堆“音乐节”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为了吸引游客和观众,邀请的无非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大牌乐队和歌手。

尤其在五一期间,大牌乐队更是如明星赶场般的在3天假期中,出现在多个不同的音乐节。

就算是平时,地下live house只要邀请到大牌乐队,门票一点不愁卖。

其实所谓的“小众”摇滚,可能早已不是那么“小众”。

所以《乐队的夏天》即不照顾追求逼格的普通滚青,也没计划讨好资深滚青的审美取向,一味的想向大众“小白”推介摇滚的节目定位,从一开始就很偏。

虽然大多数人确实对摇滚并不了解,但节目组也不能直接这个基数的人群当成潜在观众群啊。

因为在这群“小白”中,很多人对摇滚真的并不感冒。这就导致节目的受众群体从一开始就非常狭窄。

而能被这样阵容的乐队吸引的,其实大多还是滚青里的“大众”。

所以节目中过分缺乏,普通滚青追求的高逼格和专业性分析,是导致第一期播出后,评分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节目套用《奇葩说》成功模式,让擅长话术,却毫不了解乐队的马东穿插整场。

节目组以为这样可以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殊不知这却伤害了一档音乐节目应有的流畅性。

要知道音乐节目与语言类节目的差距非常大,风格氛围的统一非常重要。

而勇哥在看节目时,感觉乐队表演与穿插其中的“大乐迷”对话、乐队访谈、知识点百度百科,完全是割裂的。

乐队表演的燃与插科打诨的访谈式对话,还有毫无逼格的专业词汇普及,导致勇哥感觉自己,仿佛在观看三个完全不同风格的节目集锦。

勇哥不禁发出灵魂的质问:让音乐回归音乐,真的就这么难?

历数众多国内音乐综艺,从卖惨的故事性选手,到钟情“理想”问答的导师,卖情怀似乎成为音乐综艺的必备元素。

要想一个音乐节目有看点,情怀就是那百年不变的法宝。

倒不是说真人秀节目不能卖情怀,看到已经成立30年的老“面孔”乐队参赛时,勇哥也会热血沸腾。

这么多年过去了,“面孔”乐队的状态居然还那么好。

他们对音乐单纯的挚爱,才是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

这样的摇滚精神确实值得宣扬,但节目组却把摇滚精神的大众普及,想的太过简单了。

比如节目中“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小乐)就是一个相当酷的人。

摇滚人对音乐的执着和酷酷的范儿,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对同行的谄媚行为嗤之以鼻。

对高晓松的改词建议也直接无视,坚持自我表达的音乐。

这种范儿还真不是装的,因为就在节目播出前几天,张哲轩还因为一段在school酒吧口无遮拦的骂战录音,登上热搜。

而当“盘尼西林”所谓的“黑历史”被翻出来时,乐队直接面对大众“饭圈”文化的讨伐。

勇哥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没礼貌”竟会成为,批评一个摇滚乐队的词汇。

节目组对小众审美与大众评判体系的对接和引导,竟会如此失控。

因为受众定位,无法表明态度保护乐队,更无法苟同大众的价值观,《乐队的夏天》就这样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

另外,对于节目的冲突设置,真的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勇哥毫不怀疑,邦邦乐团还有那个VOGUE 5就是节目组安排进来,衬托那些真正的乐队的。

可是拜托能不能做的高级一点?

一群只有脸的爱豆乐团,要唱功没唱功,要技能没技能,一通假弹只能拉低节目的档次啊。

就算节目组不嫌丢人,我看着还嫌浪费时间呢。

整个安排策划,不仅没达到宣扬节目宽容接纳不同乐队的作用,对真正的乐队而言,与他们同台竞技也是一种侮辱吧?

而制作出这样失准产品的节目组,也是时候反思一下了。

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的音乐节目是什么?摇滚音乐的真谛是什么?摇滚乐队节目应该突出的主题又是什么?

别一心想要复苏摇滚乐,到头来不仅亵渎了摇滚精神,更毁了乐队小白们对摇滚的正确认知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