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娱乐
提到动物纪录片,相信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声音是赵忠祥老师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在经典名作《动物世界》后,更多视角的动物纪录片不断被推出,有的主打治愈,有的更多是在探究生态,但是无论哪种风格,动物世界里最原始、最直接的物竞天择法则,都无法被彻底抹掉痕迹。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接受,残酷物语一直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如果说动物在自然世界里组成了一个小社会,能够跟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竞争等议题相对应,那么它们每天在其中进行的厮杀,看似血腥惨烈,实际却不及人类社会里残酷的万分之一。相比之下,非洲草原上的“厮杀”或许更斯文一些。
以上是《塞伦盖蒂》第一集的观感。
纪录片开端,人们看到的依然是动物们丰富多彩的慢镜头,似乎与以往的动物纪录片无二。伴随着充满非洲韵味的悠扬歌声,“塞伦盖蒂,塞伦盖蒂,听它诉说,聆听它的智慧之言”,戏剧的大幕拉开了。
第一集就叫做“失落的天堂”。
戏剧中的关键“角色”即贯穿全集的旁白,这个温柔如英国男神抖森的声音,其实是一只秃鹫的自白。它以高空飞翔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像极了上帝视角。
第一个社会现实:选择打破常规,就要承受更多压力
卡丽是一只因为追逐爱情而背叛家族的雌狮子。
四只幼崽打滚嬉闹的场景十分温馨,但他们不知道,母亲正陷在忧虑中。卡丽远远望着自己族群,犹豫要不要向族群求助,画面在幼崽的欢乐和卡丽的凝重间不断切换,卡丽终于向前迈进一步,却险些被愤怒的雄狮攻击,对方释放了明确的信号:你们是背叛者。被激发出母爱和战斗力的卡丽发出怒吼,她将孩子们护在身后,精疲力尽地保全了幼崽们的性命,黯然出走。
在与外族的白狮子通婚并诞下四只幼崽后,卡丽在冒着幼崽被杀死的危险还是向族群发起了求助,不幸被驱逐,万幸是幼崽还活着。卡丽作为雌狮,无法独身保护四只幼崽,随时面临被其他族群动物伤害以及捕食困难的生存风险。狮群家族对卡丽的驱逐源自家族内部管理的约定俗成,规则一般由动物长年的经验积累得来。卡丽的行为是严重背叛,忤逆了这种森严的戒律。
但很现实,卡丽选择出走独自保护孩子,而不是让孩子被族群杀死而自保,就不得不一路艰辛。这印证了一个普世道理: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学会低头,很多时候不仅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所爱的人。
纪录片中的狮群规则是一个隐喻,在强大的规则下,“姐妹情谊”“家族情谊”往往不能帮助你改变险境,不是感情太脆弱,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力和承受力远比外部的感情重要。
人类社会里的规则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相关,而个体在不断个性化时,总会受到规则的“干扰”,比如长辈们坚持在过年时询问小辈的婚姻状况,并且劝说对方尽早成家,尽管你不愿意,但是这种“规则”很难被打破。同样的,年轻人的新婚恋观也是在新的社会文化制度下养成的,彼此之间的碰撞便是两种“规则”之间的冲击,前提是,新的规则有足够的规模,能够对前者发起冲击。
很多“先行者”并没有这么幸运。在现实社会里,虽然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维系不会轻易被规则所掣肘,但是打破规则的人,一般会感到“高处不胜寒”,俗语中“枪打出头鸟”的调侃,其实也是对“冒尖”行为的一种不认可、不提倡。
