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孟建民:未来性的建筑取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孟建民:未来性的建筑取向

在传统、当下和未来三种取向中,孟建民选择了站在未来思考现在,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探索正在发展的和未知的领域。

文|建筑档案

回顾我国的建筑创作,从最初仰望国外的月亮,到开始寻求自我,再到当今建筑师追求原创的时期,孟建民一直坚持在建筑创作一线;从设计管理者到大学教授,再到建筑师的本职,三个角色的交互与演绎,更显示出孟建民对建筑行业的坚守;在传统、当下和未来三种取向中,孟建民选择了站在未来思考现在,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探索正在发展的和未知的领域。今天,我们聚焦于建筑师孟建民,探见他三十多年建筑生涯的熠熠闪光。

三个阶段的历练

我的建筑创作历程,可以说是与我们国家的大背景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中国的建筑创作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建筑师盲目效仿西方建筑设计理念的“仿学阶段”。第二个是“探索阶段”,仿学期结束以后,建筑师开始反思和探索自我。最后一个是经过第二阶段对自我的寻找,逐步走向自主的“原创阶段”。

1983年孟建民赴长沙调研

仿学期: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

仿学阶段,是中国建筑师自信心最弱的时候。那时,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中国建筑师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理念、规划理念,对国外的设计理论、建筑作品无论好坏,一概吸收。这种寤寐求之的学习方式缺少理性判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那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师没有主义,也没有风格,全都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那套东西,或者是欧美和苏联混合体留下的一点老底子。并且都是模糊的、混乱的,一会儿批判大屋顶,一会儿批判现代主义,甚至不清楚到底应该为人设计什么样的建筑。但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越是落后就越要拼命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所以这个仿学期是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师之家》,方案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探索期:开始自己写大字

在经过十年左右的仿学期之后,中国建筑创作进入了探索期。就好比练习描红,刚开始只能描着标准的红字来写,可当你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自己发挥了。探索期的建筑师们开始尝试找寻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个性。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师们先是摒弃了苏联那一套体系和方法,之后又受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影响,开始回归经典的布扎教育体系,推行渲染和古典形式,接下来现代主义就逐渐盛行起来了。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接触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和赖特这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做现代主义建筑创作。

1988年受总后设计院委托做军委大楼方案

1992年与参与设计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项目

原创期:追求原创和自我表达

不过现代主义没走多远,又开始出现批判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并盛行至今。后现代其实就是新折衷主义,它强调一些符号和文化元素的拼接,鼓励追求原创和自我表达。也正因为这种不拘泥于框架的多元化思维,后现代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派别,比如重技派、解构和重构,而后又是绿色节能、生态环保,以及现在聚焦的智慧建筑、高科技等等。可以说建筑创作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诞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而且走得更加长远与宽阔。

2010年玉树考察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原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

三个角色的饰演

设计管理者:看得更前瞻一些

国营设计院的传统性我们还得继续保留,因为这是设计院的“土壤”,不能因为改革创新而彻底否定或者动摇以前的根基。应该利用好这片“土壤”和“生态”,在此基础上深耕细作,让新的内容、新的改革方向生长出来。

近年我在主持深圳建筑总院的管理工作中,将“拓增量”视为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在不改变原有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做得更扎实一些。增量方面,我会考虑聚力创新,比如说成立空间实验室,开展一些研究工作。实际上,研究这个词对很多设计工作来说形同虚设,有研究二字,却缺乏有价值的内容和意义。我认为应当加重研究的分量,关注点不能只放在生产与产值上。当然了,生存为本,首先要有生存基础才能投入研发,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设计市场、设计生态这个圈子是同质化竞争,我们要增强设计院的创新性,打造差异化的身份和精神。所以,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我们的实验室研究将结合高科技,探索新的设计模式和机制。

我提倡将设计院的发展从传统方向转换到创新轨道上,打好基础的同时,要看得更前瞻一点,对未来要有预判,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并获得长远发展。这就是我过往作为设计管理者这个角色努力完成的一些事情。

大学教授:产学研结合

我的第二个角色是在深圳大学担任特聘教授,从事教育和研究的工作。虽然我是从高校走出来的,不过再次又回归高校,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新挑战。在设计院里工作,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力度是较弱的;如果只在高校教学,一线创作实践的机会相对来说也不及在设计院那么专业。所以说,回归高校对于产学研结合,拉近这三者的关系是很有利的。我加入深圳大学以后,成立了一个本原设计研究中心,设立了一些新兴研究方向,比如说健康环境、无障碍和智慧建筑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向的拓展,冲破固化思维,进行差异化的研究与定位。

智慧城市研究

建筑师:关注四新进行实践

第三个角色是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一直在带领团队进行两大类的建筑创作:一类是医疗建筑;另一类是公共文化建筑,例如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等。在创作过程中,我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也就是所谓的四新始终保持密切关注。这是我的“未来性”取向所决定的,也是我作为建筑师在创作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个特点。

三种取向的选择

建筑师的取向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另一种是从当下技术和社会现状找寻灵感;还有一种是立足未来激发创作,这三种取向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第三种:站在未来思考现在。

未来世界将实现人机合一

美国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到2046年,人类社会迈入奇点时代,这和当今世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本质。实际上,我们现在可能正处于这个奇点时刻到来之前的预备期,唯有敢于质疑、敢于反思、敢于创新,才能适应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迎合未来奇点时刻的到来。

