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7月沪京展览推荐】听人诉说梦境,还是关注一点现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7月沪京展览推荐】听人诉说梦境,还是关注一点现实?

何人说梦、捷克玩具、百物曲、双重奏、毕加索、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花家地社区回溯性文献展、聚合体——与中国相关的移民研究项目……

【上海】

百物曲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时间:6月22日-8月25日

门票:50元

张嘉莉,《“卢亭”玩具故事——向卖鱼的外婆致敬》,2017年

“歌剧”(Opera),是串联本次展览的核心概念,它既可以特指诞生于欧洲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可以泛指全球各地的表演、奇观,乃至泛灵论的妄想。歌剧的发展几乎与西方殖民的历史相伴随,随着这个词语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它自身内部也形成了一种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的结构性内涵。策展人正试图通过来自全球艺术家的不同作品来体现这一点。

以歌剧为名的展览,其中一些展厅必定热闹纷呈。《优雅的印第安人》《马牛乐》《下流花歌》分别是艺术家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形式之后杂交产生的表演艺术作品。在《马牛乐》中,香港艺术家杨嘉辉将约翰·巴罗在1804年记谱的《茉莉花》与日本宫廷宴礼中使用的唐乐(唐朝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相结合,从中可以一觑某种特定文化元素如何传播,又被另一种文化形式收编、运用。

展览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凸显中心与边缘的对应关系,很多时候,身处“边缘”的族群对此也有着清晰的认识。例如巴拉圭艺术家蒂西奥·埃斯科巴尔拍摄记录了南美一场节庆仪式中瓜拉尼族人装扮成公牛和美洲豹进行的决斗,这场决斗象征着本土瓜拉尼原住民(美洲豹)与西班牙殖民者(公牛是外来物种,也让人立刻联想起西班牙的“斗牛”民俗)之间的斗争。

在全球化的当下,也许很多人时刻处于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的微妙关系之中,但是,两者是否有可能真正彼此理解?展览中还有一件有趣的作品,观众可以从两边中的任意一边进入一个空间:从外往里看,屏幕上展现了一些人在表演原始音乐,一头白马被牵着在舞台上走动;从里往外看,画外音以科学的话语介绍着古典音乐的定义,白马朦胧的双眼正向屏幕之外望过来……这或许部分反映了两者对彼此的观感,但我们看到的依然不是全部。

捷克玩具奇遇记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6月27日-8月11日

门票:免费

莫拉夫斯卡·乌斯特勒那·布尔诺玩具社,《鼹鼠的故事》,1960年代,纺织材料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数码产品成了孩子们主要的娱乐玩具,但带着巧思设计与传统记忆的手工玩具依然能在瞬间满足人们心底对趣味与童真的期待。

捷克经典动画《鼹鼠的故事》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成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其中的经典形象、由成立于1909年的莫拉夫斯卡·乌斯特勒那·布尔诺玩具社生产的鼹鼠玩具也在本次展览中露面。此外,还有木制的婴儿车、各式小人偶、充气的红水牛……

捷克的玩具工业已拥有百年历史,早在1958年便于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崭露头角,本次展览是捷克的玩具及设计首次大规模在中国展出,观众可以看到捷克知名玩具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其中最久远的玩具来自于1920年,最新的作品设计于2019年,时间跨度长达百年。

值得一提的是,捷克的玩具工艺并未丢失。展览中还有当代艺术家彼特·尼蔻的作品,包括他对母亲、捷克知名玩具设计师里布舍·尼科洛娃作品再创作的“与我的母亲对话”系列。彼特·尼蔻认为,玩具是有“灵魂”的,这里的不少玩具也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我用这些创作来追忆我的童年和母亲。”

双重奏:谭平回顾展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时间:6月15日-9月22日

门票:60元

展览现场

这场由美术史学家、艺术评论人巫鸿策划的展览,是谭平35年艺术生涯的一场回顾和梳理。谭平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他的艺术生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伴随。与此同时,巫鸿将这个展览定名为“双重奏”,也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将个人生命进行诗化表达的一种实践。

展览始于1972年的一张水彩画,谭平描绘了家乡的承德避暑山庄,2年后,他画了第一张版画《我们都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由此开始,我们看到谭平如何从一个热忱的青年成长我一个成熟且成功的艺术家,随着艺术家视野的拓展,他探索的领域逐渐转向都市困惑、自我身份等精神性内涵,图像也变得越来越抽象简洁。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件作品的旁边,都有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

