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带着爸爸去留学》VS《少年派》,究竟谁更胜一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带着爸爸去留学》VS《少年派》,究竟谁更胜一筹?

随着《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的先后开播,备受关注的教育剧,在高考结束,暑期档来临之时,迎来了第一轮Battle。

文| 网络大电影 晓晓

2019年的暑假,过往的古装玄幻IP流量大剧纷纷退场,链接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剧,以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身份抢占了暑期档。随着《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的先后开播,备受关注的教育剧,在高考结束,暑期档来临之时,迎来了第一轮Battle。

《带着爸爸去留学》在经历了撤档事件后,补档 6月13日,及时赶上了高考结束,暑期档来临的档期红利,但开播的十分低调。而6月6日官宣定档,6月9日就播出的《少年派》在宣传上也没有任何先发优势。

只是这两部主创阵容势均力敌,导演和编剧各有优势的同题材,同档期,匆忙开播的作品,却在开播后,收视率、播放量和口碑的数据差距越来越大。《带着爸爸去留学》高开低走,《少年派》则靠口碑逆袭,成功出圈。

《少年派》低开高走后劲十足,盖章爆款剧

根据CSM55城收视率数据,《带着爸爸去留学》开播当天就以1.31的收视率,轻松拿下收视冠军。彼时已经开播4天的《少年派》收视率还在1以下,被《带着爸爸去留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然而战况却随着两部剧的更新逐渐逆转,《少年派》最新收视率高达1.836,与开播时0.857的收视率对比,涨幅近一倍,而《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名次短暂摇摆之后,连续多日滑落到了二、三的位置。

在网络播放量上,《少年派》更是一直力压《带着爸爸去留学》。根据vlinkage七日数据,从《带着爸爸去留学》更新次日开始计算,两部剧的整体点击率差距在19万左右。但《带着爸爸去留学》的主演孙红雷、曾舜晞、蒋依依、辛芷蕾等人,在网络平台的存在感和人气是高于《少年派》的。

在以播放量和网络热度为双重统计标准的猫眼数据上,对比名次稳步前进的《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快速上升,短暂反超之后,名次回落第二,并且与《少年派》的差距正在拉大。

而在以纯网络热度为统计标准的德塔文排行榜上,《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名次也是起起落落。开播第二天,《带着爸爸去留学》以第七名的成绩上榜,热度迅速上涨,在6月15号,名次紧咬《少年派》,但6月16号开始,《带着爸爸去留学》名次再次跌落。而《少年派》凭借不断攀升的数据,被德塔文盖章“爆款”剧,6月19日更是多项数据创下新高。

同时,网友们针对《少年派》的讨论也已经从主演向、话题向转向了剧情向,林妙妙和钱三一组成的“零钱”CP多次组团爬上热搜,观众们对于这对CP在之后剧情中的发展和走向也是充满期待。主演赵今麦、郭俊辰、姜冠南多项媒体数据暴涨,“以剧造星”效果明显。

两部剧的口碑的发展趋势也是两极化。在豆瓣评分上,《带着爸爸去留学》以5分开画后,一路滑落,如今豆瓣评分已经掉到3.8,而《少年派》的分数则表现相对稳定。

其实,《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的主创阵容旗鼓相当。《少年派》的编剧六六是现实题材的一把好手,其过往作品《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心术》部部大热。导演刘惠宁不高产,但之前的作品《白鹿原》《半路夫妻》也都是良心之作,而另一位导演李少飞是跟随刘惠宁多年的徒弟,同样经验丰富。

《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导演姚晓峰凭借《大丈夫》《虎妈猫爸》等剧的热播,成功出圈。其执导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因对于生活的真实深刻描述,被称为当年电视剧行业的遮羞布,并获得了第20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奖。在执导了多部现实题材的家庭生活剧之后,姚晓峰对于中国式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母女关系的不同,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过往的作品中,姚晓峰对于中国式教育中的父母身份也已经有过探索和研究,其执导的《虎妈猫爸》关注的就是家庭教育问题,深谙教育题材类型剧的创作重点和叙事套路。

从主演阵容上来说,尽管《少年派》的四位小主演赵今麦、郭俊辰、姜冠南、王玉雯的知名度不及曾舜晞、蒋依依、檀健次等人,但父母这一辈,张嘉译+闫妮的阵容也算是补缺了这一短板。

但现在,两部剧的收视率、播放量和口碑的数据差距却越来越大,《少年派》正在引发全民热议,已经被数据平台盖章“爆款剧”,而《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很多观众却开始弃剧。

《带着爸爸去留学》狗血人设引吐槽,《少年派》真实感迈入出圈赛道

很滑稽,打着“现实主义大旗”的《带着爸爸去留学》在豆瓣被观众吐槽最多的点就是:不接近现实。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送孩子出国留学”所产生的花销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看起来更像是“金钱不是问题”的留学生的生活,而非普通留学生的生活。