本文图片由深总院-孟建民建筑工作室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孟建民:未来性的建筑取向

在传统、当下和未来三种取向中,孟建民选择了站在未来思考现在,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探索正在发展的和未知的领域。

文|建筑档案

回顾我国的建筑创作,从最初仰望国外的月亮,到开始寻求自我,再到当今建筑师追求原创的时期,孟建民一直坚持在建筑创作一线;从设计管理者到大学教授,再到建筑师的本职,三个角色的交互与演绎,更显示出孟建民对建筑行业的坚守;在传统、当下和未来三种取向中,孟建民选择了站在未来思考现在,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探索正在发展的和未知的领域。今天,我们聚焦于建筑师孟建民,探见他三十多年建筑生涯的熠熠闪光。

三个阶段的历练

我的建筑创作历程,可以说是与我们国家的大背景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中国的建筑创作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建筑师盲目效仿西方建筑设计理念的“仿学阶段”。第二个是“探索阶段”,仿学期结束以后,建筑师开始反思和探索自我。最后一个是经过第二阶段对自我的寻找,逐步走向自主的“原创阶段”。

1983年孟建民赴长沙调研

仿学期: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

仿学阶段,是中国建筑师自信心最弱的时候。那时,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中国建筑师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理念、规划理念,对国外的设计理论、建筑作品无论好坏,一概吸收。这种寤寐求之的学习方式缺少理性判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那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师没有主义,也没有风格,全都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那套东西,或者是欧美和苏联混合体留下的一点老底子。并且都是模糊的、混乱的,一会儿批判大屋顶,一会儿批判现代主义,甚至不清楚到底应该为人设计什么样的建筑。但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越是落后就越要拼命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所以这个仿学期是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建筑师之家》,方案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探索期:开始自己写大字

在经过十年左右的仿学期之后,中国建筑创作进入了探索期。就好比练习描红,刚开始只能描着标准的红字来写,可当你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自己发挥了。探索期的建筑师们开始尝试找寻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个性。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师们先是摒弃了苏联那一套体系和方法,之后又受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影响,开始回归经典的布扎教育体系,推行渲染和古典形式,接下来现代主义就逐渐盛行起来了。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接触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和赖特这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做现代主义建筑创作。

1988年受总后设计院委托做军委大楼方案

1992年与参与设计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项目

原创期:追求原创和自我表达

不过现代主义没走多远,又开始出现批判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并盛行至今。后现代其实就是新折衷主义,它强调一些符号和文化元素的拼接,鼓励追求原创和自我表达。也正因为这种不拘泥于框架的多元化思维,后现代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派别,比如重技派、解构和重构,而后又是绿色节能、生态环保,以及现在聚焦的智慧建筑、高科技等等。可以说建筑创作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诞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而且走得更加长远与宽阔。

2010年玉树考察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原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

三个角色的饰演

设计管理者:看得更前瞻一些

国营设计院的传统性我们还得继续保留,因为这是设计院的“土壤”,不能因为改革创新而彻底否定或者动摇以前的根基。应该利用好这片“土壤”和“生态”,在此基础上深耕细作,让新的内容、新的改革方向生长出来。

近年我在主持深圳建筑总院的管理工作中,将“拓增量”视为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在不改变原有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做得更扎实一些。增量方面,我会考虑聚力创新,比如说成立空间实验室,开展一些研究工作。实际上,研究这个词对很多设计工作来说形同虚设,有研究二字,却缺乏有价值的内容和意义。我认为应当加重研究的分量,关注点不能只放在生产与产值上。当然了,生存为本,首先要有生存基础才能投入研发,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设计市场、设计生态这个圈子是同质化竞争,我们要增强设计院的创新性,打造差异化的身份和精神。所以,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我们的实验室研究将结合高科技,探索新的设计模式和机制。

我提倡将设计院的发展从传统方向转换到创新轨道上,打好基础的同时,要看得更前瞻一点,对未来要有预判,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并获得长远发展。这就是我过往作为设计管理者这个角色努力完成的一些事情。

大学教授:产学研结合

我的第二个角色是在深圳大学担任特聘教授,从事教育和研究的工作。虽然我是从高校走出来的,不过再次又回归高校,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新挑战。在设计院里工作,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力度是较弱的;如果只在高校教学,一线创作实践的机会相对来说也不及在设计院那么专业。所以说,回归高校对于产学研结合,拉近这三者的关系是很有利的。我加入深圳大学以后,成立了一个本原设计研究中心,设立了一些新兴研究方向,比如说健康环境、无障碍和智慧建筑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向的拓展,冲破固化思维,进行差异化的研究与定位。

智慧城市研究

建筑师:关注四新进行实践

第三个角色是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一直在带领团队进行两大类的建筑创作:一类是医疗建筑;另一类是公共文化建筑,例如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等。在创作过程中,我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也就是所谓的四新始终保持密切关注。这是我的“未来性”取向所决定的,也是我作为建筑师在创作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个特点。

三种取向的选择

建筑师的取向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另一种是从当下技术和社会现状找寻灵感;还有一种是立足未来激发创作,这三种取向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第三种:站在未来思考现在。

未来世界将实现人机合一

美国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到2046年,人类社会迈入奇点时代,这和当今世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本质。实际上,我们现在可能正处于这个奇点时刻到来之前的预备期,唯有敢于质疑、敢于反思、敢于创新,才能适应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迎合未来奇点时刻的到来。

本文图片由深总院-孟建民建筑工作室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