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玩具总动员4》再努力,中国观众还是偏爱宫崎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玩具总动员4》再努力,中国观众还是偏爱宫崎骏

在这场“日本vs美国经典动画IP之战”中,皮克斯虽然很努力,但还是输给了中国观众对情怀的偏爱。

文|刺猬公社 周矗

编辑|石灿

上周五(6月21日),一场“日本vs美国”经典动画电影的战争一触即发。

一部是日本著名漫画家宫崎骏的封神之作,《千与千寻》。这部拍摄于18年前的电影,是吉卜力工作室最为成功的电影。

它至今还保持着日本本土电影最高的票房纪录,并且是历史上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非欧美动画电影。

《千与千寻》虽然当时并未在国内上映,但在中国观众心中,它几乎是日本动画电影启蒙一般的存在。

在日本动漫对中国观众的深刻影响下,《千与千寻》精致的画风,深刻的寓意,独特的日式美学,以及“宫崎骏x久石让”的强强联手,让它成为日本影史永远的情怀与经典。

面对吉卜力的王牌,皮克斯派出的同样是一员猛将:皮克斯最经典的动画IP之一,《玩具总动员》。

谈到皮克斯,国内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总动员”动画系列电影。这部《玩具总动员》,正是“总动员”系列的“开国功臣”。

1994年,皮克斯工作室毅然砍掉了自己的广告部门,正式宣布要成为一家动画制作公司。

第二年,他们推出了世界上首部完全由电脑制作的CG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正式开启了三维动画的时代。

在动画电影还在玩“王子公主”套路时,这部《玩具总动员》天马行空地给玩具赋予了生命,为所有观众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想象:原来身边毫不起眼的玩具,竟然也可以有一个那么动人的故事。

《玩具总动员》不但拿下了当年的美国票房冠军,还获得了八项安妮奖以及三项奥斯卡提名。

引进国内后,获得了3000万的票房。随后,大部分皮克斯系列动画电影,就都被翻译成了“总动员”,比如《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 美食总动员》等。

皮克斯分别在1999年、2010年推出了《玩具总动员》的两部续作。在观众认为,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三》已经是这个系列的结局时;2014年,《玩具总动员4》又宣布立项。

这部电影本应在2017年上映。但在开发过程中,皮克斯陆续经历了高管离职、导演丑闻等种种变动,《玩具总动员4》推迟到了2019年6月才正式上映。

一个是老片重映,另一个是老IP重拍。这两部都在“炒冷饭”的动画电影,却在口碑上上演了“神仙打架”的一幕。

重映过后,《千与千寻》仍维持着9.3分的超高评分。即使网上的资源满天飞,这部动画电影依然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心甘情愿地把20年前的泪再流一遍。

豆瓣网友@世界和平94说,“(《千与千寻》)和小时候看的感觉很不一样,对配乐对情节对台词的感受,小时候就是看了个好看的故事,现在看到的要比故事多很多。”

此前并不被看好的《玩具总动员4》,出乎意料地拿到了9.1分的豆瓣开画评分。

这一评分不但是系列最高分,甚至超越了获得奥斯卡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总动员”系列中排名第二,仅次于2008年的《机器人总动员》。

影评人小陈认为,《玩具总动员4》简直充满了惊喜。

“充斥着意想不到的笑点和反转,作为系列第四部电影,在各种设定都已经趋于固定的状态下,还能在情节和一些很小的细节上玩儿出花来,简直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虽然两部电影在口碑上难分伯仲,但在票房表现上,《玩具总动员4》则被《千与千寻》全面压制。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5日17时,《千与千寻》国内票房已达到2.36亿,而《玩具总动员4》还不及《千与千寻》的一半,仅为1.07亿元。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虽然《玩具总动员》和《千与千寻》都是动画电影中的“大IP”。但在国内,《玩具总动员》的认知度则完全不及《千与千寻》。

