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下一步政策刺激靠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下一步政策刺激靠什么?

中国政府提早一年颁发5G商业牌照,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有些刺激措施,未必需要多少钱。

2019年5月22日,上海,市民正在商场内体验5G手机的高速网络和5G+8K云VR以及云游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陶冬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今年1月的信贷数据和社会总融资数据分别创下历史纪录,数据甫出,市场大哗,乐观者声称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已经展开。

然而,新的信贷周期的出现未必代表新的增长周期一定出现。正常情况下,信用扩张带动投资扩张,由此制造就业,促进消费,经济增长随之反弹,所以,信贷周期通常是增长周期的前导。

但是,信贷与增长出现联动的前提是,在央行逆周期扩张所产生的流动性必须能够流入实体经济。这个关键性桥梁却并没有出现,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坏死,资金流入金融市场的多,流入实体经济的少,所谓借给民营企业的贷款,又被变着法地套回去购买理财产品,成为套利工具。

政府在财政开支和债券市场上为地方政府大开绿灯,的确令基建投资有明显的增加,但是这些并没有激起民营投资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并不理想。

在中美角力由贸易领域蔓延向科技领域之际,稳住中国经济对于中国政府不仅是一种经济选择,更是政治需要。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稳定经济的意义更加重要,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刺激经济。

首先货币政策,随着美国进入减息周期,中国人民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的空间有所增加,不过与其动利率,其政策中心依然在流动性管理上。但是,银行是商业机构,在下行周期中希望他们大力贷款,其实有难度,政策落实上最后出现许多似是而非的扭曲,最终对实体经济的帮助不大。

在财政政策上,2019年预算了财政赤字为当年GDP的2.8%,笔者认为这个数字完全有能力达到3%,不过现在的问题似乎主要不在花多少钱上,而是如何能够花到点子上,四两拨千斤地活化民间经济活动。

今年下半年,汽车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均有可能放松,成为政府刺激经济的新热点。汽车的产业链长,可以带动的众多经济活动,在牌照、限行、车贷等领域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监管松动,并会向更多城市蔓延。对新能源车进行税务优惠,也是中国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一环。

关于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表现出相当的纠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上已经为未来的房市定了基调,也是去年底的刺激措施中不见房地产字眼的原因。但是,土地收入对于许多地方政府是生死攸关的,不少二、三线城市已经悄悄地为房地产政策松绑。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杠杆过高深有忌讳,最近又出招限制激进地拍买土地的开发商的发债能力,避免新的“地王”涌现。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在短期无法出现突破性进展,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在下半年被松绑的可能颇高。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房地产可能导致中期债务风险和经济短期下行压力骤增之间,估计经济维稳势在必行。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时不景的情况下,第四匹马一定会显现,那就是老马识途的房地产。

近年民间消费出现钝化,零售增长跌至SARS以来的低位。不少人将消费降级归咎于房贷杠杆过高。的确,房贷负担过重令部分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不过,据笔者观察,消费的杀手是房价升值的预期被打破了。在过去十年,中国的房价增长远远快过工资收入增长,其所制造出的财富效应非常惊人,无论在国内消费还是海外旅行均支撑着中国消费者的“豪气”。但是一旦房价攀升出现阻滞,成交大跌,则心理阴影凸显。笔者认为,在民间投资拉不起来的时候,民间消费势必成为政府的着力点,而此的抓手,就在汽车和房地产市场。

笔者不认为这是中国房市的又一春,“房住不炒”将是未来十年房地产政策的基调,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条关键防线。住房政策的任何松动,不过是一时的政策权宜之计。

那么,如今政策的长远之计在哪里?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2009年四万亿财政刺激的政策效果极佳,政府登高一呼,民营投资揭竿而起,打造出一种新经济业态,打造出一片投资信心。2009年是中国基础建设周期的初期,需求大,效益好,连锁效应强,政府的财政刺激事半功倍。十年之后,多数基础设施呈饱和状态,投资主体借贷杠杆已经过高,而边缘项目的投资效益未必理想,硬力为之则事倍功半。

笔者相信,一个以5G为代表的数据时代会在未来十年在中国出现,大数据、AI、云端、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走向商业化,可能带来巨大的商机,可能改变行业的营商模式,可能促使社会形态的衍变。政府在这个领域,其实有许多事情可做,从5G网络到AI superlab,不仅要监管,更要促成。当然,科创的事情最好留给企业来做,但是这个领域的发展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力至关重要,对于打破美国的科技绞杀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提早一年颁发5G商业牌照,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有些刺激措施,未必需要多少钱。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原标题:陶冬:下一步政策刺激靠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下一步政策刺激靠什么?

