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 格力能否成为真正的芯片独角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 格力能否成为真正的芯片独角兽?

当时181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与如今339.73亿人民币的对价,溢价超过87.69%。

图片来源:网络

文 | 车前子@时金研究所

自2018年开始,董明珠提出的“造芯”成为了格力又一重要战略。虽说带来了不少的争议,但通过格力电器一系列的动作来看决心很大。如今,格力电器在其“造芯”之路上又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6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事项进展公告表示,其接到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公司作价267.9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方案收到证监会核准批文。

此前,格力电器曾出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Nexperia Holding B.V(“安世集团”)项目。

完成收购后,做为此次交易的参与者之一,格力电器将持有闻泰科技10.98%的股权,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闻泰科技将拥有安世集团79.98%的股份权益,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

斥资267亿元

闻泰科技收购了一家怎样的公司?

安世集团持有安世半导体100%股权,是2017年2月7日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以现金27.6亿美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从恩智浦收购而来。后者是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于2006年9月分拆其半导体业务组建的公司。

当时181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与如今339.73亿人民币的对价,溢价超过87.69%。

安世半导体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为一体,是典型的垂直整合半导体公司(IDM),此前,内地一直没有IDM半导体公司,华为海思等公司的芯片都是交由台湾公司台积电代工。因此,IDM模式也成为安世的核心优势之一。

公司的三大业务则均能进入全球前三,业务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二极管事业部,逻辑及ESD保护器件事业部和MOSFET器件事业部管理,共拥有10000余种产品型号。从细分市场的全球排名看,安世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排名第一,逻辑器件排名第二(仅次于TI),ESD保护器件排名第二,小信号MOSFET排名第二,汽车功率MOSFET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半导体公司英飞凌Infineon)。

公告数据显示,2018年安世集团三大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6亿美元、4.9亿美元、391.9亿元,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14%、7%、18%,其主要客户分布在大中华地区及欧洲地区,包括汽车领域的博世、比亚迪,手机领域的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硬件领域的亚马逊、大疆、戴森等。

其中,汽车领域是安世最为核心的下游应用,目前公司在汽车半导体芯片领域市占率为第一,其营收40%来自车用电子市场。由于环境的多变,以及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使得汽车行业相比于消费电子产品对半导体器件的要求更高。

目前,安世集团的逻辑器件及分立器件已分别通过AEC-Q100和Q101标准认证两项汽车认证测试。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方面针对车载应用,汽车零部件,汽车车载电子实施标准规范,并建立质量管理控制标准,提高车载电子的稳定性和标准化,通过认证即需要 15 年。

光是这个认证过程,就是这个领域的一大护城河,代表着这个行业很难有新进入者。

同时,2019年安世半导体还在全球率先开始批量交付氮化镓GaN的功率半导体产品GaN FET,成为行业内唯一量产交付客户的化合物功率半导体公司。

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预测,2019年-2020年,5G网络的实施将接棒推动氮化镓市场增长。预计到未来10年,氮化镓市场将有望超过3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率先量产的企业将拥有先发优势。

ODM业务

闻泰科技能否”消化“好这头大象?

在本次收购之前,闻泰科技是一家手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公司,为华为、魅族、小米、联想、LG等公司代工手机,处于芯片产业链中游。

不同于苹果跟富士康的OEM代工合作模式——基本上只负责组装生产,赚取加工制造的费用。一般品牌厂商会将中低端手机交给闻泰科技设计生产,而高端手机则自行设计。华为、小米、OPPO、 vivo、魅族、联想、三星、LG等全球畅销手机品牌,除了苹果之外基本都是闻泰科技的ODM客户。

此前,公司对ODM业务极为依赖。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闻泰科技95.8%的主营收入来自于手机及配件业务,是典型的手机ODM代工商。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ODM厂商出货将在4.4亿部,闻泰年出货量超过9000万,在手机ODM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上升至20.45%。另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美国市场调研机构IHS和中国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数据均显示,闻泰科技连续多年出货量在全球手机ODM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此外,闻泰科技还是高通、联发科的高优先级的Alpha战略合作伙伴,其在5G时代智能终端的研发和制造业务潜力较大。