或许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设计,让整个展览——虽然作品比较抽象——不再显得浮光掠影,而是有了一种深厚感,某种程度上来讲,展览本身就像是一件古典音乐作品,具有自身的韵律感。

(余德耀美术馆同时正在举办群展“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由9位艺术家的创作的9件场域特定的作品组成。)

何人说梦: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

地点:OCAT上海馆

时间:7月7日-9月8日

门票:免费

“与清醒时的思考相比,梦并没有更加粗枝大叶、理性欠奉、容易遗忘、不够完整;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这样写,“梦绝不以任何方式思考、计算或判断;它自给自足,而焕然一新。”

两个人工智能会进行怎样的聊天?6月21日的北极午夜会是怎样的光景?你是否听过河流湖海内部的声音,或用身体感受声音的震动?你是否愿意,去探访北欧神话的穴居怪物?……梦是绝对私有的存在,只能被一个人接收、拥有并以某种形式阐释,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当五位挪威艺术家如同梦呓般地讲述着这些跳脱日常的境遇,是否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刻,触动到你,是否有可能,可以让你,部分地进入他人的梦境。

【北京】

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

地点:泰康空间

时间:6月27日-8月24日

门票:免费

“西三歌队”项目

“我们说要有空间于是就有了空间”,这是一个已经关闭的艺术空间的名字,同时也隐喻了艺术家/策展人要去创造更为自由的实践空间的一种本能:当传统的美术馆不能满足艺术家在创作和展示上的需要,他们便尝试去通过创造另外的空间来填补这一空缺,同时通过更加灵活的、民主的活动方式形成对主流制度的批判。在艺术批评领域,这样空间被称为“替代空间”;它们无法也无意代替主流的画廊与美术馆,却为渴望突破制度局限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泰康空间的新展“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注与理解中国语境下的替代性尝试的场合。

展览的“文献展”部分呈现了12个现已暂停或关闭的替代空间的基本信息,沿时间轴排列着曾经在这些空间中发生过的艺术项目名,辅以几张海报、空间和活动现场的图片。展馆墙壁上的弹幕是这些空间对自身性质与存在精神的注解。左侧地面摆放的一沓沓活动照片彰显着这些替代空间曾经存在过的生命痕迹。然而面对这些空间和项目所留下的丰富档案,我们为何需要一个浮光掠影的展览?一本书是否是一个更好的记录形式?当我们需要一场关于替代空间的展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展览?如何才能呈现出那些业已失去实体、成为幽灵的替代空间的历史和精神?泰康的新展在这一点上是否成功,或许需要每个观众自行去判断。

除了“文献展”,在泰康空间的另一个展厅还有一场作品和项目展,这些项目同样体现出了替代精神:展览展出了李翔伟在双年展测现场的甲醛浓度、在美术馆“面壁思过”的图像档案。正是这种对主流美术机构的调侃构成了他许多行为作品的趣味所在。也有一些项目在艺术生产的框架之外进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比如扎根在广州西三村的艺术家成立了西三歌队,他们关注着城市化夹缝中艰难生长的西三村的命运,以及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的生计和权益,通过歌曲创作和把麦克风交给村民的形式,为西山村民的真实声音助唱。展览也记录了一些艺术家自己创造一片精神家园的艺术尝试:郑国谷在家乡阳江郊外买下一片5000平方米的土地,像游戏“帝国时代”中那样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与各种现实力量和社会关系的协商中建构一个理想而丰富的奇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胡向前的“美术馆”。他在不同的街头用语言描述着那个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向前博物馆”,其中有被线条分割成不同颜色碎片的画作,有被艺术家锤到地下1000米深的铁棍,有着火的足球与球门,有艺术家来回踩出的小径……

诚如展览的导览词所述,这些空间和项目“为我们提供了激励、借鉴、经验,和充满创造性、反抗性和例外体验的大量艺术/社会实践。替代性的生命是永远的进行时,它不会完结。” 这些另类的尝试值得被记忆与延续——它可以体现在美术机构的自我审视与更新中,可以体现在更多新空间的创造中,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家们对这种质疑和挑战的精神的继承中。

聚合体——与中国相关的移民研究项目

时间/地点:

6月11日-7月14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6月11日-8月24日/的艺术中心

门票:免费

郝敬班作品《慢镜头》,北京德国文化中心

展览的主题是移民研究,关注移民与新生活环境间的关系。这里的移民既指城乡间、也指跨越国境的人口流动。那么这次展览中的艺术家都是如何处理这个宏大的社会议题的?做出了什么样的研究?他们的作品能为观众提供怎样的触动或思考?