截至6月25日17时,《千与千寻》在猫眼App中的想看人数为24.7万,和《玩具总动员4》的6.8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日本对于国内的文化输出,从来都是自带‘热血’或‘情怀’属性的,或多或少会在观众心里形成一些固定的印象,比如说日本的电影就是有共鸣有感动,能触及到你记忆里的某个点。更何况是《千与千寻》这么大影响力的动画。”影评人小陈说。

根据猫眼智多星提供的数据,《千与千寻》的评论集中在“喜欢宫崎骏”“经典动漫”“音乐好听”等层面上,情怀让中国观众前仆后继地走进影院,去还18年前欠宫崎骏的那张电影票。

图片来源:猫眼研究院

而《玩具总动员4》中的“四”,本身就会赶走一批没有看过第一部到第三部的观众。再加上“总动员”体的中文翻译,已经让中国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玩具总动员4》很难吸引非粉丝观众走进影院。

同时,在目标受众上,“儿童向”的《玩具总动员4》受众层面略窄,《千与千寻》的“成人向”优势更大。

“更重要的是,美国文化对于国内的输出,从来都是非常市场化的。”小陈提到,美国动画电影让普通观众认可的,往往是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商业套路大片,其制造的是一种即时化的感动,而这种感动并不是来自于情怀。

对于热衷于为“情怀”买单的中国观众,美国动画电影的商业套路提供不了那么多情怀,去感动中国市场。

在这场“日本vs美国”动画IP之战中,皮克斯虽然很努力,但还是输给了中国观众对情怀的偏爱。

其实在2018年,“日美”动画IP就曾有过一次角力。2018年12月,宫崎骏经典动画电影《龙猫》首次在国内上映,而同档期还有一部好莱坞的动画电影《绿毛怪格林奇》。

即使《绿毛怪格林奇》把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卷福”本尼迪克特请过来,为格林奇配音,却改变不了票房扑街的命运。

猫眼数据显示,《龙猫》这次30年后的院线之旅共斩获1.7亿票房,而《绿毛怪格林奇》则以2643万草草收场。

虽然《绿毛怪格林奇》在IP、制作等方面并不能与《玩具总动员》相提并论,但近几年来,好莱坞经典动画电影续作,在国内一直陷入票房魔咒。

表现最好的一部还是今年3月上映的《驯龙高手3》,最终斩获3.66亿票房,是2016年《疯狂动物城》的近五分之一。

本周,国内院线即将迎来票房救星:“漫威宇宙”的第三阶段收官之作:《蜘蛛侠:英雄远征》,留给两部动画电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小陈觉得,无论是《千与千寻》和《玩具总动员4》,“票房高光”应该都只会停留在首周末。

相比之下,《千与千寻》明显有慢慢磨下去的潜力,在票房上会继续压制《玩具总动员4》,总票房应该可以磨过3亿。

而参考近几年皮克斯动画续集电影的国内表现,2016年北美票房冠军的《海底总动员2》,在国内的成绩是2.53亿;全球票房狂揽10.63亿美元的《玩具总动员3》,在国内的成绩仅为1.17亿;《赛车总动员3》落入俗套,国内票房卖了1.37亿。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小陈推断,《玩具总动员4》的国内总票房能冲到1.5亿,就得谢天谢地了。

不过,熟悉《玩具总动员3》的观众会发现,皮克斯在影片中埋了一个向宫崎骏致敬的“彩蛋”:在影片的一幕中,宫崎骏电影《龙猫》中的“龙猫”形象,就出现在皮克斯的“玩具大家庭”中。

图片来源:豆瓣用户@罗罔极

在迪士尼与漫威合作的经典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设计总监Jin Kim就是宫崎骏的粉丝。他曾直言不讳地说,大白的这一形象就是借鉴了宫崎骏的“龙猫”,并专门画了这样一张海报。

《龙猫》(左)与《超能陆战队》(右)。图片来源:豆瓣用户@罗罔极

美好事物的惺惺相惜,不止存在于动画世界中,同样也是不分国界的。

无论中国观众选择支持哪部动画电影,我们都需要感谢两部经典“动画IP”带来的,长达20年的美好回忆与感动。

你更喜欢哪一部动画电影?