但与此同时,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持续放缓,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格局正在重塑,市场的疲态的也直接体现在了公司的营收增速方面。

公司年报显示,2018全年闻泰科技实现收入173.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48%;但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1.47%至0.61亿元。

面临着主营业务市场的持续放缓,闻泰科技从2018年下半年起着手以收购方式布局半导体行业,以此从手机代工向上游的半导体产业扩张,收购安世半导体成为其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步。

而结合闻泰科技领先的智能终端产品研发生产优势、高通5G Alpha合作伙伴的资质以及安世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市场地位,公司与闻泰科技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龙头优势,挖掘潜在的业务合作机会,双方业务将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因此,5G、IoT(物联网)和汽车电子被闻泰科技视为将来与安世集团的主要合作方向。

其次,对于此次并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格力来说,其与安世集团和闻泰科技之间的业务联动也是明显的。

格力作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厂商,可以为安世集团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安世集团的半导体能力也明显符合“造芯”心切的格力的需求;同时,格力还声称,将加大与闻泰科技在通信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业务上的合作,实“多元化”稳健协调发展。

但从前文可以看出,这家代工厂出身的公司此前和芯片几乎没有关系,因此部分观点认为闻泰科技将来能否“消化”好安世集团同样是个问题,毕竟收购易,融合难,不同国家公司之间的融合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自2017年被建广收购开始,安世集团的业绩增长就十分稳定,2017年实现收入94.43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同比增长22.03%。说明中外管理团队的融合并没有太大冲突。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建广收购安世时,闻泰科技就是第二大出资人和第二大股东,所以闻泰一开始就是安世集团董事成员。

总结

最近几年来国内都在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尤其是接连爆出的中兴、华为事件之后,半导体被卡脖子的教训深刻,已经成为国内科技行业发展的瓶颈。

可以看出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的意义重大。而且,毫无疑问的是,闻泰科技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同时也将考验闻泰科技的运营能力。而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格力,也在自己的“造芯”之路上又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董明珠造芯“首战告捷” 格力能否成为真正的芯片独角兽?

当时181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与如今339.73亿人民币的对价,溢价超过87.69%。

图片来源:网络

文 | 车前子@时金研究所

自2018年开始,董明珠提出的“造芯”成为了格力又一重要战略。虽说带来了不少的争议,但通过格力电器一系列的动作来看决心很大。如今,格力电器在其“造芯”之路上又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6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对外投资事项进展公告表示,其接到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公司作价267.9亿元收购安世半导体方案收到证监会核准批文。

此前,格力电器曾出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Nexperia Holding B.V(“安世集团”)项目。

完成收购后,做为此次交易的参与者之一,格力电器将持有闻泰科技10.98%的股权,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闻泰科技将拥有安世集团79.98%的股份权益,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

斥资267亿元

闻泰科技收购了一家怎样的公司?

安世集团持有安世半导体100%股权,是2017年2月7日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以现金27.6亿美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从恩智浦收购而来。后者是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于2006年9月分拆其半导体业务组建的公司。

当时181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与如今339.73亿人民币的对价,溢价超过87.69%。

安世半导体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为一体,是典型的垂直整合半导体公司(IDM),此前,内地一直没有IDM半导体公司,华为海思等公司的芯片都是交由台湾公司台积电代工。因此,IDM模式也成为安世的核心优势之一。

公司的三大业务则均能进入全球前三,业务分为双极性晶体管和二极管事业部,逻辑及ESD保护器件事业部和MOSFET器件事业部管理,共拥有10000余种产品型号。从细分市场的全球排名看,安世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排名第一,逻辑器件排名第二(仅次于TI),ESD保护器件排名第二,小信号MOSFET排名第二,汽车功率MOSFET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半导体公司英飞凌Infineon)。

公告数据显示,2018年安世集团三大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6亿美元、4.9亿美元、391.9亿元,较上年分别同比增长14%、7%、18%,其主要客户分布在大中华地区及欧洲地区,包括汽车领域的博世、比亚迪,手机领域的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硬件领域的亚马逊、大疆、戴森等。