纪录片里,卡丽出走后的重重困难,和先行者们遇到的阻力都能一一对应,被其他动物攻击意味着人们要不断升级打怪,提升技能点,才能不被新的困难轻易打倒;牺牲一部分精力保护幼崽,意味着人类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果全然不顾自己的社会身份,满眼只有目标和理想,容易走向极端,有时候失去的反而更多;在寻求帮助无果后出走,也是在考验人类对自我定位有没有清晰的认知,是否拥有决策能力、果敢勇气等品质。
头脑发热、被动选择,都无法成为“先行者”,要打破规则并建立新秩序,路漫漫其修远兮。除了做好心理准备,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要跟上,否则,“先行者”将不幸成为“献身者”。
第二个社会现实:单亲妈妈“为母则刚”,艰难生活中的无奈选择
卡丽的故事还揭开了另一层伤疤:单亲妈妈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狮群中,雌狮们是主要的狩猎者,但是需要和雄狮通力配合,需要后者的保护,共同守护自己和族群的生存安全。卡丽独自在草原生存,需要极高的敏感度,来对抗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在纪录片中,拖着幼崽的卡丽,本身的狩猎能力下降,还遭遇了鬣狗的攻击。面对一群鬣狗合力进攻,卡丽根本不是对手。说来有趣,鬣狗与胡狼、秃鹫被称为是“草原投机倒把三巨头”,鬣狗因为擅长抓住敌人弱势、搞下路偷袭,且咬合力强,所以一般团体出行,对于落单雌狮的伤害指数很高。
落单的恋人最怕过节,落单的雌狮活不过三年,雌狮需要捕猎、照顾幼崽、维持健康、保证安全,而雌狮的体型和攻击力都不如雄狮,一旦落单,往往会成为鬣狗等团体作战动物的“猎物”。
结束战斗,卡丽拖着疲惫的身躯赶走敌人后,发现自己最小的幼崽不见了,她付出的一切仿佛都落空了。卡丽发出了悲怆的哀嚎,短短的,一声又一声。她不断奔跑,在草丛、石块任何可能的地方搜寻,终于,她跳进一丛茂密的草堆,叼着幼崽的小脑袋,奔向自己的三只孩子。
卡丽遭遇的攻击、磋磨,很难不让人产生同情,尤其是险些丧子的这一刻,最为揪心。
现实生活里的单亲妈妈,要面临经济困难(捕猎困难)、众人非议(不被族群接受和敌人偷袭),以及体力和心理状态上的双重挑战。她们需要付出双倍以上的时间精力来维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而且单亲妈妈的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和孩子的人生。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慈悲为怀,此时此刻的单亲妈妈就像是落单的狮子,虽然靠着母爱能够爆发出无限潜力,但是也难以抵抗现实生活的磋磨,而这种磋磨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并且个人需要修炼出更强大的技能点和心理素质,才能战斗力Max,不被生活打倒。
目前,“女权”在某社交网站上基本是个贬义词,用来形容对女权认知停留在表面、言行不一的群体。实际上,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千百年中,对于“女权”的追问没有停止过,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里的女权认同感有着千差万别,因此很难得出一个标准和定论。为爱出走、为崽而战的卡丽,是不是值得鼓励的“女权”行为?在“为母则刚”这个词遭遇到不少“女权”的diss时,我们不禁要问,已经成为母亲,尤其是很多生活处境艰辛的单亲妈妈,“为母则刚”究竟是一剂麻醉药,还是真实存在的激励?
没有人能一直伸出援手和感同身受,单亲妈妈选择“为母则刚”,其实跟卡丽一样,都是为了好好的活下去。
第三个社会现实:没有修炼出盔甲,没能力守护想要的人和生活
在这个故事里,狒狒拉飞奇是个“失败者”,他输掉了自己的伴侣。相比那个夺走自己妻子、终日高高在上的首领,拉飞奇每天的“任务”显得辛酸:盯着萨比拉,趁首领不在场的时候,悄悄与曾经的伴侣萨比拉缠绵,以此消解“夺妻之恨”。
猎豹来了!
