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方君士坦丁堡”化工事故不断 产业转型困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方君士坦丁堡”化工事故不断 产业转型困难

本周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的一家多晶硅工厂多晶硅精馏塔发生泄漏燃烧,虽然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再次暴露了这个化工区的环境风险。

消防官兵身着防化服现场处置

“砰”的一声巨响后,浓烟随即从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的永祥多晶硅厂区里升腾起来,空气中充满了刺鼻子的味道。

本周一上午10时30分,永祥多晶硅厂区附近的居民们耳闻目睹了上述惊心动魄的一幕,事故的原因是该工厂的多晶硅精馏塔发生泄漏燃烧所致。

当天下午3点21分,五通桥区政府新闻办发布通报称,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从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显示,截止13:00,江声酒楼、桥中、东风电机厂3个监测点,氯化氢气体均未超标。

然而,对于此通报,当地网友纷纷在网上发帖质疑,并晒出了多张浓烟滚滚的照片。

四川省一位不愿具名的环境专家告诉界面记者,一旦多晶硅发生爆炸,会产生大量氯气,当氯气遇到雨水,很轻易形成盐酸次氯酸,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强酸雨。

7月13日事故发生后,当天恰巧有一次降雨过程。附近居民们担心,这次降雨具有强酸性,已经对汽车、人的皮肤造成了很大伤害。

住在五通桥的居民们已经记不清楚,这是最近10多年中发生的第多少次化工厂安全事故了。界面记者在互联网上检索以往的公开报道,很容易就发现,过去10多年中,这一地区工业泄漏、爆炸等事故接连不断:

2004年6月17日,17日凌晨2时30分左右,五通桥区域内福华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露事故,造成1人中度中毒,另有4人轻度重毒。

2005年5月29日凌晨5时40分许,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的四川乐山和邦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分厂发生爆炸,引发泄漏的氢气、甲烷等易燃气体燃烧。

2007年11月20日,16时50分,福华化工集团三氯化磷车间820公斤黄磷和6吨三氯化磷发生泄漏燃烧,烟雾弥漫、毒气肆虐,三氯化磷在潮湿空气中剧烈发烟,加上黄磷混合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不断涌出又向上空扩散,十几公里外就看见了空中高达10余米的黄白色烟雾。

2009年当地媒体曾对和邦顺城盐业污染当地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村民投诉因为噪音和空气污染,已经造成庄稼树木死亡,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健康受到损害。

2013年1月下旬,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接连发生的废旧设备爆炸、废水泄露事件,五通桥区桥沟镇、杨柳镇的居民除遭遇房屋震损的损失外,部分居民出现了民嗓子莫名沙哑。

2013年3月28日下午,位于该区西坝前峰村5组的四川银邦硅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四氯化硅中毒事故,导致2人死亡1人中毒。

2014年8月25日上午8时15分,五通桥的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三期三氯化磷车间一号黄磷计量罐出口管曾经因破裂引发渗漏燃烧事故。同年9月11日上午10点40分,乐山润和催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子筛车间焙烧尾气喷淋塔进气管道又因法兰接口发生泄漏,造成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小学部分师生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有22名师生先后被送往医院。

2015年5月14日上午9时,和邦集团下属农科公司厂区内的双甘膦项目盐酸储罐管道,因阀门密封面破损盐酸泄漏,城区被笼罩在“浓雾”之中,气味刺鼻。

一位居住在当地的人士告诉界面记者,五通桥区域内的化工企业事故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的一种常态,当地的空气中长期都弥漫着化工产品和原材料的刺鼻气味,而当地很多房屋外壁,也普遍存在被化工品泄露后,酸雨腐蚀过的痕迹。

五通桥区隶属于四川乐山市。这里位于岷江下游,风景优美,民俗独特,素有“小西湖”之美称。国画大师徐悲鸿曾誉五通桥为“东方君士坦丁堡”。

历史上,五通桥因盐而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盐场。相传在公元前250年,蜀太守李冰在五通桥牛华溪红岩子凿井煮盐。这里还是“侯氏制碱法”的发祥地(抗战爆发后,中国化学工业先驱侯德榜在担任永利公司在五通桥筹建的永利川厂厂长时研制出的制碱新工艺)。

由于具有盐业资源和化学工业基础,1949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五通桥逐渐发展成为乐山市最为集中的化工区,聚集了一批PVC、磷酸盐系列、草甘膦等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企业。

五通桥区商务局公开资料显示, 2013年,五通桥区已获认定的“乐山市化工产业外贸发展示范基地”,近3年来,基地总产值达679.34亿元。

而界面记者从四川省统计局获得的数据显示,2013年,五通桥GDP131.1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94.71亿元,而作为四川省盐化工基地,工业产值的90%来自化工产业。

上述数据显示,化工产业对于当地经济的重要性。但是,不断发生的工业事故也令当地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为了缓解盐化工产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当地两级政府也并非毫无作为。过去几年,当地也出台过一些关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工业治理、强化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文件,也尝试过产业升级的道路,但显然效果并不理想。

以此次事故为例,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幸强国分析认为,虽然政府和企业都为环节区域污染做出了努力,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企业在执行各项指标中,为了经济利益无法达到相关规定,而地方政府为了快速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幸强国说:“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

当地政府虽然也意识到,基础化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环保压力大,长远看也不利于地方经济指标的完成。但短期内通过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减轻环境压力几无可能。

上述不愿具名的环境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妨学习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一个地方每年的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规定在一个范围内,再通过对各个企业的氮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产能结合起来进行招投标,多余的废弃排放指标能在企业之间以市场的方式自由流通,或许能缓解该压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方君士坦丁堡”化工事故不断 产业转型困难