其中,汽车领域是安世最为核心的下游应用,目前公司在汽车半导体芯片领域市占率为第一,其营收40%来自车用电子市场。由于环境的多变,以及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使得汽车行业相比于消费电子产品对半导体器件的要求更高。

目前,安世集团的逻辑器件及分立器件已分别通过AEC-Q100和Q101标准认证两项汽车认证测试。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方面针对车载应用,汽车零部件,汽车车载电子实施标准规范,并建立质量管理控制标准,提高车载电子的稳定性和标准化,通过认证即需要 15 年。

光是这个认证过程,就是这个领域的一大护城河,代表着这个行业很难有新进入者。

同时,2019年安世半导体还在全球率先开始批量交付氮化镓GaN的功率半导体产品GaN FET,成为行业内唯一量产交付客户的化合物功率半导体公司。

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预测,2019年-2020年,5G网络的实施将接棒推动氮化镓市场增长。预计到未来10年,氮化镓市场将有望超过3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率先量产的企业将拥有先发优势。

ODM业务

闻泰科技能否”消化“好这头大象?

在本次收购之前,闻泰科技是一家手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公司,为华为、魅族、小米、联想、LG等公司代工手机,处于芯片产业链中游。

不同于苹果跟富士康的OEM代工合作模式——基本上只负责组装生产,赚取加工制造的费用。一般品牌厂商会将中低端手机交给闻泰科技设计生产,而高端手机则自行设计。华为、小米、OPPO、 vivo、魅族、联想、三星、LG等全球畅销手机品牌,除了苹果之外基本都是闻泰科技的ODM客户。

此前,公司对ODM业务极为依赖。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闻泰科技95.8%的主营收入来自于手机及配件业务,是典型的手机ODM代工商。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ODM厂商出货将在4.4亿部,闻泰年出货量超过9000万,在手机ODM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上升至20.45%。另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美国市场调研机构IHS和中国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数据均显示,闻泰科技连续多年出货量在全球手机ODM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此外,闻泰科技还是高通、联发科的高优先级的Alpha战略合作伙伴,其在5G时代智能终端的研发和制造业务潜力较大。

但与此同时,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持续放缓,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格局正在重塑,市场的疲态的也直接体现在了公司的营收增速方面。

公司年报显示,2018全年闻泰科技实现收入173.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48%;但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1.47%至0.61亿元。

面临着主营业务市场的持续放缓,闻泰科技从2018年下半年起着手以收购方式布局半导体行业,以此从手机代工向上游的半导体产业扩张,收购安世半导体成为其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步。

而结合闻泰科技领先的智能终端产品研发生产优势、高通5G Alpha合作伙伴的资质以及安世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市场地位,公司与闻泰科技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龙头优势,挖掘潜在的业务合作机会,双方业务将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因此,5G、IoT(物联网)和汽车电子被闻泰科技视为将来与安世集团的主要合作方向。

其次,对于此次并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格力来说,其与安世集团和闻泰科技之间的业务联动也是明显的。

格力作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厂商,可以为安世集团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安世集团的半导体能力也明显符合“造芯”心切的格力的需求;同时,格力还声称,将加大与闻泰科技在通信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业务上的合作,实“多元化”稳健协调发展。

但从前文可以看出,这家代工厂出身的公司此前和芯片几乎没有关系,因此部分观点认为闻泰科技将来能否“消化”好安世集团同样是个问题,毕竟收购易,融合难,不同国家公司之间的融合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自2017年被建广收购开始,安世集团的业绩增长就十分稳定,2017年实现收入94.43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同比增长22.03%。说明中外管理团队的融合并没有太大冲突。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建广收购安世时,闻泰科技就是第二大出资人和第二大股东,所以闻泰一开始就是安世集团董事成员。

总结

最近几年来国内都在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尤其是接连爆出的中兴、华为事件之后,半导体被卡脖子的教训深刻,已经成为国内科技行业发展的瓶颈。

可以看出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的意义重大。而且,毫无疑问的是,闻泰科技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同时也将考验闻泰科技的运营能力。而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格力,也在自己的“造芯”之路上又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