的艺术中心的作品《手拉手》是艺术家在非洲塞内加尔驻留两周后完成的影像作品。影像中除了风景,还有艺术家扮演的文化大使与一些塞内加尔朋友握手,影像的背景音则是一些学汉语的塞内加尔人的汉语演讲。艺术家发现,中国在支持塞内加尔摆脱殖民印记、建设民族博物馆的同时,却也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造施展着自身的软实力。若要扣回到移民的主题,艺术家的短期驻留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移民”,去尝试突破认知的舒适区来理解异文化——尽管这和不同人在新生存环境下组成的“聚合体”这个概念仍有一定的距离。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展出的影像作品《慢镜头》在题材上做到了紧扣主题。城市清理中居民被驱逐的录像与外力将物体撞击破碎的慢镜头交织在了一起,背景音是爵士音乐的伴奏和艺术家的独白。这让人想到了电影导演拉斯·冯·提尔将压抑极端的内容与优雅诗意的物象相并置的暴力美学。然而当社会公共议题似乎成为一种服务于个人审美趣味的素材,作品是否还在关照移民的生存状况本身?而它所传达的这种感知暴力的方式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有待观众亲自观看后作出判断。

除去戏剧表演作品,整个项目一共只有四件作品,而展览独特的双重地点又使得每个空间只有两件作品。将有限的信息量再缩减一半,也许这样就能促使观众在每一件艺术家用心创作的作品前停留更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的策展策略。

花家地社区回溯性文献展

时间:7月5日起

地点:朝阳区花家地南街花家地北里小区内(中央美术学院北门正对面)

门票:免费

展览现场:花家地小区曾经存在过的乒乓球场的模型。这个球场由居民自己搭建,现已拆除。拍摄者:罗森

5年前,中央美院的师生注意到学校附近的花家地社区奇妙的公共空间景观:居民们在小区里开荒种地,在楼房间的空中晾晒衣服,在小区里的桌子上画出象棋盘,还将一块两百平方米的空地用废旧门板围起,摆上几张乒乓球台做成了一个乒乓球场地……央美的人将这种居民基于自身生活需要而自发地运用公共空间的现象称为“蔓生长”——像藤蔓一样沿着墙面自主地生长和行进。孕育这样独特风景的,是政府治理与居民自下而上的创造和联合所交织成的现实,而这两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复杂作用也影响着这种蔓生长的兴衰和走向。如今的花家地已经不是五年前的花家地,我们也只能在图像中回顾曾经花家地的生活痕迹。

这个常设的图像资料展既是对花家地过往的一个回顾,也为新落地于花家地的“地瓜社区”拉开了序幕。地瓜社区项目希望能活用社区闲置的地下室来建造共享客厅;在这里居民可以相互联结,运用自己的技能来服务邻里。五年前,项目获得了社会关注,在政府的支持下于安苑北里小区成立了第一个五百平米的地瓜社区,2018年又在八里庄成立了第二个。今年,第三个地瓜社区也要成立了。曾经自发组织起来活用公共空间的花家地居民们,在失去了自己自主建造的“野生客厅”后,对这另一种形状的社区客厅是否买账?在这个新空间的启动仪式中,回顾那个替代性的旧空间又意味着什么?

不妨来地瓜社区和花家地居民们聊聊他们的往事与未来。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6月15日到9月1日

门票:158元

毕加索《曼陀林和吉他》(1924)

关于毕加索,是否还需多说什么?一百年前,人们将他怪异的立体实验看作对艺术的亵渎;在那数十年后,艺术家开始将他奉为当代艺术的先驱;而如今,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和现在许多的艺术相比已经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而他没那么有名的画作以及以可爱的线条颜色为特征的画作则时不时被我们翻出来,体会他在立体主义标签之外的其他动人之处。教授们则喜爱引用他的例子来说明大师是如何在掌握了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和突破的。从毕加索这里,我们总能汲取一些灵感和体悟。

在尤伦斯的新展上,观众将看到由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提供的103件作品,其中包括34件绘画,15件雕塑与55件纸上作品,它们展现了毕加索前三十年的创作生涯。展览沿不同创作时期的线索行进。观众将可以看到毕加索如何从传统的绘画风格起飞,在丑陋与破碎的画面中试错,再逐渐建立起新的审美规则。而这其中艺术家所经历的观念震颤、挫折失意和灵光时刻,都需要我们在画布上细细咀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7月沪京展览推荐】听人诉说梦境,还是关注一点现实?