本周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的一家多晶硅工厂多晶硅精馏塔发生泄漏燃烧,虽然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再次暴露了这个化工区的环境风险。

消防官兵身着防化服现场处置

“砰”的一声巨响后,浓烟随即从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的永祥多晶硅厂区里升腾起来,空气中充满了刺鼻子的味道。

本周一上午10时30分,永祥多晶硅厂区附近的居民们耳闻目睹了上述惊心动魄的一幕,事故的原因是该工厂的多晶硅精馏塔发生泄漏燃烧所致。

当天下午3点21分,五通桥区政府新闻办发布通报称,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从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显示,截止13:00,江声酒楼、桥中、东风电机厂3个监测点,氯化氢气体均未超标。

然而,对于此通报,当地网友纷纷在网上发帖质疑,并晒出了多张浓烟滚滚的照片。

四川省一位不愿具名的环境专家告诉界面记者,一旦多晶硅发生爆炸,会产生大量氯气,当氯气遇到雨水,很轻易形成盐酸次氯酸,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强酸雨。

7月13日事故发生后,当天恰巧有一次降雨过程。附近居民们担心,这次降雨具有强酸性,已经对汽车、人的皮肤造成了很大伤害。

住在五通桥的居民们已经记不清楚,这是最近10多年中发生的第多少次化工厂安全事故了。界面记者在互联网上检索以往的公开报道,很容易就发现,过去10多年中,这一地区工业泄漏、爆炸等事故接连不断:

2004年6月17日,17日凌晨2时30分左右,五通桥区域内福华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露事故,造成1人中度中毒,另有4人轻度重毒。

2005年5月29日凌晨5时40分许,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的四川乐山和邦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分厂发生爆炸,引发泄漏的氢气、甲烷等易燃气体燃烧。

2007年11月20日,16时50分,福华化工集团三氯化磷车间820公斤黄磷和6吨三氯化磷发生泄漏燃烧,烟雾弥漫、毒气肆虐,三氯化磷在潮湿空气中剧烈发烟,加上黄磷混合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不断涌出又向上空扩散,十几公里外就看见了空中高达10余米的黄白色烟雾。

2009年当地媒体曾对和邦顺城盐业污染当地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村民投诉因为噪音和空气污染,已经造成庄稼树木死亡,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健康受到损害。

2013年1月下旬,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接连发生的废旧设备爆炸、废水泄露事件,五通桥区桥沟镇、杨柳镇的居民除遭遇房屋震损的损失外,部分居民出现了民嗓子莫名沙哑。

2013年3月28日下午,位于该区西坝前峰村5组的四川银邦硅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四氯化硅中毒事故,导致2人死亡1人中毒。

2014年8月25日上午8时15分,五通桥的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三期三氯化磷车间一号黄磷计量罐出口管曾经因破裂引发渗漏燃烧事故。同年9月11日上午10点40分,乐山润和催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子筛车间焙烧尾气喷淋塔进气管道又因法兰接口发生泄漏,造成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小学部分师生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有22名师生先后被送往医院。

2015年5月14日上午9时,和邦集团下属农科公司厂区内的双甘膦项目盐酸储罐管道,因阀门密封面破损盐酸泄漏,城区被笼罩在“浓雾”之中,气味刺鼻。

一位居住在当地的人士告诉界面记者,五通桥区域内的化工企业事故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的一种常态,当地的空气中长期都弥漫着化工产品和原材料的刺鼻气味,而当地很多房屋外壁,也普遍存在被化工品泄露后,酸雨腐蚀过的痕迹。

五通桥区隶属于四川乐山市。这里位于岷江下游,风景优美,民俗独特,素有“小西湖”之美称。国画大师徐悲鸿曾誉五通桥为“东方君士坦丁堡”。

历史上,五通桥因盐而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盐场。相传在公元前250年,蜀太守李冰在五通桥牛华溪红岩子凿井煮盐。这里还是“侯氏制碱法”的发祥地(抗战爆发后,中国化学工业先驱侯德榜在担任永利公司在五通桥筹建的永利川厂厂长时研制出的制碱新工艺)。

由于具有盐业资源和化学工业基础,1949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五通桥逐渐发展成为乐山市最为集中的化工区,聚集了一批PVC、磷酸盐系列、草甘膦等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企业。

五通桥区商务局公开资料显示, 2013年,五通桥区已获认定的“乐山市化工产业外贸发展示范基地”,近3年来,基地总产值达679.34亿元。

而界面记者从四川省统计局获得的数据显示,2013年,五通桥GDP131.1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94.71亿元,而作为四川省盐化工基地,工业产值的90%来自化工产业。

上述数据显示,化工产业对于当地经济的重要性。但是,不断发生的工业事故也令当地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为了缓解盐化工产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当地两级政府也并非毫无作为。过去几年,当地也出台过一些关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工业治理、强化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文件,也尝试过产业升级的道路,但显然效果并不理想。

以此次事故为例,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幸强国分析认为,虽然政府和企业都为环节区域污染做出了努力,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企业在执行各项指标中,为了经济利益无法达到相关规定,而地方政府为了快速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幸强国说:“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

当地政府虽然也意识到,基础化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环保压力大,长远看也不利于地方经济指标的完成。但短期内通过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减轻环境压力几无可能。

上述不愿具名的环境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妨学习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一个地方每年的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规定在一个范围内,再通过对各个企业的氮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产能结合起来进行招投标,多余的废弃排放指标能在企业之间以市场的方式自由流通,或许能缓解该压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