而《少年派》则因为贴近现实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台词对白让观众自动对号入座。很多年轻观众表示,与林妙妙的距离就是差一个张嘉译这样的老爸,以及差一个钱三一这样的暗恋男神。

《少年派》中,闫妮饰演的王胜男,作为一个爱操心的“妈”,其形象和台词都充满了熟悉的味道;以林妙妙为首,江天昊、邓小琪、钱三一四人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也引发了一大波观众追忆“似水流年”;而这些学生与老师斗智斗勇,各种藏手机的独门秘诀,更是让观众们感叹“机智如我”。

同样打着“现实主义”大旗,但观众对于两部剧的“真实感”评价却截然不同。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75万,而同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为66万,两部电视剧关注人群群体的基数差别就高达十几倍。因此,尽管都是教育题材类型剧,《少年派》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更贴近观众的话题,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带着爸爸去留学》则因小众,而显得曲高和寡。

同样为原创剧本,《少年派》还拥有比《带着爸爸去留学》更扎实的创作基础。《少年派》的编剧之一九枚玉,本来就是陪读妈妈大军中的一员,剧中很多情节及细节的描述,来自于九枚玉真实的陪读经历,这让《少年派》整个故事的发展逻辑不仅真实,而且顺畅。闫妮、张嘉译的父母角色,以及赵今麦、郭俊辰、姜冠南、王玉雯四位小少年的角色,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

而《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戏剧冲突则太过刻意,在豆瓣上某网友对于该剧两个字“闹剧”的评价,获得了近500人的认同。这些刻意的戏剧效果,不仅“闹”,而使得制造冲突的人物显得很“作”,变成了一个“狗血”的人设,尽管短暂时间内制造了话题点,但却不利于整部剧长线的发展。诸如很多观众,因为讨厌武丹丹这个角色,而选择了快进和倍速观看。其实,从该剧导演姚晓峰过往的作品《大丈夫》、《虎妈猫爸》中可以看出,通过“闹剧”来推动人物成长,是其惯有风格,但这次在《少年派》的对比下,这样的创作方式就显得没那么高级。

此外,观众对于《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整体演员演技水平的评价也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作为《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最重要的人物“爸爸”,孙红雷本是该剧主要的演技担当,看点担当和流量担当,但却因无法摆脱的综艺范儿尴尬演技,沦为了观众吐槽的对象。而在《少年派》中张嘉译和闫妮两位大咖则甘愿为“孩子们”当绿叶,不仅很好的衬托了四位“红花”小主演的人设,同时其真实不抢戏的表现,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同。

当然,《少年派》中奢华的校园宿舍,丰富的校园生活,也让一些观众觉得与自己的高中生活差距比较大,但这样的差距其实是我们现行教育环境下真实的差距。诸如同样是国内的重点高中,北京四中的教育设施配备绝对是衡水中学所无法比拟的。此外,优秀的师资配备无形中也缓减了一二线城市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其能够拥有相对丰富的校园生活。升学压力,本就是一个相对压力。

 

提高人物年龄层次,如今的教育剧覆盖受众正在延伸

从《虎妈猫爸》开始,“家庭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创作角度,开始被关注,之后《摔跤吧爸爸》《起跑线》两部教育类电影双双成为票房黑马,收获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聚焦初中生活的《小别离》则将观众们对于教育类话题的讨论推到了极点。这些,教育题材类型剧的成功,让创作者们开始意识到“教育”是一个既贴近观众生活,又贴近社会话题,同时可以将很多社会矛盾,家庭矛盾完美融入其中的绝佳创作角度。

《虎妈猫爸》关注的是,夫妻双方因在幼儿教育中,身份不同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和情感冲突,《小别离》关注的是初中生的教育、升学问题,去年热播的《陪读妈妈》尽管已经开始关注留学生陪读生活,但其主角年龄群体依旧是高中下。

对比《虎妈猫爸》《陪读妈妈》《小欢喜》等作品,《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两部作品提高了主角人物的年龄层次,一部关注高中生活,一部关注高中之后的留学生,两部作品的切入点其实都非常的巧妙,既涉及到了高年龄受众关注的家庭关系、教育问题和民生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年轻受众喜欢看的充盈着懵懂、青涩、怦然心动和勇敢的校园生活。在提高了主角人物线年龄层之后,两部作品的受众群覆盖面积更大,延伸和扩展了两个主流受众群。特别是《带着爸爸去留学》将主角年龄层次上升到高中后,就给了年轻人物更大的创作空间和发挥空间。

但《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两部剧这次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Battle的成绩,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题材红利,档期红利,最终都要回归到作品内容,只有扎实的剧作基础,以内容为本、而非哗众取宠的创作,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赢得观众的认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带着爸爸去留学》VS《少年派》,究竟谁更胜一筹?