中国政府提早一年颁发5G商业牌照,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有些刺激措施,未必需要多少钱。

2019年5月22日,上海,市民正在商场内体验5G手机的高速网络和5G+8K云VR以及云游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陶冬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今年1月的信贷数据和社会总融资数据分别创下历史纪录,数据甫出,市场大哗,乐观者声称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已经展开。

然而,新的信贷周期的出现未必代表新的增长周期一定出现。正常情况下,信用扩张带动投资扩张,由此制造就业,促进消费,经济增长随之反弹,所以,信贷周期通常是增长周期的前导。

但是,信贷与增长出现联动的前提是,在央行逆周期扩张所产生的流动性必须能够流入实体经济。这个关键性桥梁却并没有出现,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坏死,资金流入金融市场的多,流入实体经济的少,所谓借给民营企业的贷款,又被变着法地套回去购买理财产品,成为套利工具。

政府在财政开支和债券市场上为地方政府大开绿灯,的确令基建投资有明显的增加,但是这些并没有激起民营投资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并不理想。

在中美角力由贸易领域蔓延向科技领域之际,稳住中国经济对于中国政府不仅是一种经济选择,更是政治需要。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稳定经济的意义更加重要,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刺激经济。

首先货币政策,随着美国进入减息周期,中国人民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的空间有所增加,不过与其动利率,其政策中心依然在流动性管理上。但是,银行是商业机构,在下行周期中希望他们大力贷款,其实有难度,政策落实上最后出现许多似是而非的扭曲,最终对实体经济的帮助不大。

在财政政策上,2019年预算了财政赤字为当年GDP的2.8%,笔者认为这个数字完全有能力达到3%,不过现在的问题似乎主要不在花多少钱上,而是如何能够花到点子上,四两拨千斤地活化民间经济活动。

今年下半年,汽车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均有可能放松,成为政府刺激经济的新热点。汽车的产业链长,可以带动的众多经济活动,在牌照、限行、车贷等领域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监管松动,并会向更多城市蔓延。对新能源车进行税务优惠,也是中国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一环。

关于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表现出相当的纠结。“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上已经为未来的房市定了基调,也是去年底的刺激措施中不见房地产字眼的原因。但是,土地收入对于许多地方政府是生死攸关的,不少二、三线城市已经悄悄地为房地产政策松绑。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杠杆过高深有忌讳,最近又出招限制激进地拍买土地的开发商的发债能力,避免新的“地王”涌现。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在短期无法出现突破性进展,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在下半年被松绑的可能颇高。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房地产可能导致中期债务风险和经济短期下行压力骤增之间,估计经济维稳势在必行。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时不景的情况下,第四匹马一定会显现,那就是老马识途的房地产。

近年民间消费出现钝化,零售增长跌至SARS以来的低位。不少人将消费降级归咎于房贷杠杆过高。的确,房贷负担过重令部分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不过,据笔者观察,消费的杀手是房价升值的预期被打破了。在过去十年,中国的房价增长远远快过工资收入增长,其所制造出的财富效应非常惊人,无论在国内消费还是海外旅行均支撑着中国消费者的“豪气”。但是一旦房价攀升出现阻滞,成交大跌,则心理阴影凸显。笔者认为,在民间投资拉不起来的时候,民间消费势必成为政府的着力点,而此的抓手,就在汽车和房地产市场。

笔者不认为这是中国房市的又一春,“房住不炒”将是未来十年房地产政策的基调,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条关键防线。住房政策的任何松动,不过是一时的政策权宜之计。

那么,如今政策的长远之计在哪里?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2009年四万亿财政刺激的政策效果极佳,政府登高一呼,民营投资揭竿而起,打造出一种新经济业态,打造出一片投资信心。2009年是中国基础建设周期的初期,需求大,效益好,连锁效应强,政府的财政刺激事半功倍。十年之后,多数基础设施呈饱和状态,投资主体借贷杠杆已经过高,而边缘项目的投资效益未必理想,硬力为之则事倍功半。

笔者相信,一个以5G为代表的数据时代会在未来十年在中国出现,大数据、AI、云端、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走向商业化,可能带来巨大的商机,可能改变行业的营商模式,可能促使社会形态的衍变。政府在这个领域,其实有许多事情可做,从5G网络到AI superlab,不仅要监管,更要促成。当然,科创的事情最好留给企业来做,但是这个领域的发展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力至关重要,对于打破美国的科技绞杀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提早一年颁发5G商业牌照,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有些刺激措施,未必需要多少钱。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原标题:陶冬:下一步政策刺激靠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