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一起吧”,深圳房企现联合趋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一起吧”,深圳房企现联合趋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文|黎珏伶

6月24日,土地资源稀缺的深圳大手笔推出5宗居住用地,吸引近20家地产商举牌,单日揽金224亿元,全城沸腾。

有意思的是,这次土拍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万科+深业、佳兆业+力高、招商+TCL、招商+九龙仓、招商+九龙仓+香港置地、招商+TCL+新城等联合体双双携手出道,试图在深圳土地市场中分一杯羹。

万科深业联合体接连举牌泰禾深圳院子旁的尖岗山地块、龙华民治地块,招商九龙仓联合体只钟情于光明大地块;招商、九龙仓、香港置地联合体则对龙华民治地块情有独钟。

竞争激烈的“战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最终这5宗地被越秀地产、龙光、中海、电建、平安分食,成交总价共计223.84亿元,外加配建16.04万平方米人才住房。

尽管这些联合体与土地失之交臂,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深圳地价越来越贵,土地市场的风险越来越高,习惯单打独斗的房地产开发商近年来选择抱团取暖的趋势愈发明显。

2013年12月,力高地产联合江西政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9.8亿元夺得坪山力高君御国际所在的居住用地,溢价率高达211%,可售楼面价约1.2万元/平方米。

一年后,招商蛇口、华侨城以30.4亿元拿下红山6979地块;2016年6月,电建金茂联合体82.89亿元高价拿下龙华新地王,楼面价约5.6万元/平方米;同年8月,招商华侨城再次合体,310亿元斩获大空港11宗商业用地,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运营监管协议。

房企之间的合作也并不仅限于拿地,还延伸至共同开发房地产项目上。如万科、深圳地铁合作开发红树湾项目、深圳北站汇隆中心;泰禾集团接受信达地产的委托,代建及运营坪山金尊府项目;万科增资29亿元与深国际共同打造梅林关悦城项目;华发股份与金融街合作开发光明住宅项目;龙湖与首开合作盐田项目等等。

“优势互补,分担风险,共享利益。”新城控股投资部人士李力(化名)将房企联合的动因概括为十六个字。

通过联合拿地,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一方面能够降低竞争,增加拿地机会;另一方面又不至于把土地价格推得过高,分担资金压力。除此以外,房企联合还可以实现品牌、产品、融资等优势互补,共同获益。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联合拿地很多时候可以降低资金成本,部分也可以进行资源互补。“深圳这一次供地,实际上正好处于密集供地、潜在拿地企业多、房企资金面略有收紧等阶段,通过联合拿地至少可以获得相关土地的开发机会,防范拿地机会错失。”

以这次土地拍卖中出现的联合体为例,万科(000002.SZ)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管理能力、产品运营能力及品牌影响力突出;深业集团拥有国资背书,土地资源丰富,两者联合,既能解决资金问题,又有利于打造优质产品。

佳兆业扎根深圳多年,对深圳市场了如指掌;但力高集团自2013年进入深圳后,仅落子坪山力高君御国际、龙岗熙龙山两个项目,分别拥有51%和20%权益。对力高集团而言,佳兆业无疑是个入深的“引路人”。

九龙仓和香港置地均为百年香港房企,香港置地母公司怡和集团拥有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车、文华东方酒店等多个品牌,而招商蛇口是百年央企招商局旗下旗舰企业,丰富的资源叠加央企身份所带来融资、信贷优势,无疑是强强联手。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为了降低风险、降低竞争,未来房企联合会成为主流。“什么企业都会联合,现在是趋势。”

“目前地价太高,楼价已有瓶颈,且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稳定,国内整体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合作才能保证薄利。”李力也赞成,房企联合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市场的主流现象。“新城控股已经与招商蛇口联合操盘了多个项目,尤其是在华东、天津一带。”

另一位国企人士表示,本次深圳出让地块总价较高,竞争激烈,周转慢,在目前市场形势下开发商普遍现金流较为紧张,对于高地价高总价慢周转的项目会倾向于联合拿地分担市场风险跟资金压力,未来会越来越普遍。

风险与机遇并存,房企联合拿地、合作开发也并非十全十美之事。严跃进告诉界面楼谈,因为涉及到股权之争等问题,联合拿地的情况下,若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限价等管控,而双方的定位不一样,会出现很多“扯皮”现象。联合拿地后,若是项目对外宣传不到位,导致另一方认为品牌主导权过于倾斜,也有可能导致项目联合开发中断。

5月底,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中国金茂拟挂牌转让北京昊远置业有限公司34%股权、天津北方泽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也就意味着,金茂或许将退出北京两宗联合拿地项目。随后半个月,中国金茂再度挂出多笔股权转让。

中国金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股权转让的原因是联合拿地时超出了预算授权,此事项为中国金茂按照公司制度进行的决策,不涉及到公司目前的融资、转型等方面。

为了避免上述隐患,李力建议,房企合作前应约定好,提高合作原则,摘牌后预留出充分冷静思考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九龙仓

