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万亿元资金月内到期,降准预期升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万亿元资金月内到期,降准预期升温

从今年6月来看,上旬还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工具到期压力,外部不确定性和个别风险事件余波也可能继续带来扰动,因此央行有必要加大资金投放,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陈鹏

继上周在公开市场投放了4300亿元巨资后,有分析师预计,考虑到年中资金缺口放大,央行近期可能会继续大规模投放流动性,且在已确定的6月17日下调县域农商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月内可能还会有一次降准。

分析师指出,因为有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金融机构半年度考核、政府债券缴款、税期等多重因素,年中流动性通常较为紧张。从今年6月来看,上旬还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工具到期压力,外部不确定性和个别风险事件余波也可能继续带来扰动,因此央行有必要加大资金投放,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

Wind资讯数据显示,6月共有1.19万亿元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到期量远超前两月。其中,有9930亿元将于本周到期,包括上周投放的5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及6月6日到期的4630亿元MLF。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6月货币政策面临资金自然到期压力大、同业存单半年末到期规模大、地方债发行或提速等三重压力。就月初而言,短期资金到期压力来源于5月底央行对冲包商银行事件影响的大规模7天逆回购操作,预计央行将采取续作的方式对冲逆回购和MLF到期。

“6月本来存在一次定向降准实施,若中美贸易再生事端,或5月经济、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再次降准或可能提前至6月。”明明说。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考虑到中美利差偏大、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可能释放鸽派信号等,后期我国货币政策不排除随行就市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

5月以来,央行通过“并档降准”和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及规模,货币政策从“静默”重新转暖。5月初,央行宣布对县域金融机构实施较低准备金框架,将1000多家县域农商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1%降到8%,于5月15日、6月17日、7月17日分三次落实到位,共释放资金3000亿元。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也认为,由于资金缺口较大,除了将于6月17日落地的定向降准之外,本月可能还将有一次全面降准。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全面降准幅度可能在50-100个基点,时间大概在上旬或中旬。

“总体上,央行会通过降准和加大资金投放,保障6月资金面继续宽裕。”杨业伟说。

平安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面对流动性缺口,央行可以选择降准或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续作MLF的方式提供流动性。但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的都是短期流动性,较难满足中小银行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从这点来看,降准的必要性就上升了。

“如果由于MLF到期以及银行打破刚兑持续发酵导致流动性大幅紧张、6月底G20峰会中美无法达成协议以及二季度经济数据大幅恶化,不排除央行再次降准的可能,”平安证券在报告中称。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考虑到通胀压力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需求,降准可能不会再现。

“除了17号的1000亿元落地外,降准可能不会再出现了。”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说。他预计,6月央行将主要以“MLF/TMLF+OMO”的组合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负债稳定。在央行的“呵护”下,预计6月资金面整体不会出现大的收紧压力。

李奇霖指出,一方面,现在由供给端收缩引发的通胀压力依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避免汇率短期内过快贬值也需要短端利率维持在一定的中枢位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猪肉平均批发价小幅上涨1.4%, 涨幅较前值(4.5%)显著下降,但水果价格大幅上涨。新时代证券认为,由于供给收缩,近期水果价格大涨,虽然可持续性不强,但与下半年猪肉价格再度上涨可能形成无缝连接,再加上贸易摩擦、加征关税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可能,已经病虫害等对粮食减产的威胁,通胀可能易上难下。

央行在5月17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物价形式总体较为稳定,但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到供求两端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变化需持续监测。”

华创证券表示,短期来看,进入6月后第一周即是资金到期和缴准压力较大的时点,观测上旬央行对于公开市场到期的处理具有指标意义。全额或超额续作意味着维稳信号的持续,缩量对冲则需警惕预期波动反复的冲击。总体而言,谨慎预期下,上旬资金面收紧时点或较5月更早来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万亿元资金月内到期,降准预期升温

从今年6月来看,上旬还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工具到期压力,外部不确定性和个别风险事件余波也可能继续带来扰动,因此央行有必要加大资金投放,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陈鹏

继上周在公开市场投放了4300亿元巨资后,有分析师预计,考虑到年中资金缺口放大,央行近期可能会继续大规模投放流动性,且在已确定的6月17日下调县域农商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月内可能还会有一次降准。

分析师指出,因为有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金融机构半年度考核、政府债券缴款、税期等多重因素,年中流动性通常较为紧张。从今年6月来看,上旬还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工具到期压力,外部不确定性和个别风险事件余波也可能继续带来扰动,因此央行有必要加大资金投放,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

Wind资讯数据显示,6月共有1.19万亿元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到期量远超前两月。其中,有9930亿元将于本周到期,包括上周投放的5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及6月6日到期的4630亿元MLF。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6月货币政策面临资金自然到期压力大、同业存单半年末到期规模大、地方债发行或提速等三重压力。就月初而言,短期资金到期压力来源于5月底央行对冲包商银行事件影响的大规模7天逆回购操作,预计央行将采取续作的方式对冲逆回购和MLF到期。

“6月本来存在一次定向降准实施,若中美贸易再生事端,或5月经济、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大,再次降准或可能提前至6月。”明明说。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考虑到中美利差偏大、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可能释放鸽派信号等,后期我国货币政策不排除随行就市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

5月以来,央行通过“并档降准”和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及规模,货币政策从“静默”重新转暖。5月初,央行宣布对县域金融机构实施较低准备金框架,将1000多家县域农商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1%降到8%,于5月15日、6月17日、7月17日分三次落实到位,共释放资金3000亿元。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业伟也认为,由于资金缺口较大,除了将于6月17日落地的定向降准之外,本月可能还将有一次全面降准。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全面降准幅度可能在50-100个基点,时间大概在上旬或中旬。

“总体上,央行会通过降准和加大资金投放,保障6月资金面继续宽裕。”杨业伟说。

平安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面对流动性缺口,央行可以选择降准或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续作MLF的方式提供流动性。但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的都是短期流动性,较难满足中小银行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从这点来看,降准的必要性就上升了。

“如果由于MLF到期以及银行打破刚兑持续发酵导致流动性大幅紧张、6月底G20峰会中美无法达成协议以及二季度经济数据大幅恶化,不排除央行再次降准的可能,”平安证券在报告中称。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考虑到通胀压力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需求,降准可能不会再现。

“除了17号的1000亿元落地外,降准可能不会再出现了。”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说。他预计,6月央行将主要以“MLF/TMLF+OMO”的组合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负债稳定。在央行的“呵护”下,预计6月资金面整体不会出现大的收紧压力。

李奇霖指出,一方面,现在由供给端收缩引发的通胀压力依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避免汇率短期内过快贬值也需要短端利率维持在一定的中枢位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猪肉平均批发价小幅上涨1.4%, 涨幅较前值(4.5%)显著下降,但水果价格大幅上涨。新时代证券认为,由于供给收缩,近期水果价格大涨,虽然可持续性不强,但与下半年猪肉价格再度上涨可能形成无缝连接,再加上贸易摩擦、加征关税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可能,已经病虫害等对粮食减产的威胁,通胀可能易上难下。

央行在5月17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物价形式总体较为稳定,但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受到供求两端影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变化需持续监测。”

华创证券表示,短期来看,进入6月后第一周即是资金到期和缴准压力较大的时点,观测上旬央行对于公开市场到期的处理具有指标意义。全额或超额续作意味着维稳信号的持续,缩量对冲则需警惕预期波动反复的冲击。总体而言,谨慎预期下,上旬资金面收紧时点或较5月更早来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