拉飞奇目睹着萨比拉躲在首领身边寻求保护,而首领无动于衷,于是它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挺身而出,引开了猎豹,最终保护了狒狒群,尽管它想保护的只是萨比拉。
纪录片中它们的结局一波三折,萨比拉和拉飞奇重新走了在一起,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爱的喜悦,拉飞奇再次被首领击败。
就好比在现实生活中,一对情侣重归于好,但是因为某些现实原因,最终两人还是无法在一起。“现实原因”的组成有很多种:内在的感情和契合度、物质方面的房子和车子、外部条件丈母娘,以及伴侣的社会地位、发展潜力等等。
“猎豹”则是隐喻了人生中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机,动物厮杀,人生变故,而且往往没有防备的时候降临,因此更加考验过往的经验和智识储备。是“小白”也没关系,如果能像拉飞奇一样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勇气,尽管最终还是失败了,最起码向进了一步。
借用网文里的说法,福祸相依,危险很多时候也是机遇,如果能险中求胜,说不定就能逆天改命。
但逆天改命和金手指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拉飞奇像极了正在打拼中的普通年轻人,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N线小城市,感情生活,还有个人职业发展、物质条件、身心健康,处处需要进阶修炼,一不小心就掉进焦虑中,而且往往一波三折,潮起之后还有潮落,在反反复复中磨练心智。
成年人的做法是,失恋了但是还是要擦干眼泪按时上班,因为还有房贷、车贷……和更多的待办事项。
残酷事实如此,没有修炼出盔甲(勇气)的人,没有房没有车更没有家。
无论如何,拉飞奇迈出了第一步,而首领也被族群打上了“软弱”的标签,尽管它再一次失去爱妻,但是它已经开始为自己锻造盔甲,向未来铺路。
第四个社会现实:逼你变得更强的除了压力,还有自己的选择
雌狮卡丽在跟鬣狗交战中落了下风,而鬣狗的首领则跟几头雄狮交战时落败,离开了自己的女儿,尽管如此,她依然是女儿阿丽娜心中的英雄。
稚嫩的阿丽娜没得选。她必须承担起带领族群生存的重任,悲伤和消极都是无用的,唯一的困境是,没有实战和领袖经验,阿丽娜怎么快速进入角色,获得家族的信任?她必须证明自己拥有领导族群的能力。
很快,她迎来了机会。
豹子从树上纵身一跃咬住羚羊的咽喉,静默的密谋一举制胜。这一切被阿丽娜看在眼中,但畏惧让她的行动有些犹豫,似乎在等待一个最好的进攻时机。直到这只年轻的豹子不慎将猎物从树杈上掉落,在族人都远望不敢上前时,阿丽娜毫不犹豫,如闪电一般飞奔上前,死死咬住猎物。她的气势暂时逼退了豹子,但两只豹子很快回过神来,开始向“掠夺者”逼近。
阿丽娜发出了悲怆的叫声,她退缩了几步,似乎要转身逃跑,出人意料的是,她随即再次爆发,视死如归的气势终于逼退了两只年轻的豹子。这次,阿丽娜死咬住猎物再也没有放手。族人一拥而上,舔舐着阿丽娜的身躯。
鬣狗铤而走险进行“豹口抢食”,很可能丧命,但是阿丽娜成功了。
秃鹫在此刻给出了旁白,“在冥冥尘寰中拥抱自己的命运,可能是最难的挑战了”,被拟人化的动物显然没有这么多的心绪,但这一刻的灵性足够动人,人类和动物能够共同的不仅仅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还有关于成长和蜕变的勇气。
阿丽娜成功赢得了族群的信任,现实生活中也有“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知道会有多优秀”的鸡汤,人类拥有更加复杂情绪和感知力,但是动物世界的故事传递出来的道理更加朴素,为生存而战,在行动中获得成长。
现实生活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父母离异或者家庭遭遇变故后,孩子会突然长大,表现在性格会出现较大转变,行为处事更加成熟冷静。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受到创伤而封闭自己。
真善美以及勇气、挑战、创新,这些人类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从来都是从无到有,需要信念驱动,在磨砺过后还存在的,更加可贵。这些品质不会像创伤和变故一样突然被加持在人生中,但创伤就像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关键的决策一定对人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谓看山看水的三层境界,越往上走,人生经历便更加充实丰富。尽管生活给予我们的有好有坏,但是不同的个体走出了丰富多彩的坦途,都是主观能动性趋势的选择,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
《塞伦盖蒂》的第一集讲述了不同族群的动物如何生存,失落的天堂里不仅有对残酷现实的隐喻,还有绝地逢生的智慧。塞伦盖蒂大草原显露了它真实残酷的一面,但是过程中仍然不乏温情的指引,以及结局传递出来的力量。
雌狮卡丽最终捕获了猎物,也收获了姐妹的陪伴,而拉飞奇在目睹爱人离世后,默默承担起了抚养幼崽的责任。动物们不会说话,行为就是最好的标杆。
动物世界值得研究的地方太多了,复杂性和单纯性时时交叉,在一点上,人类又何尝不是?
在动物们都勇敢直面现实时,在面临生活的磋磨时,你会怎么选择?
7月5日起,优酷每周一集。一起感受残酷自然中的脉脉温情。
评论