何人说梦、捷克玩具、百物曲、双重奏、毕加索、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花家地社区回溯性文献展、聚合体——与中国相关的移民研究项目……

【上海】

百物曲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时间:6月22日-8月25日

门票:50元

张嘉莉,《“卢亭”玩具故事——向卖鱼的外婆致敬》,2017年

“歌剧”(Opera),是串联本次展览的核心概念,它既可以特指诞生于欧洲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可以泛指全球各地的表演、奇观,乃至泛灵论的妄想。歌剧的发展几乎与西方殖民的历史相伴随,随着这个词语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它自身内部也形成了一种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的结构性内涵。策展人正试图通过来自全球艺术家的不同作品来体现这一点。

以歌剧为名的展览,其中一些展厅必定热闹纷呈。《优雅的印第安人》《马牛乐》《下流花歌》分别是艺术家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形式之后杂交产生的表演艺术作品。在《马牛乐》中,香港艺术家杨嘉辉将约翰·巴罗在1804年记谱的《茉莉花》与日本宫廷宴礼中使用的唐乐(唐朝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相结合,从中可以一觑某种特定文化元素如何传播,又被另一种文化形式收编、运用。

展览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凸显中心与边缘的对应关系,很多时候,身处“边缘”的族群对此也有着清晰的认识。例如巴拉圭艺术家蒂西奥·埃斯科巴尔拍摄记录了南美一场节庆仪式中瓜拉尼族人装扮成公牛和美洲豹进行的决斗,这场决斗象征着本土瓜拉尼原住民(美洲豹)与西班牙殖民者(公牛是外来物种,也让人立刻联想起西班牙的“斗牛”民俗)之间的斗争。

在全球化的当下,也许很多人时刻处于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的微妙关系之中,但是,两者是否有可能真正彼此理解?展览中还有一件有趣的作品,观众可以从两边中的任意一边进入一个空间:从外往里看,屏幕上展现了一些人在表演原始音乐,一头白马被牵着在舞台上走动;从里往外看,画外音以科学的话语介绍着古典音乐的定义,白马朦胧的双眼正向屏幕之外望过来……这或许部分反映了两者对彼此的观感,但我们看到的依然不是全部。

捷克玩具奇遇记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6月27日-8月11日

门票:免费

莫拉夫斯卡·乌斯特勒那·布尔诺玩具社,《鼹鼠的故事》,1960年代,纺织材料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数码产品成了孩子们主要的娱乐玩具,但带着巧思设计与传统记忆的手工玩具依然能在瞬间满足人们心底对趣味与童真的期待。

捷克经典动画《鼹鼠的故事》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成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其中的经典形象、由成立于1909年的莫拉夫斯卡·乌斯特勒那·布尔诺玩具社生产的鼹鼠玩具也在本次展览中露面。此外,还有木制的婴儿车、各式小人偶、充气的红水牛……

捷克的玩具工业已拥有百年历史,早在1958年便于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崭露头角,本次展览是捷克的玩具及设计首次大规模在中国展出,观众可以看到捷克知名玩具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其中最久远的玩具来自于1920年,最新的作品设计于2019年,时间跨度长达百年。

值得一提的是,捷克的玩具工艺并未丢失。展览中还有当代艺术家彼特·尼蔻的作品,包括他对母亲、捷克知名玩具设计师里布舍·尼科洛娃作品再创作的“与我的母亲对话”系列。彼特·尼蔻认为,玩具是有“灵魂”的,这里的不少玩具也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我用这些创作来追忆我的童年和母亲。”

双重奏:谭平回顾展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时间:6月15日-9月22日

门票:60元

展览现场

这场由美术史学家、艺术评论人巫鸿策划的展览,是谭平35年艺术生涯的一场回顾和梳理。谭平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他的艺术生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伴随。与此同时,巫鸿将这个展览定名为“双重奏”,也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将个人生命进行诗化表达的一种实践。

展览始于1972年的一张水彩画,谭平描绘了家乡的承德避暑山庄,2年后,他画了第一张版画《我们都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由此开始,我们看到谭平如何从一个热忱的青年成长我一个成熟且成功的艺术家,随着艺术家视野的拓展,他探索的领域逐渐转向都市困惑、自我身份等精神性内涵,图像也变得越来越抽象简洁。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件作品的旁边,都有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