随着《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的先后开播,备受关注的教育剧,在高考结束,暑期档来临之时,迎来了第一轮Battle。

文| 网络大电影 晓晓

2019年的暑假,过往的古装玄幻IP流量大剧纷纷退场,链接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剧,以典型的现实主义题材身份抢占了暑期档。随着《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的先后开播,备受关注的教育剧,在高考结束,暑期档来临之时,迎来了第一轮Battle。

《带着爸爸去留学》在经历了撤档事件后,补档 6月13日,及时赶上了高考结束,暑期档来临的档期红利,但开播的十分低调。而6月6日官宣定档,6月9日就播出的《少年派》在宣传上也没有任何先发优势。

只是这两部主创阵容势均力敌,导演和编剧各有优势的同题材,同档期,匆忙开播的作品,却在开播后,收视率、播放量和口碑的数据差距越来越大。《带着爸爸去留学》高开低走,《少年派》则靠口碑逆袭,成功出圈。

《少年派》低开高走后劲十足,盖章爆款剧

根据CSM55城收视率数据,《带着爸爸去留学》开播当天就以1.31的收视率,轻松拿下收视冠军。彼时已经开播4天的《少年派》收视率还在1以下,被《带着爸爸去留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然而战况却随着两部剧的更新逐渐逆转,《少年派》最新收视率高达1.836,与开播时0.857的收视率对比,涨幅近一倍,而《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名次短暂摇摆之后,连续多日滑落到了二、三的位置。

在网络播放量上,《少年派》更是一直力压《带着爸爸去留学》。根据vlinkage七日数据,从《带着爸爸去留学》更新次日开始计算,两部剧的整体点击率差距在19万左右。但《带着爸爸去留学》的主演孙红雷、曾舜晞、蒋依依、辛芷蕾等人,在网络平台的存在感和人气是高于《少年派》的。

在以播放量和网络热度为双重统计标准的猫眼数据上,对比名次稳步前进的《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快速上升,短暂反超之后,名次回落第二,并且与《少年派》的差距正在拉大。

而在以纯网络热度为统计标准的德塔文排行榜上,《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名次也是起起落落。开播第二天,《带着爸爸去留学》以第七名的成绩上榜,热度迅速上涨,在6月15号,名次紧咬《少年派》,但6月16号开始,《带着爸爸去留学》名次再次跌落。而《少年派》凭借不断攀升的数据,被德塔文盖章“爆款”剧,6月19日更是多项数据创下新高。

同时,网友们针对《少年派》的讨论也已经从主演向、话题向转向了剧情向,林妙妙和钱三一组成的“零钱”CP多次组团爬上热搜,观众们对于这对CP在之后剧情中的发展和走向也是充满期待。主演赵今麦、郭俊辰、姜冠南多项媒体数据暴涨,“以剧造星”效果明显。

两部剧的口碑的发展趋势也是两极化。在豆瓣评分上,《带着爸爸去留学》以5分开画后,一路滑落,如今豆瓣评分已经掉到3.8,而《少年派》的分数则表现相对稳定。

其实,《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的主创阵容旗鼓相当。《少年派》的编剧六六是现实题材的一把好手,其过往作品《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心术》部部大热。导演刘惠宁不高产,但之前的作品《白鹿原》《半路夫妻》也都是良心之作,而另一位导演李少飞是跟随刘惠宁多年的徒弟,同样经验丰富。

《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导演姚晓峰凭借《大丈夫》《虎妈猫爸》等剧的热播,成功出圈。其执导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因对于生活的真实深刻描述,被称为当年电视剧行业的遮羞布,并获得了第20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奖。在执导了多部现实题材的家庭生活剧之后,姚晓峰对于中国式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母女关系的不同,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过往的作品中,姚晓峰对于中国式教育中的父母身份也已经有过探索和研究,其执导的《虎妈猫爸》关注的就是家庭教育问题,深谙教育题材类型剧的创作重点和叙事套路。

从主演阵容上来说,尽管《少年派》的四位小主演赵今麦、郭俊辰、姜冠南、王玉雯的知名度不及曾舜晞、蒋依依、檀健次等人,但父母这一辈,张嘉译+闫妮的阵容也算是补缺了这一短板。

但现在,两部剧的收视率、播放量和口碑的数据差距却越来越大,《少年派》正在引发全民热议,已经被数据平台盖章“爆款剧”,而《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很多观众却开始弃剧。

《带着爸爸去留学》狗血人设引吐槽,《少年派》真实感迈入出圈赛道

很滑稽,打着“现实主义大旗”的《带着爸爸去留学》在豆瓣被观众吐槽最多的点就是:不接近现实。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送孩子出国留学”所产生的花销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看起来更像是“金钱不是问题”的留学生的生活,而非普通留学生的生活。

