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始终把金融学科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板块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暨论坛上表示,复旦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始终把金融学科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板块。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宁生表示有以下三点:

第一,更加注重基础,突出全面发展。新金融人才之“新”,主要新在人的格局、人的理念、人的思维、人的能力。同时,现代金融业对人的德行品格、职业道德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一个高素质的新金融人才,首先要是一个理想坚定、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的人。相比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需要改变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结构,而是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式的革新。为此,近年来,复旦大学全面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构建“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有机结合的本科“2+X”培养体系,按照“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要求,培养掌握未来的复旦人。一个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入学后既要进行经济学、金融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和学术训练,又要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同时还能接触到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发展机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更加注重多学科,突出交叉创新。新金融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金融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数学、统计学基础,又要掌握法学、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和技术。我想,只有在复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里,才能有这样的多学科支撑,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新金融人才。一方面,我们按照经济学、管理学大类招生,在培养设计上加强经济与金融、管理与金融的内部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我们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金融与其他新兴专业的融合创新。比如,2015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数据学院,创新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等学科招收最优秀的本科生,整合各学科师资力量,加强交叉创新,按照“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的“金融+数据科学”人才,取得了一些成效。不少毕业生已经在学界和业界开始崭露头角。

第三,更加注重实践,突出产教融合。金融业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行业,金融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只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而是要在金融创新的一线“千锤百炼”。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新金融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认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大学为主体,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新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