或许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设计,让整个展览——虽然作品比较抽象——不再显得浮光掠影,而是有了一种深厚感,某种程度上来讲,展览本身就像是一件古典音乐作品,具有自身的韵律感。

(余德耀美术馆同时正在举办群展“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由9位艺术家的创作的9件场域特定的作品组成。)

何人说梦: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

地点:OCAT上海馆

时间:7月7日-9月8日

门票:免费

“与清醒时的思考相比,梦并没有更加粗枝大叶、理性欠奉、容易遗忘、不够完整;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这样写,“梦绝不以任何方式思考、计算或判断;它自给自足,而焕然一新。”

两个人工智能会进行怎样的聊天?6月21日的北极午夜会是怎样的光景?你是否听过河流湖海内部的声音,或用身体感受声音的震动?你是否愿意,去探访北欧神话的穴居怪物?……梦是绝对私有的存在,只能被一个人接收、拥有并以某种形式阐释,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当五位挪威艺术家如同梦呓般地讲述着这些跳脱日常的境遇,是否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刻,触动到你,是否有可能,可以让你,部分地进入他人的梦境。

【北京】

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

地点:泰康空间

时间:6月27日-8月24日

门票:免费

“西三歌队”项目

“我们说要有空间于是就有了空间”,这是一个已经关闭的艺术空间的名字,同时也隐喻了艺术家/策展人要去创造更为自由的实践空间的一种本能:当传统的美术馆不能满足艺术家在创作和展示上的需要,他们便尝试去通过创造另外的空间来填补这一空缺,同时通过更加灵活的、民主的活动方式形成对主流制度的批判。在艺术批评领域,这样空间被称为“替代空间”;它们无法也无意代替主流的画廊与美术馆,却为渴望突破制度局限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泰康空间的新展“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注与理解中国语境下的替代性尝试的场合。

展览的“文献展”部分呈现了12个现已暂停或关闭的替代空间的基本信息,沿时间轴排列着曾经在这些空间中发生过的艺术项目名,辅以几张海报、空间和活动现场的图片。展馆墙壁上的弹幕是这些空间对自身性质与存在精神的注解。左侧地面摆放的一沓沓活动照片彰显着这些替代空间曾经存在过的生命痕迹。然而面对这些空间和项目所留下的丰富档案,我们为何需要一个浮光掠影的展览?一本书是否是一个更好的记录形式?当我们需要一场关于替代空间的展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展览?如何才能呈现出那些业已失去实体、成为幽灵的替代空间的历史和精神?泰康的新展在这一点上是否成功,或许需要每个观众自行去判断。

除了“文献展”,在泰康空间的另一个展厅还有一场作品和项目展,这些项目同样体现出了替代精神:展览展出了李翔伟在双年展测现场的甲醛浓度、在美术馆“面壁思过”的图像档案。正是这种对主流美术机构的调侃构成了他许多行为作品的趣味所在。也有一些项目在艺术生产的框架之外进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比如扎根在广州西三村的艺术家成立了西三歌队,他们关注着城市化夹缝中艰难生长的西三村的命运,以及生活在其中的村民的生计和权益,通过歌曲创作和把麦克风交给村民的形式,为西山村民的真实声音助唱。展览也记录了一些艺术家自己创造一片精神家园的艺术尝试:郑国谷在家乡阳江郊外买下一片5000平方米的土地,像游戏“帝国时代”中那样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与各种现实力量和社会关系的协商中建构一个理想而丰富的奇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胡向前的“美术馆”。他在不同的街头用语言描述着那个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向前博物馆”,其中有被线条分割成不同颜色碎片的画作,有被艺术家锤到地下1000米深的铁棍,有着火的足球与球门,有艺术家来回踩出的小径……

诚如展览的导览词所述,这些空间和项目“为我们提供了激励、借鉴、经验,和充满创造性、反抗性和例外体验的大量艺术/社会实践。替代性的生命是永远的进行时,它不会完结。” 这些另类的尝试值得被记忆与延续——它可以体现在美术机构的自我审视与更新中,可以体现在更多新空间的创造中,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家们对这种质疑和挑战的精神的继承中。

聚合体——与中国相关的移民研究项目

时间/地点:

6月11日-7月14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6月11日-8月24日/的艺术中心

门票:免费

郝敬班作品《慢镜头》,北京德国文化中心

展览的主题是移民研究,关注移民与新生活环境间的关系。这里的移民既指城乡间、也指跨越国境的人口流动。那么这次展览中的艺术家都是如何处理这个宏大的社会议题的?做出了什么样的研究?他们的作品能为观众提供怎样的触动或思考?