而《少年派》则因为贴近现实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台词对白让观众自动对号入座。很多年轻观众表示,与林妙妙的距离就是差一个张嘉译这样的老爸,以及差一个钱三一这样的暗恋男神。

《少年派》中,闫妮饰演的王胜男,作为一个爱操心的“妈”,其形象和台词都充满了熟悉的味道;以林妙妙为首,江天昊、邓小琪、钱三一四人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也引发了一大波观众追忆“似水流年”;而这些学生与老师斗智斗勇,各种藏手机的独门秘诀,更是让观众们感叹“机智如我”。

同样打着“现实主义”大旗,但观众对于两部剧的“真实感”评价却截然不同。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75万,而同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为66万,两部电视剧关注人群群体的基数差别就高达十几倍。因此,尽管都是教育题材类型剧,《少年派》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更贴近观众的话题,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带着爸爸去留学》则因小众,而显得曲高和寡。

同样为原创剧本,《少年派》还拥有比《带着爸爸去留学》更扎实的创作基础。《少年派》的编剧之一九枚玉,本来就是陪读妈妈大军中的一员,剧中很多情节及细节的描述,来自于九枚玉真实的陪读经历,这让《少年派》整个故事的发展逻辑不仅真实,而且顺畅。闫妮、张嘉译的父母角色,以及赵今麦、郭俊辰、姜冠南、王玉雯四位小少年的角色,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

而《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戏剧冲突则太过刻意,在豆瓣上某网友对于该剧两个字“闹剧”的评价,获得了近500人的认同。这些刻意的戏剧效果,不仅“闹”,而使得制造冲突的人物显得很“作”,变成了一个“狗血”的人设,尽管短暂时间内制造了话题点,但却不利于整部剧长线的发展。诸如很多观众,因为讨厌武丹丹这个角色,而选择了快进和倍速观看。其实,从该剧导演姚晓峰过往的作品《大丈夫》、《虎妈猫爸》中可以看出,通过“闹剧”来推动人物成长,是其惯有风格,但这次在《少年派》的对比下,这样的创作方式就显得没那么高级。

此外,观众对于《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整体演员演技水平的评价也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作为《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最重要的人物“爸爸”,孙红雷本是该剧主要的演技担当,看点担当和流量担当,但却因无法摆脱的综艺范儿尴尬演技,沦为了观众吐槽的对象。而在《少年派》中张嘉译和闫妮两位大咖则甘愿为“孩子们”当绿叶,不仅很好的衬托了四位“红花”小主演的人设,同时其真实不抢戏的表现,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同。

当然,《少年派》中奢华的校园宿舍,丰富的校园生活,也让一些观众觉得与自己的高中生活差距比较大,但这样的差距其实是我们现行教育环境下真实的差距。诸如同样是国内的重点高中,北京四中的教育设施配备绝对是衡水中学所无法比拟的。此外,优秀的师资配备无形中也缓减了一二线城市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其能够拥有相对丰富的校园生活。升学压力,本就是一个相对压力。

 

提高人物年龄层次,如今的教育剧覆盖受众正在延伸

从《虎妈猫爸》开始,“家庭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创作角度,开始被关注,之后《摔跤吧爸爸》《起跑线》两部教育类电影双双成为票房黑马,收获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聚焦初中生活的《小别离》则将观众们对于教育类话题的讨论推到了极点。这些,教育题材类型剧的成功,让创作者们开始意识到“教育”是一个既贴近观众生活,又贴近社会话题,同时可以将很多社会矛盾,家庭矛盾完美融入其中的绝佳创作角度。

《虎妈猫爸》关注的是,夫妻双方因在幼儿教育中,身份不同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和情感冲突,《小别离》关注的是初中生的教育、升学问题,去年热播的《陪读妈妈》尽管已经开始关注留学生陪读生活,但其主角年龄群体依旧是高中下。

对比《虎妈猫爸》《陪读妈妈》《小欢喜》等作品,《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两部作品提高了主角人物的年龄层次,一部关注高中生活,一部关注高中之后的留学生,两部作品的切入点其实都非常的巧妙,既涉及到了高年龄受众关注的家庭关系、教育问题和民生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年轻受众喜欢看的充盈着懵懂、青涩、怦然心动和勇敢的校园生活。在提高了主角人物线年龄层之后,两部作品的受众群覆盖面积更大,延伸和扩展了两个主流受众群。特别是《带着爸爸去留学》将主角年龄层次上升到高中后,就给了年轻人物更大的创作空间和发挥空间。

但《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两部剧这次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Battle的成绩,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题材红利,档期红利,最终都要回归到作品内容,只有扎实的剧作基础,以内容为本、而非哗众取宠的创作,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赢得观众的认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