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5中国人属于“全球中产”,城镇户口是通行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5中国人属于“全球中产”,城镇户口是通行证

出生时拥有城镇户口是个非常大的优势,而对那些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进入中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到城市打工,以及,通过高考等途径获得一个城镇户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7月1日发布报告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9732美元,已经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那么,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又是如何?瑞典哥德堡大学Bjorn Gustafsson以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Xiuna Yang等人在今年5月最新刊发的一篇工作论文中给出了他们的测算:基于2013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分析来看,中国只有19%的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水平。

但是,作者称,相对2002年不足1%的比例来说,这已经是有了相当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考虑到人口基数庞大,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全球中产阶级”阶层。

作者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在富裕国家里不能算作富裕但又不能称之为贫穷”的这个阶层,其中,下限参考欧盟设定的较低收入阶层(lower-income class)和中等收入阶层(middle-income class)的分界值,即合每一人头每日中位收入(median income per equivalent person)的60%;上限是合每一人头每日中位收入的200%。基于此,再按照购买力对汇率进行调整后得出,中国合人头每日中位收入在135元-451元(36美元-120美元)之间的即可称之为“全球中产阶级”。

其中,“合人头每日中位收入”是按照欧盟的做法对家庭成员分别赋予不同权重而得出的,并非指的真实的每一个个体,比如,家庭成员的第一个成年人被统计为1,第二个成年人为0.5,孩子的权重为0.4。

基于2002年和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里的数据,作者估算得出,2013年,中国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这区间的人数为2.54亿,而2002年这一数据只有1250万。

该调查涉及的家庭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商业净收入(net business income)、养老金、房产收入、自有房屋估算的租金收入等。其中,工资收入在中产阶层中收入中占了一半以上,商业净收入和房租收入排在第二、第三位。作者据此把中产阶层分成了主要的三类,在此简称为“工资中产”、“商业中产”和“养老金中产”。

其中,“工资中产”和“养老金中产”,在整个中国“全球中产阶层”中的占比高达70%多。

在上述基础上,对中产阶级的背景——户口所在地、教育背景、职业等——进行调研后,作者识别出了在中国通往中产的一条重要通道:户口。

作者发现,出生时拥有城镇户口是个非常大的优势,而对那些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进入中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到城市打工,以及,通过高考等途径获得一个城镇户口。

另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后代的收入水平影响很大。父母一方如果在政府机关或者国企工作,那么后代进入“工资中产”的几率机会增加3%-5%,相比父母一方在其他类型企业工作对后代的影响更大。

作者在工作论文中表示,中国“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意义重大,不仅会重塑全球消费市场,而且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一个不断壮大的阶层,还可能成为推动改善政府治理、为公民社会赋能的催化剂。

但回到国内,中国“全球中产阶级”的特征也凸显了几个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是,以户口作为标志的城乡分化造成了巨大的人生机遇的差异,由此带来的不平等,将是中国未来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5中国人属于“全球中产”,城镇户口是通行证

出生时拥有城镇户口是个非常大的优势,而对那些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进入中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到城市打工,以及,通过高考等途径获得一个城镇户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统计局7月1日发布报告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9732美元,已经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那么,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又是如何?瑞典哥德堡大学Bjorn Gustafsson以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Xiuna Yang等人在今年5月最新刊发的一篇工作论文中给出了他们的测算:基于2013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分析来看,中国只有19%的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水平。

但是,作者称,相对2002年不足1%的比例来说,这已经是有了相当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考虑到人口基数庞大,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全球中产阶级”阶层。

作者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在富裕国家里不能算作富裕但又不能称之为贫穷”的这个阶层,其中,下限参考欧盟设定的较低收入阶层(lower-income class)和中等收入阶层(middle-income class)的分界值,即合每一人头每日中位收入(median income per equivalent person)的60%;上限是合每一人头每日中位收入的200%。基于此,再按照购买力对汇率进行调整后得出,中国合人头每日中位收入在135元-451元(36美元-120美元)之间的即可称之为“全球中产阶级”。

其中,“合人头每日中位收入”是按照欧盟的做法对家庭成员分别赋予不同权重而得出的,并非指的真实的每一个个体,比如,家庭成员的第一个成年人被统计为1,第二个成年人为0.5,孩子的权重为0.4。

基于2002年和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里的数据,作者估算得出,2013年,中国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这区间的人数为2.54亿,而2002年这一数据只有1250万。

该调查涉及的家庭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商业净收入(net business income)、养老金、房产收入、自有房屋估算的租金收入等。其中,工资收入在中产阶层中收入中占了一半以上,商业净收入和房租收入排在第二、第三位。作者据此把中产阶层分成了主要的三类,在此简称为“工资中产”、“商业中产”和“养老金中产”。

其中,“工资中产”和“养老金中产”,在整个中国“全球中产阶层”中的占比高达70%多。

在上述基础上,对中产阶级的背景——户口所在地、教育背景、职业等——进行调研后,作者识别出了在中国通往中产的一条重要通道:户口。

作者发现,出生时拥有城镇户口是个非常大的优势,而对那些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进入中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到城市打工,以及,通过高考等途径获得一个城镇户口。

另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后代的收入水平影响很大。父母一方如果在政府机关或者国企工作,那么后代进入“工资中产”的几率机会增加3%-5%,相比父母一方在其他类型企业工作对后代的影响更大。

作者在工作论文中表示,中国“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意义重大,不仅会重塑全球消费市场,而且根据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一个不断壮大的阶层,还可能成为推动改善政府治理、为公民社会赋能的催化剂。

但回到国内,中国“全球中产阶级”的特征也凸显了几个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是,以户口作为标志的城乡分化造成了巨大的人生机遇的差异,由此带来的不平等,将是中国未来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