的艺术中心的作品《手拉手》是艺术家在非洲塞内加尔驻留两周后完成的影像作品。影像中除了风景,还有艺术家扮演的文化大使与一些塞内加尔朋友握手,影像的背景音则是一些学汉语的塞内加尔人的汉语演讲。艺术家发现,中国在支持塞内加尔摆脱殖民印记、建设民族博物馆的同时,却也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造施展着自身的软实力。若要扣回到移民的主题,艺术家的短期驻留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移民”,去尝试突破认知的舒适区来理解异文化——尽管这和不同人在新生存环境下组成的“聚合体”这个概念仍有一定的距离。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展出的影像作品《慢镜头》在题材上做到了紧扣主题。城市清理中居民被驱逐的录像与外力将物体撞击破碎的慢镜头交织在了一起,背景音是爵士音乐的伴奏和艺术家的独白。这让人想到了电影导演拉斯·冯·提尔将压抑极端的内容与优雅诗意的物象相并置的暴力美学。然而当社会公共议题似乎成为一种服务于个人审美趣味的素材,作品是否还在关照移民的生存状况本身?而它所传达的这种感知暴力的方式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有待观众亲自观看后作出判断。

除去戏剧表演作品,整个项目一共只有四件作品,而展览独特的双重地点又使得每个空间只有两件作品。将有限的信息量再缩减一半,也许这样就能促使观众在每一件艺术家用心创作的作品前停留更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的策展策略。

花家地社区回溯性文献展

时间:7月5日起

地点:朝阳区花家地南街花家地北里小区内(中央美术学院北门正对面)

门票:免费

展览现场:花家地小区曾经存在过的乒乓球场的模型。这个球场由居民自己搭建,现已拆除。拍摄者:罗森

5年前,中央美院的师生注意到学校附近的花家地社区奇妙的公共空间景观:居民们在小区里开荒种地,在楼房间的空中晾晒衣服,在小区里的桌子上画出象棋盘,还将一块两百平方米的空地用废旧门板围起,摆上几张乒乓球台做成了一个乒乓球场地……央美的人将这种居民基于自身生活需要而自发地运用公共空间的现象称为“蔓生长”——像藤蔓一样沿着墙面自主地生长和行进。孕育这样独特风景的,是政府治理与居民自下而上的创造和联合所交织成的现实,而这两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复杂作用也影响着这种蔓生长的兴衰和走向。如今的花家地已经不是五年前的花家地,我们也只能在图像中回顾曾经花家地的生活痕迹。

这个常设的图像资料展既是对花家地过往的一个回顾,也为新落地于花家地的“地瓜社区”拉开了序幕。地瓜社区项目希望能活用社区闲置的地下室来建造共享客厅;在这里居民可以相互联结,运用自己的技能来服务邻里。五年前,项目获得了社会关注,在政府的支持下于安苑北里小区成立了第一个五百平米的地瓜社区,2018年又在八里庄成立了第二个。今年,第三个地瓜社区也要成立了。曾经自发组织起来活用公共空间的花家地居民们,在失去了自己自主建造的“野生客厅”后,对这另一种形状的社区客厅是否买账?在这个新空间的启动仪式中,回顾那个替代性的旧空间又意味着什么?

不妨来地瓜社区和花家地居民们聊聊他们的往事与未来。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6月15日到9月1日

门票:158元

毕加索《曼陀林和吉他》(1924)

关于毕加索,是否还需多说什么?一百年前,人们将他怪异的立体实验看作对艺术的亵渎;在那数十年后,艺术家开始将他奉为当代艺术的先驱;而如今,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和现在许多的艺术相比已经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而他没那么有名的画作以及以可爱的线条颜色为特征的画作则时不时被我们翻出来,体会他在立体主义标签之外的其他动人之处。教授们则喜爱引用他的例子来说明大师是如何在掌握了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和突破的。从毕加索这里,我们总能汲取一些灵感和体悟。

在尤伦斯的新展上,观众将看到由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提供的103件作品,其中包括34件绘画,15件雕塑与55件纸上作品,它们展现了毕加索前三十年的创作生涯。展览沿不同创作时期的线索行进。观众将可以看到毕加索如何从传统的绘画风格起飞,在丑陋与破碎的画面中试错,再逐渐建立起新的审美规则。而这其中艺术家所经历的观念震颤、挫折失意和灵光时刻,都需要我们在画布上细细咀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