(文中小陈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玩具总动员4》再努力,中国观众还是偏爱宫崎骏

在这场“日本vs美国经典动画IP之战”中,皮克斯虽然很努力,但还是输给了中国观众对情怀的偏爱。

文|刺猬公社 周矗

编辑|石灿

上周五(6月21日),一场“日本vs美国”经典动画电影的战争一触即发。

一部是日本著名漫画家宫崎骏的封神之作,《千与千寻》。这部拍摄于18年前的电影,是吉卜力工作室最为成功的电影。

它至今还保持着日本本土电影最高的票房纪录,并且是历史上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非欧美动画电影。

《千与千寻》虽然当时并未在国内上映,但在中国观众心中,它几乎是日本动画电影启蒙一般的存在。

在日本动漫对中国观众的深刻影响下,《千与千寻》精致的画风,深刻的寓意,独特的日式美学,以及“宫崎骏x久石让”的强强联手,让它成为日本影史永远的情怀与经典。

面对吉卜力的王牌,皮克斯派出的同样是一员猛将:皮克斯最经典的动画IP之一,《玩具总动员》。

谈到皮克斯,国内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总动员”动画系列电影。这部《玩具总动员》,正是“总动员”系列的“开国功臣”。

1994年,皮克斯工作室毅然砍掉了自己的广告部门,正式宣布要成为一家动画制作公司。

第二年,他们推出了世界上首部完全由电脑制作的CG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正式开启了三维动画的时代。

在动画电影还在玩“王子公主”套路时,这部《玩具总动员》天马行空地给玩具赋予了生命,为所有观众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想象:原来身边毫不起眼的玩具,竟然也可以有一个那么动人的故事。

《玩具总动员》不但拿下了当年的美国票房冠军,还获得了八项安妮奖以及三项奥斯卡提名。

引进国内后,获得了3000万的票房。随后,大部分皮克斯系列动画电影,就都被翻译成了“总动员”,比如《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 美食总动员》等。

皮克斯分别在1999年、2010年推出了《玩具总动员》的两部续作。在观众认为,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三》已经是这个系列的结局时;2014年,《玩具总动员4》又宣布立项。

这部电影本应在2017年上映。但在开发过程中,皮克斯陆续经历了高管离职、导演丑闻等种种变动,《玩具总动员4》推迟到了2019年6月才正式上映。

一个是老片重映,另一个是老IP重拍。这两部都在“炒冷饭”的动画电影,却在口碑上上演了“神仙打架”的一幕。

重映过后,《千与千寻》仍维持着9.3分的超高评分。即使网上的资源满天飞,这部动画电影依然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心甘情愿地把20年前的泪再流一遍。

豆瓣网友@世界和平94说,“(《千与千寻》)和小时候看的感觉很不一样,对配乐对情节对台词的感受,小时候就是看了个好看的故事,现在看到的要比故事多很多。”

此前并不被看好的《玩具总动员4》,出乎意料地拿到了9.1分的豆瓣开画评分。

这一评分不但是系列最高分,甚至超越了获得奥斯卡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总动员”系列中排名第二,仅次于2008年的《机器人总动员》。

影评人小陈认为,《玩具总动员4》简直充满了惊喜。

“充斥着意想不到的笑点和反转,作为系列第四部电影,在各种设定都已经趋于固定的状态下,还能在情节和一些很小的细节上玩儿出花来,简直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虽然两部电影在口碑上难分伯仲,但在票房表现上,《玩具总动员4》则被《千与千寻》全面压制。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5日17时,《千与千寻》国内票房已达到2.36亿,而《玩具总动员4》还不及《千与千寻》的一半,仅为1.07亿元。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虽然《玩具总动员》和《千与千寻》都是动画电影中的“大IP”。但在国内,《玩具总动员》的认知度则完全不及《千与千寻》。

