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读药】在都市蜗居的年轻人究竟过得怎么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读药】在都市蜗居的年轻人究竟过得怎么样?

蜗居者,宜服药。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医问药吗?欢迎进入“读药信箱”给我们写信,聊聊你的疑难杂症。

每年六月至七月的毕业季,也是许多准备在都市打拼的应届生寻找房源的高峰期。想要找到一个便宜、舒适又方便的住所并不容易,尤其在北上广等寸土寸金的地方,跻身于市中心往往意味着要与他人合住一处,将个人空间压缩到最小,而如果在远郊安置,又必须承受每天上下班数小时的通勤。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难题,仍有不少人最终选择在市中心蜗居。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能随时接触优质的公共资源可以抵消人们在私人世界里的拮据和窘迫。但无论如何,蜷缩在十几平米甚至更小的地方总归是有些憋屈的。

在都市蜗居的年轻人究竟过得怎么样?是什么让他们坚持这样的选择?二十多年前,来自日本东京的记者兼摄影师都筑响一也有同样的疑惑。当时的东京与今天的北京或上海相似,昂贵的房租和日常消费使这座城市显得十分不宜居,但仍有形形色色的人愿意留在此地,找个小小的房间,并把周围的商场、餐厅和书店当做家的延展,其中不乏初入社会收入微薄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住在校外学生公寓的在读生。

带着对这群租客的好奇,都筑响一用两年的时间探访了上百个位于东京市区的住所,并用相机记录了他看到的真实情况,包括房屋内部的陈设、空间的布局,以及屋主的生活方式等。令都筑响一意外的是,大部分屋主都表示他们对这样的环境没有什么不满。很多外人看起来极其糟糕的居住条件,在屋主身上却成了无关紧要的小事,甚至可能恰好满足了他们特殊的需求。譬如,对于夜猫型人士,采光不好的房间并无大碍,而对于经常在外出差的人,房间内只要有地方睡觉,足够摆下一张桌子,就不存在任何不方便了。

随着项目的进展,都筑响一还发现,这些或凌乱或整洁的房间在镜头下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温度和色彩。与人们普遍印象中传统的日本“和风”不同,在都筑响一的摄影集《东京风格》中,这些极具个性的房间不仅呈现出一种集体一致的“乱序的美”,也为人们理解在现代都市蜗居的这类特殊群体和他们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依据。

假如你正在为都市的蜗居生活发愁,不妨跟随都筑响一看看以下几个别具一格的住所。由于空间狭小,多数房间内堆满了杂物,从地面到墙壁再到天花板,乍一看乱得无从收拾,但却到处透露着居住者独有的习惯和品味,犹如一个个迷人的黑洞。在都筑响一看来,正是这些甘愿在自己喜爱的“座舱式”空间里创造生活乐趣的人为城市增添了魅力。他建议人们对此保持乐观:“世界经济会越来越不景气,将来会有很多人失去物质上的余裕。这种狭小空间的惬意生活术,说不定反而是种极有远见的技能。”

《东京风格》
[日] 都筑响一 著  吕灵芝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05

大学生活实景

典型学生宿舍的样子。东京艺术大学有一大块地,分别为男生和女生盖了两座楼,作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层楼有两个单元,中间是厨房兼休息室,旁边环绕着五六个单间。单间面积约为5m²,装有固定床架。这所大学堪称日本最难考上的大学之一,不过这座宿舍楼却告诉我们,学生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反映出入学难度。

科技牛仔的野营地

屋主是在东京从事电脑相关工作的美国人。公寓原本地方宽敞,采光良好,还带阳台,只是房间里堆满了东西,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大房间的宽敞。本人坚持说,东西都放出来才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比收起来更好找,但女朋友对此肯定是嫌弃不已。夏天为了凉爽,会把厨房里满是油渍的换气扇拆下来,摆到桌子上当风扇吹,果然是充满男人味的生活。

少女的领地

这是一个住在郊外父母家,到市中心室内装饰顾问学校上学的女孩子的房间。固定在墙上的置物柜里展示着印了可爱插画的漫画封面,姑娘说:“把自己喜欢的漫画封面展示出来,这样比光看书脊漂亮多了。”这里有压扁的易拉罐做成的饰品,也有泡满玫瑰花瓣的瓶子,因为房间主人最喜欢花这种小心思来打造快乐的生活空间。