2.8k
  • 九龙仓集团:2023年股东应占盈利9.45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 九龙仓酒店旗下生活方式品牌“Maqo”亮相,首间酒店选址长沙 |文旅快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一起吧”,深圳房企现联合趋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文|黎珏伶

6月24日,土地资源稀缺的深圳大手笔推出5宗居住用地,吸引近20家地产商举牌,单日揽金224亿元,全城沸腾。

有意思的是,这次土拍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万科+深业、佳兆业+力高、招商+TCL、招商+九龙仓、招商+九龙仓+香港置地、招商+TCL+新城等联合体双双携手出道,试图在深圳土地市场中分一杯羹。

万科深业联合体接连举牌泰禾深圳院子旁的尖岗山地块、龙华民治地块,招商九龙仓联合体只钟情于光明大地块;招商、九龙仓、香港置地联合体则对龙华民治地块情有独钟。

竞争激烈的“战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最终这5宗地被越秀地产、龙光、中海、电建、平安分食,成交总价共计223.84亿元,外加配建16.04万平方米人才住房。

尽管这些联合体与土地失之交臂,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深圳地价越来越贵,土地市场的风险越来越高,习惯单打独斗的房地产开发商近年来选择抱团取暖的趋势愈发明显。

2013年12月,力高地产联合江西政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9.8亿元夺得坪山力高君御国际所在的居住用地,溢价率高达211%,可售楼面价约1.2万元/平方米。

一年后,招商蛇口、华侨城以30.4亿元拿下红山6979地块;2016年6月,电建金茂联合体82.89亿元高价拿下龙华新地王,楼面价约5.6万元/平方米;同年8月,招商华侨城再次合体,310亿元斩获大空港11宗商业用地,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运营监管协议。

房企之间的合作也并不仅限于拿地,还延伸至共同开发房地产项目上。如万科、深圳地铁合作开发红树湾项目、深圳北站汇隆中心;泰禾集团接受信达地产的委托,代建及运营坪山金尊府项目;万科增资29亿元与深国际共同打造梅林关悦城项目;华发股份与金融街合作开发光明住宅项目;龙湖与首开合作盐田项目等等。

“优势互补,分担风险,共享利益。”新城控股投资部人士李力(化名)将房企联合的动因概括为十六个字。

通过联合拿地,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一方面能够降低竞争,增加拿地机会;另一方面又不至于把土地价格推得过高,分担资金压力。除此以外,房企联合还可以实现品牌、产品、融资等优势互补,共同获益。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联合拿地很多时候可以降低资金成本,部分也可以进行资源互补。“深圳这一次供地,实际上正好处于密集供地、潜在拿地企业多、房企资金面略有收紧等阶段,通过联合拿地至少可以获得相关土地的开发机会,防范拿地机会错失。”

以这次土地拍卖中出现的联合体为例,万科(000002.SZ)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管理能力、产品运营能力及品牌影响力突出;深业集团拥有国资背书,土地资源丰富,两者联合,既能解决资金问题,又有利于打造优质产品。

佳兆业扎根深圳多年,对深圳市场了如指掌;但力高集团自2013年进入深圳后,仅落子坪山力高君御国际、龙岗熙龙山两个项目,分别拥有51%和20%权益。对力高集团而言,佳兆业无疑是个入深的“引路人”。

九龙仓和香港置地均为百年香港房企,香港置地母公司怡和集团拥有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车、文华东方酒店等多个品牌,而招商蛇口是百年央企招商局旗下旗舰企业,丰富的资源叠加央企身份所带来融资、信贷优势,无疑是强强联手。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为了降低风险、降低竞争,未来房企联合会成为主流。“什么企业都会联合,现在是趋势。”

“目前地价太高,楼价已有瓶颈,且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稳定,国内整体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合作才能保证薄利。”李力也赞成,房企联合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市场的主流现象。“新城控股已经与招商蛇口联合操盘了多个项目,尤其是在华东、天津一带。”

另一位国企人士表示,本次深圳出让地块总价较高,竞争激烈,周转慢,在目前市场形势下开发商普遍现金流较为紧张,对于高地价高总价慢周转的项目会倾向于联合拿地分担市场风险跟资金压力,未来会越来越普遍。

风险与机遇并存,房企联合拿地、合作开发也并非十全十美之事。严跃进告诉界面楼谈,因为涉及到股权之争等问题,联合拿地的情况下,若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限价等管控,而双方的定位不一样,会出现很多“扯皮”现象。联合拿地后,若是项目对外宣传不到位,导致另一方认为品牌主导权过于倾斜,也有可能导致项目联合开发中断。

5月底,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中国金茂拟挂牌转让北京昊远置业有限公司34%股权、天津北方泽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也就意味着,金茂或许将退出北京两宗联合拿地项目。随后半个月,中国金茂再度挂出多笔股权转让。

中国金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股权转让的原因是联合拿地时超出了预算授权,此事项为中国金茂按照公司制度进行的决策,不涉及到公司目前的融资、转型等方面。

为了避免上述隐患,李力建议,房企合作前应约定好,提高合作原则,摘牌后预留出充分冷静思考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