截至6月25日17时,《千与千寻》在猫眼App中的想看人数为24.7万,和《玩具总动员4》的6.8万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日本对于国内的文化输出,从来都是自带‘热血’或‘情怀’属性的,或多或少会在观众心里形成一些固定的印象,比如说日本的电影就是有共鸣有感动,能触及到你记忆里的某个点。更何况是《千与千寻》这么大影响力的动画。”影评人小陈说。

根据猫眼智多星提供的数据,《千与千寻》的评论集中在“喜欢宫崎骏”“经典动漫”“音乐好听”等层面上,情怀让中国观众前仆后继地走进影院,去还18年前欠宫崎骏的那张电影票。

图片来源:猫眼研究院

而《玩具总动员4》中的“四”,本身就会赶走一批没有看过第一部到第三部的观众。再加上“总动员”体的中文翻译,已经让中国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玩具总动员4》很难吸引非粉丝观众走进影院。

同时,在目标受众上,“儿童向”的《玩具总动员4》受众层面略窄,《千与千寻》的“成人向”优势更大。

“更重要的是,美国文化对于国内的输出,从来都是非常市场化的。”小陈提到,美国动画电影让普通观众认可的,往往是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商业套路大片,其制造的是一种即时化的感动,而这种感动并不是来自于情怀。

对于热衷于为“情怀”买单的中国观众,美国动画电影的商业套路提供不了那么多情怀,去感动中国市场。

在这场“日本vs美国”动画IP之战中,皮克斯虽然很努力,但还是输给了中国观众对情怀的偏爱。

其实在2018年,“日美”动画IP就曾有过一次角力。2018年12月,宫崎骏经典动画电影《龙猫》首次在国内上映,而同档期还有一部好莱坞的动画电影《绿毛怪格林奇》。

即使《绿毛怪格林奇》把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卷福”本尼迪克特请过来,为格林奇配音,却改变不了票房扑街的命运。

猫眼数据显示,《龙猫》这次30年后的院线之旅共斩获1.7亿票房,而《绿毛怪格林奇》则以2643万草草收场。

虽然《绿毛怪格林奇》在IP、制作等方面并不能与《玩具总动员》相提并论,但近几年来,好莱坞经典动画电影续作,在国内一直陷入票房魔咒。

表现最好的一部还是今年3月上映的《驯龙高手3》,最终斩获3.66亿票房,是2016年《疯狂动物城》的近五分之一。

本周,国内院线即将迎来票房救星:“漫威宇宙”的第三阶段收官之作:《蜘蛛侠:英雄远征》,留给两部动画电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小陈觉得,无论是《千与千寻》和《玩具总动员4》,“票房高光”应该都只会停留在首周末。

相比之下,《千与千寻》明显有慢慢磨下去的潜力,在票房上会继续压制《玩具总动员4》,总票房应该可以磨过3亿。

而参考近几年皮克斯动画续集电影的国内表现,2016年北美票房冠军的《海底总动员2》,在国内的成绩是2.53亿;全球票房狂揽10.63亿美元的《玩具总动员3》,在国内的成绩仅为1.17亿;《赛车总动员3》落入俗套,国内票房卖了1.37亿。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小陈推断,《玩具总动员4》的国内总票房能冲到1.5亿,就得谢天谢地了。

不过,熟悉《玩具总动员3》的观众会发现,皮克斯在影片中埋了一个向宫崎骏致敬的“彩蛋”:在影片的一幕中,宫崎骏电影《龙猫》中的“龙猫”形象,就出现在皮克斯的“玩具大家庭”中。

图片来源:豆瓣用户@罗罔极

在迪士尼与漫威合作的经典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设计总监Jin Kim就是宫崎骏的粉丝。他曾直言不讳地说,大白的这一形象就是借鉴了宫崎骏的“龙猫”,并专门画了这样一张海报。

《龙猫》(左)与《超能陆战队》(右)。图片来源:豆瓣用户@罗罔极

美好事物的惺惺相惜,不止存在于动画世界中,同样也是不分国界的。

无论中国观众选择支持哪部动画电影,我们都需要感谢两部经典“动画IP”带来的,长达20年的美好回忆与感动。

你更喜欢哪一部动画电影?

(文中小陈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