暗房里的梦

这里是刚刚独立出来的年轻摄影师用作住处和暗房的地方。工作时,屋主会拉上窗帘,在这个房间里完成从显影到放大的工作。与房间相比,沙发显得尺寸过大了,那是拍摄结束后要过来的道具。白天当成沙发,晚上就成了床,十分方便。

丰饶的万丈之地

这是一个少年实习DJ居住的5m²一居室木造公寓。这里没有厕所也没有浴室,但充满工作机会的新宿地区就在步行范围内,房租只要两万七千日元,已经足够吸引人。他在这个房间中挑选唱片、制作卡带、练习乐器,等等。由于完全没有收纳空间,物品全都最大限度地利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展示出来。屋主的活动时间与常人完全相反,所以没有电话,只用寻呼机解决联络问题。只要有人叫,他就会跑到附近的公共电话去回复,若不想回复便置之不理。最让人高兴的是,这样比安装电话机便宜多了。

生活这场游戏

这是一位女漫画家的工作室兼住处。她与男性友人共同租下这间宽敞的两室公寓,一人使用一个房间,过着志趣相投的合租生活。两人共同的爱好是电子游戏,起居室里放着电视机和各种游戏主机,经常叫上许多朋友一起边喝酒边打游戏度过夜晚。男室友喜欢做饭,日常生活更是无比舒适了。

冲浪者的天堂

这是一对年轻冲浪者居住的房间。男方是油漆工,女方则打零工,同时投身于冲浪运动。住处位于东京周边的海滨小镇,离海滩很近,可以抱着冲浪板步行过去。浴室与厕所分开,从海边归来时用起来十分方便。两人在这样杂乱的空间中还养了一条狗,真是了不起。

屋檐下的国际范儿

这是一位久居日本的美国男性的住处。他是一名现代日本文学翻译家,租住在市中心时尚街区的一居室公寓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从斯堪的纳维亚回国的年轻建筑设计师设计了这座建筑物,里面莫名荡漾着一股现代主义的气息。房间位于小楼房的顶层,呈梯形的房间很有意思。虽然刚刚搬过来,但屋主擅长木工,内部装修全部自己搞定。质感良好,令人倍感舒适的墙壁是他自己用涂料混合砂土调配刷成的。他还买来了木地板,正在亲自铺装。

本文书摘部分选自《东京风格》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读药】在都市蜗居的年轻人究竟过得怎么样?

蜗居者,宜服药。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医问药吗?欢迎进入“读药信箱”给我们写信,聊聊你的疑难杂症。

每年六月至七月的毕业季,也是许多准备在都市打拼的应届生寻找房源的高峰期。想要找到一个便宜、舒适又方便的住所并不容易,尤其在北上广等寸土寸金的地方,跻身于市中心往往意味着要与他人合住一处,将个人空间压缩到最小,而如果在远郊安置,又必须承受每天上下班数小时的通勤。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难题,仍有不少人最终选择在市中心蜗居。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能随时接触优质的公共资源可以抵消人们在私人世界里的拮据和窘迫。但无论如何,蜷缩在十几平米甚至更小的地方总归是有些憋屈的。

在都市蜗居的年轻人究竟过得怎么样?是什么让他们坚持这样的选择?二十多年前,来自日本东京的记者兼摄影师都筑响一也有同样的疑惑。当时的东京与今天的北京或上海相似,昂贵的房租和日常消费使这座城市显得十分不宜居,但仍有形形色色的人愿意留在此地,找个小小的房间,并把周围的商场、餐厅和书店当做家的延展,其中不乏初入社会收入微薄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住在校外学生公寓的在读生。

带着对这群租客的好奇,都筑响一用两年的时间探访了上百个位于东京市区的住所,并用相机记录了他看到的真实情况,包括房屋内部的陈设、空间的布局,以及屋主的生活方式等。令都筑响一意外的是,大部分屋主都表示他们对这样的环境没有什么不满。很多外人看起来极其糟糕的居住条件,在屋主身上却成了无关紧要的小事,甚至可能恰好满足了他们特殊的需求。譬如,对于夜猫型人士,采光不好的房间并无大碍,而对于经常在外出差的人,房间内只要有地方睡觉,足够摆下一张桌子,就不存在任何不方便了。

随着项目的进展,都筑响一还发现,这些或凌乱或整洁的房间在镜头下形成了一种别样的温度和色彩。与人们普遍印象中传统的日本“和风”不同,在都筑响一的摄影集《东京风格》中,这些极具个性的房间不仅呈现出一种集体一致的“乱序的美”,也为人们理解在现代都市蜗居的这类特殊群体和他们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依据。

假如你正在为都市的蜗居生活发愁,不妨跟随都筑响一看看以下几个别具一格的住所。由于空间狭小,多数房间内堆满了杂物,从地面到墙壁再到天花板,乍一看乱得无从收拾,但却到处透露着居住者独有的习惯和品味,犹如一个个迷人的黑洞。在都筑响一看来,正是这些甘愿在自己喜爱的“座舱式”空间里创造生活乐趣的人为城市增添了魅力。他建议人们对此保持乐观:“世界经济会越来越不景气,将来会有很多人失去物质上的余裕。这种狭小空间的惬意生活术,说不定反而是种极有远见的技能。”

《东京风格》
[日] 都筑响一 著  吕灵芝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05

大学生活实景

典型学生宿舍的样子。东京艺术大学有一大块地,分别为男生和女生盖了两座楼,作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每层楼有两个单元,中间是厨房兼休息室,旁边环绕着五六个单间。单间面积约为5m²,装有固定床架。这所大学堪称日本最难考上的大学之一,不过这座宿舍楼却告诉我们,学生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反映出入学难度。

科技牛仔的野营地

屋主是在东京从事电脑相关工作的美国人。公寓原本地方宽敞,采光良好,还带阳台,只是房间里堆满了东西,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大房间的宽敞。本人坚持说,东西都放出来才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比收起来更好找,但女朋友对此肯定是嫌弃不已。夏天为了凉爽,会把厨房里满是油渍的换气扇拆下来,摆到桌子上当风扇吹,果然是充满男人味的生活。

少女的领地

这是一个住在郊外父母家,到市中心室内装饰顾问学校上学的女孩子的房间。固定在墙上的置物柜里展示着印了可爱插画的漫画封面,姑娘说:“把自己喜欢的漫画封面展示出来,这样比光看书脊漂亮多了。”这里有压扁的易拉罐做成的饰品,也有泡满玫瑰花瓣的瓶子,因为房间主人最喜欢花这种小心思来打造快乐的生活空间。

暗房里的梦

这里是刚刚独立出来的年轻摄影师用作住处和暗房的地方。工作时,屋主会拉上窗帘,在这个房间里完成从显影到放大的工作。与房间相比,沙发显得尺寸过大了,那是拍摄结束后要过来的道具。白天当成沙发,晚上就成了床,十分方便。

丰饶的万丈之地

这是一个少年实习DJ居住的5m²一居室木造公寓。这里没有厕所也没有浴室,但充满工作机会的新宿地区就在步行范围内,房租只要两万七千日元,已经足够吸引人。他在这个房间中挑选唱片、制作卡带、练习乐器,等等。由于完全没有收纳空间,物品全都最大限度地利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展示出来。屋主的活动时间与常人完全相反,所以没有电话,只用寻呼机解决联络问题。只要有人叫,他就会跑到附近的公共电话去回复,若不想回复便置之不理。最让人高兴的是,这样比安装电话机便宜多了。

生活这场游戏

这是一位女漫画家的工作室兼住处。她与男性友人共同租下这间宽敞的两室公寓,一人使用一个房间,过着志趣相投的合租生活。两人共同的爱好是电子游戏,起居室里放着电视机和各种游戏主机,经常叫上许多朋友一起边喝酒边打游戏度过夜晚。男室友喜欢做饭,日常生活更是无比舒适了。

冲浪者的天堂

这是一对年轻冲浪者居住的房间。男方是油漆工,女方则打零工,同时投身于冲浪运动。住处位于东京周边的海滨小镇,离海滩很近,可以抱着冲浪板步行过去。浴室与厕所分开,从海边归来时用起来十分方便。两人在这样杂乱的空间中还养了一条狗,真是了不起。

屋檐下的国际范儿

这是一位久居日本的美国男性的住处。他是一名现代日本文学翻译家,租住在市中心时尚街区的一居室公寓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从斯堪的纳维亚回国的年轻建筑设计师设计了这座建筑物,里面莫名荡漾着一股现代主义的气息。房间位于小楼房的顶层,呈梯形的房间很有意思。虽然刚刚搬过来,但屋主擅长木工,内部装修全部自己搞定。质感良好,令人倍感舒适的墙壁是他自己用涂料混合砂土调配刷成的。他还买来了木地板,正在亲自铺装。

本文书摘部分选自《东京风格》一书,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